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PPT课件.ppt_第1页
《正确使用词语》PPT课件.ppt_第2页
《正确使用词语》PPT课件.ppt_第3页
《正确使用词语》PPT课件.ppt_第4页
《正确使用词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妙用成语,揠苗助力长,守株待兔,渔翁得利,负荆请罪,图猜成语,、黄河之水天上来( ) 、此曲只应天上有( ) 、说尽心中无限事 ( ) 、白云深处有人家( )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 6、卷我屋上三层茅 ( ) 7、问君能有几多愁 ( ),源远流长 不同凡响 畅所欲言 空中楼阁 一见如故 风吹草动 对答如流,根据诗词句猜成语,成语拾趣,考点阐释,“正确使用熟语”是“正确使用词语”的重要组成 部分。熟语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格言、歇后 语等。对熟语的考查主要以成语为主。 正确使用熟语就意味着能准确理解它的本义、引 申义、比喻义,并能妥当运用。考查时往往在熟语运用 中将正误选项相杂,这就需要具备结合给定语境辨析熟 语的能力。,1命题形式:考查形式稳定,主要是单项选择题(4选1),要求选出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 2命题特点:(1)考查重点明确。一是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二是考查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在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不合逻辑等方面。 (2)所考熟语一般是常用且易误易混的。尤其突出“三不辨”(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三不合”(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 (3)语料多选自报刊中的时事热点材料,贴近现实生活,时代感强。,考情分析,成语误用类型直观图,考点例析,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困难。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如果不仔细辨析,就很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文不加点”用来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而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例1、(2012 山东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解析】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句中用于修饰“田园生活”属望文生义。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含贬义,此处使用望文生义。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也指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符合题意,使用恰当。 【答案】D,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如“巧夺天工”是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