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体系设计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薪酬体系设计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薪酬体系设计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薪酬体系设计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薪酬体系设计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薪酬体系设计培训,2004年8月03日,薪资体系的基本概念介绍,岗位因价值不同被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薪资水平,一个薪级内部又被划分为多个薪档,处于同一薪级的不同员工可能处于不同的薪档,相邻薪级中值的差值,一个薪级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与最小值的比值,相邻薪级重叠部分与较高级薪级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的比值,薪资体系的基本概念介绍(续),中 值:b值,1,2,薪级,a1,b1,c1,a2,b2,c2,最大值:a值,最小值:c值,级幅度: (ai - ci) / ci,级 差: b2 b1,重叠度:( a1 c2) / (a2c2),工资 数额,薪档,薪资体系的基本概念介绍(举例),1,2,1000,800,600,2000,1500,800,中 值(b):800 ; 1500,最大值(a):1000 ; 2000,最小值(c):600 ; 800,级幅度: (1000 600) /600 = 67%,级 差: 1500 800 = 700,重叠度: (1000 800) / (2000 800) = 17%,薪级,工资 数额,薪资设计三个重要指标,薪酬设计三个重要指标,级差,级幅度,重叠度,薪资曲线图1,K,J,I,H,G,F,E,D,C,B,A,级别,L,M,50,75,75,60,60,67,29,57,0,50,25,重叠度,75,薪资曲线图1的级差VS科学的级差,薪资曲线图1的级幅度VS科学的级幅度,0%,10%,20%,30%,40%,50%,60%,70%,80%,90%,薪资曲线图1的重叠度VS科学的重叠度,L,K,J,I,H,G,F,E,D,C,B,A,薪资曲线图1 VS科学的薪资曲线,薪酬体系设计应体现四个原则,新华信薪酬体系设计框架,主要“产出”,岗位说明书 基本信息 任职条件 沟通关系 工作目的,阶段目标,对公司现有岗位的职责和工 作内容进行准确、简明的描述,主要工作步骤,岗位分析的步骤: 岗位分析调查问卷 岗位分析访谈 岗位说明书撰写 人力资源部修改确认 主管领导修改确认,工作职责 工作依据 责任程度 衡量标准,第一阶段:模块1岗位分析,第一阶段:模块2岗位评估,任职 条件,工作 责任,1,2,3,工作 难度,评估因素组成,教育背景 知识技能 工作年限,问题解决难度 沟通难度,组织影响力 行动自由度 下属人数,新华信岗位评估系统,工作 条件,4,工作稳定性 环境风险,第一阶段:模块3岗位分级,岗位分级举例,最大值,最小值,一级级差,级差变化率,岗位分级关键变量的确定,新华信经验数值,岗位级别数与企业员工规模的相关关系,主要“产出”,阶段目标,主要工作步骤,绘制外部薪资曲线的步骤: 做薪资市场调查或直接购买数据 绘制外部薪资曲线25P、50P、75P、90P,外部市场各主要分位的薪资曲线,通过薪资市场调查绘制外部薪资曲线,为建立具有外部竞争性的薪酬体系做依据。,第二阶段:模块4绘制外部薪资曲线,主要“产出”,阶段目标,主要工作步骤,绘制内部薪资曲线的步骤: 公司高层对各级别岗位的薪资市场竞争性定位达成一致意见 根据公司对各级别岗位的薪资市场定位确定各薪级的中值; 绘制内部薪资曲线,计算各薪级间的级差,内部薪资曲线 各薪级中值 各薪级间级差,依据公司对各级别岗位薪资的市场竞争性定位,确定内部薪资曲线,第二阶段:模块5绘制内部薪资曲线,初级岗位 1015 中级岗位 2025 高级岗位 3040,级差设定的经验性原则,初级岗位的考核周期较短,调级相对频繁,适宜使用“小步快跑”的激励方式 级别越高的岗位考核周期越长,所以每次调整的幅度也越大,设定级差的科学依据,第二阶段:模块5绘制内部薪资曲线,主要“产出”,阶段目标,在同一薪级内部为员工的涨薪设定足够的空间,使薪资体系具备激励作用。,主要工作步骤,设定级幅度和薪档的步骤: 根据公司文化、岗位级别数量和经验值初设各薪级的级幅度 计算各级别间的重叠度 参照重叠度变化原则,调整、确定级幅度 在薪级内划分出薪档,各薪级级幅度(最大值、最小值) 各薪级重叠度 各薪级内的薪档,第三阶段:模块6设定级幅度和薪档,级幅度 薪档 设置原则,各岗位合理的从事年限,经验性原则: 初级岗位 1525 (生产、支持性岗位) 中级岗位 2540 (管理、专业岗位) 高级岗位 4060 (高管),级别越高,业绩差别越大 级别越高从事的年头要越长、 晋升的空间越小,第三阶段:模块6设定级幅度和薪档,第三阶段:模块7确定个人工资薪档,主要“产出”,阶段目标,主要工作步骤,依据员工的绩效考核记录、岗龄以及年龄和司龄确定个人工资所在薪档,体现个体公平性,确定个人工资薪档的步骤: 统计各岗位任职者绩效考核记录和岗龄; 统计各岗位任职者的年龄、司龄; 以任职者的岗龄和绩效考核记录为主要依据,以其年龄、司龄为参考确定各员工工资所在薪档,各员工工资所在薪档,第四阶段:模块8设定浮动固定比例,主要“产出”,阶段目标,主要工作步骤,为各岗位设置合理的浮动固定比例,使薪资体系具备业绩导向性,设定浮动固定比例的步骤: 根据各岗位所处层级和工作性质设定合理的浮动固定比例 相应确定每位员工工资的浮动固定比例,各岗位工资的浮动固定比例 完整的薪酬体系,浮动固定比例因岗位的级别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