择偶的人格标准研究(心理学帮您找到恋人的最新理论).ppt_第1页
择偶的人格标准研究(心理学帮您找到恋人的最新理论).ppt_第2页
择偶的人格标准研究(心理学帮您找到恋人的最新理论).ppt_第3页
择偶的人格标准研究(心理学帮您找到恋人的最新理论).ppt_第4页
择偶的人格标准研究(心理学帮您找到恋人的最新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择偶的人格标准研究,理想对象的人格特质量表 胡超,问卷编制,选取Lewis R. Goldberg的IPIP题库的50个题项,翻译并改编出“理想对象的人格特质量表”的题项。对20名有恋爱经历的研究生访谈后编成量表;抽取117名未婚青年调研,收回95份有效答卷。结果表明:存在“普遍偏好”的人格特质模型,宜人性、严谨性、开放性高,情绪稳定的对象是绝大部分被试的理想标准。同时使用艾森克中国简式量表(EPQ-RSC)测验被试自身的E、N、P人格特质,相关分析发现:择偶的人格标准,存在“同质相吸”的现象,即被试对与自身相似的人格特质的态度评分较高。,回顾文献:现有研究的总体规律,择偶的人格标准的研究一般考察恋人或夫妻双方的人格,即已经相识相处并相互影响的对象之间的人格;但在现实中,交友与择偶过程受到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常因“命运”随机事件、偶然因素的左右,因而,在现实中已经结合的恋人或夫妻的人格特点并不能代表对方心目中的人格择偶标准,本研究的特点,定义:“人格特质的择偶标准”即一个人希望他的恋人、配偶拥有什么样的人格特质,什么样的人格让他最喜欢。 只考察理想条件下的人格择偶标准,排除现实中其它干扰因素 。,方法,由被试就不同人格特征的行为表现表达好恶态度,得出他们在“大五人格特质”5个方向上的偏好态度。例如:题项“他(她)会用很多新异的词汇(英文原题:I Have a rich vocabulary.)”,选项“1非常讨厌,2讨厌,3无所谓,4喜欢,5非常喜欢”,被试选择的答案按数字记分,部分题项使用反向记分,最后累计出被试在某个特质量表上的态度评价总分。与此同时,使用艾森克中国简式量表测量被试自身的人格,分析自身人格与理想对象人格之间的关系。 国外诸多研究发现,艾森克人格理论中的三因素(P、E、N)与大五人格理论中的五因素(O、C、E、A、N)同质或显著相关11-12,项目分析,分别选取在“理想对象的性格”测验中对人格特质A(宜人性)C(严谨性)E(外倾性)N(神经质)O(开放性)偏好分数前27%和后27%的被试作为各特质分量表的高低分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各分量表的项目进行分析。 结果:删除4个题项,因素分析及内部一致性检验,(单特质量表的题项太少,只有10题。) 选取各因素量表各个层面的题项,分别进行内部一致性Coralpha系数检验: E1层面:0.639;E2层面:0.044 A1层面:-0.14;A2层面:0.649;A3层面:0.3 C1层面:0.729;C2层面:0.615;C3层面:-0.224 N1层面:0.805;N2层面:0.166 O1层面:0.613;O2层面:0.69;O3层面:0.258,效标检验,随机抽取23名被试进行访谈,发现他们对理想恋人的性格定义基本符合量表分析结果;采用他评测验的方法,要求他们为其最要好的朋友做“大五”人格问卷(资料来源:D.赫尔雷格尔、J.W.斯洛克姆、R.W.伍德曼著:组织行为学(第九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296页。)测验,结果显示:最要好的朋友的人格特质与其理想对象的人格特质相似。,统计结果,依据不同的被试变量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是否参加工作对择偶的人格特质偏好态度无影响;理科专业背景组与文科专业背景组被试在C因素的态度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t-2.3,p0.025;认为自己成长过程中受父亲影响最大的被试组与认为自己受母亲影响最大的被试组在C因素的态度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t-2.766,p0.007;有恋爱经历的被试组和没有恋爱经历的被试组在N因素的态度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t-2.059,p0.042。,性别差异,男女性别组在C、E、N、O特质的态度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t-2.269,p0.026;t-2.608,p0.011;t=5.683,p0.001;t=-2.983,p=0.004。总体上说:女性对严谨、外倾、开放性高的对象态度评分比男性高,对神经质的性格态度评分比男性低。,单因素方差分析针对多水平被试变量的分析结果显示:,被试主观认知的“与母亲关系亲密程度”和“家庭经济情况”对各人格特质评分无显著影响。 将19、21岁组编码为age1组,22岁编码为age2组,23岁编码为age3组,23岁以上编码为age4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各年龄组的态度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与艾森克中国简式量表的相关分析,被试n(神经质)得分与N特质态度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earson Correlation 0.275,p0.007;p(精神质)特质得分N特质态度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earson Correlation 0.311,p0.002。p(精神质)特质得分与A、C特质态度评分也存在显著负相关,分别为:Pearson Correlation -0.223,p0.03;Pearson Correlation -0.279,p0.006。,理想对象的人格特质态度评分内相关,N特质态度评分与A、C、E、O特质态度评分都存在显著负相关,如下表所示:,O特质的态度评分与E特质的态度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earson Correlation 0.303,p0.003。,与之相反,“理想对象的人格特质”量表上的A特质态度评分与C、E、O特质态度评分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如下表所示:,讨论,所有被试对A、C、O特质的态度评分都在25分以上,与已有研究的结果比较,国外针对约会情侣和已婚配偶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似,人们普遍偏好宜人性、严谨性和开放性高并且情绪稳定的对象,配偶的人格特质与婚后幸福感相关15。 15. Botwln MD, Buss DM, ShackeUord TK. PersonaUty and Mate Prefeiences: Five Factors InMate Selection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mal of Personality 65:1, March 1997.,N特质,71.6%的被试对N(神经质)特质的态度评分在25分以下,说明大部分被试偏好情绪稳定的对象。对N特质的态度评分与其EPQ量表测得的n特质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本身神经质得分高的被试较偏好神经质高的对象。它和另外4个特质的评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说明被试若对N特质的态度评分较高,他对其它4个特质的态度评分都会偏离“一般标准”。,P特质的推论,被试自身p(精神质)得分与其对A、C特质的态度评分存在负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大五人格模型中的A、C特质与EPQ量表中的P特质存在显著负相关16-17。由此推测,被试自身的A、C特质得分很可能与其对A、C特质的态度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特质分数与N特质态度评分的显著正相关及N特质态度评分与A、C特质态度评分的显著负相关也映证了这一点。,同质相吸,被试e特质分数与其E特质态度评分也存在正相关, Pearson Correlation 0.257,p0.012。 总之,被试自身的p、e、n特质分数都与其对P(-A、-C)、E、N特质的态度评分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p0.05),呈现出“同质相吸”的规律。,投射与自我悦纳( self-liking ),参加本次调研的被试都具有较高的教育程度(本科或本科以上),道德水平和自我认可度相对较高。本研究所发现的“普遍偏好”和“同质相吸”现象很可能是受教育程度和自我悦纳(self-liking)程度高的群体所特有的。 Klohnen E等人的研究发现:对自己悦纳程度高的个体往往有和自己性格相似的配偶,而对自己悦纳程度(self-liking)低的个体和配偶间的人格相似性很低。过于关于投射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自我认知影响他们对别人的认知。,(小报告),国外针对已婚配偶的研究发现:宜人性低的人常使用强迫、“冷战”的策略让配偶做他希望的事,经常辱骂、批评配偶;情绪不稳定的人常使用“退行”的策略,对配偶发脾气、啜泣、批评、吵架;而严谨性、开放性高的个体常运用理智去达成自己的目的。能够理智地选择配偶的人一般会选择宜人感、严谨性、智力开放度高的对象。,本研究的不足及延伸空间,自编量表内部一致性不够理想,没有找到很好的效标; 样本不够大(N95),而且以高校学生及毕业生为主,只能代表受教育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