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国庆返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国庆返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国庆返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国庆返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国庆返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国庆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表示在植物细胞的生物膜上发生的有关反应,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发生在核糖体上 B. 只发生在根尖分生区细胞C. 发生在叶绿体内膜 D. 过程均产生ATP【答案】D【解析】【分析】由本题图可知:均属于生物膜结构,与多肽的加工过程相关,与纤维素合成相关,发生了水的光解,属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详解】处肽链经盘曲、折叠、糖基化、分选加工并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可能为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故A错误;合成的纤维素主要用于组成细胞壁,而植物细胞均有细胞壁,故B错误;是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说明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C错误;是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同时能产生能量,是氧气和H形成水,是线粒体内膜,二者均能合成ATP,D正确;综上所述,选D项。【点睛】本题考查考生识图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作答的能力。注意:(1)对肽链形成空间结构,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有关,但主要是与内质网有关;(2)合成纤维素是发生在细胞膜上,不是高尔基体。2.脊髓灰质炎病毒含有一种单股正链RNA,该RNA能作为mRNA翻译早期蛋白质,如RNA聚合酶等。下列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病毒的生命活动所需酶均由宿主细胞提供B. 该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中含有密码子C. 该病毒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D. 该病毒的mRNA在翻译过程中存在T与A配对【答案】B【解析】结合题意可知,脊髄灰质炎病毒所需的RNA聚合酶就是由自身RNA作为mRNA翻译成的早期蛋白质,不完全是由宿主细胞提供,A错误;结合题意中,脊髄灰质炎病毒的自身RNA作为mRNA,而mRNA上就含有密码子,B正确;RNA聚合酶是催化转录过程的酶,不是翻译过程需要的酶,C错误;该病毒的mRNA在翻译过程中不存在T与A配对,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题干信息“脊髓灰质炎病毒含有一种单股正链RNA”、“该RNA能作为mRNA翻译早期蛋白质,如RNA聚合酶等”。3.下面是在最微镜使用实验中的四种具体操作,错误的是( )甲:用显礅镜观察切片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乙: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換器,移走低倍目镜,移来高倍目镜丙: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壁,并且要轻拿轻放丁: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答案】B【解析】甲: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甲正确;乙: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移来高倍物镜,乙错误;丙: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壁,并且要轻拿轻放,丙正确;丁: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光线适宜最好,丁错误。【考点定位】细胞观察实验【名师点睛】知识总结:(1)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2)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移来高倍物镜(3)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光线适宜最好。4.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A. 草履虫有纤毛可以运动B. 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C. 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D. 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要求考生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个高能的基本单位,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通过纤毛的摆动可以运动,反映了运动功能离不开细胞,A不符合题意;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反映的是病毒的成分,没有反映出病毒的生命活动现象,B符合题意;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反映了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寄主细胞,C不符合题意;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反映出生物的繁殖离不开细胞,D不符合题意。5.为了研究小肠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方式,实验小组制备了若干不同条件下的小肠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如下现象: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均先皱缩后膨胀;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过的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中皱缩,在10%的果糖溶液中先皱缩后膨胀;加入抑制载体蛋白活性物质的装片中,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均皱缩。则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方式分别为:( )A.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B.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C.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D. 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答案】B【解析】解: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均先皱缩后膨胀,说明葡萄糖和果糖都能通过运输进入细胞;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过的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中皱缩,说明细胞吸收葡萄糖消耗能量,可能是主动运输,不影响细胞吸收果糖,说明果糖吸收不消耗能量;抑制载体蛋白活性物质的装片中,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均皱缩,说明两种物质运输都需要载体,综合分析,说明葡萄糖的运输是主动运输,果糖的运输是协助扩散故选:B【点评】本题借助于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明确实验中“皱缩”说明细胞失水,“膨胀”说明该细胞吸收了糖类而又吸水;识记主动运输既需要消耗能量又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而协助扩散只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6. 下列关于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说法正确的是A. 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了“亮-暗-亮”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B.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 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解决了脂溶性物质为什么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固醇【答案】C【解析】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提出了“暗-亮-暗”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A项错误;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项错误;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项正确;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溶于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D项错误。【考点定位】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名师点睛】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进行考查,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7.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干“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可知,该题是考查染色体(质)的成分以及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等,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据此回答各个选项。【详解】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正确;真核细胞的核中含有染色体或染色质,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DNA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过程中都存在DNA与酶(成分为蛋白质)的结合,也能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B错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C正确;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属于转录过程,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RNA聚合酶,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要理清染色体的成分,明确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存在酶的催化,酶能结合到DNA模板链上,且相关酶的成分是蛋白质,从而才能正确判断BCD三个选项。8.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下列实验中关于酒精的使用,正确的是( )A. 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脂肪颗粒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洗去浮色B.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解离后的根尖漂洗C.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作有机溶剂提取色素D. DNA粗提取过程中,用体积分数为75的冷却酒精可以进一步纯化DNA【答案】C【解析】【分析】不同浓度的酒精可用于消毒、可用于解离植物细胞、也可作为有机溶剂。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检测脂肪实验中,染色后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A错误;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混合液对根尖进行解离,然后用清水漂洗,B错误;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无水酒精等有机溶剂来提取色素,C正确;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因此DNA粗提取过程中,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可以进一步纯化DNA,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9.将小鼠肝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体积和数量,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甲表示细胞数量的变化B. 乙曲线说明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a时细胞开始吸水C. NaCl溶液浓度为b时小鼠肝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D. 实验过程中细胞体积的变化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小鼠肝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涨破,或者体积有所增大,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细胞失水,细胞皱缩,体积减小,从图中曲线趋势判断,甲曲线为细胞体积变化,那么乙曲线为细胞数量,据此答题。【详解】根据试题分析,曲线甲表示细胞体积变化,A错误;乙为细胞数量曲线,乙曲线说明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a时,肝细胞数量开始增多,B错误;NaCl溶液浓度为b时小鼠肝细胞已经失水,体积变小,细胞内外溶液浓度不相等,C错误;实验过程中细胞体积的变化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伸缩,D正确。所以,选D项。【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失水与吸水,解答此类问题时,学生需在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会分析此类曲线图,在分析时,注意把握曲线呈现出来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以及变化趋势的成因,还有某些关键点、交点的内在含义。10.关于“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实验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实验中没有对照B. 该实验中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C. 滴加清水后,质壁分离的细胞又复原,说明此细胞是活细胞D. 用任何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都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照的设置、显微镜的使用、原理及其应用【详解】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观察的是原生质体的体积和位置的变化,要有细胞起始状态的形态特征作为参照。实验开始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后,观察细胞形态就是对照实验,属于自身对照,A错误大液泡和原生质体的变化在低倍物镜下就能看清,不需要用高倍物镜观察,B错误活细胞原生质层才有选择透过性,滴加清水后才能复原,所以能复原说明此细胞是活细胞,C正确虽然KNO3可以被细胞吸收,但高浓度的KNO3溶液仍然可以引起细胞质壁分离,如果浓度过大质壁分离后细胞可能死亡,浓度合适则分离后再自动复原,D错误【点睛】注意弄清用KNO3、蔗糖做该实验时现象及原理的区别1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正确的是A. 植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 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C. 台盼蓝和健那绿将细胞染色,如果细胞不着色,则可以判定细胞是活的D. 磷脂双分子层构建了细胞骨架【答案】B【解析】【分析】1、动植物细胞均具有细胞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2、细胞器的分类: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详解】植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A错误;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是将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B正确;健那绿可将无色的活体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不是将细胞染色,C错误;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微管MT、微丝MF及中间纤维IF)组成的体系。而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出现审题不仔细的情况,将题文的“结构”误认为“细胞器”,细胞的结构还应考虑细胞膜和细胞核。12.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过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光反应阶段,色素分子吸收的光能的用途之一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因此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水解酶会导致组成膜的蛋白质等物质水解,进而造成膜结构的破坏,B正确;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选择性地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正确;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基质中,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光合作用过程、溶酶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据此来分析各选项。1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观察的实验材料B. 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C. 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消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D. 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答案】D【解析】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紫色,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A项错误;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但不会使DNA水解,B项错误;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核为绿色,细胞质为红色,看不到染色体和RNA分子,C项错误;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D项正确。14.以动物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和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 和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C. 说明细胞核对细胞质的重要性,说明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D. 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的【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1、细胞核不能脱离细胞质而独立生存,这是因为细胞核进行生命活动时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均由细胞质提供,如几乎不含细胞质的精子寿命很短2、无核的细胞质也不能长期生存,这是由细胞的功能决定的。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寿命较短。【详解】实验和实验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A错误;实验和实验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错误;实验说明了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实验说明了细胞核对细胞质的重要性,C错误;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故选D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各部分之间是协调活动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细胞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提供保障,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代谢中心。任何一部分的缺失都将使生命活动无法正常进行。15.下列有关细胞内部囊泡相关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囊泡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B. 核糖体通过囊泡把肽链转移到内质网C. 内质网加工的消化酶借助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D. 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需要囊泡的运输【答案】B【解析】囊泡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细胞膜相同,都是磷脂和蛋白质,A项正确;核糖体可以将肽链直接转移到内质网中,不需要通过囊泡,B项错误;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不直接相连,其加工的消化酶运输到高尔基体需借助囊泡,C项正确;生长激素为分泌蛋白,其运输、加工和分泌都要以囊泡形式在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运输转化,D项正确。16.蛋白水解酶分内切酶和外切酶2种,外切酶专门作用于肽链末端的肽键,内切酶则作用于肽链内部特定区域,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两侧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氨基端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见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蛋自外切酶处理该多肽,则会得到49个氨基酸B. 短肽A、B、C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少一个,N原子数少3个C. 蛋白1和蛋白酶2均属于蛋白内切酶D. 该四十九肽只有第22、49号位为赖氨酸,而苯丙氨酸存在于第17、31、32号位上。【答案】D【解析】【分析】该四十九肽是由4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其水解后会得到49个氨基酸;短肽A、B、C的形成过程中共去掉3个苯丙氨酸(C9H11NO2),这需要断裂5个肽键,消耗5个水分子;该四十九肽只有第22、23、49号位为赖氨酸,而苯丙氨酸存在于第17、31、32号位上。【详解】由作用后的情况可知,该49肽的第17、31、32位各有1个苯丙氨酸;第22、23、49位各有1个赖氨酸,D错误;外切酶专门作用于肽链末端的肽键,若蛋白外切酶处理该多肽,则会得到49个氨基酸,A正确;短肽A、B、C是该49肽切去3个苯丙氨酸的产物,所以短肽A、B、C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少1个,N原子数减少3个,B正确;蛋白酶1和蛋白酶2均属于蛋白内切酶,C正确,综上所述,选D项。【点睛】本题考查多肽结构及缩合反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熟练的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具体问题。17.人体红细胞呈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下面是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态环境中,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该图说明的问题是A. 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B. 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C. 细胞膜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的功能D. 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0.9%的生理盐水是红细胞的等渗溶液,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蒸馏水中吸水膨胀,在浓盐水中失水皱缩,说明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选D。18.图甲表示“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图乙表示某个渗透装置(图为开始时的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猪膀胱膜仅允许单糖通过,倒置长颈漏斗内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图甲中区域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增强B. 若图甲区域逐渐减小,质膜贴着细胞壁一段时间后,此时膜内外浓度相同C. 加酶后在烧杯和长颈漏斗中都有还原性糖D.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对渗透作用原理的理解,并考查利用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解释的能力。【详解】图甲中区域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细胞在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在增大,因此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增强,A正确。若图甲区域逐渐减小,细胞在吸水,由于细胞壁伸缩性差,阻碍细胞吸水,所以当质膜贴着细胞壁一段时间后,此时膜内外浓度不一定相同,B错误。加酶后漏斗中蔗糖被水解成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而单糖可以透过半透膜,因此在烧杯和长颈漏斗中都有还原性糖,C正确。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漏斗中浓度迅速上升,液面继续上升,随后单糖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液面然又会下降,D正确。【点睛】难点:质壁分离停止时细胞不再失水,此时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质壁分离复原时,考虑到细胞壁的伸缩性差,不利于细胞过度吸水膨胀,所以吸水停止时细胞液浓度不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19.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且严重的心律失常。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蛋白复合物异常引起的跨膜运输障碍,据此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的核孔数目明显多于神经细胞C. 跨核膜运输障碍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D. 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能体现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的,且核孔具有选择性。【详解】核膜具有2层膜结构,4层磷脂分子,A错误;人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故无核膜,也更无核孔的说法,故B错误;核孔复合物中含有蛋白质成分,其运输障碍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转录和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出现异常,C正确;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不能体现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要体现核膜的选择透过性,至少得两种物质及两种以上物质出入细胞核情况存在差异,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点睛】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是通过核孔,且存在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是核质交换的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的蛋白质复合体。它具有双功能和双向性。双功能表现在两种运输方式:被动扩散与主动运输。双向性表现在既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又介导RNA 等的出核运输。20.下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A. 有无色素B. 单层膜还是双层膜C. 有无膜结构D. 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答案】C【解析】液泡和叶绿体具有色素,而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没有色素,A不符合题意;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两层摸,高尔基体和液泡含有单层膜,B不符合题意;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和液泡都含有膜结构,C符合题意;叶绿体和液泡只存在于植物细胞,而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设计巧妙,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21.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 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围绕植物根吸收物质的运输方式来考查植物根吸收无机盐的形式以及吸水和失水的条件。【详解】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能吸收无机盐,但无机盐需以离子形成存在,所以N2不能直接吸收利用,A错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农田适时松土能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正确;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产生无机盐离子,从而可以被根系吸收,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根系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引起“烧苗”现象,D正确。【点睛】解答该题要识记物质运输方式的种类以及实例,明确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属于主动运输,从而准确判断B选项的原理。22.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一姜撞奶。某同学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在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结果如下表:( )根据以上结果,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20和100时末凝固,是因为酶被分解成氨基酸B. 新鲜姜汁可能含有某种该能将液态的牛奶转化成固态的物质C. 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D. 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需设置更多、更小的温度梯度测得最适温度【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表格: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说明姜汁中存在活性物质,且在高温下能失活,因此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如果不保温就将姜汁与牛奶混合,往往会使温度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详解】20酶的活性降低酶的分子结构没有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当温度升高后酶的活性会恢复,故并不是因为酶被分解成氨基酸,故A错误;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随温度不同凝固时间不同,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这说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固态,故B正确;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保证反应起始就是在预设的温度下进行的,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故C正确;60和80时酶的活性较高,但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题干中温度梯度太大,缩小温度设置的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能得到最适温度,故D正确;综上所述,选A错误。【点睛】本题以牛奶和姜汁混合会凝固为背景,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和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23.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B. 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C. 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无差异性D. 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但这种改变一般是可逆的【答案】C【解析】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无关,A项错误;含有C、H、O、N等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蛋白质,也可能是核酸或ATP或磷脂,B项错误;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均为C、H、O、N,C项正确;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变性,是不可逆的,D项错误。24.下图为M基因控制物质C的合成以及物质C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物质D的流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过程是转录,物质A所含的碱基数量多于物质BB. 物质B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成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C. 物质C要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修饰D. 物质C和D都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答案】B【解析】过程是转录,物质A是转录刚形成的mRNA,物质A剪切掉一部分片段后再经过拼接形成物质B(成熟mRNA),因此物质A所含的碱基数量多于物质B,A正确;物质B为成熟m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B错误;物质C是以成熟mRNA为模板、通过翻译过程形成的肽链,要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修饰才能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D(分泌蛋白),C正确;物质C和D均含有肽键,都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正确。25.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核内也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 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核孔不具有选择透过性C. 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外表面D.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的代谢中心【答案】D【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细胞核内不能合成蛋白质,A错误;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选择性,B错误;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的外侧,细胞器膜、核膜不含糖蛋白,C错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26.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 )A. 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 B. 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 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 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形,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质壁分离平衡状态或质壁分离复原过程;a表示细胞液、b表示外界溶液。【详解】若此时a细胞液浓度b外界溶液浓度,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比失去的水分多,从而表现为细胞渗透吸水;若此时a细胞液浓度b外界溶液浓度,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与失去的水分相当,渗透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若此时a细胞液浓度b外界溶液浓度,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比失去的水分少,从而表现为细胞渗透失水。因此,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项。【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7.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以下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 人体红细胞的凋亡需要溶酶体的酶发挥作用B. 溶酶体内的酶在碱性条件下活性一般较高C. 溶酶体酶不是分泌蛋白,不需要内质网加工D. 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可被溶酶体分解【答案】D【解析】人体红细胞的凋亡是在基因控制下发生的,与溶酶体无关,A错误;溶酶体内的酶在酸性条件下活性一般较高,B错误;溶酶体酶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C错误;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正确。28.如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有机化合物,X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Y为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胆固醇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Y有关B. 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C. 细胞膜上的Z是可以运动的,而Y是静止的D. 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答案】D【解析】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X为糖类,Y含有N元素不含有磷元素,应该为蛋白质,Z为磷脂。胆固醇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磷脂有关,A项错误;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蛋白质,B项错误;细胞膜上的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C项错误;葡萄糖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D项正确。29.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A. 水稻对Si4+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4+需求量最小B. 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C. 水稻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 水稻和番茄对无机盐离子与水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水稻的硅离子浓度下降很多,而番茄的硅离子浓度升高,说明水稻对Si4+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4+需求量最小,A正确;Ca2+浓度上升的原因是水稻细胞吸水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离子的相对速率,B错误;水稻吸收的硅酸根离子多,对镁离子吸收量少,说明水稻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正确;水稻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正确。30.关于小麦种子成熟后期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结合水含量减少 B. 淀粉大量水解C. 合成脂质时需要含磷的无机盐参与 D. 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活性増强【答案】C【解析】【分析】1、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蔗糖等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淀粉的含量逐渐升高,蛋白质的含量基本不变,种子成熟后,淀粉含量最高,占干重的80%左右。2、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一般来说细胞代谢旺盛的细胞含水量多,老熟的器官比幼嫩的器官含水量多;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与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详解】小麦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含量减少,结合水增加,A错误;小麦种子成熟后期淀粉大量合成,B错误;脂质中的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C正确;酶的活性与温度、PH等有关,不能确定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活性的变化,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点睛】本题考查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含水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综合题31.图1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2表示动物细胞某种活动情况。请据图回答(1)图1细胞内能产生ATP的结构有 _、 _和 _(填标号和名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增殖过程中会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结构有 _和 _(填标号和名称)。(2)研究图2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一般用的研究方法是_。(3)若图2细胞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可能是_。(4)从图2中可看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进行转化的生物膜是_、_。(5)若图1是油脂腺细跑参与油脂合成与分泌过程的细胞结构和参与图2所示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活动的细胞结构相比不同的是_。【答案】 (1). 1线粒体 (2). 3细胞质基质 (3). 6叶绿体 (4). 4核仁 (5). 5核膜 (6).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7). 胰消化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8). 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9). 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10). 合成和分泌油脂不需要核糖体参加【解析】【分析】图1位植物细胞,且含叶绿体,线粒体等重要的细胞器,其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以及线粒体;图2表示动物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研究该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即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详解】(1)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3细胞质基质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三者都能生成ATP。4核仁和5核膜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会周期性消失和重建。(2)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一般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是动物胰脏内的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可能是胰消化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4)在分泌蛋白运输过程中,蛋白质进入内质网初步加工后以囊泡形式运输未成熟的蛋白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再以囊泡形式运输分泌蛋白到细胞膜,这些过程发生生物膜的融合。(5)油脂属于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而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32.下图1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1)曲线甲代表_,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因素是_。(2)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吸收/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_(a、b、c)表示。(3)细胞膜中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_(a、b、c)表示。(4)若图1代表某生物的细胞膜,该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则该过程被称为_,其依赖于细胞膜的_的结构特点。【答案】 (1). 自由扩散 (2). 能量供应或载体数量 (3). 吸收 (4). a (5). c (6). 胞吐 (7). 流动性【解析】试题分析:分析1,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糖蛋白(分布于膜的外侧);根据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判断,b为自由扩散,a、e为主动运输,c、d为协助扩散。分析图2,甲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速率和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属于自由扩散;而乙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的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且可以逆浓度差运输,属于主动运输。(1)甲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速率和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属于自由扩散;而乙运输方式中,物质可以由低浓度想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该物质,说明此时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因素是能量供应或载体数量。(2)根据题意可知,物质X在细胞中的浓度高于海水中该物质浓度,由于主动运输中物质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因此确定该细胞能主动地吸收物质X,可用图1中的a表示。(3)根据题意分析,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说明水是通过水通道进入细胞的,属于协助扩散,如图中c过程。(4)胰岛素是蛋白质,以胞吐形式排出细胞,依赖于细胞膜流动性。33. 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细胞常作为生物实验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要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盐酸的作用是_;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和DNA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DNA能被染色剂染成_。(2)利用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线粒体时,要用_染液对线粒体染色,该实验不选用黑藻细胞的原因是_。(3)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_。视野中_(填“少数”或“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清晰可见。【答案】(1)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人细胞 绿色(2)健那绿 黑藻细胞富含叶绿体,会干扰对线粒体的观察(3)细狍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少数(每空1分)【解析】(1)在观察DNA、RNA的分布实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