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教学设计_第1页
口耳目教学设计_第2页
口耳目教学设计_第3页
口耳目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案例 魏 翀 南昌市定山小学 5274659教学目标:1、认识“竹、日、羊、口、耳、目、日、月、火、禾、鸟、兔” 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 种笔画“竖、撇、捺”。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3、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重点是识记12个生字,会写3个字。教学难点:“目”和“木”字音相同,“木”和“禾”字形相近,这两对字容易混淆,注意区分。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不少啦!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他们想跟大家捉个迷藏,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呢?赶快到大屏幕上找一找,他们就藏在这些图画里。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找得最多。二、联系生活,自主识字1、课件出示图画,让学生说说画上画的是什么。2、根据图片分小组找找,每幅图中都藏着哪个汉字。比一比哪个组找的最多。3、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自己猜出的汉字,课件相应出示该生字。(每个小组在汇报的时候,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4、融会贯通,反复认读生字 (1)领读 (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5、引导学生了解图画与汉字的关系。先让学生观察图画,找出图与字的联系。告诉学生,这些字叫做象形字。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这些图就是最早的文字。有一些汉字,就是从图变化而来的。 三、巩固发展,开放创新 1、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字,认一认,读一读,说一说。 a)给这个字找一个朋友。 b)说一两句关于这个字的话。 c)猜字谜、编字谜。教师出谜面,学生猜谜底,或者学生编,学生猜。 d)加一加、变一变。如:“口”加一笔变成什么字?加两笔呢? e)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如“禾”字的一撇是禾苗上面穗,下面“禾”是禾苗的“杆”。 f)编顺口溜(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容易忽略的笔画)。如“兔”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有一点,2、区分“目”和“木”的字义。出示下列词语让学生读一读:目光、节目、木马、树木,让学生结合熟悉的事物感知字的意思。四、指导书写1、认识新笔画“竖”、“撇”、“捺”。 请把笔和本准备好,在学写这三个字之前,让我们先认识3种笔画,第一种:“竖”竖有两种,一种是带针尖的竖(板书),一种是不带针尖的竖(板书),第二种笔画“撇”从右上到右下,起笔重,越来越轻,收笔时比较快(板书),第三种笔画“捺”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越往下越重,收笔时更重,稍稍顿一下轻轻收起。(可以让学生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掌上练写,感受用力的轻重变化。) 2、笔顺规则。 现在我们又认识了三种笔画,加上上一节认识的“横”,一共是四种,如果四种笔画到一起,我们应该先写谁,后写谁?现在老师说两条笔顺规则,看谁听得准,记的牢。“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3、指导写字 (1)书写“十”。 分析笔画:“十”有几个笔画? 强调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学生观察课本上的范字。 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两笔的交接处,横笔左右两边较均等,竖笔的上部短、下部长。“十”字,它是由一横一竖组成的,横在横线上,竖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是带针尖的竖。 书空 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评议;继续练写。 (2)书写“木”、“禾”。 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然后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教师范写这两个字。 “木”字一横写在上半格里,竖写在竖中线上,一撇一捺起笔在一横一竖的相交处,收笔要比竖高一些,竖不是带针尖的。 “禾”,一撇写在上半格里,是横撇,要短而平,下面与“木”字写法相同。 书空。 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 评议。 练写。(在学生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设计理念:1、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有了一定识字基础,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展现学生自我价值。2、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大胆实践,探索新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识记其它几个生字,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3、写字指导采用讲解、书空、范写等形式具体指导学生写好每一个字,特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