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平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世界和平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世界和平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世界和平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世界和平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和平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诺贝尔和平奖的意义及其获得者的贡献。2、感受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在促进世界和平中的伟大力量。3、能搜集并交流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事迹和体育事业促进和平的故事。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为和平所作的贡献。2、感受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伟大魅力。教学准备:搜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事迹和体育事业促进和平的故事;了解象征和平意义的事物与故事,学折千纸鹤。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介绍诺贝尔的生平及事迹,揭示诺贝尔和平奖的由来。二、 了解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事迹。1、 读读书本P15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介绍,补充生平及事迹。2、 交流其他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事例。3、 谈谈感受。三、 体会体育精神的伟大。1、 阅读硝烟场上的足球赛,说说感受,体会体育精神的感召力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2、 了解奥林匹克运动,阅读欧文奖的由来,感受奥林匹克精神。3、 讨论:2008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对我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有什么作用。4、 读读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的名言,谈体会。四、 表达和平寄语。1、 交流象征世界和平的事物:和平鸽、橄榄枝、幸福的黄手帕、奥运五环,说说他们的故事。2、 在千纸鹤上写上和平寄语。3、放飞和平之鸽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蓬勃发展,同时为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2、?知道中国钢铁长城-海、陆、空三军,了解威武之师战略导弹部队和中国维和部队。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3、体会和平美好,放飞祝愿以问您一个私人问题?”“可以的。”周恩来微笑着回答。“您已经60多岁了,为什么依然神采奕奕,记忆非凡,显得这样年轻、英俊?”场内顿时响起了友善的笑声和议论声。这正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周恩来温和地笑了笑,待场内安静下来,才声音宏亮地坦然回答:“因为我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所以我至今都很健康!”翻译流利地译出周恩来的话,整个大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声,各国记者无不为周恩来的巧妙回答所折服。2、教师讲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由来,引导学生理解其内容。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在北京签订的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首先提出了这一原则。 1954年6月28日:中国周恩来总理和印度尼赫鲁总理在新德里发表声明,重申了这五项原则。1954年6月29日:中、缅两国总理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确认了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二、了解我国外交事业蓬勃发展的成就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同158个 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科技、文化等关系,香港、澳门回归都表明了伟大祖国正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着。回顾我国外交的历史:建国初期与我们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2.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3.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4.匈牙利人民共和国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7.波兰人民共和国8.蒙古人民共和国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0.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1.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2.印度共和国13.瑞典王国14.丹麦王国15.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6.瑞士联盟17.芬兰共和国另外,还有英国、挪威、荷兰、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锡兰、阿富汗等八国也承认了中国。现在我国同158个 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科技、文化等关系。你知道哪些国家与我们建立了外交关系吗?教师引导学生组织“小小新闻发布会“。感受我国外交的发展。三了解我国的钢铁长城1、学生了解我国的海、陆、空三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的概况,并交流感受。中国拥有完善的军事工业体系,军事科技在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提高,并且有很多创新,拥有较强的武器自主开发能力和武器整和仿制吸收能力。空间技术和导弹技术领先欧洲。军队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正迈向外层空间2、?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威武之师不仅保卫着祖国的稳定和发展,而且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3、学生阅读“中国蓝盔,为世界和平添彩,了解中国维和部队为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中国蓝盔资料连接:一支特殊的部队引来了一批特殊的记者,一项辉煌的使命赢得了一片真诚的赞赏。这支部队的官兵,个个头戴神气的“蓝色贝雷帽”,佩戴“地球与橄榄枝”图案的臂章,装备车辆和机械设备全部漆成了白色,上面黑色的“U?N”英文字母显得格外醒目。他们就是由一个175人的工兵连和一个43人的医疗分队组成的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 应联合国要求,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于2002年底决定派遣维和部队,参加刚果(金)的维和行动。如今,这支维和部队组建完毕,所有参加维和的人员经过了集中培训,装备物资全部到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随时准备开赴任务区履行维和使命。 2月11日,维和部队官兵在自己宽敞整洁的军营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采访者国外44家新闻媒体的69名记者。这些平素对中国军人了解不多的外国同行们,在不足一日的短短时间里,从维和官兵的身上看到了些什么呢? 严整的军姿与军容,和平的愿望与企盼。看到这些年轻而自信的脸庞,真想送他们一束美丽的橄榄枝 操场上,全部由中国制造的油罐车、铲车、吊车和安装了先进通讯设备的指挥车等装备集结待命。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自信的步伐,中国“蓝盔部队”全体官兵甫一亮相,就赢得了外国记者的一片喝彩声。 “你们这支维和部队的战士非常精神,也非常健壮,是不是十里挑一、百里挑一地挑选出来的?”来自日本广播协会的一位记者问。 维和部队上校军官黄文峰笑道:“是,也不是。我们挑选维和士兵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业务专技术精,应该说个顶个的都是优秀士兵。但他们又只是部队普通战士,代表了我们部队的战斗力,体现了我部各项建设的水平。” 斯洛文尼亚劳动报记者左兰娜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军营,对中国士兵很是好奇。她问一级士官宋伟伟:“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你了解你们此行的任务吗?” “维护和平、为民造福是我们中国军人的职责。”小宋回答道,“尽管对于将要去的国家,我们还很陌生,但我将把自己在部队里学到的技术专长发挥出来,为那里处于困难中的老百姓尽一份力量,让他们看到中国士兵的风采。” 指导员李军曾有赴柬埔寨维和的经历,在金发碧眼的外国记者的录音机、照相机前,他不慌不忙地回忆着当年赴柬维和的情况1992年至199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大队赴柬埔寨维和,那是中国维和部队首次成建制跨出国门执行联合国任务。在百废待兴的吴哥大地上,中国维和军人修复和修筑机场2个,修架桥梁36座,修筑公路500多公里,和其他国家的维和人员一道,为柬埔寨恢复和平、人民重建家园作出了巨大贡献。 谈起此次赴刚果(金)的维和使命,李军说:“帮助所在国冲突各方维持和平、恢复和平,并最终实现和平,是我们中国军人维和的最终愿望。另外,通过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可以全面展示中国爱好和平的形象,体现我们的和平外交政策,增进军队间的对外友好交往” “瞧,他们的脸庞年轻、自信,言语中也透出对和平的愿望和企盼,”听了维和官兵的介绍,左兰娜一脸认真地告诉记者,“真的,我很想为他们送上一束美丽的橄榄枝。” 娴熟的外语,丰富的知识。面对不同的人种和民族,迥异的风俗与习惯,相信维和部队将以文明素质适应一切 无论是聊起维和所在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还是侃起国际法等有关法律知识,赴刚果(金)维和官兵丰富的知识,都令外国记者交口称赞。 “刚果(金)与中国有传统的友好关系,中国人民在那里援建了人民宫和体育场,还帮助他们种水稻、蔬菜,传授农业技术等。现在的刚果(金)总统卡比拉和他的父亲都曾先后来到中国留学。”三级士官陈立云对中刚两国关系颇有研究,面对周围的一群记者,小陈侃侃而谈、有问必答,俨然一个小外交家。 “称非洲人为N?e?g?r?o或b?l?a?c?k都是禁忌,最好用他们的国籍称呼,因为他们的国家意识相当强烈,直呼国名,他们就很受用。”维和部队翻译李丰的一番话颇让记者们长了一些见识:“对于我们维和军人来说,刚果(金)的风俗习惯,甚至一些极小的民俗细节,都是不能忽视的。比如有些地区的人把照相机对准人或物拍照视为不祥,此事非同小可,来客如想拍摄,之前最好向对方打个招呼,获得同意以后再行动,以免引起误会。”听罢这番介绍,那些见多识广的外国记者对中国普通官兵的知识也都表示钦佩。 不但埃林对中国士兵的英语水平颇感惊讶,就连联合国维和部队考察组的哈里博士,去年在考察了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医疗分队后也赞赏有加,并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中国维和分队人员的英语水平,是参加维和行动的非英文国家维和士兵中最好的。” 对这一评价,我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戴绍安说:“学习国际法等有关法律知识和简单的外语对话,这是所有参加维和任务的官兵军事训练和技术培训之外的必修课。可能我们的外语水平尚未有哈里博士评价得那样高,但我们将进一步努力,向世界展示中国蓝盔部队和中国军人现代、开放、文明的新形象。” 充满神秘的大陆,遥远陌生的国度。虽然将走进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但是 这样的部队定将完成和平使命 地处非洲中西部的刚果(金)不仅是一个遥远的国度,同时那里还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困难在等待着维和部队。远涉重洋的中国“蓝盔部队”,无疑将面临一个接一个的考验。 对此,国外记者也很清楚,因而他们向官兵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柬埔寨你们的维和工兵部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如今,你们是否已经做好去非洲维和的充分准备?” “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维和工兵连指挥袁春国对自己的部队满怀自信,“我们赴刚果(金)工兵连上设指挥组,下设三个分队:道桥分队、建筑分队和支援分队。主要担负工程保障、居住区和作业区探雷排障、修建机场和道路以及修建和维护联合国公共设施等任务。我们进行了严密的组织,实施了严格的培训,有最好的国产机械装备,因而完全有信心完成在刚果(金)的维和任务。” 长期的战乱使得刚果(金)局势相当不稳定,维和部队官兵自然面临着种种危险。再加上当地天气常年酷热,各种疾病流行。对于来自北半球的维和部队官兵来说,刚果(金)的气候和流行疾病,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法新社一位记者对中国军人是否适应当地环境心有疑虑。 维和部队上尉军官张晋东介绍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是我国的军事古训。我们已从后勤、卫生、医疗保障等各个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自2002年12月23日维和部队正式组建以来,赴刚官兵立即投入了紧张有序的封闭集训。春节期间,我们做了多次热带病防治专题讲座,并组织了战伤自救、互救演练;现在我们每天坚持5000米跑,间以万米长跑,以进一步增强大家的身体素质” 时间过得飞快,尽管采访活动已经超过了预定的时间,尽管送宾的军乐一次又一次奏响,可大多数外国记者还在操场上不停地采访忙碌。 离开前,外国记者们争相和维和官兵站在印着联合国标志的白色车辆前合影留念。部队领导在送行时说:“维和官兵臂章上的地球和橄榄枝图案是和平的象征。全体维和官兵将牢记使命,塑造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为人类和平事业做出贡献。” 在热烈的掌声中记者问一位外国同行有何评价,他笑道:你听,掌声说明了一切4、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世界各国和平互访的资料。第二课时一、从中国和平女神像感受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1、学生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登陆的背景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加等同盟国军队于1944年67月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进行的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战略性登陆作战。目的是夺取集团军群登陆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为发展对西欧的进攻并配合苏军最后击败纳粹德国创造条件。 战役背景与双方企图1943年,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会战后,苏军在苏德战场转入反攻;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后攻入意大利半岛;意大利于同年9月投降并于10月对德宣战;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也已转入攻势。整个战争形势发生有利于同盟国的根本转变。早在1941年7月,苏联就正式要求英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1943年1月,美、英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为在西欧登陆进行准备。 1944年1月,艾森豪威尔到伦敦赴任并组建司令部战役第1梯队的兵力由原定3个师增为5个师。由于登陆舰艇数量不足和其他准备工作未能按时完成,登陆时间由5月初改为6月初。为对付盟军登陆,A.希特勒早在1941年12月就下令以最快速度构筑“大西洋壁垒”,从挪威到西班牙的大西洋沿岸构筑一道由坚固支撑点和野战工事构成的、设有地雷场和水中障碍配系的永久性抗登陆防线。到1944年,“大西洋壁垒”远未完成,但仍属较难攻破的防线。设防重点在加来地区,诺曼底一带防御较薄弱。登陆部队编成第21集团军群,辖美第1集团军、英第2集团军和加拿大第1集团军。海军编成西部和东部两个特混舰队:西部特混舰队分为“U”和“O”登陆编队,输送美第1集团军2个师上陆,由美战术空军第9航空队担任空中支援;东部特混舰队分为“G”、“J”和“S”登陆编队,输送英第2集团军3个师(含加拿大1个师)上陆,由英战术空军第2航空队担任空中支援。每个登陆编队各有一个舰炮火力支援队担任炮火准备和炮火支援。两个特混舰队还各有一个后续登陆编队(“B”和“L”编队),输送第二梯队上陆。另外,在登陆之前,计划在美、英登陆地段分别空降2个师和1个师。为实施登陆战役和发展陆上进攻,要求在英国集中近300万人的部队、5000余艘舰船(登陆运输舰艇4000余艘、作战舰艇1000余艘)和1万余架飞机,以保证登陆后增加兵力的速度超过德军调动预备队的速度。 战役前的准备工作周密而充分。盟军以飞机和舰艇进行长时间侦察,查明了登陆地域内德军的防御配系,掌握了较完整的情报资料。在登陆前几个月内,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对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铁路枢纽、桥梁、公路及其他重要目标进行持续的大规模轰炸,塞纳河上24座桥梁被炸毁18座,使德军运输系统瘫痪,部队机动受到极大限制。战役实施6月1日,登陆部队开始分别在英国南部15个港口上船。原定登陆日为6月5日,由于天气恶劣推迟24小时。各登陆编队从上船港驶抵怀特岛东南会合区后,沿五条航线航渡,由扫雷舰作先导,火力支援舰和飞机担任掩护。通过海峡中心线后,各登陆编队的航道由一条变为二条,分别供快速和慢速舰船使用。 6月6日凌晨,美第82、第101空降师和英第6空降师第一梯队共1.7万人,乘1200架运输机分别在科唐坦半岛南端和奥恩河口附近伞降着陆,任务是夺取海滩堤道和主要桥梁,占领主要登陆地段翼侧要点,阻止德军增援和保障登陆部队突击上陆。至6月12日,各登陆地段连成正面80公里、纵深1319公里的登陆场。17日,希特勒飞赴西线,命令伦德施泰特和隆美尔从巴约向海岸发起反击,分割盟军部队,并不惜代价守住瑟堡。18日,美登陆部队切断科唐坦半岛,21日在舰炮火力支援下向瑟堡发起总攻,迫使德国守军于29日投降。但由于在遍布灌木树篱的地形上作战,进展缓慢。英军预定D日夺取卡昂,因遭德军装甲师顽抗,至7月9日才攻克该城奥恩河北岸部分,19日占领全城,吸引德军大量预备队,有利于卡昂以西地区美军作战。德军损兵折将,处境危急。6月10日,德西线装甲集群司令G.von施韦彭堡被盟军空军炸伤;28日,德第7集团军司令F.多尔曼因心脏病发作猝死前线;7月3日,伦德施泰特被免去西线总司令职务,由H.G.von克卢格接替;7月17日,隆美尔被英国飞机炸伤,返回德国,其职务由克卢格兼任。至7月初,美、英、加军已上陆100万人,车辆17万余辆,补给品近60万吨。因登陆场过小,盟军展开扩大登陆场的作战。7月18日,美军攻占交通枢纽圣洛,分割德军“B”集团军群。美、英、加军抵达卡昂、科蒙、莱赛一线后,形成正面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