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一种流动的风景[权威精品]_第1页
收藏是一种流动的风景[权威精品]_第2页
收藏是一种流动的风景[权威精品]_第3页
收藏是一种流动的风景[权威精品]_第4页
收藏是一种流动的风景[权威精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藏是一种流动的风景 -权威精品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印有庞莱臣印章的明晚期紫砂壶 许多人的人生就像飞禽一样,尤其到了天灾人祸等社会结构发生变革之际,他们扑棱棱地飞离故巢,或是迎着朝阳,或是与落日同归 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看,中国收藏家的命运就是如此。当他们栖息新枝以后,像鸟儿衔来种子,开始播撒着收藏的理念,一片片丛林由 此蔚然而生。中国的城市收藏版图也被一次次地刷新。 从鸦片战争发生以来的近现代,中国的收藏中心城市顽强地固守在北京。原因或许很简单,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军事和经济中心,是豪强和贵富云集之地,所以被称之为成人玩具的收藏品便源源不断地涌向那里。 那儿有巍峨的紫禁城,庋集着千百年来中国最辉煌的艺术品,它是围绕着清朝最伟大的收藏家乾隆皇帝的收藏理念而构建的收藏体系,被称为中国传统收藏的正统,也是中国官藏的象征。 那儿还有琉璃厂,是民间文物交易的集散地,无论是身穿马褂高靴的清朝士绅,还 是西装革履的民国新派,那儿都是他们流连忘返的地方。在清末民初,北京最有影响力的大收藏家有庆小山( 1848 1927,名宽、号松月居士)、朱翼庵( 1882 1937,名文钧、字幼平)、郭葆昌( 1879 1942,字世五、号觯斋)等,他们是旧京私家收藏的巅峰人物。还有一位备受民国中晚期的大收藏家张伯驹( 1898 1982,字家骐,号丛碧)的青睐,就是完颜景贤(字朴孙)。他收藏的中国书画,北京城里数第一。当然期间还穿插着许多戏剧一般的人物粉墨登场,挥金如土,染指收藏,比如像民国四大公子(张伯驹除外),他们像流星一 样各领风骚一二十年。 但是,自 1928 年北京被民国政府改名叫 “ 北平 ” 之后的数年间,中国的收藏中心城市开始了漂移,以十里洋场闻名遐迩的上海异军突起,取代了北京的位置,可惜好景不长,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一响,北平重新改名为原来的名字北京,于是上海众多的收藏家们云散天涯,又像飞禽一样开始另觅新枝。 收藏市场的红火,有个必要的条件,就是经济要繁荣。 可上海本是长江的出海口,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但是在 1843 年 11 月 17 日这一天上海迎来了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中外贸易中心由此逐渐从广州移到上海。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通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从此,上海进入百年高速发展期,特别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激发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 我在撰写风流石癖 陆质雅传时,顺便研究了上海的房地产发展史。上海大收藏家陆质雅( 1883 1964)曾在清末上海道台下属的交涉司任职,兼理土地会丈局,即代表清朝政府与外国人商谈土地出租等事务,他后来成为上海的著名房地产商。 据上海史志记载,自 1843 年上海开埠以来,随 着上海工商业发展以及人口的急剧扩大,地产价格也日益高涨。从同治九年( 1859 年)起,上海就有了市场意义的房地产企业,当时从事房地产经营的洋行就有老沙逊、新沙逊、怡和等 20家。从 1869 1933 年,南京路地价前后上涨 132 倍。 90 年间,上海房价累计上涨 8571 倍。上海成为了冒险家的天堂。 从清末至民国,中国的内政混乱,军阀割据,战火连绵,反而是偏隅一方的上海因有了租界庇护而因祸得福,人口急剧增加,经济蓬勃发展,有钱人便纷纷投资或者寓居上海。因此,上海是一座外来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开放型城市,而收藏活动 正是所谓精英阶层有钱人的挥金游戏。 上海早期最具声望的收藏家是庞莱臣( 1864 1949),他的收藏被誉为 “ 甲东南 ” ,是上海收藏界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庞莱臣,名元济,字莱臣,号虚斋。浙江吴兴南浔人。他的父庞云鏳为南浔镇巨富,名震一时的丝绸商,也是 “ 南浔四象 ” 之一。光绪十七年,父亲庞云鏳以儿子庞莱臣的名义为赈灾捐纹银十万两,获慈禧太后恩赏一品封典,候补四品京堂。庞云鏳去世后,庞莱臣自己经营纺织、电器等企业,成为民族工业的开创者之一。 庞莱臣热衷于中国书画的收藏,这应该源于他小 时候对书画持有的浓厚兴趣。他曾临乾隆时人手笔,颇得神采。父亲庞云鏳夸奖说: “ 此子不愁无饭吃矣! ” 成书于 1909 年的虚斋名画录上,我们可见庞莱臣收藏的历代名画共 538 件(以家藏为限,不藏不录)。入录历代名迹竟近六百卷(幅),不能不让人赞叹收罗之富、用力之勤。在这批藏品中,著名的作品有:阎立本进谏图、周昉村姬擘阮图、韩干呈马图、戴嵩斗牛图、五代赵驸马神骏图(赵文敏书合璧)、董源夏山图、周行通牧羊图、王道求弗林狮子图、张戡人马图、宋何尊师葵石戏猫图、巨然流水松风图、 江村归棹图、李成寒林采芝图、郭熙终南积雪图、赵佶双安鸟图、雪江归棹图、赐郓王楷山水、李公麟醉僧图、米芾楚山秋霁图、云山草宅图、陈中羌胡出猎图、赵大年水村图、赵千里春龙出蛰图、龚贤溪山无尽图、宋人风雪度关图、龚开中山出游图、金人李山风雪杉松、元人钱选草虫图等等,亦有元、明、清各代诸如管道升、任仁发、张中、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董其昌、项元汴、恽寿平、王翚、王原祁、石涛、八大山人、金农等人的作品,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将 历代名家收罗齐备,确实显现出一代收藏家的勤奋和惊人业绩。实际上,庞莱臣收藏还远不止此数。同样是出自于上海的收藏大家王己千说他收藏的书画有数千件。 有趣的是,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顶尖级收藏家中,许多人都来自于浙江南浔镇,而且他们之间总有扯不断的亲眷连带关系。比如张静江( 1877 1950)、张叔训( 1900 1949)、张珩( 1914 1963)等。 早在 1902 年,张静江的父亲张定甫为他在法国巴黎开办了一家 Tonying 公司,即著名的通运公司,聘请鉴定家姚叔来为大班(总经理), 1925 至 1933 年间,许多清宫旧藏的名迹就是通过张静江的通运公司脱手的。庞莱臣卖给美国人弗利尔的名画,也是姚叔来运作的。他们的古玩生意做得很大。 张叔训,是近代中国钱币收藏的泰斗式的人物。 旧上海收藏界的一例极则是张珩,字葱玉,号希逸,斋号为韫辉斋,出生于富可敌国的南浔镇张家,其高祖是晚清的首富张颂贤( 1817 1892),资产达 1000 万两白银。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1842 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根据南京条约规定,中国政府需要向英国赔款 2100 万两白银,而对比之下,我们便可窥见张家富足的程 度。张珩是独子,父亲早逝,自小就随其祖父、大收藏家张石铭( 1871 1927)生活,练就了一双鉴赏的火眼金睛。 1930 年, 16 岁的他在分家时独得资产 200 万白银(有人估算价值当下的人民币 200 亿),从此浪迹上海滩。 张珩被后世最为钦佩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鉴赏的法眼精准, 20 岁时就被聘为故宫 微博 鉴定委员;二是收藏的品级甚高。 1947 年其好友郑振铎为其编撰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收入张珩的收藏巨迹,如唐张萱唐后行从图、周舫戏婴图、北宋易元吉獐猿图、金刘元司马檩梦苏小、元钱选梨花 鸠鸟图、颜辉钟馗出猎图、倪瓒虞山林壑图、赵元晴川送客图、方从义武夷放棹图等高古书画精品。启功先生曾称赞 “ 韫辉斋所藏书画无一赝品 ” ,足证他收藏的水平。可惜的是,张珩有个致命的坏毛病是嗜赌,他的这些收藏品大都是输掉的,有些是抵押给了上海另一传奇性的大收藏家谭敬( 1911 1991)。最有名的故事是,张珩在一个晚上就把上海著名的大世界输光了。 在上世纪的 20 至 40 年代间,上海涌现的一大批收藏家可谓群星闪耀,争奇斗艳。 其中,最不可忽视的大收藏家是吴湖帆( 18941968), 是当时一颗闪耀的明星。他的祖父和外公分别是吴大澂( 1835 1902)和沈树镛( 1832 1873),均系清末大收藏家,而他的妻子潘静淑( 1892 1939)是道光年宰相潘世恩的孙女,也是清末大收藏家。吴湖帆与潘静淑的婚姻,集纳和延续了三大收藏家族的宝藏。他的所藏仅以历代名画计,如北宋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宋宁宗后樱桃黄鹤图、宋梁揩睡猿图、宋王晋卿巫峡清秋图、宋赵构千字文、宋画汉宫春晓图、刘松年高山四皓图、宋拓梁萧敷敬太妃墓志、宋刻淮海长短句、元倪云林秋浦渔村图、元吴镇 渔父图、元黄公望富春合璧图之剩山图、元王蒙松窗读书图等,均为国家一级藏品。 此外,旧上海的大收藏家还包括,潘达于先生( 19062007),她的收藏来源于祖上潘世恩、潘祖荫家族的收藏,其青铜器和字画等藏品蔚为壮观,最有名的是大克鼎(现藏上海博物馆)和大于鼎(现藏北京国家博物馆;还有地产大王周湘云先生( 1878 1943)的收藏,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怀素苦笋贴和米友仁潇湘图即来源于他;顾公雄( 18971951)与沈同樾夫妇源自苏州 “ 过云楼 ” 的收藏;龚心铭、龚心钊兄弟的收藏名 品有 “ 商鞅方升 ” 等,为世间孤品;钱镜塘先生( 1906 1983)的收藏,有五代董源的山水图和南唐徐熙的竹雪图等巨迹;谭敬先生( 1911 1991)收藏的名品大都来源于张珩的旧藏;刘靖基先生( 1902 1997)收藏有数千件古画 活得最明白的大收藏家或许是丁福保先生( 1874 1952),他是上海结核病防治医院的开创者,中国古钱币界的权威,其撰写的古钱大辞典至今仍然是不可撼动的权威著作。在他身前就将自己的房产、田地和收藏全部捐出。他说, “ 与其收藏于一家,不如藏之于团体,因团体较一家为永久也。与其 散诸于他人,不如散诸于自己,因自己较他人为好也。 ” 以上罗列的这些收藏大家,不过是浮在旧上海收藏界之海平面上的冰峰,水面之下,依旧是龙飞凤舞,名家林立,名品如云。我最近研究了两位属于旧上海时期的收藏家,一是张律均先生( 1901 1988),常州金坛人, 1921 年才开始为上海金城银行工作,后来成为副经理,在当时最多也就算是金领阶层。晚年他返回故乡生活,将自己在上海收藏的 136 件文物捐给了金坛博物馆,其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多达七件。另一位就是前文提及的陆质雅先生,他的收藏中仅齐白石印章就多达500 件(系 “ 文革 ” 抄家后的返还物),许多是齐氏艺术的极品,国之瑰宝。这两位只是上海收藏界默默无闻的收藏家代表,由此足见旧上海的收藏风气之炽热。 从上世纪 30 年代始,至多到 1949 年止,上海作为中国收藏中心城市的时间,当不超过 30 年,如同白驹过隙一般匆忙。 我们知道,上海不是类似于陕西、河南、山西这样的中国文物大省,由上海辖区内所出土的文物十分有限,而上海博物馆确是中国数一数二的收藏大馆,在国际上也声名显赫,而它出色的藏品来源大多得益于旧上海这些收藏大家的贡献。 2012 年 12 月 18 日,我 应邀参加了刘益谦王薇夫妇的龙美术馆开幕式。看着琳琅满目的藏品,心想,他们夫妇是当之无愧的上海当下最了不起的收藏家,与上海的收藏传统相比,昔时别人捐给了国家的博物馆,今日他们自己创建了博物馆,这就是时代的不同。 阅读相关文档 :新闻责任与社会科学素养 大众平民娱乐秀之公益转型 新闻节目主持人无提词器式直播状态 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企改制后发展路径之浅见 从佛教壁画看唐代绘画的世俗性 全民相对论节目的构成要素与运作特点 “ 非遗 ” 艺术品多样化进入大众收藏视野 水火相容 和声共鸣 结构调整 中 国电视产业升级的现实选择 嬗变的视频 大电视产业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