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医中译看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Ξ.pdf_第1页
从西医中译看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Ξ.pdf_第2页
从西医中译看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Ξ.pdf_第3页
从西医中译看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Ξ.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译名标准化从西医中译看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X李永安(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咸阳市712083)摘要本文比较了早期的西医名词统一的历程和目前的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为目前实现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关键词翻译名词统一西医中医AbstractThispapercomparestheunificationoftheearlymodernmedicalnomenclatureandthepresentstan2dardizationoftheEnglishtranslationofTCMNomenclature,offerstheexperiencesforreferenceforthepromotionofthecurrentstandardizationoftheEnglishtranslationofTCMnomenclature.Keywordstranslationunificationofnomenclaturemodernmedicin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西医名词的统一和标准化是西医书籍翻译、西医教学和传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纵观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早期西医名词统一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正是我们目前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所面临的难题。本文欲以古今对比的形式,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为目前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提供借鉴,从而推动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进程。1译名混乱及其统一的必要性鸦片战争失败后,外国教会在中国开办的医院数量迅猛增长。西医药书籍的翻译迅速增多。据不完全统计,1890年之前翻译出版的西医书籍达50多种。1早期医学书籍的翻译方式多为来华的传教士口译,然后由中国人笔录成书。西医和中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很多西医名词难以找到恰当的、与之对应的中医词汇。另外,西医中还有大量中医中没有的名词。加之当时的译者多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交流,于是就出现了西医中译过程中的名词混乱局面。例如,scarletfever(猩红热)一词就有红热症、红疹、疹子热症、痧子、花红热症等多种译名。比起西医中译,中医英译的历史更长久。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和深入,中医药翻译更是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同样,由于中医体系的独特性,加上广大译者没有组织起来等原因,中医英译存在着严重的名词不统一问题。例如,三焦一词就有Sanjiao,threewarmers,threeheaters,tripleenergizer,tri-jiao等形式。译名的混乱不利于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和交流,严重地影响了西医教学。各种医书采用不同译名令广大学习者无所适从,也干扰着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惠特尼曾大声疾呼:医学教育这项伟大工作的第一步是形成统一的医学名词。没有这个基础,在华医生就不能协同工作,提高水平,这也将极大地影响中国学生学习西医的热情。2中医名词英译的不统一除了类似上述危害外,还会使西方读者误以为中医是一门社会学科,而不是一门自然学科。因为目前中医名词英译充满大量文学、哲学和宗教词汇。这样,中医很难被西方人接受。因此中医名词英译到了非统一不可的地步。2纵览译名统一的历程1847年美国医生德万(T.T.Devan)在香港出版中国语启蒙(TheBeginnersFirstBook)。该书收录了英汉对照的解剖学、药学和疾病名词,是我国翻译医学名词的第一次尝试。31887年10月,传教士医生在香港医学院第15卷2期2002年5月中国科技翻译CHINESESCIENCE&TECHNOLOGYTRANSLATORSJOURNALVol.15.No.2May.2002X收稿日期:20010703/27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召开专题讨论会,会议的主题之一是西医名词汉译标准化。参加会议的代表强调了医学名词翻译标准化问题,认为没有准确的名词体系,很难将西方医学知识传给中国人。1886年,传教士医生在上海成立的“中国教会医学联合会”(ChinaMedicalMissionaryAssociation,简称博医会)承担了统一名词的重任。他们一致认为,许多医书译名不统一的原因是没有标准的名词,除非有权威词典出版,不然这种混乱仍将持续下去。詹美生(R.A.Jamieson)医生也指出:首先应编撰一本获得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词典,使之成为广大医者的手杖,使得医学书籍的翻译有章可循。1890年5月,博医会在上海举行第一届大会,名词的统一是会议的中心议题。这次大会成立了名词委员会负责统一医学名词,嘉约翰任主席。名词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医学名词统一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后名词委员会召开多次会议,先后审定出版了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药理学、药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名词。1908年5月,名词委员会在统一了医学各科名词的基础上,出版了汉英医学词典,并提交北京教育部,希望得到官方认可。截至1913年,博医会和名词委员会出版了322种医学书籍、教材共计38200册,对西医的传播和医学译名的统一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15年2月,伍连德等36名医师在上海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名词的统一成为中华医学会的主要任务之一。1916年8月,中华医学会、中华民国药学会、博医会、江苏教育会以及教育部的代表24人在上海举行医学名词统一会议。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成立全国性的医学名词统一机构负责这项工作。1917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医学名词审查会”,从此我国早期医学名词统一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中医名词英译的混乱状况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做了许多努力。从1984年起,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开辟了一个不定期的“中医英译”专栏,探讨这方面的问题。1991年在山东济南召开的“全国首届中医英语研究会及中医外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会议的中心议题仍然是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先后召开了数次国际会议,最终出台了国际针灸名词标准化方案。这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进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了大量汉英中医词典。另外,大量的英汉对照、英文中医药教材也随之出版。例如,1990年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张恩勤主编的英汉实用中医文库丛书,同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徐象才主编的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丛书。这两套丛书较为全面系统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医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是中医翻译史上史无前例的壮举。随着中医翻译实践的深入,中医翻译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不时刊登一些中医翻译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1992年7月,李照国的硕士论文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在西安医科大学通过答辩,这标志着中医翻译的理论研究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00年7月,以中医翻译为研究方向的西安大学医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永安的毕业论文如何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通过答辩。这是首位从文化的全新角度系统地研究中医翻译和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的研究生。他们的研究标志着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已进入了大学研究生的教学领域。3翻译原则和方法早期的医学名词统一工作者惠特尼提出,应该把“准确”、“简明”、“文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和次序。他还强调翻译时应考虑到汉语的习惯和特征,这样才有利于国人接受。根据这一原则,早期的医学名词统一工作者修改了不少当时的译名。例如,他们把蝴蝶骨(sphenoidbone)改为蝶骨,箩筛骨(ethmoidbone)改为筛骨,小腿骨(tibiabone)改为胫骨,船骨(scaphoidbone)改为舟骨等。在翻译方法上,早期的医学名词统一工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方法。例如,借用法,即直接借用康熙字典中的中医词汇翻译一些西医学名词;化学法,即用单个或几个字加上数字和物质特性来表示某种元素或化合物,其主要用于化学名词的翻译。另外,他们还提出了直译法和音译法等。以上方法中的借用法对我们目前的中医名词英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这就是说,在中医英译名词时,可以借用西医词汇。不要强调中西医的差别而将“心”、“肝”、“脾”、“肺”、“肾”等译成英文时大写第一个字母,甚至发展到要求音译这些词语。李照国在中医翻译导论(1993年7月,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提出了“薄文重医,得82中国科技翻译15卷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意忘形”、“比照西医,求同存异”等原则和“深化”、“浅化”等方法。4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中医名词英译很有参考价值。李永安在他的毕业论文中指出,由于世界上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不同,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在译入语读者中可能引起误解和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因此,对目前的某些译名应作修改。例如,说到“龙”,中国人认为它是吉祥的象征。因而,汉语里有大量带“龙”字的词语。在封建社会的中国,龙是帝王的象征。然而在西方国家,龙被人们认为是邪恶的象征,是个怪物。因此,“亚洲四小龙”就被译成了“thefourAsiantigers”,而不是“thefourAsiandragons”。如果将“青龙白虎汤”直译为“BlueDragonandWhiteTigerDecoction”,西方人就会以为该药是一种治疗青龙或者白虎的药,也可能以为该药的成分以青龙和白虎为原料。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人就会奇怪地问:“你们中国人怎么敢吃龙这样一种动物?”他们也会说:“虎是一种珍奇动物。我们应该保护而不是吃掉。”如果将“青龙白虎汤”译为“QinglongBaihuDecoc2tion”,这至少不会引起误解和文化休克。而且,该译名还具有回译性(back-translation)。也就是说,如果读者想了解进一步信息,就可以根据汉语拼音查出中文原文。54国际合作早期的西医名词翻译是由西方传教士医生和中国人合作进行的。在统一名词时,他们又积极吸收国外成果。博医会采用了一些用日语译的西医名词,直接借用其日译汉字。例如,博医会最初将“gland”译为“核”,没有表达出其原意,特别是用于胃肠的“gland”和“mammarygland”时,“核”更不恰当,而日本把“gland”译为“腺”,由“月”字旁加“泉”字构成,该字无论用于分泌器官还是排泄器官,都比较准确地表达了这些器官的功能。因此,博医会最终将“gland”改译为“腺”。6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医翻译的大量工作是在国外进行的。事实上,最早从事中医翻译的是西方人。例如,我们今天所使用的acupunc2ture(针刺)和moxibustion(艾灸)就是由荷兰学者DaneJacobBoudt,BuschofH.和RhijineW.在17世纪翻译的。此外,从服务对象来讲,我们标准化成果直接面向的是广大海外读者。广大海外读者能否接受是检验我们的成果的唯一标准。因此,在研究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时,我们应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密切注意研究国际上这方面的进展。5成立中医译名审定委员会1916年8月,在上海举行的医学名词统一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要求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医学名词统一机构,负责医学名词统一工作。1917年8月,经当时的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了“医学名词审查会”。尽管中医名词英译研究取得了各方面的进展,但迄今为止,尚未成立一个官方认可的“中医译名审定委员会”,这正是目前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最大的症结所在。期望尽快成立“中医译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的英译中医名词,以推进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的进程。6行政因素国家有关行政部门,特别是卫生部、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以及各级学术委员会,应该领导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工作,积极以行政干预手段推广标准化成果。在这方面,早期的医学名词统一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并积累了经验。他们当时的工作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资助。当时的名词委员会要求教育会和广学会(TheDiffusionSociety)在他们的出版物中,凡涉及医学的名词,都必须采用名词委员会审定的标准化名词。这一举措对当时的西医译名标准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现在,国内有关行政部门或者学术委员会,包括“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从未审定过英译中医名词。唯有针灸名词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审定的。那么,它的推广使用情况到底怎样?下面仅列举一些常用的针灸名词,由世界卫生组织审定的国际标准化译名及其目前流行译名加以比较说明。从第64页的表中可以看出,国际针灸名词标准化方案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和执行,如果不能推广使用,不能付诸于实践,再好的标准化方案也是毫无意义和实际价值的。以上是笔者从几方面对早期西医名词的统一过程和目前的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现状进行的对比。我们应该积极促进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的早日实现。只有这样,中医才能尽快地传播到世界各地。我们衷心地希望,在新世纪之初,全世界人民能够享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医(下转第64页)922期李永安:从西医中译看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简讯科技术语研究开展中国人姓名拼写法讨论本刊讯今年三月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彭图治教授等提交了一份提案,针对国际交流时中国人姓名拼写法混乱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作好规范化工作。这的确是困扰我国许多人和许多部门的麻烦问题,特别是与国际学术交流较密切的科技人员更感无法遵循。长此下去,在当今人类社会迅速发展,逐步走向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这种混乱将产生严重的后果。为此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协同国家语委与各有关权威部门一起共同研究,力求解决这个问题。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刊物科技术语研究近期将集中开展书面讨论,并将组织研讨会。为了使将制定的规范做到科学,完善、切实可行,欢迎读者提出意见,以便集思广益。来信可寄本刊,或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100717,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简明多媒体通信新词典出版由丁一教授编著的简明多媒体通信新词典一书自2001年12月起由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多媒体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信息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适用面广。该词典收集了与多媒体有关的术语2000多条,附有对应的英文词,对每个词目都作了简明扼要的释文,附英文词目索引及国际常用的英文缩略语。可供多媒体研究开发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出版、报刊社及相关人员参考。该书定价20元,订购者可从邮局汇款至北京复外翠微路2号,印刷工业出版社发行科。(邮编100036,电话:68171321)(毅丁)(上接第29页)汉语词国际标准化译名现流行译名经Meridianchannel妊脉ConceptionVesseltheRenChannel锋针Lanceneedleensiformneedle正经MainMeridianregularchannel奇穴ExtraPointExtra-ordinarypoint阴跷脉YinHeelVesseltheYinqiaoChannel阳维脉YangLinkVesseltheYangweiChannel针灸穴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