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立足校本,在新课程改革中促进新教师成长.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立足校本,在新课程改革中促进新教师成长.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立足校本,在新课程改革中促进新教师成长.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立足校本,在新课程改革中促进新教师成长.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立足校本,在新课程改革中促进新教师成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立足校本,在新课程改革中促进新教师成长摘要:新教师是教师集体中代写论文的特殊群体。新课程改革呼唤新教师的发展。作为新教师发展重要场所的任职学校,应该利用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立足于校本,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新教师;以校为本;教师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人物,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杭州举办的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上,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刘坚处长明确指出,“课程改革,成在教师”。新教师是教师集体中的特殊群体,新课程改革在呼唤新教师成长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很大的挑战与考验。有效促进新教师成长是中小学师资队伍质量得以不断提高、新课改理念得以真正落实的重要保证。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专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学校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立足于校本,促进新教师成长应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路径。一、新课程改革中新教师成长面临的问题作为新手教师集体中的独特群体,与老教师相比,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压力、问题与挑战。1教学实践能力欠缺对于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新教师来说,其基本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是不成问题的,但是由于师范教育的局限,新教师往往在教学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上比较欠缺。主要表现在教学、班级管理、处理与家长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困难。维恩曼对1960至1983年间关于教师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近百项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认为初任教师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于24个方面,其中居前5位的是课堂纪律、激发学生动机、处理个别差异、评价学生作业、与家长的关系1259。2对教师生活的不适应一方面,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教师要迅速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另一方面,新教师不仅要在成为教师的那一刹那担当起所有的教师责任,而且往往会被分派很重的任务。新教师往往被安排到学生的天赋、资质和能力中等或偏下居多的班级里担任任课老师。同时,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多重社会关系使得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教师不仅要是严父慈母,还要是教育者、管理者、咨询者等。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责任,要教师在短短的过渡期里迅速实现角色的转变并能在多种角色间灵活转化,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另外,除了教学的挑战外,新教师也面临着进入和融入学校的社会和文化系统的问题。由于缺乏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经验,新教师往往感到很难处理与同事及学校领导的关系;由于学校教学任务的繁重与快节奏,对学校运作情境及学校社会环境的不熟悉,新教师往往很难迅速融入学校文化。这种种因素都导致了新教师对教师生活的不适应2。3.新教师进修机会少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弱化了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身份,要求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这些无疑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3。而另一方面,新教师的进修机会却很少。在目前多种教师培训中特别是国家级培训中,骨干教师所占比例大,而年轻教师比例偏低。据调查,在已完成的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35岁以下的教师只占15.98,中学骨干学员中35岁以下的教师更是低到4.784。而在极小的比例中,新教师更是罕见。因此,从整体上来说,目前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受益面是很小的。骨干教师的培训机会较多,培训的形式也较多样,有国家级的、省级的等等。其中有些人反复地接受各种培训,而一线的、基层的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却很少有此机会。相对而言,骨干教师由于其出众的素质,大都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培训能力,而真正最需要培训的,是绝大多数在一线的默默无闻的不受人关注的一般教师,特别是新教师。4新教师岗前培训效果差从形式上看,新教师上岗前都要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但很多培训最终的效果是不尽人意的。原因在于学校缺乏对新教师培训需求的分析,培训内容繁多、重复,培训形式陈旧,培训观念滞后,培训组织强制性较强。凡此种种,使得新教师产生被动逆反心理,培训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与负担,延误了其宝贵的成长时间。二、问题成因探析1师范教育与教师入职教育相脱离总体来说,现在的师范教育更注重使师范生获得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抽象的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而不注重使他们获得足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包括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技能以及形成个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不尽合理,学生实习期过短,实习内容“失真”等,都导致了师范教育与教师入职教育相分离5。2新教师还不适应职业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教师职业是一种极具压力和挑战的职业。作为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学识,崇高的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这是一种高标准和高要求。而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关心学生的健康,同时还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这是一种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复杂性的创造性劳动。选择这一职业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社会文化的代言人。他们的形象在人们头脑中已经定格。因此,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只要是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就应该担负起社会赋予他们的教师职责。这一点也给新教师带来了压力和些许不适。3新教师本身还不够成熟作为新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实践上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时,正值20出头的年龄,也决定了新教师在思想上呈现出一定的不成熟。他们虽然选择了教师职业,但并不意味着将之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他们的职业选择尚未完全确定,这也影响了新教师的成长6。4任职学校没有做好新教师培养工作这一点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新教师成长的一大障碍。首先,任职学校缺乏对新教师的深入了解,包括对新教师的能力构成、个性特点、新教师成长需求及面临问题的深入调查和全面了解。其次,任职学校所采取的新教师培养方案缺乏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任职学校没有为新教师在课程改革形势下迅速成长提供各种支持性条件,学校对课程改革的投入包括时间、资金等方面存在不足,在组织环境、人文环境创设方面做得也不够。学校缺乏一个能包容每一位新教师,能激发所有教师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的氛围。三、促进新教师成长的策略在新课改背景下,新教师任职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新教师培养工作。1学校要对新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要认识到,这一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新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丝毫不比老教师少。他们不仅面临着由师范生向正式教师角色的转换,面临着从大学校园到中学校园的变化,同时也正是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期”,其间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理论、实践及其关系进行不断的反思,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因此无论从人生发展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教师均面临着一个全新的阶段。而且这一阶段不仅决定着教师的去留,也影响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学校给予新教师以充分关注,不仅能稳定学校师资队伍,而且能减少新教师在不必要的盲目摸索中所浪费的时间和精力,缩短其成长过渡期,防止新教师在教育信念、专业发展意识方面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促进其积极、理想、进步的教育态度的形成。2学校要及时了解新教师这一新群体的特点新教师是一个活泼好强的群体。他们的学习是自我导向的,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是以提高绩效为目的的,是有丰富多样的人格化经验参与的智力和情感相平衡的过程。学校必须尊重新教师这一成人学习的特点。而在关注发展阶段,新教师还处于“生存关注”阶段。新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但是这一阶段他们特别关注的还是专业发展结构中的最低要求专业活动的“生存”技能。他们关注的是如何“生存”下来。新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专业态度与动机方面,尚难以过多地顾及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展1290。学校如果了解了新教师这一阶段的特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应措施,教师的经历就会有所不同。每一位新教师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来自不同地方,毕业于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这些不同的生活经历都会影响到新教师的入职发展。学校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个性化培训方式,以提高培训效果。3学校要有一套系统的新教师培养计划在这一点上,学校要打开校门,寻找多方合作,借鉴他校及他国的有效经验。学校应与其他学校进行合作,包括加强与大学的合作。要全面考虑学校自身的可利用资源及其他各方面的条件,针对本校新教师的特点与需求,选择最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4学校要为新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面对新课程改革,学校必须转换教研室的传统职能,从“考研室”转为“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换言之,必须淡化教研室的行政指令职能,强化“课程研究中心”的职能7。“教研员”不是发号施令者,而应当是为一线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提供支持,同教师一道以教育理性透视教育实践、以教育理论去解读教师的教育实践者。同时,学校要创设轻松、自由、开放、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包容、宽容每一位新教师,让他们不仅有职业归属感,而且能让其个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学校要鼓励新老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积极构建学习共同体,谋求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总之,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新课程改革,没有新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不会有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实现。任职学校要利用课程改革这一契机,为新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各种支持性条件,让每一位新教师都能积极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到新课程之中,使自己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参考文献: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