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生物学.ppt_第1页
肿瘤细胞生物学.ppt_第2页
肿瘤细胞生物学.ppt_第3页
肿瘤细胞生物学.ppt_第4页
肿瘤细胞生物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肿瘤细胞生物学,第一节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别,1、什么是癌? 什么是肿瘤? (1). 宋代(1170年)东轩居士著”卫济宝书”,首用无病框的癌字即山岩之意 (2). 16世纪罗马皇帝Marc Aurel发现乳腺癌引起的淋巴管炎螃蟹状(Krab) 2、正常细胞有什么样的结构? (1)细胞膜(双脂膜,蛋白质,糖蛋白,糖脂) (2)细胞质(亚细胞器,分泌颗粒) (3)细胞核(染色体,核仁组成区) 3、肿瘤细胞有什么样的结构? (1)细胞核(核呈多形性,染色体呈多形性, 核仁银染颗粒增多) (2)细胞质(核糖体增加,分泌颗粒增多) (3)细胞膜(某些糖蛋白减少,一些糖脂减少,受体分布改变),第二节 肿瘤的恶性增殖,1、肿瘤有那些生长特点? 2、恶性增殖有何的表现? (1)体积增大 (2)组织密度增加 (3)细胞数目增多 3、如何测定? a. 影像学测定(X-透射,B超,内窥镜,CT,核磁共振) b. 细胞学测定,4. 肿瘤恶性增殖的细胞和分子机理是什么? (1).细胞周期改变 a.细胞周期(G1,S,G2,M),(M:前,中,后,末) b.嵇查点(cheakpoint) c.正常细胞周期的调控分子 (a).种类: 细胞周期素,cyclin A,B,C,D,E(A and B in M phase; C,D and E in G1 phase); 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cyclin-dependent-kinase1-7(1 in G2 and M phase; 2 in G1,G2 and M phase, 4,5 and 6 in G1 phase); cdk活化激酶,cdk-activating kinase; 细胞分化周期蛋白25,cell division cycle 25; cdk抑制剂,cdk-inhibitor(CDI),(b).匹配:cyclin A and B combine with cdk 1 and 2; cyclin C and D pair with cdk 4, 5 and 6. (c).活化和调控: cdk-activating kinase cyclin+cdk- phospholation of Thr14+Tyr15+Thr160 of cdk cdc25 -cdk-Thr160, -CDI 调控cyclin- cdk 的活性,(d).CDI的主要种类: P21 family,including: P21(cip1/waf1/cap21/sdi1) P27(kip) P57(kip2) P16 family,including: P15(ink4B) P16(ink4A) P18(ink4C) P19(ink4D) P20 TGF family,including 1,2,3,4,5,(e). CDI的功能 P21抑制cdk2,4,5,6复合物的激酶活性,阻止细胞进入S期 P27作用cyclin-cdk复合物,使细胞停留在G1期 P16抑制cdk4/cdk6介导的Rb的磷酸化 P15结合cdk4,cdk6,抑制其激酶活性 TGF在G1后期抑制Rb蛋白磷酸化,使细胞停留在G1期,(f). 恶性肿瘤细胞周期中调控分子的改变 cyclin D1基因扩增,重排和突变 发现在乳腺癌,皮肤癌,结肠癌,食道癌,淋巴造血系统的癌中 致癌机理是:加速G1进入S期;增加转录;与原癌基因合作促 细胞增殖 Rb突变或磷酸化 发现在视网膜母细胞瘤,骨瘤,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癌中 致癌机理:促细胞增殖 P16突变或缺失 发现在一些癌中 致癌机理:无法竟争结合cdk4,6因而无法抑制Rb的磷酸化, 促进细胞增殖 P27丢失 发现在白血病中 致癌机理:无法与cyclin-cdk复合物作用,无法使细胞停留在 G1期,(2). 细胞凋亡的改变 a. 细胞死亡的形式 (a). 坏死(以外),作用-肿涨-破裂-炎症 (b). 凋亡(正常),内缩-小体-被吞-无炎症 apoptosis,programmed cell death b. 凋亡相关基因的发现 (a). 线虫(C.elegans)有1090个体细胞 (b). 131个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凋亡 (c). 线虫透明,凋亡细胞易于观察 (d). 发现有15个基因影响线虫细胞的命运 c. 凋亡相关基因的种类 (a). 凋亡基因: myc,myb,bax,bcl-xs,bad,p53,ICE,hid(果蝇), ced-3 and ced-4(线虫) (b). 存活基因(凋亡抑制基因): ced-9(线虫),bcl-2,bcl- xl,bag,AL,bcr-abl,raf,腺病毒E1B,EB病毒 BHRF1 and LMP1,非洲猪热病毒LMW5-HL,杆状病毒p35,d. 凋亡基因及其产物的作用机制 p53: 诱导p21蛋白产生,抑制cyclin D-cdk 4 复合物的形成,阻止Rb磷酸 化,使细胞停止在G1期进行DNA修复.若不能修复则诱导细胞凋亡. ICE(interleukin-1B converting enzyme): (a).ced-3同源基因有:ICE.Ich-1(NEDD2),cpp32,Ich-2,(Tx,Icerel- ),Mch-2, Mch-3,Icerel-等. (b).ICE的作用机制:ICE受bcl-2抑制,当bcl-2失活时,ICE促进细胞凋 亡. (c).其它ICE同源基因的作用机制:nedd2/Ich-1二聚体诱导凋亡,但可 被bcl-2,crmA抑制;cpp32水解ADP-核糖基因聚合酶,使 PARP(poly(ADP-ribose)polymerase)在DNA断裂时的修复功能失去, 因而诱导凋亡;prICE(protease resembling ICE)可切断PARP,诱 导凋亡.,c-myc: 其功能是:(a).转录因子活性;(b).启动细胞增 殖;(c).抑制细胞分化;(d).调节细胞分化;(e).参 与细胞凋亡.c-myc高表达可导致细胞凋亡,但可被 bcl-2抑制. Fas/Apo-1:Fas也称为Apot基因,即Fs-7 associated surface protein.它是NGF受 体家族的成员.Fas 和配体FasL结合可诱导鞘磷脂酶 (sphingomyelinase) 活性,分解产物为神经酰胺 ceramide).该产物可阻止细胞周期进行,引起细胞凋亡.,e.存活基因(凋亡抑制基因)及其产物的作用机制 bcl-2: (a). 抗氧化作用,阻止内源性氧的生成;(b).影响钙释放;(c).与p53作用形成一个杂合子,抑制p53,促进转录,使细胞存活. bcl-2家族的其他基因: bcl-xl,mcl-1,AL,bag-1等,作用机理:(a).bcl-2/bax大于bax/bax,可抑制细胞凋亡; (b).bcl-2/bcl-xs结合可释放bax,使其形成bax/bax二聚体从而使细胞凋亡; (c).bag-1与bcl-2作用可加强bcl-2的抑制细胞凋亡作用. d.细胞凋亡改变与肿瘤 (a). 抑制凋亡可导致肿瘤细胞不断增殖; (b). 促进凋亡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3). 端粒和端粒酶的改变 a. 端粒的发现: 20世纪初,Muller 等用x-射线照射细胞使染色体断裂,断裂的染色体片段可以相互连接形成双着丝粒或环状DNA.但是,天然染色体具有稳定的末端结构,末端方向不能与其它片段连接.故此,Muller提出了端粒(telomere)的概念. b. 端粒的结构特点: (a). 真核细胞端粒DNA序列富含G,并有简单的串连重复;(b).串连序列长5-8bp,可重复长达10kb;(c).人类端粒为6聚体重复,为5-TTAGGG-3,长达15kb;(d).5-3方向链延伸到末端后伸出富含C的3-5方向的长12-16个bp的单链核苷酸,并且内折以G-G配对方式连接;(e). 端粒存在有结合蛋白.它以氢键与末端DNA结合,保护大约100bp的双链末端和16bp的单链末端;(f).人类的与TTAGGG结合的是一种蛋白因子(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TRF). TRF参与端粒长度的调节,是一个端粒延长的抑制剂. c. 端粒的功能: (a). 保护末端,防止降解;(b).解决末端复制问题.,d. 端粒酶的发现:1985年,Greider等首次在四膜虫中发现了一种能扩增末端DNA的酶称为端粒酶.1989年该酶被提纯.1995年人端粒酶RNA被克隆成功. e. 端粒酶的结构: 端粒酶RNA和蛋白质两部分. RNA的特点:(a). 含有与端粒DNA序列互补的(telomere DNA sequence,TEL)RNA序列; (b). 人的TEL末端为5-TTAGGG-3,四膜虫的TEL末端为5- GTTGGG-3; (c). 四膜虫的RNA有159个核苷酸. 端粒酶蛋白的特点: (a).四膜虫的蛋白有两个亚基,分别为80kd和95kd.p80与 端粒酶RNA有特殊亲合性,p95能与端粒DNA单链部分特 异结合. (b).哺乳动物端粒酶蛋白有结合亚基TP1蛋白(telomere associated protein 1)和催化亚基hest 2蛋白 . TP1与p80有广泛的同源性,但与酶活性无关. hest 2 蛋白与端粒酶活性相关.它的编码基因为HTRT(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f. 端粒酶的功能: 端粒酶以自身的RNA为模板,以末端DNA单链3端游离-OH为引物,在末端 添加新的端粒重复序列,使端粒延长.其反应过程为(在四膜虫中): 第一步:结合 -GGGTTG - AACCCCAAC- 第二步:聚合 -GGGTTGGGGTTG - AACCCCAAC- 第三步:移位 -GGGTTGGGGTTG - AACCCCAAC- 再聚合,再移位(重复),g. 端粒与寿命: (a). 20世纪70年代初,Olvinkov首 次提出:染色体末端逐渐丢失导致细胞最终退出 细胞周期,进而死亡.(b).Kruh等对2天,9岁,75岁 及患早老性痴呆的人群进行端粒的发现:年龄 越大端粒越短.大多数组织在分化过程中,端 粒不同程度的缩短.皮肤和淋巴细胞的端粒每 年丢失15-40bp.纤维细胞,胚胎肾细胞,上皮细 胞,卵巢细胞传代一次丢失50-200bp.,h.端粒酶与寿命 (a).端粒-端粒酶假说的提出.依据端粒在细胞寿命中 的控制作用,Harley提出了端粒-端粒酶假说. (b).假说的要点: 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伴随着部分端粒序列的丢失,端粒长度不断缩短. 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启动某种信号,使细胞进入危机点M1期,此时细胞不再分裂并出现老化. 如果细胞被病毒转化或因抑癌基因突变,细胞会越过M1期,继续分裂.端粒细胞继续缩短,最终达到一个关键阈值.细胞进入另一个危机点M2期. 这时染色体可能出现异常形态,某些细胞端粒太短,丧失其功能,导致细胞死亡.但极少数细胞在此阶段激活端粒酶,使端粒增长,从而逃避M2期危机,获得永生性.,i.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研究发现在肿瘤组织中端粒变短或变得极短或丢失.大部分肿瘤细胞端粒长度明显短2-6kb.端粒酶被激活.在人类的肿瘤中,均发现端粒酶的表达.端粒酶活化是细胞无限增殖所必须的.端粒酶在肿瘤发生的那个阶段被活化,目前尚不清楚.端粒酶如何被活化,Counter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模式:.逃避M2期危机的复活模式.扩充保留模式,即其它细胞衰老死亡.保留了本身微弱表达端粒酶的细胞.端粒酶抑制剂和端粒酶基因的反义核酸可治疗肿瘤.,第三节 肿瘤的侵润和转移,一. 什么是侵润和转移? 1.什么是侵润?(invasion) 2. 侵润的过程:脱落-侵袭-增殖 3. 什么是转移?(metastasis) 4. 转移的过程:脱落-侵袭-转移-增 殖 5.侵润和转移的差异 二. 侵润和转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1. 从非要害器官转移到要害器官 如皮肤黑色素瘤的肝,淋巴转移 2. 从非要害部位转移到要害部位 如大脑胶质瘤转移为大脑血管瘤,三. 侵润转移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1. 脱落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膜表面负电荷增多,细胞间排斥力增大,原因是唾液酸含量增高. .肿瘤组织中钙浓度降低,钙是连接邻近细胞表面负电荷的媒介. .膜表面组织粘连蛋白减少,纤维粘连蛋白具有粘合细胞作用. .谷氨酰胺合成障碍.谷氨酰胺是细胞表面粘合分子的成份.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高,细胞粘合力强.,2. 侵袭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脱落的肿瘤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多种水解酶.水解破坏周围细胞间质成份,包括基底膜成份,使肿瘤细胞易于扩散. .细胞间质的主要成份:a.蛋白质如胶原蛋白(有12类之多,而胶原蛋白主要存在于基底膜中),层粘链蛋白,纤维粘链蛋白等.b.透明质酸等. .水解酶类:a.蛋白水解酶(丝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组织蛋白酶B,L,弹性蛋白酶).b.透明质酸酶.,3. 转移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转移靠细胞的移动能力,这种能力依赖于一些因子和基因的作用. .因子和基因的种类: a. 细胞移动促进因子,包括60KD和120KD蛋白,其受体为78KD.其 功能是促进细胞游走. b.运动刺激因子,是一个70KD的蛋白,刺激细胞运动. c.扩散因子(scatter factor),增加各类细胞运动. d.粘附分子,肿瘤细胞产生的能与血管内皮细胞识别粘附的一类分子,包括:(a).整合素(integrin),已发现20多种,由,两个亚基构成,通过识别精-甘-天三肽介导粘附.(b).钙粘素(cadherin),一种跨膜蛋白.利用膜外结构中的组-丙-val三肽介导细胞间粘附.(c). 免役球蛋白超家族,包括I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NCAM(神经粘附分子),VCAM(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等均介导细胞间的粘附.(d). 选择素(selectin),识别糖配基的一类粘附分子.已发现有L,E 和 P三种.,e. 癌基因在转移中的作用:(a).ras癌基因.用ras基因转染细胞,其转移能力增强,型胶原酶,组织蛋白酶L,B产生增多.(b).myc癌基因高扩增如在神经母细胞瘤中.(c).fas癌基因高表达可增加大鼠乳腺癌的转移能力.(d).erb,B-2癌基因的高表达可使人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增强. f. 其它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s-1基因(2.1kb,101aa),鼠Mta-1,meta-1,Tiam-1,PGM21等均促进转移.,4. 增殖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1)自或旁分泌产生大量的生长因子,已发现的生长因子有60多种。关于生长因子问题将在下一章讨论。 (2)肿瘤的血管化生长 肿瘤的血管生长特点:a.数量多密度高;d.持续生长;c.血管极少分化成熟。肿瘤血管的结构特征:a.粗糙行走紊乱;b.不规则狭窄;c.扩张或扭曲;d.血管壁薄;e.细胞间隙大;f.基底膜不完整。血管化生长的原因:a.便于供血供养;b.便于肿瘤细胞脱落转移。血管化生长的分子机制,肿瘤细胞可产生血管生成刺激因子促进血管生成,目前已经发现的血管生成刺激因子有10多种。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前列腺素E1,E2,肝素酶,胎盘生长因子,干细胞生长因子,TGF-,IL-8等。,5. 如何对侵润和转移进行分子调控? (1) 抑制侵润过程:蛋白酶抑制剂(存在与黄豆中,慈菇中,血液中,微生物中)。透明质酸酶抑制剂。 (2) 抑制转移(主要通过转移抑制基因) nm23,1988年,Steeg从小鼠黑色素瘤k1735中克隆出来。它编码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