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优势、成绩、困境与出路.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优势、成绩、困境与出路.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优势、成绩、困境与出路.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优势、成绩、困境与出路.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优势、成绩、困境与出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优势、成绩、困境与出路摘要调查表明,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并在成功利用优势的基础上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成绩;同时又遇到了十分棘手的深层次问题,从而陷入动力缺乏、歧路徘徊的困境。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围困境的思路,以供学术研究和决策参考。关键词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势成绩困境出路当下,研究西部“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人们所关注的全国性、全局性的“三农”问题,往往包含了非常宽泛、非常复杂的内容。就西部“三农”问题而言,其区域性、特殊性、复杂性、危险性正好表现在:一方面,我国“三农”政策的出台依据大体以东中部省(市、自治区)的“三农”现实为蓝本,人们对西部“三农”的研究总体来说是不够深入的,国家“三农”政策所体现的西部特点和西部发展规律必然相应减弱;另一方面,国家的一切“三农”政策只有结合西部“三农”的实际来贯彻,才能真正有利于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西部相对的经济文化封闭性、落后性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的对中央政策的盲从和教条式理解的倾向却相对严重得多。笔者由此认定,西部“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不仅有利于在西部实事求是地落实中央的科学决策,而且有利于全国其他地方借鉴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从而为全国性地整体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科学基础。2007年4月14日,笔者带领重庆师范大学5名研究生赴C市Y区L村与S村,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课题进行调查。我们采取现场参观、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方式,与当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内容涉及到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文教卫生、社会保障、农村党的建设、民主管理与社会治安等各个方面,获得了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手材料。特别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在实地调查中亲身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热烈拥护党中央的惠农政策,高度赞扬党中央,热爱胡主席、热爱温总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农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总体说来,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有优势,并在成功利用优势的基础上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成绩;同时又遇到了十分棘手的深层次问题,陷入某种动力缺乏、歧路徘徊的困境。笔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定这些问题大都是带有全局意义的西部普遍性问题,并提出若干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围困境的思路,以期有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益于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一、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原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严格地说来,任何地方、任何农村既有自己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当然也存在许多先天性的缺陷和不足。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科学地而不是武断地认清自己的优势,是一切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扬长避短,全力弥补不足,则是一切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通过调查我们强烈地感到:农村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物质成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L村与S村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自然、地理优势为他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发展条件。L村距Y城区16公里,距C市区79公里,交通便捷。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1492户,总人口5101人,其中移民14户,共计66人。劳动力人口3718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474人。全村国土面积7.9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7亩,水田面积2518亩,旱地数969亩,林地面积3107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8万元左右,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115元。L村有丰富的煤炭、木材、石材资源,村内企业涉及煤矿采选、加工、冶金铸造行业。全村共有企业14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6家,其中3家是年纳税额超过100万元的大型企业。木材资源以马尾松、杉树、竹料、杂木为主,共计3000余亩。石材资源方面,目前已形成10000立方的片石、条石年产量。全村建有村级公路7条,其中水泥路1条,4.5公里,泥结石路6条,8.1公里;社级公路10条,7.6公里。S村属于城区街道办事处管辖,全村1364户,4100人。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掌握的材料不是十分详细。时年36岁的S村党总支书记胡贤亮同志,2006年9月曾经学习考察过华西村。通过与他座谈,得知该村集体经济实力雄厚,他们与四川红顺煤业联合经营合办了两个煤矿,本村就业人口在1000人以上;另外还有一个采石场,就业人数30人,一个砖厂就业人数50人,效益也很可观。S村背靠张艺谋名片十面埋伏的拍摄地茶山竹海,山好水好,C市政府决定在此筹建一个大型水库,作为解决Y城区用水和防治旱灾之用,目前大坝建设基本完工。于是胡书记据此果断决策,反租倒包土地1000亩,以土地入股,招商引资建设一个大型生态旅游观光实体。目前已经签定8个引资合同,总金额达到5000万元,其中已有两户企业的合同建设项目已经正式动工。二、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绩L村与S村在Y区政府以及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他们的新农村建设实实在在开展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现代规模农业初现端倪;为农民服务的中介组织、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稳步发展;运输业、旅游业、煤炭采掘业等非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等等。集中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值得外地借鉴:1、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全面规划。L村根据本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现有产业基础的实际,确定了以煤炭开采、渔鸭业立体养殖、山羊养殖、中药材金银花、生态农业观光花木种植等作为主导产业。S村通过多方论证,制定了S村新农村建设的近期、中期、远期规划,为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以生产发展为前提,以增加收入为目的,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L村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基地规模生产,培育蔬菜、鱼鸭立体养殖、生猪养殖、农业观光旅游“四大产业”;同时发展以煤矿产业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了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解决了全村2400人的劳动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S村人均收入远远超过C市4000元的水平,达到6500元。据煤矿统计,2006年村民从煤矿支取的劳务费用在700万元以上。调查表明,目前S村村民存款110万元户数占村民的80%,1050万元户数在200户以上,50100万元户数在10户以上,100500万元户数有5、6户,500万以上资产的有1户,他拥有3辆“重庆成都”的大型客车和2辆市区的长途客车。3、土地流转发展迅速。调查表明,纯粹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已经日落西山,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劳动,从经济帐算下来基本收支相抵,成为“杨白劳”;而土地流转不但没有削弱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反而因产出的增加和农村收入的提高得以加强。L村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使土地流转全面扩展,土地流转步伐明显加快。在L村,农地流转从无偿流转向有偿流转转变,从农民相互间的自发流转向组织化、有序化流转发展,农地流转后的经营内容从种粮为主转向发展高效种养殖业。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的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同时造成了更多剩余劳动力。在这一问题上,L村采取多种培训方式转移剩余劳动力。4、现代规模农业已初露端倪。就L村而言,水产养殖从2005年的200亩已经发展到了300亩;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和葡萄生产基地已经初具规模,蔬菜种植面积已达500亩;在靠山的贫瘠土地上试种中药材金银花50亩,试点成功后准备在贫瘠靠山地区推广,并以此发展金银花露深加工;生猪养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争取在2008年建成优质瘦肉型猪生态养殖小区;依托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清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基本形成以采摘时令蔬菜、水果、垂钓、观光为主的农家乐旅游业。S村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也在运作“大手笔”,如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合同资金达到5000万元;通过反租倒包建立了3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目前业主已经完成投资500万元。在现代农业出现的同时,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也有发展。5、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在S村,2006年通过“国家财政出一点、地方财政补贴一点、农民自己筹一点”的办法,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现全村已有90%参加了医疗合作,解决了农民以前“小病拖,大病死”的问题。一个叫周成碧的71岁老大爷告诉我们,他们现在买药都可以报销50%,大病买药则可以报销70%。在L村还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新机制,启动了“以集中供养为主体,五保家园为依托,分散供养为补充”的五保供养新模式。目前该村正在修建10套“五保家园”,集中供养本村的17户“五保户”;同时正在兴建32套“灾民房”,以解决村民因重建房屋和房屋垮塌时暂无住所的困难。6、移民得到妥善安置。在调查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两个村庄都存在移民问题,L村是接受三峡移民,S村是C市修建水库而解决本村的移民问题。但是,移民都支持修建水库,认为建水库不仅有利于解决干旱和城区的引水源问题,而且为他们的发家致富提供了新的契机。笔者的研究表明,移民对于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存在优势与劣势并存的影响,关键是我们基层干部要善于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以移民安置为契机来重新“洗牌”,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和进行生活区域规划、调整、美化、绿化,通过不同乡村文化的融合来提高文化品位,从而最大限度夺取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在L村34岁移民的汪素平家,我们感受到200多平米的住房宽敞明亮、家具整洁,并拥有冰箱、彩电和洗衣机,他还开了一个休闲茶馆和一个小商店。另一个32岁的陈淑华则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办起了红白喜事服务队,在村民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动、示范、引导作用。无疑,三峡移民在伟大的迁徙过程中所形成的自强不息、开放开拓的精神,为L村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当然,移民迁徙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移民搬迁资金全部用于建房屋,发展生产资金出现短缺,限额为2000元的小额贷款难以解决问题,还需要村委会帮忙;在同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与心理融合上还需要一个磨合过程。比如,他们开的茶馆,就只有移民来休闲和消费,其他当地村民则很少来。7、村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L村党支部有党员134人,S村党总支有党员105名。2个村的党组织健全,领导有力,坚持政治学习,广大农民党员对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有很好的认识,许多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三、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困境不可否认,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十分棘手的深层次问题,从而陷入某种困境。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这些问题将是困绕西部新农村建设最顽固的“拦路虎”。诚然,单是口头回答这些问题,或者单从理论上阐述这些问题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笔者提出这些“简单”的现实问题,真正的目的在于提醒千百万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重视这些问题,并如何从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解决问题。笔者以为,只有实事求是地直面这些问题,并在牢牢把握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具体地、创造性地拿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最终胜利。1、西部新农村建设是要发展现代农业,还是要村容整洁?答案是:发展现代农业优先于村容整洁;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优先于村容整洁;村容整洁一定要建立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基础上;村容整洁需要政府的整体规划,但是归根到底是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水到渠成之事;基层政府不能借“村容整洁”来大搞“政绩工程”,劳民伤财;“村容整洁”不得妨碍发展生产,不得妨碍发展现代农业。L村与S村搞“村容整洁一手硬,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手软”的特征十分突出。他们都已经具备有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条件,包括运输业、煤炭采掘业、葡萄种植、金银花种植以及金银花露生产线、水库旅游业开发等等在内的产业化经营已经初具规模。发展现代农业正需要多方支持和资金投入。但是另一方面,为了“村容整洁”,镇政府与村集体出大头,农民出小头(我们调查到的农户说他一户就投入了3000元左右)联合打扮村民房屋外观的“乡村清洁工程”却在如火如荼开展。S村90%以上的农宅经重建或改造翻新,多为2层砖房;L村通过“一建三改”(即修建沼气池,改厕、改水、改厨)、环境整治、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等,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外观的漂亮相比于农民室内的暗淡无光,显得极其不协调。可见,农民为了村容整洁必须耗钱耗物,而发展生产却要进行小额贷款,甚至难以贷到。这种新农村建设的“务实”工作,虽然也算是“合民心,顺民意”,迎合了农民消极的虚荣心,却实在是劳民伤财而农民不得实惠的一种做法。2、西部新农村建设以基层政府为主体,还是以农民群众为主体?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才能顺利推进。其中,政府的努力和农民的积极参与是两种最基本的力量。这个问题也可以表述为:新农村建设是以政府的推动为动力,还是以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为动力?是以政府为主体,还是以农民为主体?是合理引导农民、科学规划农村,还是诱逼农民并随意去裁剪农村?这是摆在西部新农村建设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决定着西部新农村建设是惠民工程,还是政绩工程的大问题。答案是:政府要在新农村建设中适当有所作为,主要的工作是正确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