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王岚雁子.ppt_第1页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王岚雁子.ppt_第2页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王岚雁子.ppt_第3页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王岚雁子.ppt_第4页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王岚雁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高历史 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114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122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的出现,法外长 舒曼声明 1950年 共管煤钢,欧洲之父 舒曼,舒曼计划,是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在法国外交部驻地奥赛码头(Quai dOrsay)时钟沙龙(Salon de lHorloge)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公布的一个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他建议将德国与法国的煤和钢铁生产融合到一起。舒曼计划是法国外交部非常保密的一份文件,它是由让莫内为首写出来的,只有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在文件被公布前数小时内被知会,阿登纳立刻表示同意。舒曼计划是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基石,是研究欧盟历史的切入点。该计划的提出及成功实施对欧洲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出台标志法德和解的开端. (舒曼是当时法国外长),释题:多极化 概念,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并非指现实,表明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或叫转换期)。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 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从一极到多极,一战前:,二战后:,欧洲,一战后,二战前:,美国,欧洲,经济,政治,美国,苏联,苏联解体后:,俄,中,西欧,美,日,第26课 课文结构,一。走向联合的欧洲,背景:1.西欧衰落 2.联系密切 3.共同的文化 4.夹在两个大国间 过程: 1.煤钢共同体 1951年 2.经济和原子能共同体 3.欧共体 1967年 4.欧盟 1993年 影响:政治 经济 外交,法德和解是关键,法德矛盾, 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德矛盾就开始形成,当时普鲁士联合奥地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大革命进行干涉,自此,法德矛盾开始形成。 1870年,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对法国宣战,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让出了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并且赔偿了50亿法郎,法德矛盾开始激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当时的法国各阶层要求法国东山再起,报仇血恨,德国深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军备战。法德矛盾尖锐,双方加入不同的军事集团对抗。因此在当时虽然英国将德国看成本国最大的威胁,但是德国并没有把英国当成最主要的敌人,而是将法国当成最主要的敌人 。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进攻法国,在马恩河,凡尔登和索姆河展开大战。 在凡尔赛会议上,法国要求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使之成为永久的二等国,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索取了最大限度的赔款,并且取得了德国萨尔煤矿的开采权,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20世纪20年代,法国主张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并同比、波、捷等国结成同盟,共同防御德国。 1923年,法国因为德国拒绝赔款,联合了比利时出兵占领了鲁尔工业区,法德关系紧张。 1925年,通过洛迦诺公约,法国改善了同德国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法对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遭到德国的进攻,1940年6月,法国投降。 二战后法国同英、美、苏三国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联邦德国成立之后,与法国共同组成欧共体,与法国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法德和解原因,首先,从政治来讲,二战后德国在美国的主导下进行社会改革,根除法西斯主义,惩制战争罪犯,吸取战争留下的深刻教训,为法德关系的改善铺平道路。 其次,从经济上讲,世界经济发展要求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经济的日益联系密切是推动法德关系改善的经济根源。经济发展是推动世界各地加强联系的根本动力 。 第三,法德关系的改善也与法德两国政治家的努力分不开。 第四,法德两国历史人文相近,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都相似 。,法德和解表现:,法国: 1.“普利文计划” 建立欧洲防务集团【包括德】; 2.1950年,“舒曼计划”,从经济入手实现联合 3.1958年,戴高乐,将法德和解推向全面联合。 德国: 1.1947-1954年,经济飞速发展,主权独立; 2.1949-1963年,阿登纳对和解,起了推动作用 3.1963年,完成了和解的历史进程。,巴黎条约1951年,巴黎条约(英语:Treaty of Paris,法语:Trait de Paris,德语:Pariser Vertrag),由 法国、 西德、 意大利、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这六个欧洲国家于1951年4月18日在巴黎签订、并于1952年7月23日开始生效,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该条约已于2002年7月23日、即条约开始生效整整五十年后失效。 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第一个跨国机构,后来同其他相继出现的跨国机构一起发展成为今天的欧洲联盟。,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常常把它和欧洲共同体混淆。根据1992年建立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更名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条约第一条)。欧洲经济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与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共同组成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是西欧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政府出面组成的一个经济和政治集团,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总部设在布鲁塞尔。,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7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由欧洲联盟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57年3月25日,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成员国签订罗马条约,决定成立共同市场及原子能共同体。 后来,根据1965年布鲁塞尔条约(Merger Treaty)在1967年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及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合并到统一架构内。 如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已经在欧洲联盟架构内。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目的为核子能源联营及分销共同市场,并可出售剩余核子能源至境外国家。,欧共体 1967年,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总称。又称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European Communities)。 宗旨: 取消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建立一个单一的对非成员国的商业政策; 最终协调成员国之间的运输系统、农业政策和一般经济政策; 取消私人和政府所采取的限制自由竞争的措施; 保证成员国之间劳动力、资本和工商企业家的流动性。,欧共体5次扩大【25个】,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的1952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4月8日,六国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上述三个共同体机构融为一体,统称欧洲共同体。 此后,欧洲共同体经历了五次扩大: 1.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盟;【英丹爱】 2.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 3.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盟,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希西葡】 4.1995年12月11日,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盟,使1993年11月1日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联盟条约”形成的欧洲联盟扩展至15国。【奥芬瑞】 5.2002年12月13日,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决定结束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这10个候选国的谈判,正式邀请它们在2004年5月加入欧盟。 第五次东扩的规模和意义都远远超过前四次,它将使欧盟疆域面积从326万增至450万平方公里增加37.8%,人口从3.78亿增至4.53亿增加19.8%,GDP总值从78081亿增至83773亿美元增加7.3%,贸易总额从39977亿增至44263亿美元增加10.7%,而年人均GDP从20533降至15436美元降低了25%。 2013年,已有28个成员国。,欧共体作用,对内: 1、欧共体促进了整个欧洲的政治与经济的稳定发展, 2、增强了欧洲人的“欧洲公民”意识, 3、并在整体上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对外: 1、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下产生的,同时又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西欧一体化进程为其它区域的经济联合提供了成功范例, 3、并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于1991年12月9至10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第46届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签订。当时经过两天的辩论,最终通过并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合称欧洲联盟条约。 条约目标是实行共同的外交、防务。大会政策,进一步扩大欧共体超国家机构的权力,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使其由原来的咨询和监督机构变成部分的权力机构。 这一条约是对罗马条约的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是罗马条约成立的基础。,欧盟 1993年,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英文缩写:EU),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建立的国际组织,现拥有28个会员国。欧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和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 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国家所组成的同盟。2012年10月12日,欧盟被授予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2013年7月1日零时整,克罗地亚正式加入欧洲联盟,成为第28个欧盟成员国。,欧盟旗帜含义,欧盟旗帜的设计早在欧盟尚未存在时就已经有了,1955年,最初是欧洲煤钢共同体设计的,当时该组织只有6个成员国。12颗星代表的不是成员国数字,而是完美的象征,是圣母玛利亚的象征。 蔚蓝色 在意法交界的阿尔卑斯山中,在那条贯通两个国家的12.9公里长的隧道深处,意大利和法国的界标。 在蔚蓝底色的欧盟旗帜上,十二颗金星分别环绕着“FRANCE”和“ITALIA”的字样,就那样毫不起眼地仿佛很随意地被安置在隧道的两侧不同的流向上,欧元 1999年,欧元(euro),是欧元区(即欧盟17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马耳他、塞浦路斯、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的货币合称。 欧元于1999年1月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中实行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 欧元由欧洲中央银行和各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系统负责管理。1欧元(euro)等于100欧分(cent)。 目前共有3.3亿人使用欧元,如果加上与欧元固定汇率制的货币,欧元影响到全球4.8亿人口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经济起飞的原因: 1.二战期间 严重破坏 2.二战后 民主改革 3.1948年后 美国扶植 4.朝鲜战争订货 5.制定经济合乎国情的战略 6.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7.“贸易立国”“出口第一”,日本民主改革 二战后,第一,为打击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第二,根据美国占领当局意旨修改宪法。 第三,解散财阀。 第四,农地改革。先后颁布两次农地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有:凡在村地主超过一町步的出租地和不在村地主的全部出租土地由政府强制收买,出售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全国原230万町步出租地征购了190多万町步,其中180多万町步廉价售给佃农。农村90耕地变成自耕地,90左右农户成为自耕农或半自耕农。封建地主制基本上被消灭,形成以自耕农为主体的新的土地所有制关系。 此外,日本还对文化教育、劳动立法、公务员制度、警察制度、家族制度等进行改革。 战后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解决了明治维新遗留下的历史任务。日本由军国主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国家,为战后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打下良好基础。,旧金山对日和约1951年,对日和平条约 (Treaty of Peace with Japan),通称旧金山和约,由48个战胜国与战败国日本于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旧金山所签订的和约,并且于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 该和约主要是为了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日本的地位问题,和约的第二条声明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放弃台湾、澎湖、千岛群岛、库页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岛屿的主权。该合约是由美国一手策划的、涉及中国国家利益的、一项不被广大亚洲及世界爱好和平国家认可的不平等国际条约。,朝鲜战争在日本订货,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毗邻的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维修卡车、 坦克、舰艇等,这对当时苦于需求不足的日本经济无异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强刺激。日 本从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的“特需”收入,1950年为1.49亿美元,1953年猛增为8.09 亿。战争期间合计为24.7亿美元,占同期日本出口总额的一半。另一方面,朝鲜战争 促使西方各国扩军备战升级,掀起了一股采购物资热,这又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 敞开了大门。仅1950年下半年,日本的出口比上半年增加 55%。1952年的出口额等于 1949年的2.7倍。,日本义务教育,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几千个小岛所组成。从7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日本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 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 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 二战后学制: 义务教育年限从 6年延长到 9年。确立了63 34新学制, 即小学6年和初中3年为义务教育,高中 3年,大学4 年。在小学下面有幼儿园,在大学之上设研究生院。,贸易立国 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50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 “入关”后,日本政府并没有把关贸总协定中的多边贸易、外汇和资本的自由流动等基本原则作为制定经济贸易政策的宗旨,而是从“只有出口才对日本有利,进口则对日本不利”的传统观念出发,在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全力扩大出口,最大限度地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的同时,竭力限制海外工业产品和资本进入日本,因此1955年对外贸易中进口商品的自由化率只有16。 直到1958年,日本政府才撤消贸易进口管制。,日本经济的崛起 1970年,太阳神塔是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象征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所建的展区,由冈本太郎设计建造,是大阪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总造价127.7亿日元。阳塔内的展示区分布在3个层面:地下展区、底层展区和空中展区。地下展区主要展示面具、宗教神灵雕塑、地方性生产工具、宗族性用具等;底层展区主要是图片展,反映主题“为世界而贡献的平凡人士”;空中展区主要展示各种模型,反映未来的住宅和城市面貌。太阳塔造型象是一个冲天巨人,也象一尊古老的雕像。太阳塔上有四个大面具:塔顶是光芒四射的“黄金之面”,塔中央有“太阳之脸”和“暗黑之星”注视着节日广场,最底端“地底之星”则照耀着“逝去的世界”。四个面具寓意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曾根康弘-提出增加政治大国分量,中曾根康弘( ),1918年5月27日生于日本生于群马县高崎市,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院毕业,日本政治家。7173届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出任1982年11月27日1987年11月6日)。在自民党内历任总务会长、干事长等职;在内阁中历任科技厅长官、运输大臣、防卫厅长官、通产大臣、行政管理厅长官等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行动,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有( ) 努力改善日中关系 实行贸易立国方针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奉行不同于美国的中东政策 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A、 B c D,B,日本的理想-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之一,成立于1946年1月13日。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大国有安理会否决权。,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不结盟运动,背景: 二战后,许多国家独立 20世纪50年代中期始 兴起 形成:不结盟国家和政府 首脑会议 1961年 贝尔格莱德 【南都】 政策:非集团,不结盟 任务:政治:反对霸权主义 经济:建国经新秩序 中国:与不结盟运动保持合作,前南斯拉夫总书记-铁托,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1892年5月7日1980年5月4日),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南斯拉夫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曾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南斯拉夫人民军元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赢得国家独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曾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战后推行“不结盟运动”,反对苏联的干涉。 在20世纪反对霸权主义、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地位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印度总理-尼赫鲁,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地语: ,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7日),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1952年印度第一次大选获胜,连任总理。他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参与人,主张印度要从大英帝国独立,同时更为人所知的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他活跃于二战后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经常被人称呼为博学尼赫鲁(,班智达在梵语和印地语及英语中有大博学者的意思),尤其在印度,他更被称呼为伟大的学者( Panditji,加上 ji一词表示尊敬之意)。 1954年6月26日,尼赫鲁为应邀赴印度访问的周恩来举行招待宴会,他在宴会上致词,高度评价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他死后同年5月28日,估计有300万人排列在送葬行列经过的道路旁致哀。,埃及前总统-纳赛尔,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1918年1月15日1970年9月28日),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1952至1970年埃及实际最高领导人。纳赛尔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阿拉伯领导人之一。他执政期间,曾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倡导者。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颁布关于国际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法令。 1970年9月28日逝世。 对很多埃及人来说,纳赛尔是一个改革了他们的国家,并重新从里到外建立起了阿拉伯世界的自尊的伟大领袖。 但从另外一些人的角度去看,他的政策是一种领导埃及走向失败并产生损失,大于领导埃及走向兴旺与和平的强有力的军国主义。,不结盟运动 1961年,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是一个(截至2012年5月)拥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的松散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 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 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政治任务-反对霸权主义,1974年毛泽东接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霸权主义的概念。 是他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倾向、世界景观和反霸防修思想的体现。具有国内意识形支撑态逻辑框架和外交政策两种既有区别、又有关联的功能。 它是指在国际关系上,大国、强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超越国际法、国际政治格局现状一味扩张自身势力范围,操纵国际事务,干涉他国内政,甚至进行武装侵略和占领,称霸世界、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强权政策。 冷战时期,主要是指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在核武器和军备竞赛中握有绝对优势的超级大国的对外政策。成了苏美的代名词。 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等概念并举,带有强烈道德谴责意味。 比直指帝国主义在外交礼仪上显得相对委婉一些。与英文Hegemony或Hegemonism指非均衡的政治支配状态,特定政治布局中某一国因其政治和经济实力之优势而具有主导运作的局面不同。,国际经济旧秩序,国际秩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