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中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中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中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中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中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中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摘要:发达国家高职人才培养多围绕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就业和培养实践能力而发展,强调以为保障,以社会监控为手段。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经历了特殊的历史沿革,内涵也随之变化。借鉴域外经验,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应坚持职业的导向性,突出产学结合的实践性,加强职业能力的整合,遵循教育主体多元化、培养目标和模式多样化、人才质量评价的社会化等原则。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就业导向;实践能力一、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模式坚持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的原则,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双方共同担负人才培养任务,国家出台法律保证其实施。其培养目标为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高级职业人员,教学或课程安排分为两个阶段,在两个学习阶段均实行严格的国家考试。(二)美国的“渗透型”模式以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读交替为原则的美国职业教育,是以培训合格劳动者为目标,学校与工商企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开展的合作教育。广义的职业能力和志趣是其首要的培养目标,突出以学校计划组织为主,从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现实出发,一般采取工读轮换制、半工半读制、劳动实习制、全国劳动和工余上课制等方式。(三)英国的“工读交替型”模式也被称为“三明治”模式,具体实施方式是职业学校与工厂实习时间各半。分为3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1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2年或3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1年即所谓的“1+2+1”和“1+3+1”教育计划。(四)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办学是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特色。大企业兴办的“工学院”既为自己培养急需的专门技术人才,也为客户提供技术培训。在企业技能培训与学院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明显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而且学校的教学多半是利用工余时间,其特点是重视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2002年日本又建立于旨在推行知识成果创新、产权保护、产权应用和人才开发战略的产学官协作体制。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一)以社会需求为宗旨战后前述发达国家完成了经济恢复,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在企业现代管理制度激励下,尤其是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使得生产一线急需大批较高水平的技能型、技术型实用人才及管理人才。企业对应用性人才需求迫切,并希望在较短期限内速成就业,而衍生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势,一批重视实践教学、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的职业院校纷纷成立。(二)以产学合作为机制前述4种模式都是以学校和企业(行业)共同培养为基础,建立起“双向参与、双向互动”的运作机制。如“双元制”是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开设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课程。“渗透型是和可能提供相应的实训场所和报酬的企业签订合同,确定学生的劳动任务、职责、时间等。“工读交替型是学生先做企业员工,后进学校学习。日本则是企业直接办学培养所需高技能人才。(三)以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都占较大比重,注重课程的职业功能性。如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普遍开设工读交替的“三明治”课程。德国一般用23时间在企业培训,其课程设置侧重学生实习和实验训练,理论和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四)以政府立法为保障美国政府在1982年制定了职业训练合作法后,1988年又颁布了美国经济竞争力强化教育、训练法。1990年的珀金斯职业教育法还明确规定了州职业教育训练实施的具体标准和评价方法等,使社区学院与当地企业都建立了协作关系,实行名副其实的“合作教育”。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推出了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实践训练师资格条例、青年劳动法等一系列法规,明确了企业承担实践教学和配备合格的实践训练师等责任。而日本设有专门组织机构,如产学恳谈会,负责将企业界对人才需求反映给学校,加强产学合作。(五)以社会监控为手段,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发达国家一般采取社会参与评价的方式监控人才培养质量。如德国由企业、学校、工会和行业代表共同实施,美国由工程技术评估委员会制定评估标准,加拿大由合作教育协会制定标准,澳大利亚和英国由行业协会制定培训计划和标准。发达国家中的专业协会或专业团体已担当起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责任,形成了学校对教学质量负责,企业和社会专业团体等提供专业指导和知识更新,内外统一、相互促进和约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三、国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机构沿革(一)高等专科学校此类学校是建国以来为满足经济建设迫切需要而举办的,是在本科教育指导下和以本科院校教师为主体建立的,因此可看作是一种标准压缩型的本科教育,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实验性教学。现在多数已升格为本科院校,少量归人了高职院校范畴。(二)劳动大学1958年,根据中央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要求,在全国各地相继创办。作为一种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性质的专科学校,它实行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并建立了一些与教学相适应的生产基地,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三)职工大学这类高校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组建初期,以行业为背景,从生产一线抽调一批高学历和专业技能较强的技术人员担任教师,专业和课程设置能及时反映行业需求,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过程也体现了职教特色。但随着面向社会办学招生,专业得到拓展,职教特点大为削弱,不少成了纯粹学历教育。目前已有很多改制为高职学院。(四)职业大学和地方大学20世纪80年代,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心城市建立了一批职业大学和地方大学。当时采取走读、收费、短学制、不包分配、择优推荐的创新政策,后来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办学形式上,实行长、短学制并举,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与职后教育并举等多种形式。由于管理体制的地方性,其与地方企业结合紧密,职业性特征明显。现大都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少数发展成为职业教育的本科院校。(五)职业技术学院20世纪90年代,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大量应用性人才的需要,在国务院关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实行“三改一补政策的推动下,一大批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中专和部分本科院校申办改制成高职学院。发展初期,因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国家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视、投入不够,高职院校大都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本位的思想,并把“专升本”作为一个目标,片面追求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性,厚基础、宽口径,把高职教育办成了“本科压缩型”。随着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扩大,高职院校逐渐转变观念和认识,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基本达到1:1。特别是2004年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以就业为导向转变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后,高职院校开始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有些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式,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上做了有益尝试。四、国内高职人才培养内涵的动态变化(一)教育层次由专科向本科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基本形成了中技、中专、大专和少部分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组成的职业教育体系。职技高师类院校和部分承担本科职技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二)办学思想由学科本位向就业导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进入21世纪,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淘汰了大批传统产业的劳动者,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操作能力成为择才的重要条件,这催生了对高职教育办学思想的重新认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发展高职教育的办学思想成为共识。(三)办学方式由“封闭单一”向“开放多元”转变从办学体制看,20世纪70年代以前是单一的政府财政拨款办学,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八九十年代后产生了一批企业集团、私人投资的职业院校,高职办学主体趋向多元化;从学制上看,形成了由三年制为主,二年制、“3+2”等多种学制并存的局面;从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过程来看,形成了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参与理论教学和技能培养,企业录用优秀毕业生的产学合作培养模式,以及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手段和技术的“国际合作模式”,实现了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多元化。五、国外高职人才培养的启示(一)职业的导向性社会用人单位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其职业能力(或技能)的要求会因时、因地和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及时顺应职业变化,才能使毕业生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而顺利就业。(二)教育主体的多元化要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的有效衔接必须引进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应坚持学校和行业、专业团体及企事业用人单位共同商定的原则确立贴近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三)培养目标多样化高职院校各专业应根据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需要和专业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可以是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应用技术型(或职业型)人才”等。(四)加强职业能力的整合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设计、开发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合格人才。(五)突出产学结合的实践性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产学结合程度紧密与否,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不同专业类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需要不同方式的产学结合模式,以落实教学内容,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六)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适应岗位需要为原则设计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不仅要有与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