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农村研究论文加快河南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思路与措施摘要河南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党委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文章从对河南农村教育、卫生、文化、旅游、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各个方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河南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建议政府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关键词新农村;社会事业;现状;问题;任务;政策措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基本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基础,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河南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党委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河南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河南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现状(一)农村教育进一步加强,农民受教育环境显著改善“十五”后三年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全面消除D级危房;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施优质高中扩招工程,缓解了初中升高中的瓶颈制约;整合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效促进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提高了农村劳动者技能,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农村教师工资的发放权全部上划到县,编制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政策,不断扩大“两免一补”范围,覆盖了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资助面、在校生享受比例和投入资金总数均居全国首位。(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农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河南省政府筹措和争取资金改造建设乡镇卫生院,扶持贫困县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进行业务用房建设,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在全省大多数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695。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对全省109个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改造建设,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实施了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农民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农村电影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