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团兼并重组矿井地质测量管理手册_第1页
某集团兼并重组矿井地质测量管理手册_第2页
某集团兼并重组矿井地质测量管理手册_第3页
某集团兼并重组矿井地质测量管理手册_第4页
某集团兼并重组矿井地质测量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90 -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矿井地质测量管理手册二0一二年元月目 录一 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矿井地质管理规定.1二 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矿井测量管理规定.8三 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矿井资源储量管理规定.24四 郑煤集团电子基本矿图、交换图绘制规程.39五 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交换图管理办法.52六 郑煤集团矿井地质“三书”编制技术要求.54七 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矿井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76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矿井地质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矿井地质工作日常管理原则集团公司管理区域公司,区域公司管理所辖兼并重组矿井。第二条 矿井地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原则区域公司应设置矿井地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技术管理人员,兼并重组矿井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人。第三条 矿井地质工作计划一、各区域公司及兼并重组矿井地质管理部门必须认真制定矿井地质年度工作计划,并确保计划的实施。二、各兼并重组矿井地质管理部门每年向所属区域公司上报年度工作总结的同时,上报下年度工作计划。无年度工作计划的,地测工作质量标准化按检查标准降一级。三、各区域公司地质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各兼并重组矿井地质年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和工作效果,负责重点工作的协调平衡,确保重点工作的实施。第二章 生产矿井地质工作联系及预报制度第四条 地质部门与设计、开拓掘进、回采、安监等部门应互相协作、互相监督、互相配合。有关业务联系必须通过书面形式(委托书)进行。第五条 设计部门需要地质资料时,必须事先联系,提交委托书,并由总工程师签字。地质部门应按以下规定时间提交:一、矿井技术改造、扩建、水平延伸等设计所需地质资料,应在接到设计部门委托后半年内交付。二、采区地质说明书应在接到设计部门委托后三个月内提出。特殊情况或需要进行补充勘探者,可同有关部门具体商量提供资料时间。三、掘进地质说明书应在接到通知后十五天内提出。四、回采地质说明书在工作面贯通后五天内提出。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交生产部门使用。零星或局部地质资料,提交期限按矿总工程师签署意见执行。五、矿井采区地质说明书、综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经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报所属区域公司批准,作为采区设计、综采工作面回采的地质依据。第六条 地质部门应加强与掘进单位的业务联系一、地质部门提交采区或掘进地质说明书以后,应紧密配合施工单位及时进行调查编录,及时掌握地质变化,不断进行修改与补充,作出地质预报,与施工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二、巷道掘进前方遇有老巷、大断层、老空区时,或接近积水区、突出煤层以及进入其它危险区前,必须按规定的安全距离,用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涉及重大安全问题时必须立即向分管领导汇报。其中岩巷揭煤安全距离如下:一般距煤层10m(法线距离)前,发揭煤预报;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距煤层20m(法线距离)前,发揭煤预报。岩巷与煤层间距控制要求保持不少于20m的超前探测距离,岩巷与煤层法线距离小于等于10m但不计划揭煤时,应下发近煤层施工预报并按规定现场做出标记。三、遇有重大地质变化或地质疑难问题,或者存在严重不安全因素,地质上判断根据又不足时,地质部门必须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停止作业。并提出巷探、钻探、物探等准备性意见。第七条 加强与回采单位的业务联系一、在回采期间,地质部门按规定及时进行工作面调查,及时填绘工作面图纸,标明工作面的进度。工作面进度的原始资料地质部门应长期保存。二、工作面调查时,必须认真测定采高、浮煤厚、顶底煤厚以及其他煤量损失的数据。发现不符合设计规定时或工作面严重丢煤时,应及时通知回采单位,指明回采中的问题,并向总工程师汇报后对回采单位进行处罚。三、工作面内部发生变化时,如煤层突然变薄或增厚、出现隐伏断层等,应及时与回采部门联系,并向总工程师汇报。四、工作面停采线位置由矿地质测量部门根据设计规定要求确定,并预先在现场标定出来。如遇有地质变化或其他因素,停采线不能达到预定位置时,回采部门应事先向地质测量部门提出,经共同鉴定认为需要变更时,由地质测量部门变更现场标记,其他人不得擅自更改。第八条 地质预报一、包括临时性预报、月报、年报,并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二、各种预报必须有文字和图纸;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地质条件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等;预报结果应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无因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月预报应包括该月所有采掘头面。第三章 矿区勘查第九条 兼并重组矿井补勘方案、设计由各矿井、区域公司根据矿井接替计划编制,编制后报集团公司地质测量部汇总、平衡,经总工程师批准后由规划发展部下达计划。专门瓦斯勘查工程,井筒检查孔、冻结孔等专项工程,其勘查方案、设计报集团公司审查后施工。第十条 勘查施工单位施工工程结束后,必须按期提交竣工报告、原始资料、技术总结报告等资料;各项勘查工程必须经过区域公司有关人员现场验收和成果资料验收,重大地质勘查工程必须由施工单位组织相关专家评审验收。各项勘查工程报告资料内容的编制要求,参照有关规定与细则执行。移交集团公司地质测量部成果资料2份。第十一条 年度计划是勘查单位施工的依据,列入年度计划的勘查单位必须保证完成计划,未列入年度计划的工程不允许施工。第四章 资料定期分析、总结、保管、提供第十二条 每完成一项工程,矿井地质人员都要将获得的资料进行一次系统的分析、整理和总结,并分门别类归档。第十三条 有关地质图纸建立、填绘和修改补充制度一、矿井地质图上的各种地质资料和采掘工程资料,每季度更新一次。二、日常地质用图,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新。第十四条 各类地质资料的定期分析、总结制度一、矿井地质报告(修改)或延深水平地质报告必须提前23年编制。矿井地质报告810年修编一次,由矿总工程师负责,报省级管理部门审批。二、矿井(采区)补充勘查必须提前两年进行,勘查竣工36个月内提出补充勘查地质报告,报区域公司批准。零星补勘由勘查单位于终孔后一个月提交最终成果资料,并移交有关部门。三、采区内最后一个工作面结束后三个月内提出采区地质总结,矿总工程师审查,矿档案室存档。四、回采工作面回采结束后30天,提出工作面采后总结,经矿总工程师审查,由矿地质部门保存。第十五条 严格执行保密制度,所有地质资料的发放、借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并履行登记、发放、回执手续。 第十六条 建井地质资料一、立井与斜井施工前,原则上必须打井筒检查孔。在井田内已掌握了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及其变化规律时,不打井筒检查孔的,须经区域公司审查批准。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及时收集资料,认真编录,对地质资料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三、工程竣工后,由区域公司按有关程序组织验收。施工期间的地质资料和最终成果,两个月内移交所在矿,所在矿负责向区域公司档案室移交资料。第五章 科学研究第十七条 科学研究一、矿井地质的科学研究工作,应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关键问题为主,如改革矿井地质工作方法的研究、提高地质成果资料精度和可靠性方面的研究等。二、有关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的科研课题,各矿、区域公司地测部门要在每年年底报集团公司有关科研管理单位,并得到集团公司领导审定后,填写科学技术项目计划任务书,确定负责单位、协作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以便取得科研经费,按计划开展科研工作;课题结束应写出专题总结,由集团公司科研管理单位组织鉴定。三、地质部门要加强科技情报工作,注意积累资料,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科研活动;鼓励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参加专业学术讨论;要组织学习,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矿井地质专业人员业务素质。第六章 罚则第十八条 矿井未按规定配备专业地质测量、防治水人员的,罚款5000元。第十九条 矿井未建立健全地质测量规章制度的,罚款5000元;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地质测量资料管理混乱的,罚款500元。第二十条 未按规定编制“三书”的,罚款20005000元;未按规定提交地质预报,罚款1000元。第二十一条 立井、斜井、岩石上下山、主要煤巷未编制地质素描图的,罚款2000元。第二十二条 勘查单位无故完不成年度维检计划,罚款20000元;勘查工程报告资料未按有关规定移交的,罚款2000元。第二十三条 矿井地质报告(修改)或延伸水平地质报告编制每超过规定期限一年罚款10000元。第七章 附则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集团公司地质测量部监督实施。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矿井测量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兼并重组矿井测量管理,更好地发挥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测绘保障作用,杜绝因测量工作失误造成安全事故,依据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测量规程等技术标准,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区域公司及其所属生产矿井、基建矿井。第三条 集团公司测量业务部门负责各区域公司矿井测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各区域公司负责所属矿井测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对集团公司各项技术标准、规定、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和所属矿井测量工作完成情况负管理责任,对其职责范围内的报表、报告、图纸、数据提供的及时准确性负直接责任。各区域公司所属各生产矿井、基建矿井对本矿矿井测量工作及其完成情况负直接责任。第四条 各生产矿井、基建矿井测量业务部门必须具备以下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1、部门和个人岗位责任制;2、安全生产业务联系制度;3、测量成果质量、安全隐患定期分析排查制度;4、测量内业、外业作业规程(操作管理制度);5、质量管理制度;6、事故分析制度;7、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和保密管理制度;8、测量仪器、工具管理制度;9、测量信息化管理制度;10、奖惩制度。第五条 矿井测量工作采用集团公司统一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特殊情况时,视测量工程需要,可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或高程抵偿面的坐标系统。第六条 矿井井下最远点的点位误差以不超过1m为限。各矿可结合矿井实际,采用误差预计的方法,确定合适的测量精度等级和测量方法。第七条 各区域公司应当组织和监督所属各生产矿井完成各项矿井测量工作任务,各生产矿井应当组织并完成下列测量工作,各基建矿井在建设各阶段应当及时完成下列相应测量工作。1、井田区域控制测量,近井网(点)测量;2、矿井联系测量、井下各等级控制测量;3、井巷工程施工测量、贯通测量;4、地表与岩层移动观测、“三下”采煤观测;5、各种矿井测量图的测量、编制、填绘;6、职责范围内的技术报告、报表、图纸的填报;7、测量成果资料档案管理。第八条 重要矿井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对所要使用的仪器工具进行检验和校正。所有测量作业,包括外业和内业,都必须独立进行两次以上或有多余观测(有检核条件)。第九条 主要测量工作(项目),如近井点测量、矿井联系测量、井下基本控制测量、矿区地形测量、地表及岩层移动观测等完成后,都必须具有专项测量技术报告、计算资料、成果表和测量原始记录资料。第十条 各矿井每年进行一次矿井测量技术总结,并编制年度矿井测量技术报告报上一级测量业务部门备案。第十一条 矿井井上、下永久性测量标志,实施挂牌管理,标志牌上应标明本点和邻近点的点名等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井上下永久性或临时性测量标志,确需移动时,永久性测量标志必须经本单位测量业务部门同意和总工程师批准,临时性测量标志必须经本单位测量业务部门批准。井上下各类测量标志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和维护,当测量标志经批准确需移动或被破坏时,必须及时进行补建补测,保持测量标志完好状态。第十二条 生产矿井必须具备符合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煤矿测量规程实施细则、电子基本矿图、交换图绘制规程和本规定规定的、完整的测量成果成图资料。第十三条 基建矿井的测量工作应符合本规定有关条款的要求,在移交生产时,必须具备第十二条和第六十五条规定的、完整的测量成果成图资料,否则,接收方地测部门不得予以验收。第十四条 矿井测量业务部门必须适时做好各类测量预报(包括贯通通知书、过空过巷通知书及其它安全生产业务联系通知书),并及时送达各有关人员和单位。第十五条 各级测量业务部门必须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测量成果质量和安全隐患的排查分析,并将分析排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在每月3日前随交换图报上一级测量业务主管部门。第十六条 区域公司测量业务管理部门对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矿井测量工作及其成果成图,责令限期整改,并进行跟踪落实。第十七条 矿井应配备足够的测量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正常开展矿井测量技术工作,不具备条件完成的矿井测量工作,应当与有资质的测绘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保证各项矿井测量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各矿井应当充分利用测绘信息系统和其它新技术、新设备,逐步实现矿井测量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第十八条 本规定未涉及的其它技术要求和地形测量部分按现行有关规范执行。第二章 近井点及矿井联系测量第十九条 矿井近井点选埋应符合下列要求:1、埋设在便于观测和能够长期保存的地点。2、近井点标志一般采用金属预制标芯,预制标石或水泥现场浇灌。3、近井点的点数不得少于3个,近井点的后视方向数不得少于2个,作为高程基点的点数不少于2个。4、井田一翼长度小于500m的矿井,在地面工业广场建立控制点作为近井点使用时,其后视边长不得小于50m,其它矿井不得小于100m。5、近井点至井口的连测导线边数不超过3个。第二十条 矿区三四等三角点及导线点、E级以上GPS点均可作为矿井近井点。井田一翼长度小于500m的矿井,可采用5三角或5导线点作为近井点。第二十一条 矿井联系测量一般应采用陀螺定向和长钢丝或激光投点,不具备条件时,可采用几何定向。井田一翼长度小于500m的矿井,几何定向或陀螺定向两次独立定向的互差和通过立井独立两次导入高程的互差应不大于现行煤矿测量规程规定限差的1.5倍。第二十二条 井下定向基点至少应埋设四个、高程基点至少应埋设三个,点的标志应采用金属预制标芯埋设稳固。井下定向边的长度一般不小于50m,受条件限制时,井田一翼长度小于500m的矿井,井下定向边的长度不应小于25m,其它矿井不得小于30m。第三章 井下控制测量第二十三条 井下控制测量应当依照煤矿测量规程和煤矿测量规程实施细则的规定,分级布设,各级井下控制导线必须布设成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或复测支导线。 第二十四条 井下永久性测量标志,应当设在井下水平和主要上下山巷道中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的地点,采用金属预制标芯,埋设稳固。第二十五条 井下基本控制(首级控制)测量,对于井田一翼长度大于1000m的矿井,采用7级导线精度;5001000m的矿井,采用15级导线精度;小于500m的,可采用30级导线精度。各等级控制导线不得采用半测回数据进行计算并作为导线最终成果。第二十六条 井下控制导线应随开采范围的扩大及时延伸:基本控制(首级控制)导线至少每300m延长一次,其它至少每100m延长一次。掘进工作面距水、火、瓦斯等危险区边界60m前,亦应及时延伸井下控制导线。第二十七条 延伸井下控制导线时,必须依照煤矿测量规程的限差规定,对起测导线点进行检查测量,并在记录簿上记录检查测量数据。第二十八条 井下经纬仪导线的测角、量边、量高的方法和次数,必须符合煤矿测量规程的相应规定,当采用钢尺量边时,前尺端各次所对整数不得固定不变,并错动钢尺一米以上进行丈量读数。在进行导线测量时,当井下测量条件困难时,必须采取保证测量成果精度的相应措施。第二十九条 井下测量原始记录,应使用正规的、专用记录本,并采用H2H绘图铅笔或经验证不会因潮湿、长久保存而脱墨或扩散的水笔书写,记录内容必须能正确反映现场作业实际情况,其记录项目,除经纬仪导线各测站的观测数据外,还应包括:测前检查、重测或改动原因、示意图、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导线等级、观测者、记录者、检查者及使用的仪器、工具名称或型号等内容。当采用电子记录时,应及时将原始数据导出,并按资料管理要求妥善保存。第三十条 井下经纬仪导线的计算,必须使用正规的计算手簿、计算用纸或经过检验的计算软件,由两人以上分别独立进行:即分别独立检查和摘录原始观测数据、分别独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必须经逐点核对无误。计算资料或计算手簿内容应包括: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导线等级、计算者、对算者、计算日期、计算略图、观测数据来源、起算数据来源、各导线点平面坐标、高程和最终精度评定、平差计算过程等。计算略图应载明:测量路线及路线上各测点点名、巷道和巷道名称,与测量路线相关联的测点点名、巷道和巷道名称等。精度评定计算过程应载明:闭(附合)点名、边名,闭(附合)路线长度、测站数,平面坐标、高程、方位角实际差值和允许差值,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值和允许差值,导线达到的实际精度等级等。第四章 巷道开口和中腰线标定第三十一条 巷道开口,必须有开拓掘进部门填写的、经矿总工程师签字的开口通知书,否则,测量人员不得标定,巷道不得施工。第三十二条 开口通知书应提前三天送达测量业务部门,特殊情况时,也应有足够的测量准备时间,以保证测量数据和结果的正确性,否则,应予延期标定。第三十三条 标定巷道开口之前,矿测量业务部门必须对开口通知书的有关数据进行检查核对。第三十四条 井巷开口通知书采用由集团公司制定的统一格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巷道名称、巷道用途、开口位置(平面坐标和高程)、掘进方位和坡度、巷道设计长度、标定日期,测量数据检核者及矿有关部门签字、矿总工程师签字。通知书要求按规定格式填写,内容齐全、清晰、准确。第三十五条 标定巷道开口前,必须作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收集有关测量资料,对测量资料进行检查,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查核算,确认测量资料和设计数据无误。二、存在下列问题时,测量业务部门应及时与设计或开拓掘进部门联系,并提请矿总工程师研究解决,在问题解决之前或总工程师未签字同意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实地标定,巷道不得开口施工。1、对设计图纸和数据有疑问或设计数据有错误。2、设计巷道将穿跨老空老巷及水、火、瓦斯等危险区,存在安全隐患,而无专门安全技术措施。三、计算标定数据,实地检查所利用测点的正确性。第三十六条 巷道开口位置和方向的标定必须独立进行两次。新开口巷道,在掘进48m时应重新进行标定。巷道中腰线延伸时,必须对原来的和新设置的中腰线点进行检查。巷道每掘进100m,应至少进行施工导线测量一次,并对中腰线点进行检查调整。巷道中腰线点必须有明显标志,中腰线标定后,中腰线点应在现场交由施工队管理。当怀疑中腰线点移动时,施工队应及时通知测量业务部门,人为破坏的,应追查责任。第三十七条 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数据和标定、检查测量数据,必须正确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上。第三十八条 未经测量业务部门标定而擅自施工的巷道,出现的安全或质量事故,由批准施工的单位或施工单位负责。对此类巷道,测量业务部门应及时向矿领导报告,并实测填图。第三十九条 各类停掘、恢复掘进和变更设计通知书,有关部门都必须提前向矿测量业务部门送达经矿有关领导签字的“变更设计通知书”、“停掘通知书”、“复工通知书”。测量业务部门上述在接到通知书后,应及时进行变更、复工标定工作,对停掘的巷道,必须在收到“停掘通知书”两天内,测量停掘位置并填绘在施工进度图上。第四十条 施工过程中,遇下列情况之一,测量业务部门必须发放安全或业务联系通知书,通知矿总工程师和安监、通风、调度、掘进等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一、掘进工作面距将要穿、跨老空、老巷或距水、火、瓦斯等危险区边界2030m(突出区煤巷掘进6080m),快速掘进50m(突出区煤巷掘进100120m)之前。二、掘进工作面距各类保安煤柱边界、矿井技术边界20m(快速掘进50m)之前。第五章 贯通测量第四十一条 重要贯通工程(指通过两井间、或贯通路线闭合长度在3000m以上的井巷工程贯通测量,下同)施工方案,一般应由矿施工主管部门提前二个月通知测量业务部门,由测量业务部门做好贯通测量的准备工作。贯通工程的允许偏差应根据井巷类别、实际用途和测量作业条件,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地测等有关部门研究确定。第四十二条 重要贯通测量必须编写“贯通测量设计书”,经矿总工程师审查同意后,报上一级测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第四十三条 贯通测量必须独立进行两次。最后一次标定贯通方向之前,必须完成两端导线的复测复算和精度评定,并达到贯通测量设计要求。最后一次标定贯通方向时,剩余贯通距离不得小于50m。第四十四条 重要贯通测量最后一次标定前,应向上一级测量业务主管部门通报贯通测量情况,其内容包括:贯通工程名称、施工方式、剩余贯通距离、贯通测量精度。第四十五条 当贯通巷道剩余2030m(突出区煤巷掘进6080m)、综掘巷道剩余5060m(突出区煤巷掘进100120m)时,测量业务部门必须及时填写“贯通通知书”,通知矿总工程师及安监、通风、调度、开拓掘进等部门和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安全措施。“贯通通知书”按集团公司统一格式填写,做到内容齐全、叙述准确、送达及时。第四十六条 重要贯通测量在巷道贯通后,必须及时连测两端导线,计算各项闭合差,编写贯通测量技术总结,报上一级测量主管部门备案。第四十七条 由生产矿和其它施工单位共同施工贯通工程时,由生产矿负责、其它施工单位协助进行贯通测量工作。其它施工单位单独施工贯通工程时,贯通测量工作谁施工谁负责。当生产矿和其它施工单位对贯通测量工作发生意见分歧时,由上级测量业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第四十八条 巷道贯通后,矿井应当组织贯通测量工程验收,对贯通精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可根据贯通工程测量工作量大小,由矿井对贯通测量人员给予奖励。第六章 采掘进度验收测量和填图第四十九条 矿井所有采掘工作面位置,应由矿测量业务部门进行实地测量;月采掘进尺的验收,应由矿测量业务部门同开拓掘进、劳动、调度、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进行。矿井当月实际采掘工作面位置和采掘进尺数据,都必须以测量业务部门现场实测的数字为准,不得使用其它数据。第五十条 月末采掘工作面位置和采掘进尺的测量,应当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采区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进行,并用专用原始记录簿记录。第五十一条 回采工作面停采线位置,由测量业务部门按设计预先在现场标定,当停止回采后,生产部门必须立即通知测量业务部门,以便及时实地测量实际停采位置。第五十二条 各种矿图和各类报表所反映的采掘进度,必须是测量业务部门的实测数据,不得采用其它数据。第五十三条 各种矿井测量图,必须以测量数据为依据,采用“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北京龙软公司)进行绘制,并根据实测成果及时进行检查修正和填绘,做到内容齐全、图形符号正确、精度合格、图面层次分明,没有错漏现象,正确反映矿井采掘工程情况。第七章 采掘工程平面图的交换和上传第五十四条 为了了解和掌握矿井采掘动态、进行矿井技术设计、技术改造和正常进行矿井安全生产活动,各测量业务部门向有关领导和上级管理机关定期提供本期和收回上期提供的采掘工程平面图的过程称采掘工程平面图的交换,为交换而专门绘制的采掘工程平面图称为采掘工程平面图交换图,简称交换图(下同)。第五十五条 交换图绘制的其它要求,执行煤矿测量规程和郑煤集团电子基本矿图、交换图绘制规程、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交换图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 各生产矿井,都必须具备并按时填绘和报送交换图,各设计、基建、生产部门都应遵守交换图管理的有关规定。第五十七条 各生产矿井负责本矿交换图的填绘、校审和与上级测量业务部门的交换工作。区域公司测量业务部门负责本单位所辖矿井交换图的收集、审查和与上级测量业务部门的交换管理工作。集团公司测量业务部门负责各区域公司交换图的收集、审查和与省局、集团公司领导和有关部室的交换管理工作。第五十八条 各生产矿井、区域公司应设专人负责交换图的交换管理工作,一般不得由他人代替,不得随意更换人员,特殊情况时,须提前向上一级主管部门说明情况,并应保证交换图的填报质量。第五十九条 交换图填绘后,首先由矿测量业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核审,并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然后由矿总工程师审查并签字后,与“采掘工程进尺统计表”一同报出。各区域公司测量业务部门应对收集的交换图逐矿进行审查,并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然后由所在区域公司总工程师逐矿审查签字后报出。第六十条 交换图统一利用“地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北京龙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绘制,暂无该系统的,可采用CAD图形系统。交换图按规定采用1:1000或1:2000比例尺,交换方式分为纸质图交换和电子图交换两种,目前,采取纸质图和电子图同时进行交换的方式。第六十一条 区域公司交换图在每季首月3日前与集团公司地质测量部进行交换,交换份数为两套纸质图和电子版图,电子版图应当是矿井完整图幅,可直接发送至邮箱:。第六十二条 各区域公司所属生产矿井的电子交换图,由区域公司矿图信息员或交换图信息员负责,每周向所在公司安全生产网(交换图栏)更新上传一次,每周上传的时间应相对固定,使各次上传的时间间隔保持均匀。上传至安全生产网的交换图应当是矿井完整图幅。第六十三条 各生产矿、区域公司对所报交换图的质量负责。交换图必须清晰、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当月矿井井下所有采掘工程实际情况,杜绝错填、漏报或虚填、瞒报现象的发生。第八章 测量成果成图及资料档案管理第六十四条 集团公司推行测量成果资料信息化管理,各类测量数据、台帐、报告、报表、图件等均应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采用计算机进行测量信息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1、建立操作管理制度,明确上机操作人员及其操作内容和权限,杜绝未经授权人员上机操作。2、建立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维护保养,保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保持计算机硬件、软件运行正常,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删除和丢失,确保测量数据的安全。3、每季度对测量图及测量数据进行一次复制,刻录在光盘上。4、不得在系统用机上安装与其无关软件。第六十五条 生产矿井应当实现测量资料档案化管理,所有资料应分门别类、装订成册、统一编号、装入专门卷柜,有索引有目录,查找方便。第六十六条 矿井测量成果资料包括:基本矿图、专用矿图、井上下各种测量原始记录、计算、成果台帐、技术报告,测量信息系统软件,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及其它存储介质、计算机打印输出的图纸资料、数据报表、报告、文函等。各矿应制定测量成果资料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工作,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防蛀、防盗、保密工作,避免测量成果资料丢失、损坏、泄密。第九章 罚则第六十七条 不具备第四条规定的规章制度或执行不好,罚款2002000元。第六十八条 违犯本规定有关条款规定,不具备健全的井上下测量控制网点及其成果成图资料,或测量成果质量低劣,达不到煤矿测量规程、煤矿测量规程实施细则和本规定基本要求的,给予矿井罚款20005000元。造成安全隐患、影响安全生产、贻误抢险救灾等严重后果,或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其它严重后果、不良影响的,给予矿井300010000元罚款。第六十九条 违犯第十四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五条之规定,未按规定发送各类安全、业务联系通知单,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矿井10002000元罚款。第七十条 违犯第十五条规定,未按期进行分析排查或分析排查结果未按规定报送的,每次给予矿井500元罚款。第七十一条 未按第十六条要求,在限期内完成整改目标的,给予矿井200010000元罚款。第七十二条 违犯本规定,不按要求的测量内容、测量程序、测量步骤、测量方法、测量精度、测量标准进行矿井测量和矿图绘制,尚未造成工程事故和不良影响的,给予矿井5002000元罚款。第七十三条 违反第七章有关条款,未按规定填绘和报送交换图,或未按规定向生产网传送电子交换图的,罚款500元2000元。第七十四条 违犯第八章有关条款之规定,罚款5002000元;未充分利用和养护计算机及测量信息管理系统或其它硬件装备,管理不当,造成仪器设备(包括软件硬件)闲置、损坏或不能正常运行、数据丢失、损坏、泄密等后果的,给予矿井20005000元罚款。第七十五条 出现并列罚款项时,按最高罚款项的罚款额执行,不合并罚款。第一次罚款后仍未整改的,以后依次加倍罚款。第七十六条 违犯本规定,造成重大非伤亡事故、伤亡事故和其它重大责任事故的,按集团公司相关规定处理。第十章 附则第七十七条 本规定未涉及的其它技术规定,执行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郑煤集团公司实施细则和郑煤集团公司电子基本矿图、交换图绘制规程。第七十八条 本规定由集团公司地质测量部负责监督落实。第七十九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矿井资源储量管理规定第一章 矿井资源储量管理第一节 资源储量分类第一条 资源储量的分类应严格执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和国土资源部印发的相关文件。第二条 生产矿山设计开采范围内的探明和控制的资源储量为基础储量;设计开采范围以外的查明资源量为内蕴经济资源量。未进行正规设计的正在开采矿山,采矿许可范围内查明资源量视为基础储量。第二节 资源储量估算第三条 资源储量估算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第四条 当开采方案块段划分与地质勘查报告不一致时,应按照开采方案划分的块段重新估算资源储量。因重算引起的资源储量变化,记入重算增减。 第五条 矿山基建时应根据井巷工程所揭露的地质情况修编有关图件,若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参数(厚度、面积、品位等)发生变化,变化部分应重新估算资源储量。第六条 矿山应按照开拓水平将资源储量划分为开拓或未开拓两部分。若没有增加探矿工程,未开拓部分资源储量一般不变;若增加了探矿工程,应重新估算资源储量,其变化量记入勘查增减。第七条 (矿床工业指标)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管理中估算资源储量一般沿用地质勘查报告使用的工业指标。第八条 地下(井工)开采矿山应在分段(分层、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及时进行分层(工作面)的回采地测编录和资源储量损失估算,估算结果记入相应台帐。第九条 矿山闭坑应在开采活动结束的前一年,根据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编制闭坑地质报告,履行评审备案程序,进行残留(停办)矿产资源储量登记。 (资源储量估算时,煤层厚度利用真厚度,面积利用斜面积;估算应在1:5000或1:2000资源储量估算图上进行;资源储量估算时,面积以平方米,厚度以米,容重以吨每立方米,资源储量以吨为单位;资源储量汇总时以万吨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第三节 资源储量损失第十条 矿山资源储量损失率是反映矿山资源利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矿山应正确测量、统计、计算矿山资源储量及损失量的情况。第十一条 资源储量损失的计算范围,一般指从采场(工作面)开采至回采结束。第十二条 资源储量损失的估算单位,井工开采一般以采场(工作面)为基本估算单位,并按同一采矿方法进行估算和汇总。第十三条 矿山资源储量损失分为正常损失、非正常损失。一、正常损失包括:1、根据开采设计所确定的损失率指标,在其允许范围内的资源储量损失;2、按设计不予采出的资源储量损失。二、非正常损失包括:1、因地质、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安全条件等影响不能开采的资源储量损失。2、矿井设计或生产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资源储量损失。第四节 回采率第十四条 回采率是矿山开采过程中资源储量开采消耗情况的直接反映,是考核矿山企业资源开发利用、开采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第十五条 回采率与损失率的关系是:回采率(%)=1损失率(%)。矿山应通过正确计算损失率来计算回采率。资源储量动态监测过程中,不能直接用产量/动用储量来计算回采率。第十六条 煤炭矿山以采区作为回采率考核单元。以经法定程序批准的矿山设计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的回采率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定的回采率为考核标准。 第五节 资源储量报销第十七条 根据资源储量损失的分类,其报销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第十八条 属于正常损失报销的,每年随矿山资源储量年报,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核销。第十九条 属于非正常损失报销的,在中段(阶段、采区)结束前,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呈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附资源储量损失报销材料。矿山报销非正常损失应提供以下材料:1、拟报销资源储量分布地段开采情况与地质勘查对比资料;2、拟报销资源储量的巷道或采场塌落、涌水或其他情况的说明;3、资源储量损失的详细原因说明;4、拟报销资源储量分布地段的平面、剖面地质图、资源储量估算图及其他有关图件;5、申请报销资源储量估算表。 第六节 矿山资源储量台帐第二十条 矿山资源储量台帐是全面、准确反映矿山企业资源储量情况的基础资料,是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的基础。矿山企业必须有专人负责,及时修改、更新台帐的各项内容。第二十一条 查明资源储量台帐查明资源储量台帐应将地质勘查提交的资源储量详细登记。经多次进行地质勘查的矿井,应依次分别登记各次勘查的资源储量增减及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不同煤类的各类基础储量、资源量亦应分别登记;附记各次勘查的范围(拐点坐标)、标高、工程间距、采用的工业指标和资源储量估算参数。(查明资源储量台帐的格式可参照附录1制定)第二十二条 开采设计资源储量台帐开采设计台帐是根据矿井开采设计编制的,应按设计期次依次登记,并依照设计计算的详细程度,按资源储量类型、矿石类型、品级或煤类以及水平、矿块、设计境界内、外资源储量分别登记。附记境界范围(平面坐标和标高)、设计时间、所依据的勘查报告、设计批准单位等。(开采设计资源储量台帐的格式可参照附录2制定)第二十三条 资源储量变动台帐资源储量变动台帐是基于国家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表编制的,要求全面记录保有、开采、损失、查明以及重算引起的各类资源储量的变化情况,并按工作面、采区和开采年限分别建立资源储量变动台帐,记录资源储量变动情况及历年的资源储量变动情况,不同煤层应分别登记。(资源储量变动台帐的格式可参照附录3制定)第二十四条 开采结束资源储量比较台帐一个工作面、采区开采结束,应计算其采空部位的地质储量,编制资源储量比较台帐。该台帐是对“查明资源储量”、“设计资源储量”、“实际资源储量”和“报销资源储量”进行比较的综合资料,是探采对比与资源储量最终核实的基础。(开采结束资源储量比较台帐的格式可参照附录4制定)第二十五条 资源储量损失统计台帐资源储量损失统计台帐是矿石损失管理工作的成果,是矿井开采过程中资源储量利用程度的基础信息资料,也是核定、考核矿山回采率指标的基础资料。资源储量损失统计台帐分别按月、季、年进行统计,并分别对矿井工作面、水平、采区和矿区的煤层损失率的计划与完成情况进行统计。(矿井损失统计台帐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可参照附录5制定) 第七节 矿山资源储量年报第二十六条 矿山资源储量年报正文内容应包括:1、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2、保有查明资源储量(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3、当年动用(采出和损失)资源储量;4、当年勘查增减及重新计算增减的资源储量;5、矿石质量变化情况;6、下一年度计划动用的资源储量;7、其他与矿山企业储量管理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资源储量管理有关的问题。第二十七条 矿山资源储量年报附图(资源储量估算图)内容应包括:1、矿山资源储量开采现状;2、当年采空区分布;3、下一年度计划动用的资源储量分布地段;4、保有资源储量及类型分布。第二十八条 矿山按照规定填报的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中相关矿山资源储量数据,应与矿山资源储量年报中的数据一致。第八节 资源储量年报附则第二十九条 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1、没有地测机构的矿山应当聘请有资质的矿山地质测量机构对矿山年度资源储量动用情况开展地质测量工作。2、每年至少施测一次。3、矿山控制测量,主、副井和主要运输大巷测量应用全仪器法,其他采矿工程可用半仪器法测量。无论用何种方法,其测量精度必须满足有关测量规程的要求。4、当年的探采矿工程应进行编录,并采测必要的样品,为准确估算资源储量奠定基础。5、资源储量估算至少应包括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本年度动用资源储量、采出资源储量和损失资源储量。6、矿山资源储量年报内容应附资源储量估算图、采掘(井下开采)现状图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表。第九节 各种资源储量报表的填报要求第三十条 各生产矿井每季度初月5日前将“三量”报表报区域公司;每年底应提前着手年终资源储量图表的编制工作,次年元月十日前必须将合格的各种资源储量图表报区域公司,区域公司汇总后报集团公司。第二章 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第三十一条 新矿井、采区、工作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矿井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随意变更设计,违反开采程序,吃肥丢瘦,或任意扩大煤柱边界。必须按设计规定的矿井、采区、工作面回收率要求指标进行。第三十二条 各有关人员及部门,对提高资源回收率,合理开采煤炭资源分别负责。一、矿长、矿总工程师对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政策规定、正确开采、保证全矿井各类损失率指标达到要求负直接责任。二、设计部门对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负责;因设计不当造成的损失,由设计和审查批准者负责。三、在采、掘当中,未按设计或作业规程作业,擅自提前拐切巷、提前停采、随意迁巷、超出设计规定的顶底煤、浮煤以及各类煤柱损失,由回采、开拓、掘进有关技术人员、当事班组长和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人负责。四、地测部门对所提地质资料负责。因地测工作错误,情况不明,数字不准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地测部门负责人负责。第三十三条 煤矿在开拓、掘进和回采各个阶段,资源储量管理人员都应了解并掌握有关情况,当发现有违反技术政策和规定时,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一、在开拓阶段,资源储量管理人员应深入现场,认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