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依靠产学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变革与创新.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依靠产学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变革与创新.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依靠产学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变革与创新.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依靠产学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变革与创新.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依靠产学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变革与创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依靠产学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变革与创新摘要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端,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演进,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成功历程,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学合作举步维艰的历史缘由,以及产学合作在过去几十年的波折起伏。高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高职院校的做大做强做优,都必须走产学合作的道路。概括了开展产学合作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关键词产学合作高职教育创新条件一、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最基本特征是:职业性与技术性。职业教育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与基础(普通)教育的显著区别和特定的指向性:承载提高人们基本素质的教育功能,承担社会广泛就业的职业技能培养职责。它的培养对象指向人,培养主体指向学校,培养目标指向企业(岗位)。它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工业化阶段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搞得最为出色的国家之一。发端于19世纪,兴盛于20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美国诞生之初,职业性特征就放在了最显著的位置上,大大小小的赠地学院,无一不是紧密围绕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大量培养技能型劳动者而设立的。早在1906年,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在美国产生,只是受当时的条件所限,一直未受重视,发展缓慢。直到1958年,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美国对产学合作培养模式开展研究,并形成了第一份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评估报告。正是这份评估报告对美国后来的产学合作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随着产学合作教育的普及与深化,又造就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辉煌业绩成为当今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助推器。单从对美国社会发展的贡献看,和哈佛、麻省理工等高教巨星相比,美国的高职教育毫不逊色,堪称美式教育最为炫目的两大亮点。产学合作之所以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本就在于合作教育为各高职院校的成功举办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就目前来看,我国相当多的高职院校仍沿袭普通高教模式,满足、热衷于学历教育。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虽然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但一旦具体到人才的规格、层次、标准时,立刻变得茫然,甚至连学校的定位都模糊不清。原因何在?再从毕业生就业角度看,高职院校就业率大多低于普通院校,除了国人的传统意识因素外,高职毕业生不符合用工单位的要求和需要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又何在?许多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备之低劣、方法之落后、渠道之狭窄,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在政府投入有限的背景下,单靠高校自身建设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出路在哪里?答案不言自明。可喜的是,“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共识。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许多地区的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了此项活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的品牌院校。二、产学合作在我国职教史上的“断层”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教事业发展缓慢,至80年代初,职业教育一直停留在中专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非常明显。过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绝大多数职业学校主要由行业(企业)主办,产学合作自然成了最为朴素的办学理念。所以朴素,在于这一理念的原始性和自然性,不具现代意义上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由于学校的从属性,合作双方的地位不对等。整个合作也缺乏科学的理论总结和指导。尽管如此,当时的产学合作在合作关系的紧密度和合作内容的广度上,都是我们今天难以企及的:企业职工的在岗培训、产学合作技术攻关、企业就是学生的实习工厂等等。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终结,产学合作也成为了历史。进入80年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兴起。90年代,主要以职业技术学院命名的高职院校迅速扩张,直至占据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时过境迁。高等职业教育在举办了近20年后,猛然发现,这支由政府主办的庞大队伍离自身的“职业性”特征相去甚远,成了名副其实的培养大专生的“高等专科学校”。产学合作的土壤荡然无存。“生存还是死亡?”中国的高职教育群体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早在90年代,地处东部沿海城市的一些高职院校率先探索产学合作之路。尤其进入新世纪后,一批新办高职院校秉承先进理念,传承国外办学思想,以一步到位的方式直接运用产学合作办学模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它们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水平、办学效果等诸多方面,均走在全国高职院校的前列,在产学合作领域亦堪称典范。三、产学合作是目前高职教育创新与发展的现实选择高职教育单靠政府举办,已被实践证明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从另一个角度看,高职教育的创新离不开高职自身功能的充分发挥,而发挥功能又离不开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与合作。不把高职教育的主战场放在社会、放在企业(行业),任何创新都是徒劳的。寻找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突破H成为其创新与发展的现实选择。产学合作对高职教育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的价值定位和功能确定。众多高职院校沿袭传统的学术型办学模式,习惯于闭门造车,尤其从中专刚刚升格上来的院校,埋头“补课”,力争“达标”,对所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或关注不够,或力不从心。产学合作一事,尚在起步探索阶段。通过产学合作,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等信息可以明确地传递给学校,引导学校科学而准确地确定自身的“角色”和功能,转变办学思路和理念,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2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高职区别于普通高教的本质特征。高职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实践教育环节的成败得失。通过产学合作,由企业提供最先进的操作设备、仿真环境、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敬业精神,学生所学,正是现实所用,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技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费托斯、美国艾默生、瑞土夏米尔等著名跨国公司合作创建了“技术培训中心”,从而不断更新培训设备,为学生掌握新技术、新装备创造了条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3.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靠单纯引进和学校自我培养是不行的,产学合作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最有效途径。企业选派优秀技术专家、操作能手来指导学生,学校选派教师去企业实习,合作过程既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也往往是学校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改项目的“孵化期”。4.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效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学校为企业提供的在岗培训,必将引发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的深刻变革,使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等一系列教学过程都具针对性,减少了盲目性。同时,有助于企业职工的在岗、转岗、上岗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弥补了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的空白,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功能和办学效益。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当地玩具生产基地开设的全国首个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成为产学合作的又一成功范例。四、产学合作实现的基本条件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产学合作步入底谷之日,正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之时。完全由政府举办的高职教育割断了以往职教与企业的天然联系;经济体制改革所造成的不确定性更使企业的合作欲望“销声匿迹”;各新办学校的领导多半是从普通本科院校而来,既无举办高职的经验,更缺职教先进理念,照搬本科模式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产学合作渐行渐远。借鉴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国内一些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成功范例,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1,企业的实力与意识是产学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欧美等发达国家所举办的高职教育往往都是由大公司大企业发起、赞助的,其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人才、培训职工。企业办职教逐渐形成传统,并最终上升为法律。举办职业教育是一项投入巨大的工程,非大企业、大财团所能及。完成原始积累后的欧美大财团数量众多,资金充沛,客观上为高职教育的兴起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早期如洛克菲勒公司,近期的微软公司,都是职教的积极赞助商。我国由于民营经济刚刚兴起,中小企业众多,大型企业(尤其国有大型企业)正处在改制中,全面深入开展产学合作的时机尚待时日。开展产学合作的意识在我国企业界仍很淡薄,而后者尤甚。2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水平是双方合作的支点高职院校除了需要主动出击寻找适合的合作伙伴外,必须努力加强“内功”,创品牌学校、品牌专业,做大做强做优,扩大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认同感,提升办学水平,使学校尽可能地达到或满足企业提出的需要和条件。一个坚实的支点,才能撬动更重的分量。3政府扮演多重角色,不可或缺。政府首先是高职教育的投资者,扮演“股东”角色。一个优质的学校,“股东”应该足额投资,必要时要追加投资,避免学校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让“支点”更加坚硬。其次是社会的立法者,是公正的化身。职工法定培训、捐赠教育相应减免税收政策等一系列相关法律的制定,都需要政府出面或推动。在转变政府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