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浅谈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浅谈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浅谈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浅谈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浅谈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浅谈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摘要从五年制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出发;阐述了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中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內容和教学策略的革新,课程改革的程序和基本內容。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五年制高职涵盖了普通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两个学习阶段,既有别于“学科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有别于较低层次的中等专业教育。它以“能力为本位”,以“综合素质”提高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五年制高职教育实施的是初中后的职业教育,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加强其基础文化、人文精神诸方面的教育是必要的,这主要由课程设置中的文化基础课来实现。近年来,由于扩招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普遍降低,文化课的教学走上了迷惘之路,学生没有学习文化课的热情、兴趣、动力,视其为耗费时日,甚至课堂上出现师生关系紧张现象。改变这种现状的出路就在于加大文化课课程改革的步伐,依据文化课教学“实用、够用”的原则,确立质量、效益和发展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凸显其基础性、实用性和服务于专业教育的课程功能。(一)课程改革的要素1教育观念的转变。高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要有新意,有特色,能体现服务于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教育观念上必须实现四个“转变”:(1)人才观的转变。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人才,高职院校要培养文化基础底子厚,既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2)教育观的转变。长期以来,在“知识本位”思想指导下,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片面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客观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高度综合化、复合化的趋势,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实际应用,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应以“能力本位”的思想指导课程设计和开发。(3)教学观的转变。应该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促使学生“要学、会学”,形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局面。(4)质量观的转变。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大学教育,其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均有自身的独特要求,学生除了学习文化基础课之外,还有60左右的时间要学习专业课和加强实践能力训练,因此,高职文化基础课不应该也没有可能用普通高中的质量标准来衡量。此外,随着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的逐年提高,我们也应当用一种新眼光和新标准来审视“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等不同发展阶段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的质量,实事求是地确定质量评价标准。2教学内容的革新。(1)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时代性与生活性。各类课程都要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能力训练的范围要拓宽。在改革旧课程体系、开发新课程体系时,应强调课程的针对性,克服课程存在的内容太多、程度偏深、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弊病,切切实实做到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同时课程内容应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充分挖掘社会生活实践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解决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2)教学内容的辅助性。教学内容在凸现基础性的同时,还要实现基础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对接,如数学课和制图课的对接,物理课与电气类、机械类课程的对接,化学课与金属材料课的对接等。在安排课程计划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及具体的教学时段。如机电专业目前定的培训调子是以电为主的,那物理教学就可以打破课本的知识编排顺序,先教电学部分,再教力学部分;还可以考虑电学部分安排多一些,力学部分少一些。同样,钳工专业,可以考虑力学部分课时多一些,电学部分少一些。再如就数学课和它的上游课程制图课对接而言,数学教材中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部分的知识,就应当作为重点来讲。在目前实行专业一体化的教学中,不应当只看到专业课与实习课、工艺课与实习课的专业一体化,还要看到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专业一体化要求。(3)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要根据五年制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专业实际和学生实际,发挥文化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等综合功能,精心设计不同学分、弹性化、可选择性的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为专业教学、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服务。在模块内容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积极实施分层教学,努力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根据不同专业以及学习者不同兴趣、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选择不同模块内容,并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指导并帮助学习者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不断改进学习习惯和方式,使学习者想学、会学、乐学。3教学策略的改革。(1)教学方法的变革。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课程教学要改变单一的讲授法,提倡使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对话式等,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创新意识。课堂教学还必须注重渗透职业指导教育,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通过参观、考察、调研,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消化、感悟、升华所学知识。(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职业学校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全面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发现和激发学习者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习者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推进基础文化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不以一次考试和一种考核方法评定学生成绩,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一是教学过程中渗透能力考核。在考试科目的成绩计算上,采取平时占40、期终占60(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在考查科目的成绩计算,采取平时占60、期终占40(含面试、实验等)的方法。实行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通过笔试、自学笔记、学习心得写作、专题研究报告、参与教学活动情况,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二是实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坚持“强化应用”的命题原则,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二)课程改革的程序和基本内容1加强对需求的分析。课程改革要从社会的需要、专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人手,确定各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具体要求。2做好教学分析设计工作。教学分析设计工作就是把已具体化的各种需求的知识、技术、技能列出相应的教学模块,划分课程及实践环节,确定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方式、方法,选编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准备必要的设施,同时确定总体教学目标、考核测试标准和方法,并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3加快教材建设步伐。抓紧教材建设,注重教材的实用性、综合性、科学性,在教材建设过程中要做到求实、求新、求变,充分体现职教特色。基础文化课应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功能,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一方面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做好基础理论和技术常识的准备,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学生基本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