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农场2010年夏熟粮食烘干线运行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大中农场2010年夏熟粮食烘干线运行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大中农场2010年夏熟粮食烘干线运行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大中农场2010年夏熟粮食烘干线运行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中农场2010年夏熟粮食烘干线运行实践与思考摘要介绍了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夏熟粮食烘干线运行实践的具体做法,提出夏熟粮食烘干应坚持的原则,以为大中型农业企业更好地指导粮食烘干生产和确保储粮安全提供参考。关键词夏熟;粮食烘干线;运行实践;烘干原则;大中农场;2010年1粮食烘干线基本情况及生产能力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现有4条粮食烘干线,其中:商品粮烘干线1条(1997年建于2分场)、小型种子烘干线2条(2003年建于江淮种子公司、2006年建于1分场)、大型中心烘干线1条(2010年建于4分场)。4条烘干线一次性生产能力1280t(其中:中心线1000t,1分场线120t,2分场线100t,种子公司线60t)。2三夏期间烘干线运行实践4条烘干线6月1日至7月1日运作期间共烘潮粮13510t,折合干粮11013t,占大小麦总量的35.4%。其中:大麦烘量占大麦总量25.7%;小麦烘量占小麦总量39.8%。4条烘干线在2010年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为抢收抢插,保证粮食安全、颗粒归仓,实现大灾之年抗灾减灾,夺取夏粮丰收起到决定作用1。三夏工作承上启下,收获进度决定插种进度,而收获顺畅与否取决于登场粮食周转速度。由于初夏温度偏低,大小麦熟期推迟1周,加之夏收后20d,晴天不足1周,给抢收保粮增大难度,即使在全场烘干小麦39.8%的情况下,场头保粮压力仍然很大。由此可见,大灾之年的烘干能力在三夏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主要做法如下:组织严密,领导有力。集团公司成立了三夏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决策层办公会、现场协调会、阶段工作推进会。在抢收关键时刻,领导不分昼夜现场督办、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发挥4条烘干线在三夏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科学规划,科学决策。三夏前,职能部门拟定了大小麦烘干具体方案,对全场仓库资源进行整合,将啤酒大麦和小麦种子全部列为入库保管计划,对中心线粮食流向,事前认真调研、科学规划,确保进出有序,忙而不乱。6月16日,决策层根据天气趋势,果断决策,将中心线小麦烘至16%安全水分出仓,实行2次烘干,腾出空间,加速粮食周转,突击力量抢收保粮。6月1620日周转“扬麦”3369t,为“淮麦”2430t粮食安全、及时抢烘赢得主动。加强协调,有效运作。尤其是中心线,涉及单位9个,环节多,矛盾大,如潮粮速度与运粮车及收割进度矛盾;入塔速度与水分大小矛盾;单位间送烘进度与总量矛盾2;干粮出仓速度和烘干效率矛盾;任务重、时间紧与人员紧缺矛盾等。决策层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各方,全程督战,保持4条烘干线外最佳运作状态。中心线单季试烘潮粮总量6830t,且创造单日潮粮进塔894t最高纪录。迎难而为,协同作战,举全场之力,谱抗灾华章。在中心线运行的31d里,决策层及机关各部室,人人上阵,昼夜参战,努力作为。广大干工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大中人传统,不分层次而抢收抢烘,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营销部、米面厂、铸件厂按照分工,各司其职,表现突出。3、4分场顾全大局,在库场机和人力上,有求必助,全力支持中心线工作。参战武警部队连续5d参加抗灾保粮战斗,每天工作10h以上,发挥了突击队作用。3思考根据中心线试运行情况,建议夏熟粮食烘干应坚持5个原则:潮粮水分控制原则。潮粮水分控制在一定区间内,可解决干粮水分不匀问题,水分变幅以3个烘干循环为宜,以标准水分增加15%为限3。潮粮入塔有序原则。潮粮双机提升粮食最大承载量60t左右,否则会影响当季烘干效率,拉长作业周期,甚至延误最佳抢收抢插种时机。所以建立权威、有高度执行力的组织协调机制重要而必须。干粮出仓就近原则。建议配套与单季烘干总量相宜的仓贮容量,并配备机械传动设施,避免粮食往返搬运增加运输和人力成本,并可提高出粮速度和烘干效率,最大限度释放出抗灾保粮的能量和作用。干粮保管降温原则。由于烘干塔内正常温度在45以上,干粮出仓后粮温过高,所以,必须强调按仓贮标准烘到标准水分值,以防粮食自身增温。此外,在干粮仓保持常态化通风状态及在仓库中配套地笼式通风设施尤为重要,以求在最短时间内降低粮温,保证粮食安全。通常地笼式通风设施不间断抽风,可在24h内降至与气温相近温度。配套改善相宜原则。地磅与计量室宜在可监控范围,超出10m会给管理凭添不便4-5;湿粮仓与烘干塔之间的粮食不可逆循环需要改进,以便钢板仓作为干粮贮存时促进内部循环。6只钢板仓可通过设计单位改进,便于通过电脑直观显示粮食存有量。此外,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宜居条件,当前最紧迫的需从基本的水厕、居住房等基础性设施建设开始,逐步完善。4参考文献1贾奎连.烘干系统在粮食储备库中的运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4(3):17-19.2潘永康,王喜忠.现代干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3胥振邦.粮食烘干技术发展浅析J.粮食与油脂,2004(11):33-35.4崔步礼,常学礼,陈雅琳,等.粮食产量变化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