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它相关论文-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doc_第1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doc_第2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doc_第3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doc_第4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按照技术条件、发展速度及其不同特点,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可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以1920年为界,此前为近代郊区化时期,此后为现代郊区化时期。美国近代郊区化以有轨交通为主要技术条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以近郊的发展为主。而现代郊区化的主要技术条件是汽车和公路的发展,发展进程突飞猛进,以远郊的发展为主。美国现代郊区化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20年到战后初期,是郊区化的加速发展和波动阶段;第二个阶段为战后初期与50-60年代,是郊区的爆炸式发展阶段,郊区人口在美国人口中逐步居于主导地位;第三个阶段为70年代至今,是后郊区化阶段,郊区的异质性逐步增强。一、美国人口的郊区化进程1.美国现代郊区化的开端和波动阶段郊区化并非美国现代城市所特有的现象,而是早在近代时期就已出现并且势头日趋强劲。但由于种种原因,美国近代郊区化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而1920年以后,由于私人小汽车的广泛应用、高速公路网的逐渐形成、经济结构向后工业经济的转变、联邦及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郊区对中心城兼并的抵制等原因,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迈进。在20年代以前,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要高于郊区。比如在1900-1910年和1910-1920年,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35.5%和26.7%,分别高于郊区的27.6%和22.4%,这说明美国人口仍以向中心城的集中为主。然而在20年代,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为23.3%,而郊区为34.2%,后者超过前者近11个百分点。此后,郊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中心城,而且差距越来越大,美国人口的分布开始由以集中为主转变为以分散为主。所以20年代是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的开端。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郊区化的速度放慢,但人口增长率仍然高出中心城8.7个百分点。(注:DonaldN.RothblattandDanielGarr,Suburbia:AnInternationalAssessment(London:GroomHelm,1986),p.4.)到40年代,郊区化的速度回升并超过20年代。这一阶段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呈现出加速发展和波动性两个特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20年代,美国大都市区每增加100人,郊区占40.7人,中心城占59.3人。虽然中心城人口的增加仍然多于郊区,但郊区所占新增人口的比重比前两个年代有显著提高,从27.9%和28.4%猛增到40.7%。30年代,郊区所占的比重更大,大都市区每增加100人,郊区就占59.2人,即接近60%,而中心城只占40.8人,(注:AnthonyDowns,OpeningUptheSuburbs:AnUrbanStrategyforAmerica(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73),p.199.)郊区所占比例已大大超过中心城。由此可见,20和30年代是美国郊区化发展的转折时期,此后,无论从人口增长率来看,还是从新增人口占大都市区的比重来看,郊区的发展速度都超过了中心城,郊区在大都市区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美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30年代和40年代初期,由于大萧条和二战的影响,美国的城市化和郊区化几乎都处于停滞状态,表现出极大的波动性。比如,纽约郊区在20年代的增长率为67.3%,30年代降为18.2%,芝加哥郊区从73.9%降为10.4%,克利夫兰郊区从125.8%降为13.0%,洛杉矶郊区从157.9%降为30.1%。(注:DennisR.Judd,ThePoliticsofAmericanCities:PrivatePowerandPublicpolicy(Boston:Little,BrownandCompany,1979),p.157.)尤其是住宅郊区的建设更是裹足不前。这一时期的郊区化主要是靠工业在郊区的投资带动了人口的郊区化,因此表现出与20年代和战后繁荣时期的不同特点,即郊区人口的增加以下层工人为主,人口的异质性比较强。而在20年代和战后繁荣时期,虽然工业的郊区化也带动了工人的郊区化,但郊区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社会中上层,他们为逃避城市生活的烦恼,而在郊区建立世外桃源式的居民社区,因而人口的同质性很强。但由于该阶段郊区化进程的缓慢性,这种异质性对郊区人口的同质性特点并未产生重大影响。2.战后初期与50-60年代郊区的爆炸式蔓延战后初期与50-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郊区化浪潮最为波澜壮阔的时期。人们在大萧条和二战期间积累起来的住宅需求于战后迸发出来,年轻人要组建家庭,现有的家庭要搬进新居,住宅需求急剧膨胀,于是在郊区出现了美国有史以来最为繁荣的建筑热潮,郊区呈爆炸式蔓延开来。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为郊区的蔓延创造了条件,许多住宅建筑公司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大量使用预制件,成批地建造住宅。同时,这些大公司还从整体上对郊区社区进行统筹规划,学校、商店、娱乐、医疗、教堂等基础和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由于郊区社区的迅速建立,郊区人口急剧增长。50年代美国郊区人口增加了1900万,增长率高达48.6%,而中心城仅增加了630万,增长率只有10.7%。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大城市还在对郊区进行大规模的兼并,否则,中心城的增长率将只有1.5%,而郊区则高达61.6%,郊区的人口增长率将为中心城的41倍以上。(注:DennisR.Judd,ThePoliticsofAmericanCities:PrivatePowerandPublicpolicy(Boston:Little,BrownandCompany,1979),p.159.)同时,大都市区的规模越大,郊区的发展速度越快。比如,在3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中,中心城的人口增长率只有1.7%,而郊区为98%。而在10万人口以下的大都市区中,中心城的增长率为26%,郊区为74%。进入60年代以后,郊区的人口增长率有所降低,为26.8%,但仍然是中心城增长率6.4%的4倍以上。(注:DonaldN.RothblattandDanielGarr,Suburbia:AnInternationalAssessment(London:GroomHelm,1986),p.4.)但是,如果从郊区所占大都市区新增人口的份额来看,60年代比50年代更高,50年代大都市区每增加100人,中心城仅占23.8人,郊区占76.2人,而到60年代,大都市区每增加100人,郊区竟占去了84人,(注:AnthonyDowns,OpeningUptheSuburbs:AnUrbanStrategyforAmerica(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73),p.199.)美国郊区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到1970年,郊区人口达到756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7.2%,而中心城和农村人口各占31.4%,郊区人口超过了中心城和农村人口。(注:CarlAbbott,TheNewUrbanAmerica:GrowthandPoliticsinSunbeltCities(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Press,1987),p.60.)可以说,美国已经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3.70-80年代的后郊区化时代70年代,郊区化的发展速度放慢,郊区人口的增长率只有17.4%,(注:DonaldN.RothblattandDanielGarr,Suburbia:AnInternationalAssessment(London:GroomHelm,1986),p.4.KatharineL.Bradbury,etal.,UrbanDeclineandtheFutureofAmericanCities(Washington,D.C.:TheBrookingsInstitution,1982),p.1.)但这主要是由于郊区的人口基数不断扩大的结果,事实上,郊区化的水平仍在进一步提高。由于郊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心城出现了人口减少的现象。早在50年代,一些大城市就开始出现人口减少的现象,比如波士顿和圣路易斯人口各自减少了13%。(注:PeterHall,CitiesofTomorrow:AnIntellectualHistoryofUrbanPlaningandDesignintheTwentiethCentury(Cambridge,Massachusetts:BlackwellPublishers,Inc.,1988),p.294.)1970年时人口为10万以上的153个城市中,到70年代中期有97%在减少,在这5年期间,这些城市的人口平均下降0.8%,其中有41个下降率超过6.5%。东北部和中西部的某些大城市的下降速度更快,70年代纽约的下降率为11.2%,芝加哥为11.9%,底特律为21.3%,克利夫兰为24%,而圣路易斯竟下降了27.9%,即下降率达1/4以上。(注: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由于中心城人口的减少和郊区人口的增加,美国人口郊区化的水平继续提高,1980年,郊区人口达到1.015亿,占全国的比例上升到44.8%。(注:CarlAbbott,TheNewUrbanAmerica:GrowthandPoliticsinSunbeltCities(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Press,1987),p.60.)而在某些大都市区,郊区人口已占绝对优势,成为大都市区人口的主体。7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郊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郊区人口的异质性也在不断增强,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从近代以来,白人中产阶级核心家庭构成郊区人口的主体,老年人、未婚青年和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很小。但是,根据美国一个研究机构“城市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报告郊区的灰化,在1970-1976年期间,郊区老年人家庭增加了近1/3,而中心城只增加了10%。与人们所传说的相反,老年退休者不是云集阳光带城市,而是在宁静的郊区寻求栖身之所。到1980年,在62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48%生活于郊区,郊区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老年人社区,比如,罗斯穆尔马里兰就是首都华盛顿西北部郊区的一个老年人社区,该社区共有2300套独立或半独立式的住宅,占地900英亩,居住着5000多位老年人,住宅区周围筑有护墙,附近还有各种商业、娱乐和医疗服务机构。(注:PeterO.Muller,ContemporarySuburbanAmerica(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Inc.,1981),p.69.)就种族成分而言,其异质性也不断增强。1970-1980年间,郊区黑人人口增加了184万人,增长率为59.1%,大大超过郊区白人24.0%的增长率,也超过了中心城黑人5.3%的增长率。到80年代中期,1/4以上的城市黑人生活于城市的边缘地带,而某些郊区甚至成为黑人的飞地。比如芝加哥以西的一个郊区哈维,黑人人口从1960年的6.8%上升到1980年的65.6%。在洛杉矶的20个贫困的郊区中,其居民主要为少数民族。(注:RobertCervero,SuburbanGridlock(NewBrunswick,N.J.:RutgersUniversity,1986),p.25.)老年人、穷人和少数民族在近郊的汇集造成了这些近郊的日益衰落。因此,从70年代初期,美国的郊区出现了城市化(citification)的现象,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后郊区时代”。一些近郊区与中心城在社区面貌和人口特征方面已经差别不大,同时,中心城的许多社会问题也在向郊区泛滥,如犯罪、失业、衰败、拥挤、污染、沮丧、人口减少等。70年代,底特律、克利夫兰、华盛顿、匹兹堡、波士顿、圣路易斯等城市的内层郊区人口减少了10%,每个城市的内层郊区丧失人口在3-10万之间。(注:KennethT.Jackson,CrabgrassFrontier:TheSuburbanizationoftheUnitedStates(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p.234.)那些宅地宽敞、环境优雅的中上阶层的郊区进一步向着外层郊区扩展。二、就业的郊区化进程自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来,城市日益成为美国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主要依托。但随着美国人口的大举郊迁,美国经济活动的重心也从城市向郊区偏移,制造业、商业、服务业乃至企业的办事机构纷纷到郊区安家落户。最先向郊区转移的经济活动是制造业,然后是商业、服务业和企业办事机构等。随着经济活动的郊区化,中心城的功能和地位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1.制造业的郊区化随着美国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工业企业的集中出现了许多不经济因素,如地价的上涨、税收的加重、设施的老化、环境的污染、交通的拥挤,加之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美国经济向后工业经济的转变等,使工业生产在内城的聚集受到了限制,而汽车运输的发展则为工业向郊区的扩散创造了条件。所以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美国制造业以更快的速度由中心城向郊区转移,工业卫星城和工业园区普遍建立起来。早在19世纪末,传统工业就已在郊区建立了众多的卫星城,这是工业郊区化的最早表现形式。进入20世纪以后,郊区工业园区的发展成为工业郊区化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到1940年美国的郊区工业园区增加到35个。战惑,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工业园区在郊区大批地涌现出来。到70年代初,美国的工业园区达2500个以上。1972年,仅芝加哥大都市区的工业园区多达356个。(注:R.J.Johnston,TheAmericanUrbanSystem:AGeographicalPerspective(NewYork:St.MartinsPress,1982),p.208)郊区工业园区的发展与战后人们观念的转变有关。二战以前,人们将郊区仅仅看作是“卧城”,是逃避城市问题的世外桃源,因此郊区居民对于工业的发展充满敌意。由于战后高科技产业的污染程度低,而且就业的增加还可以使郊区增加税收、减少交通拥挤、节约通勤时间和费用等,因此郊区居民和政府对于工业园区的态度和政策有了很大的转变。比如1951年圣路易斯县的规划委员会在其年度报告中提出:“现在的趋势是为郊区工业的发展作出规划,而不是禁止工业的发展。”(注:JonC.Teaford,Post-Suburbia:GovernmentandPoliticsintheEdgeCities(Baltimore:TheJones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7),pp.50-51,p.56.)由于工业向郊区的迁移,郊区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增长迅速,而中心城的制造业日趋衰落,郊区逐渐成为制造业生产的主体。比如从1958-1967年,中心城制造业就业的年增长率只有0.7%,而郊区则高达3.1%。(注:NeilL.Shumsky,ed.,UrbanizationandtheGrowthofCities(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