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能力思想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自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以来,理论界从不同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各地纷纷开展建设新农村的运动。本文拟从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和思考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新思路。一、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能力思想自上个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即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计划的纯增长导向型转变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能力为基础的福利导向型。世界开始进入能力主义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主要建立在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那么,什么是人的能力呢马克思对能力的阐述是从劳动人手的,他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是以人的能力为保障的,人的能力首先就是指人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能力。“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又指出,“劳动力的发挥即劳动,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等等”。这里面有几层含义一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身上的,是由体力和智力构成的;二是只有在进行生产活动时才能发挥和显现出来,平时是很难发现的;三是任何一项劳动都是体力和智力的外化,是体力和智力的统一,二者必须协调配合才能使生产活动得以顺利实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精神生产就是主体所进行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精神生产力即指主体进行精神生产活动的能力。马克思在晚年还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恩格斯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阐释,指出“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这样。马克思将人的能力就由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了精神生产领域和人自身生产领域,大大丰富了能力的内涵。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并认为实践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指PRACTICE,即通常所说的改变客体的活动,二是指PRAXIS,即人类自我完善的创造性活动。这两种实践是辩证的统一过程,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主体的要求更高。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进行生产。”所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