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_第1页
《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_第2页
《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_第3页
《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_第4页
《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作者:于永梅曹延明张亚龙马成云摘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研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规律,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能更好的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作物生产与管理教学自身的特点,对课程的设计思路、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作了初步探索和研究。关键词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广泛开展项目教学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等教改工作,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正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方向深入发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在课程建设中,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是农业高职院校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农作物生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基本具备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以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非常必要。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1课程定位作物生产与管理是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主要的一项专业基本课程,是由土壤耕作和作物栽培2门课程整合而成的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内容是基于农业生产和工作过程开发的,通过对4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及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作物生产计划的制定、土壤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处理、播种及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的防治、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测产与收获等生产技术环节。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出适应作物生产、种子繁育、分析检验、产品营销、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等应职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2设计思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情境为依托,构建形成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做到课程内容、教学工作、生产实践内容的同步进行;突出课程内容就是岗位工作的内容、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在工作中完成学习任务的课程特色。2.1经社会调研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故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成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调研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与经营单位、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确定了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岗位群。根据这些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确定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而确定该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2.2整合转化,确定学习内容按照“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为载体,以真实工作环境为依托,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要以培养农作物生产与管理和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和独立评估计划的工作能力。2.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根据行业专家对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拓展性等因素,紧密结合专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各相关学习情境的具体内容。在课程内容的构建过程中,注重情境性、科学性和人本性这3个结构性原则的平衡与互补,考虑知识点的合理分配以及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循序渐进,以工作内容为载体设计播种前的准备、播种育苗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收获技术4个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再按作物种类划分为几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查阅资料、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和独立评估计划的工作能力。3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要与学生今后的工作需求紧密结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学结合要做到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结合,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结合,工作方法与学习方法结合,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结合,工作能力与学习能力结合。工学结合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这需要科学而系统地确定学习任务,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与科研、企业(农药、种子、肥料)单位的合作,构建校科和校企联合培养“工学结合”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3+3”人才培养模式。即3个学期(即1、3、5学期)在校内学习,3个学期(即2、4、6学期)在企业工作学习,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氛围、良好的生产实训环境,在实际的顶岗操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做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零适应期”高职人才。4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情境为依托,设计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法。每个学习情境都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6个工作步骤进行设计,内容的选择上突出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作物生产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特别注意与本地区作物生产实际的联系,不断补充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在科研、生产和推广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采用引导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例案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即以典型工作过程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就感,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实训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分组轮换,56人为一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六步法,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地去认知和发现问题,独立地去收集和处理信息,独立地去设计和实施计划,并独自去检查和评价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5考核与评价考核方式的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具有一定的导向,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目前,大多课程考核还没有摆脱标准答案这一评系,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在考核优秀生中出现不少“考试机器”。这种重学历、轻能力、重灌输、轻实践的考核方式导致真正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易被扼杀。因此,对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尤其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更显得重要。在作物生产与管理课程中采用阶段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考核形式以及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小组、教师评学生的考核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评价采用对出勤率(10%)、工作态度(20%)、语言表达能力(20%)、任务完成情况与效果(40%)、小组协作能力(10%)进行分别评价,再按各项分值比例综合评定成绩的方法。评价成绩分为学生成绩和小组成绩。小组成绩=小组互评成绩40%+教师评小组成绩60%;学生成绩=小组互评成绩30%+小组成绩10%+学生自评成绩10%+教师评学生成绩50%。要使学生个人成绩与小组成绩挂钩。因为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而且为了集体成绩学生之间能互相监督,学生个人也树立了为集体争光的意识,让学习不仅成为个人的事也成为集体的事,激发了学生的工作学习热情和动力,提高了学习的效果。6结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方法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指导者和评估者,使教学过程向学生自觉的学习过程转化。课程方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联想思维,使其运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融汇贯通,在工作情境中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工作过程导向实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优化培养,真正达到高职教育“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真正使培养出的学生适应当今社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需要。7参考文献1许乃霞,陈易飞,束剑华,等.基于生产过程为导向的作物栽培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336-337.2瞿凡.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129-131.3李雁鸣,李存东,崔彦红,等.作物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