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ppt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ppt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ppt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ppt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章 时域分析法,31 时域分析基础,32 一、二阶系统分析与计算,33 系统稳定性分析,34 稳态误差分析计算,2,特征方程的两个根(闭环极点),课程回顾(1),3-2-2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单位阶跃响应,3, 1时,(过阻尼) S1 ,S2 为一对不等的负实数根。, = 1时,(临界阻尼) S1 ,S2 为一对相等的负实数根。,响应与一阶系统相似,没有超调,但调节速度慢;,响应是没有超调,具有没有超调中最快的响应速度;,课程回顾(2),4, 当=0时,(无阻尼,零阻尼) S1 ,S2 为一对幅值相等的虚根。,响应曲线是等幅振荡;,课程回顾(3), 01时,(欠阻尼) S1 ,S2 为一对具有负实部的共轭复根。,虽然响应有超调,但上升速度较快,调节时间也较短。合理选择的取值,使系统具有满意的响应快速性和平稳性。,5,课程小结(4),工程上有时把阻尼比=0.707称为最佳阻尼比。实际设计中,一般取 = 0.40.8的欠阻尼状态下。此时,系统在具有适度振荡特性的情况下,能有较短的过渡过程时间。,小结: ) 二阶系统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是 0 ;而0系统不稳定; ) 当 1时,其阶跃响应曲线是单调上升的(即非周期性的); )当01时,其阶跃响应曲线是振荡衰减的(即具周期性)。, 当0时,(负阻尼) S1 ,S2 为一对不等的负实数根。,响应是发散的,系统不能正常工作;,6,欠阻尼二阶系统 单位阶跃响应性能指标,1.上升时间 :令 ,则,所以:,由上式可见,如欲减小tr,当一定时,需增大n,反之,若n一定时,则需减小。,7,2.峰值时间 :,根据极值定理有:,按定义取n=1得:,8,3.超调量 :,将峰值时间 代入下式,得:,所以:,9,4.调节时间,写出调节时间的表达式相当困难。在分析设计系统十,经常采用下列近似公式。,当阻尼比 时,10,除了一些不允许产生振荡的系统外,通常希望二阶系统工作在=0.40.8的欠阻尼状态下。此时,系统在具有适度振荡特性的情况下,能有较短的过渡过程时间,因此有关性能指标的定义和定量关系的推导,主要是针对二阶系统的欠阻尼工作状态进行的。 要使二阶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必须选取合适的阻尼比和无阻尼自振荡率。通常可根据系统对超调量的限制要求选定 ,然后在根据其它要求来确定 n 。,实际设计中,一般取 = 0.4 0.8。其中以 = 0.707时为最佳阻尼。,11,欠阻尼二阶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与计算,n,-n,0 1时:,(0 0.8),12,三、二阶系统举例,例3-3设位置随动系统,其结构图如图所示,当给定输入为单位阶跃时,试计算放大器增益KA200,1500,13.5时,输出位置响应特性的性能指标:峰值时间tp,调节时间ts和超调量,并分析比较之。,13,例题解析(1),输入:单位阶跃,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14,例题解析(2),当KA 200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与标准的二阶系统传递函数对照得:,15,例题解析(3),当KA 1500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与标准的二阶系统传递函数对照得:,16,例题解析(4),当KA 13.5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与标准的二阶系统传递函数对照得:,无,无,17,0.2,0.54,2.1,18,系统在单位阶跃作用下的响应曲线,19,开环增益K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开环传函: 开环增益: 闭环传函:,特征参数:,欠阻尼动态指标:,20,变化特征多项式系数变化特征根变化 变化性能变化 开环增益变化对性能的改善是有限的,指标对 的要求往往是矛盾的只能采取折中方案,兼顾不同的要求。,“快”与“准”两项指标相矛盾,开环增益,21,22,23,例3,解:由图中给出的阶跃响应性能指标,先确定二阶系统参数,再求传递函数。,0,t(s),0.95,tp,c(t),5,24,例4 系统如图示 时的响应为 求,解:依题可知,25,26,27,四 改善二阶系统响应的措施,1) 改善的目的:获得满意的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更好的控制效果。,2) 改善的办法: 采用比例微分控制:引入零点,即在前向通路中串入一个PD控制环节; 采用测速反馈控制。,28,1.误差信号的比例微分控制,29,系统开环传函为:,闭环传函为:,等效阻尼比:,30,可见,引入了比例微分控制,使系统的等效阻尼比加大了,从而抑制了振荡,使超调减弱,可以改善系统的平稳性。微分作用之所以能改善动态性能,因为它产生一种早期控制(或称为超前控制),能在实际超调量出来之前,就产生一个修正作用。,31,前面图的相应的等效结构,由此知道:,32,和 及 的大致形状如下,一方面,增加 项,增大了等效阻尼比 ,使 曲线比较平稳。另一方面,它又使 加上了它的微分信号 ,加速了c(t)的响应速度,但同时削弱了等效阻尼比 的平稳作用。,33,总结:引入误差信号的比例微分控制,能否真正改善二阶系统的响应特性,还需要适当选择微分时间常数 。若 大一些,使 具有过阻尼的形式,而闭环零点的微分作用,将在保证响应特性平稳的情况下,显著地提高系统的快速性。,特点: (1) 引入比例微分控制,使系统阻尼比增加,从而抑制振荡,使超调减弱,改善系统平稳性; (2) 零点的出现,将会加快系统响应速度,使上升时间缩短,峰值提前,又削弱了“阻尼”作用。因此适当选择微分时间常数,使系统具有过阻尼,则响应将在不出现超调的条件下,显著提高快速性。 (3) 不影响系统误差,自然频率不变。,闭环系统具有零点,可以使上升时间提前.阻尼增大,超调减小。,34,2.输出量的速度反馈控制,将输出量的速度信号c(t)采用负反馈形式,反馈到输入端并与误差信号e(t)比较,构成一个内回路,称为速度反馈控制。如下图示。,35,闭环传函为:,等效阻尼比:,等效阻尼比增大了,振荡倾向和超调量减小,改善了系统的平稳性。,36,例3-1 设控制系统 如图3-16所示。其中(a)为无速度反馈系统,(b)为带速度反馈系统,试确定是系统阻尼比为0.5时 的值,并比较系统(a)和(b)阶跃响应的瞬态性能指标。,37,将上式与标准式相比较得 解得 , 计算上升时间,解 系统(a)的闭环传递函数为,38,峰值时间 超调量 调节时间 系统(b)的闭环传递函数为,(秒),39,将上式与标准式相比较得 将 , 代入,解得 由 和 可求得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采用速度反馈后,可以明显地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秒),(秒),(秒),40,3.比例微分控制和速度反馈控制比较,从实现角度看,比例微分控制的线路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而速度反馈控制部件则较昂贵。 从抗干扰来看,前者抗干扰能力较后者差。 从控制性能看,两者均能改善系统的平稳性,在相同的阻尼比和自然频率下,采用速度反馈不足之处是其会使系统的开环增益下降,但又能使内回路中被包围部件的非线性特性、参数漂移等不利影响大大削弱。,41,附表: PD控制与测速反馈控制两种方案比较,前 页,后 页,42,五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定义:用高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高阶系统。,由于求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很是困难,所以通常总是将多数高阶系统化为一、二阶系统加以分析。 通常对于高阶系统来说,离虚轴最近的一个或两个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