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积聚的中医治疗与四季养肝要旨.ppt_第1页
课件:积聚的中医治疗与四季养肝要旨.ppt_第2页
课件:积聚的中医治疗与四季养肝要旨.ppt_第3页
课件:积聚的中医治疗与四季养肝要旨.ppt_第4页
课件:积聚的中医治疗与四季养肝要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中医院 感染科 邵冬珊 主任医师,中医系列讲座,积聚的中医治疗及四季养肝要旨,一、 定义:,积聚是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病证。中医文献中的癥瘕、痃癖、肥气、息贲、伏梁、痞气等病证皆属积聚范畴。 积 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是为脏病。 聚 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是为腑病;,二、沿革,内经首先提出积聚之病名 ,并对其形 成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论述。 灵枢百病始生篇:“积之始生,得寒乃生, 厥乃成积。” 灵枢五变篇论述了肠中积聚的形成,有“肠中积聚”之说。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了“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治法。,难经对积与聚作了明确的区别 难经五十五难论述了邪入五脏留而成积的 病证“肝之积名曰肥气;心之积名曰伏梁;脾之积, 名曰痞气;肺之积,名曰息贲;肾之积,名曰奔豚。” 难经注重辨积和聚:“气之所积名曰积,气 之所聚 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 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所,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 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 根本,上下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 别知积聚也”。,金匮要略鉴别诊断并出方药,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篇:“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 金匮要略将疟疾引起的癓瘕,即脾肿大称疟母,并用鳖甲煎丸主之。此方现代常用治肝硬化。 金匮虚劳病篇论述了劳伤引起的“干血痨”证,即瘀血留于体内引起的病证,用大黄庶虫丸治疗。此方防治肝纤维化疗效确切。,医宗必读、证治准绳、千金要方的论述,医宗必读积聚提出治疗的攻补二法,并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就是要根据病程中正邪盛衰掌握攻补之法。 证治准绳提出了治疗积聚必分初、中、末三期的主张,现在仍为临床所遵循。 千金方、外台秘要、医学入门等医籍,不但采用内服药物治疗,还注意运用膏药外贴、药物外熨、针灸等综合疗法。,三、范畴,“积聚” 相当于西医的肝脾肿大,肝硬化,腹腔肿瘤,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肠梗阻、肠扭转等。,四、病因病机,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由气结到血瘀;肝气犯脾 导致气滞,痰浊阻滞。病在气则为聚 ,痰浊瘀务 阴滞,形成积。 饮食所伤:饮食不节,包括嗜(酒、肥甘厚味、辛 辣),损伤脾胃,痰浊内生。饮食不洁,(有毒之 物)伤及肝脾,影响气血。食物过急、不正姿势、 进相反食物、进克我之味,(肝忌辛、心忌咸、肾 忌甘、肺忌苦)。皆为积聚之因。 感受邪毒:寒邪入腹伤脾阳,津液留滞,著而不去。 湿热之毒侵袭,阴滞气机,痰浊内生。“诸脏受邪 , 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诸病源侯论)。 它病转归:久疸、久疟、久泻久利致湿热痰浊阻滞, 气滞血瘀,日久成积成聚。,积聚,情志抑郁肝气郁结脏腑失和,饮食所伤脾胃受损聚湿成痰,气血,食滞 虫积,痰气交阻 气机郁滞,气机郁滞 脉络瘀塞,寒邪侵袭脾阳不运 湿痰内聚阻滞气机,黄疸 胁痛 久疟不愈 感染虫毒 久泻久痢,湿浊留恋 气血蕴结,湿痰凝滞 脉络痹阻,肝脾不和 气血凝滞,脾气虚弱 营血运行涩滞,聚 证,积 证,阴血凝滞,气滞不行 脉络瘀阻,病因病机示意图,五、诊断,一、临床特征 以腹部触及或大或小、质地或软或硬的包块,或胀或痛为临床特征。 以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发作时可见腹部气聚胀满,缓解时则气聚胀满消失为临床特征。,积证,聚证,六、治疗原则,调气理血 聚证:重在调气,疏肝理气,行气消聚。 积证:重在理血,活血化瘀,散结软坚。,基本 大法,三、分证论治,肝气郁滞:脘胁胀,症状可随情绪变化。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聚证 方药:木香顺气散或逍遥散 食滞痰阻:纳呆,便秘,腹部有条索状物。 治法:行气化痰,导滞通腑 方药:六磨汤,聚 证,三、分证论治,气滞血阻:结块不坚,胁腹胀等气滞症。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方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瘀血内结:血瘀证的固定疼痛兼正虚表现。 治法:祛瘀软坚,调理脾胃 方药:膈下逐瘀汤(王清任方) 正虚瘀结:饮食大减,消瘦脱形,无苔。 治法:大补气血,化瘀散结 方药:八珍汤合化积丸,积 证,积证不论初起或久积,均可配合外治法,如敷贴阿魏膏、水红花膏等有助于活血散结、软坚散积。,其他 疗法,特征:积与聚为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 主要病因:病因错杂,混合为病。情志、饮食、寒邪、积滞、黄疸、虫毒、疟疾、等病后有关,正气是内在因素。“勇者气行而已,怯者著而为病。 病机关键:气滞、血瘀、痰结。 病变脏腑:肝、脾。,结语,聚证以气滞为主要病变,治疗以疏肝理气消聚为原则; 积证初期宜消散,中期消补兼施,后期应扶正除积。,积聚的不同治疗,对病属积证而诊断为肿瘤的患者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抗肿瘤的中药。,调摄及其他,四季养肝要旨,引言,从认识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季节气侯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开始,一起走进四季养肝的养生园 早在几千年前,祖国医学就有五脏疾病随四季更替而起,愈、甚、持的论述。素问藏气法时论曰:“病在肝,愈在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春季为肝脏主气,随肝之虚实而有病起(起病或好转);肝得夏季长养之气病可向愈;秋天劲急的金气易伤肝木,使病情加重;肾主水,应于冬季,肝木得肾水之助而能与邪相争,则病情胶着。,人体功能的变化与脏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脏气则随自然界气候变化而消长盛衰,因此,顺应四时调养脏气,得治病养生要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时养生之根本也。对肝而言,春夏在于调肝之性,肝之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也;秋冬旨在养肝之体,肝之体精与血也,此乃肝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肝脏阴阳相济,气血调畅,则病无由起,衰无从生。,1、起居作息:春夏倡导“夜卧早起”,即适当地早起晚睡。早起的时间为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晚睡则不宜超过11时。秋冬主收藏,提倡早睡,尤其是冬天,人体阳气以潜藏为贵,还应适当晚起。四季皆忌通宵达旦的夜生活,它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导致机体阴阳失衡。,2、饮食宜忌:饮食滋味,养于肝者,首推黑色食品,如黑豆、黑芝麻、香菇、黑木耳等,中医认为黑色入肾,肾精足则肝血充。例如甘味的大枣、山药、荞麦可健脾益气,脾旺则肝血生。还可择食些偏碱性的食物,如柑橘、海带。多喝碱性离子水、鲜牛奶、绿茶。此外还要选择一些适合个体的饮食口味,力戒不良嗜好。“春不食肝”、“春季省酸”、“肝病禁辛”也得讲究些,应适量吃些应时的果蔬。夏季不暴饮暴食生冷食物,以免“伏阴”;冬季远离炙热之物,以免“伏阳”。,3、形体活动:春天的到来,人的形神应从冬季的严寒中解放出来。宽衣解带,使形体舒展,胸怀敞开,多进行户外活动,使心与自然相通,领悟自然勃发的生机,夏季应让阳光照进自己的心田,使自己的生命活力在这个季节彰显。多出点汗也无妨,它会让人体与自然充分交融;秋冬主气为收藏,则不提倡剧烈运动,可选择漫步、太极拳,呼吸吐纳等活动以养精蓄神。,4、情志调节:肝喜条达,恶抑郁,肝在志为怒。有资料表明,各种重大疾病发病率的70%与愤怒有关。还有一种与肝气疏泄不及有关的抑郁症,人们习惯称之为“心病”,在我国,每年引起的自杀人数已高达20余万人,现已成为排在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肝癌、肺炎之后的第5位死因。据权威预测,到2020年精神障碍和自杀将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首位 。郁则气血郁滞、痰、食、湿、热等继发性致病因素从生。要有豁达的胸襟,做到心宽、心静、心里平稳,不为外物所惑,不被尘世烦杂而扰。要适时宣泄郁闷情绪,吼一吼、叫一叫是可行的,也可找朋友倾诉一下,或者通过K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总之,我们要想法使自己保持春天阳光般的心情,要让积极的思想情绪来影响自己,如笑就是一剂良药,台湾有位养生专家提倡每天大笑10分钟对身体大有裨益。笑能使人头脑清醒,精神振作,体力恢复;笑还能促进食欲,辅助睡眠,通过增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道的活动使人胃口大开,通过调整自主神经功能把人送进梦香,睡得酣甜。春天忌郁,夏季戒怒,秋天宁志,冬天敛神是应遵循的法则。,5、虚实补泻:人体阴阳平衡才能健康无病。肝虚之人,常有郁郁不乐、头昏体倦、畏寒胆怯之症,到春夏得大自然阳气之助病情可减轻。要多进行日光浴,多参加热烈的活动,忌孤独寂寞,宜食温热食物,少食生冷油腻之物,用药当偏温补,最忌苦寒;肝旺之人,开春后调治不当,疾病往往加重,“肝病起于春”就有这样的道理。秋冬是治疗肝病和药食调养人体的最好时节,民间说的肝炎春夏重防而秋冬治是有科学道理的,最好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内服药食,药以膏丸、散剂为宜,还可根据内病外治之理,施以经穴疗法,辅以药物敷贴。,四季养肝健康平安!,后面内容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