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距离全球大国还有多远[精品资料]_第1页
中国距离全球大国还有多远[精品资料]_第2页
中国距离全球大国还有多远[精品资料]_第3页
中国距离全球大国还有多远[精品资料]_第4页
中国距离全球大国还有多远[精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距离全球大国还有多远 -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新世纪以降,中国正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和速度走向世界中心。特别是金融危机后,由于被普遍认可的经济成功、对世界经济政治的积极作用,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并开始正式将自己视为发展型全球国家。这意味着:经过自我身份震荡调整,中国的大国思维框架和行动逻辑日益清晰;由于标准和定位的提升,中国 在外交和内政诸方面呈现明显差距,经常因为具体的现实问题而陷入被动。因此,我们需要确切认知年轻大国权力质量差距;了解中国式差距的关键方面;从真正的全球大国案例取得经验;获知创造性介入外部事务的途径。为此本刊专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王逸舟教授,寻求以上问题的回应。 年轻大国权力质量差距问题 领导文萃: 目前,人们普遍关心中国外交的走势,对此,您如何看待? 王逸舟:最近十年的基本事实是:伴随着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在数量上的强劲增长,中国正在向国际体系核心角 色迈进,越来越多地展现出全球大国的潜质与能量。这一时期,中国国家权益保障程度、与周边国家合作关系、重大外交方略出台次数、对全球经济的带动力、对国际安全的保障力等,都超越过去任何时期。我们在方针、制度、理念、战略等方面都有一些关键变革与创意行动,成效很大。国内外学者称之为 “ 中国新外交 ” 、 “ 静悄悄的革命 ” 。然而,这一时期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与压力急剧上升,中国快速增长的海外利益与原有秩序相互摩擦和适应的过程。当中国站上全球新高地时,我们不仅看到更美的景观,同时感受到的还有 “ 高处不胜寒 ”的压力。以我个人感受为 例,过去 20 多年间,我去过近 50 个国家,一个逐渐增强的印象是:国际主流舆论对中国形象的定格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偏见与误解,中国国际话语权赤字十分严重,解说语言、外交技术、公关宣示仍旧苍白乏力,问题不少。近年来,经济总量的数字导致外界对中国的发展中国家性质频繁质疑;强劲的对外需求被视为 “ 新殖民主义 ” ;与一些西方不喜欢的国家交往被视为 “ 培植势力范围 ”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公众期待、实力规模、政治大国身份不相称;中国在国际责任、国际公共物品提供方面的差距被外界广为诟病;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包括曾是中国传统友好的国 家,对中国提出更多要求,有些已超过公众心理承受能力。这些国家成长过程的烦恼与艰难,是中国处于边缘位置、为温饱奋斗之时很难感受和想象的。最近一个时期,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与完全意义的全球大国还有多少差距。 领导文萃:谈到全球大国差距,对比的要素是什么?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因素在 “ 全球大国 ” 构成要件中的地位如何? 王逸舟:根据官方表述,我国对外关系目标包括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因此,将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数量视为一切问题的全部内容和终极方案, 是一种粗糙的逻辑,虽然它在国内一直很有市场。这里首先需要明确不同领域权力置换的区隔问题,比如软硬权力之间就是如此。我们经常看到一国外交能力与国家整体实力的不对称情形。国家需要通过有意识战略步骤系统经营,主动塑造形势,提高权力效度,减少运用成本。因此,硬实力和软实力不能排序,只能并重。目前需要重点关注后者。我们不仅要超越简单因果式权力概念、市场原教旨主义、 “ 唯经济论 ” 外交方式,而且特别需要丰富资源汲取和利益实现方式,提升在策略手段等 “ 灰色领域 ” 的操作能力,通过关系运作、期望塑造、议程设置等方式,既实惠又高尚地 扩展海外联系、实现国家目标。 另外,就经济和军事本身而言,我们仍然是一个 “ 单向巨人 ” ,还有很多缺失。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仅仅是数量指标,而没有反映质量、科技含量、社会成本、环境代价等。目前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粗放、低端化、高成本、低附加值、重污染。我们擅长的是钢铁、化工、造船、制造加工等夕阳产业,而不是航空、生物、材料、深海探测、北极开发等高端科技,也不是高端服务业、金融业、创意设计、知识产权等领域。由于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位置不断上移,我国仍处于相对下游。我们可以想象意大利品牌的鞋与家具、瑞士品牌手表、 台湾地区与韩国的高级钓竿,甚至用德国特种钢生产的价值数千元的厨具,再思考国内同类产品在质量与耐用度、精致与完美度、价格与附加值等方面的巨大差距。虽然我们目前是绝大多数产品的第一大生产国,但大部分产品给世界的印象是便宜、不经用、不高端,甚至有很多假货次品。中国工人工作方式与生存质量甚至在亚非拉很多国家都令当地人吃惊:强度大、时间长、报酬低、条件差,没有政治代言、缺乏权利意识、忽视环保,甚至偷漏税等。我们有必要思考怎样按照通行国际标准建立中国的全球存在,有质量地、体面地交往。 军事发展面临与经济同样的 问题。虽然总量大,但科技含量低,发展粗放,缺少杀手锏。军费占 GDP 比重、人均军费落后于绝大多数世界大国,质量方面差距更大。我们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但在深海探测、海洋综合开发、远洋实战等方面仍缺乏经验和技术。以航母为例,我们能造 50 万吨油轮,但不能造 5 万吨航母,为什么?因为航母用于作战,必须突破短距离起飞、舰载机弹射、防电磁干扰、反潜艇攻击等一系列难题,在材料研发、工业设计等方面需要高端技术支持。而且,作为全球大国的军人,不仅需要坚定捍卫国家利益,还需要考虑维护国际和平、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保护等全球议题。当前情况 并不能说令人满意。 领导文萃:您能否进一步举例说明单纯硬实力与全球大国角色之间的距离? 王逸舟:我想以中国在硬实力光环下面临的挑战为例,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常说发展的问题由发展来解决,同样发展过程也会不断产生问题。第一,如果中国只是单纯发展实力,而不能适时提高实力技巧、关系策略,不会下先手棋,就一定会导致外部世界疑虑和防范。全球新一轮 “ 蓝色圈地运动 ”中,陡然涌现的多个海洋主权纠纷与中国的疲于应对即是例证。虽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全然不同于当年的苏联,但战略互疑和预期摩擦极有可能由常态转向固化, 前景仍不乐观;第二,硬实力增长如果不能缩小社会、地区、民族间差距,极有可能导致全球大国梦想遭遇内政掣肘;第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加上乐观增长前景,如果在能源布局、资源通路、交往战略、危机事态等方面缺乏前瞻意义的合适安排,任何误差都可能导致硬实力增长陷入困境;第四,单纯硬实力数量增长对于虚骄自大的民族主义而言,是一个重要推手。如果我们因此在潜意识中拒绝差距感,不再秉承谦虚开放态度,极有可能在任何争议事态上强硬而决不妥协,失去战略运筹的灵活性与回旋度,甚至导致冲突与国力耗散;第五,硬实力的巨大规模 、独特的文化理解系统、华夷心态的强烈遗存、意识形态的敏感,都有可能使国人不自觉地关注最迫近的利益或事务,轻视甚至忽略外部世界的关注与批评,不重视在周边和全球环境中提供公共物品的经验与技术,因此难以巧妙维护国际化收益。这意味着:全球大国气象难以突破狭隘经贸层面,在全球政治角色与文化引领方面很难形成系统、连贯、明晰的影响力脉络。 中国式差距的若干棱面刻画 领导文萃:目前网络上有观点认为:中国受到美日为首的反华势力联合遏制;现有国际体系越来越压缩中国存在空间,妨碍中国梦;中国援外不如援内;等等。您 认为在全球大国目标的映衬下,中国应怎样恰当定位对外关系性质与走向? 王逸舟:这些认识本身可以说是中国与全球大国差距的微观呈现,是一种 “ 权力青春期 ” 阶段十分常见的似是而非、消极片面的判断。布热津斯基曾言: 1900 年前后的德国同样面临国家权力突增与心理准备不足问题,它盛行阴谋论思维、疑惧周边国家、自认为得不到世界尊重。这表明:它仍是一个传统国家,权力运用不熟练,民族心态不成熟,实力维度不平衡,利益扩展过于迅猛,经常发生错误知觉。举例说明:外交实践中的价值、道义、利益问题是中国在成为全球大国之前必须厘清 的思想纽结。那么,道义和价值是不是一种奢侈品?如果我们有一种全球大国视野,就会发现它是国家外交选择的一种必要因素,如果运用得法,甚至可以成为一种独立变项,对利益施以持续放大效应,对他国态度形成潜在约束或根本塑造。我们不宜坚守极端化或虚无主义理解,而应该理性考虑如何在高端意义上统一利益与价值,保持向上均衡、优态共存、合作多赢的积极态度与平衡感觉,消除心理负担,改变极端实用主义趣味,才能使全球大国旅途走得更远、更悠然。我们看到:新一代领导人已经对这些问题有更多感受和思考,所以习近平主席才有 “ 把世界机遇变成中国机 遇,把中国机遇变成世界机遇 ” 的新提法。由此观之,中国当前对外关系正是要相信并握紧 “ 世界机遇 ” ,主动增信释疑,注重前瞻性。同时,要从具体层面主动寻找差距,决不能捂盖护短。 领导文萃:您能否举例谈一谈中国与全球大国的差距表现。中国向全球大国的演进过程是否存在一些有利条件? 王逸舟:我们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截取差距的一些切片展开分析。首先,中国目前在东海、南海远没有形成互惠、有序、合理的地区安全秩序。其次,中国在国际参与程度与议程设置方面差距较大。例如在国际组织会费与话语权、国际机构高管数量、各 种国际公约和决议起草过程中的创意贡献、各类国际危机与难题的调解斡旋,中国仍处于比较边缘化的角色。在中东问题、国际安全议题、能源、气候等领域,虽然事关重大利益,中国人的声音却很小。第三,公共外交强调引导和培育国外公众对本国政策、行为、形象的认知,影响其态度想法,使其乐于接受本国希望传递的信息,凭借公众舆论力量影响他国官方政策选择,展现源国家内心强大、身段柔软的特质。一直以来中国的国际公关工作、话语权阵地、国家形象塑造存在很多缺失。这当然不是说我们缺乏这方面意识与行动,而是在方式方法上粗糙简单、急功近利、任务思 维,忽视因地制宜,缺乏专业技术,宣传色彩浓厚,难以深入人心。举国体制之下,政府主导包办、社会力量缺位、注重表面文章、缺乏战略耐心等特点严重制约公共外交实际效果积累,导致一些公关工作不注意凝练价值、合理构述、细分受众,焦点重心散乱,外界无法听懂看明。第四,我们在文明尺度、民事活动、现代话语、全球规范等方面比较弱,还不是一个概念和规范大国。对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话题制造、规范倡议,我们只能左右支绌,被动招架。在国际规范和话语场域中,欧美国家先导意识更为敏锐,话语权和规范力强大,一些关键概念,如可持续发展、安全共同 体、非传统安全、保护的责任等,很快成为国际通行的知识话语和尺度标准。相比之下,我们的创意相当缺乏,只有一些笼统的外宣词汇。 现在中国向全球大国进发,也存在一些有利条件。某种意义上说,目前外交领域出现的动态化、虚拟化、民主化、社会化趋势为全球各国扩展影响力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新起点。我们需要对新民主外交进行适当的顶层设计,注重发挥信息技术、大众消费、工商贸易、地区一体化等因素释放的外交能量,从国内外交、协商外交、部门协调、扁平化治理着手,学习如何提高操作技术,回应社会需求,丰富国家力量输出渠道。比如,我 们可以考虑如何设计情境,发挥社会组织协同应对外部压力、赢得草根道义吸引力、提升民主治理形象、甚至是小骂大帮忙的作用,而不是刻意压制。这也涉及到我们当前差距的内政根源问题。 领导文萃:那么中国与全球大国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差距是否存在必然性? 王逸舟:新一代领导集体反复强调 “ 打铁还需自身硬 ” 。中国目前还不是全方位世界大国,根源在于国内体制机制不完善、不过硬。对外关系遭遇某些制约、不协调以及战略难题,与国内政治和社会基础的某些缺失直接相关。中国的全球大国程度与国内社会进步是一种正向 关系。毋庸讳言,我们在法治、人权、环保、社会差距甚至官本位做派等方面,需要改进的观念、体制、政策还有很多,例如:提高决策公信力,纠正不公平现象,根治腐败寻租,缩小分配差距,增加社会流动性、开放度,提高人民生活实际水平,方能疏导和平抑社会戾气,缓解国内公众对外交决策的怀疑,走出 “ 越强大、朋友越少、亲和力越弱 ” 的现实困境。我们经常感叹国外不接受不理解中国立场,固然有一些可能源于嫉妒和担心,源于无知和误解,更主要是源于我们在很多问题上说服力不足,做法不合国际规范,国内误判问题甚于外部。由于内部缺失,我们在一些国际 问题上经常过度敏感、过分反应,在外交宣誓和行动意愿之间反复纠结,承受大量机会成本,甚至不得不 “ 务虚名而处实祸 ” 。基于改变自己、影响世界、内外兼修的行动逻辑,我们要实现全球大国梦,首先必须稳健妥当、持续认真地推进国内改革,动员社会各界合力,保持向上态势,然后方能弥补差距,迎头赶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与全球大国差距的产生和消除,都有其必然性与可预期性。 全球大国的案例及经验借鉴 领导文萃:真正的 “ 全球大国 ” 主要关注哪些方面? 王逸舟:在我看来,寻找真正的全球大国,首先要克服中国中 心主义与美国中心主义。要用全球意识改造天下观念,克服不恰当的自我期许,真正拥有了解世界、关注其他国家的兴趣和动力。我们不应把美国视为国际环境的全部,不能总流连于美国思维方式和它设定的地缘政治游戏中。一方面,我们要承认:欧美强国站上全球高地后,确实在力量使用、利益维护、规范创制、对外介入等方面积累了独特的大国经验,能够长期保持强大优势与辐射力。另一方面,我们发现欧美角色的显著差异:相比美国的简单粗暴,欧洲更为精致,更有文化底蕴。欧洲各个阶层和团体普遍具有强烈的国际观念与世界情怀,无论国家大小,都有自己对外部事 务的介入方式,体现出话语引领和议题创设的强大潜能,折射出体制、舆论、观念的自信与优越感。欧洲 “ 争先手 ” 意识的结果是:当代世界几乎所有领域和问题上都有它们的声音、倡议、印记; “ 欧洲人 ”作为当代一种显著的话语概念,已经成为特有的印象品牌或态度标识。欧洲的对外介入方式多样,有效度高,辐射效应十分可观。无论是 “ 硬压制 ” 还是 “ 软介入 ” ,都对被干预国产生强大压力,深刻持久地改变当代全球政治与外交进程。当中国人蓦然回首,发现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已经如此深入复杂时,有必要适时思考外部世界任何变动的利害含义,思考如何强化全球 治理参与力度,思考介入其他地区问题解决过程的恰当方式。因此,我们要从西方国家,从欧洲的长期经历与周密布局中,认真研究全球大国成型和发挥影响力的诸多经验,借用他山之石,而不要过分迷恋美国经验,亦步亦趋。 领导文萃:按照您的理解,欧洲 “ 全球大国 ” 角色是怎样成型和发挥影响力的? 王逸舟:我在创造性介入 中国之全球角色的生成一书中,将欧洲的 “ 全球大国 ” 特征概括成六个棱面,分别是:传统军事政治强权、现代工业征服力量、现代风习传播者、国际规范制定者、观念创新强大机器、区域一体化示范者。现在,我也从 这些方面简单谈一谈这个问题。 其一,欧洲国家作为传统军事政治强权,曾经相当迷信和滥用武力。而现在的欧洲国家对外直接干涉行为的典型特征是:关注重大经济利益和战略价值回报;得到联合国或地区组织授权,保证干涉合法性;得到当事国或代理人邀请,协助政府军完成干预;保证有把握短时间内完成行动。这些干预哲学使其明显区别于美国,避免各种国际批评和内部争执。 其二,作为现代工业征服力量的欧洲,有一个干预外部事务的关键动机来源,即工业与市场的外向性和国际依存。欧洲在工业科技、贸易投资、市场规模、金融工具等方 面高度开放化,对外部原料、市场、资本等需求十分刚性,否则无法维系现有的生产生活水准。为此,从政客、媒体到公众都高度关注国际事务,热衷参与全球治理,舍得为国际维和、军事外交、联合国事务等投入巨量资源。欧洲作为现代工商业体系的关键起源地,也驾轻就熟地成为各种交换规则的重要制定者与裁判员。世界很少有国家或地区在这方面拥有与之相当的软实力。当代欧洲国家已经进入 “ 后工业社会 ” ,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试图更新原有国际安排,并且已经开始在新的环保技术、产品、专利、咨询等方面抢占制高点。在全球贸易谈判中也出现 类似手法和场景。 其三,欧洲相比美国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积淀深厚、系统完备的现代体制与制度规范。这就是带有诸多社会方式色彩并由之衍生的所谓 “ 文明力量 ” ( civilian power)。它的关键词包括:人的力量、人的安全、民事方式、自然传播、文明扩展与推广等。这些内生的力量经过国家政府的巧妙引用,即形成民事与政治相互转换和支援的现实。 其四,欧洲的国际角色,是一种基于现代文明的规范输出与体系扩展,它十分重视国际规范起草、宣讲、推广工作。这是一种更为精细贴切、神重于形、内力发散多于外部强制、将 优势巧妙编织起来的力量形式,也是一种均衡的、全面的规范力量,它是欧洲长期的历史修养、文明底蕴、多元社会的结果。我们看到:欧洲人活跃的场域十分广泛,包括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体系、全球多边主义场合、各种军控和裁军条约、国际贸易与反倾销条文、国际人权与政治权利公约,等等。一些前锋话题,如反极端民族主义、反对死刑和酷刑、反大坝运动、反小武器滥售、保护人权、消除贫困和悬殊差距、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气候与环保新制度建设,均以欧洲为主要平台。如果考虑到欧洲在各种国际公共物品、公共援助方面的突出贡献、在国际调停方面的关键影响, 就能体会它与美国式强权、中国式被动的截然分野。 其五,我们可以将欧洲称为 “ 观念创新的强大机器 ” ,欧洲作为现代观念缔造者,已经在全球思想和理论领域中独领风气之先。从上世纪 60 年代起,一批欧洲量产的新概念不断涌现和喷发,例如: “ 增长的极限 ” 、 “ 气候难民 ” 、 “ 国际社会 ” 、 “ 功能主义 ” 、 “ 新联邦主义 ” 、 “ 结构性权力 ” 、“ 复合安全 ” 、 “ 战略伙伴关系 ” 、 “ 奥斯陆进程 ” 等等。 最后,是作为区域一体化示范者的欧洲角色,这也是欧洲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关键项。欧洲国家对于欧洲范畴的整体性与向心力有强烈自信与成熟 认知,欧盟的制度化进程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吸引力。它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出一个具有高度自我意识、身份认同、整合效果得到公认的政治地理区域,通过追求民主、人权、和平价值,辅之以教育及多种制度保障,形成复杂精细的制度化和平。欧洲一体化的共享政治与全球公域建设,为社会力量参与行为提供了广阔空间。欧洲军事力量虽然强大,但受制于广泛的社会和政治因素,强调规范作用甚于强制效力。因此欧洲地区作为全球制度实验室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涉及国家良性再造、非战争逻辑、一体化外溢、新主权观念等等。这些构成欧洲作为 “ 全球大国 ” 样本的 独特内容,有特殊启发意义。 对外介入的创造性与精致化 领导文萃:您认为对于一个准全球大国而言,如何处理“ 不干涉内政 ” 原则与走向全球之间的复杂关系? 王逸舟:这就涉及到 “ 新不干涉主义 ” 问题。我相信,一个逐步强大和自信的中国,能够平心静气地思考这一问题,突破观念窠臼,告别革命,创新理解,灵活实践,打开局面。只有适应新时代情况,发展符合当前需求与国际趋势的不干涉学说,才能在全球大国路途上迈开步伐。坚持主权与不干涉内政的关键考虑是:相信并尊重各国人民和政治家的智慧与能力,反对旧时代的强 权政治,抵制外部移植强加受到当事国反对的方案。即使西方大国也不可能完全抛弃这一原则。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原则迫切需要丰富完善。主要原因是:加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放大了一国国内消极事态的外溢效应,如果不及时介入将升级为严重地区战乱,在非洲很多国家这种情形反复出现。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大国有必要对相关事态给予高度关注。事实上,近年来缅甸内战使中国边境深受其害,中国在斡旋和干预方面行动相当积极,王毅、傅莹、戚建国等中国政府代表在冲突各方之间主持穿梭外交,取得积极成效;在世界范围内,发达的全球大国都意识到干预的必要,欧 美国家有很多讨论,形成大量理论与政策实践,正逐步扩展为国际共同规范标准,包括广受争议的人道主义干涉、人权主权说、保护的责任、分层干预、先发制人、维和使命学说等。这些有相当多内容既表达了当前国际社会的共同诉求,也夹杂着一些国家的私利企图。中国作为准全球大国,不能回避该问题讨论,而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探索介入时机、标准、操作形式等问题,建立既符合国际安全和全球治理新要求、又能为弱小国家和危机地带民众多数接受的介入理论。最关键的一点是: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展与延伸,使中国国内发展与外部世界联系更紧密,外交与国际战略也必 须考虑海外利益保障与扩展问题。我们每年公民出境人数已经达到 8000 多万,每年向外输出巨额投资和劳务,国家与个人资产遍布世界各地,单在非洲,每年投资有150 亿美元以上,贸易额突破 1600 亿美元,从非洲进口石油比例占总量四分之一。中国必须以坚定态度保护这种日益扩大的双边关系。此外,中国的新不干涉主义,相当内容还包括维护高边疆、军事安全、海洋权利、可持续生态环境、树立友好舆论、争取国际制度话语权等,这些新内涵严重超出传统不干涉内政原则的涵括范围。为此必须学会下先手棋,掌握规则的运筹权,拿出可行方案。这时,需要 “ 东 稳、西进、远走 ” ,注重先期预警,在远离争议的大陆发力,尊重当事国与人民意愿,并积极协助其实现目标。 我们要特别看到:不干涉内政与主权原则作为两面,共同组成一个硬币。主权含义的历史演进脉络是:从绝对专制权力到国家权力再到社会与公民主体权力、人的权利。它不再是一个单一孤立的术语,而是一种多元的、灵活的、综合的、分层次的实践范畴。安全与政治内核仍然是坚固枢纽,而灵活的主权方式则为当代国家间相互依存所必须。即使是在内核层,多数国家也在考虑多种需求与敏感性的差异,区分核心、重大、次要、一般等不同次序,以便合理配 置和有效使用资源。因此,主权已经可以视为可强可弱、可进可退、有内核有外壳、有不变有让渡的复杂机制系统。全球大国要根据新主权观理解,捍卫国家核心与重大利益,同时根据实践需要和外部变化,及时调整变通。中非关系就是这一问题的最佳切入点和抓手,中国在亚非拉国家长期积累的好感和正面形象固然是中非成功互动的塑造力量和惯性支撑,中国近十几年来在对非介入问题上的积极转向,则是一个关键和直接的动因。非洲对于中国的全球大国进程而言,是一个需要扩展的新边疆,是复兴之路的一个量度。 领导文萃:您认为目前中国对非洲事务的参 与应该怎样进一步体现创造性? 王逸舟:今年 3 月,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发表重要演说,首次明确提出建设 “ 中国与非洲命运共同体 ” 。非洲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属于用心投入、长期耕耘、收获甚丰的大陆。对中非关系进展的考察,可以加厚关于 “ 传统友好关系及其实践创新 ” 的知识含量,有利于中国对外关系更多体现创造性与精致度。我们在中非关系盛世之中,也要看到:非洲当前社会的多元、复杂、敏感意识,对于民主体制的期许,对反腐败的要求。非洲公众与世界舆论普遍希望并呼吁:区分对待非洲大陆的危机事态,支持善政,尊重人权,维护宪法,注 重道义,而不是单纯倚重经济利益。非洲联盟及各次区域组织展现出更加活跃介入本地区事务的愿望与决心。我在参与非中高层智库会议时,得到的印象是:非洲希望中国以灵活多样、务实有效的方式参与非洲区域治理与整合过程。中国如果想赢得更多朋友与战略合作机会,就必须考虑更多与非洲本土的各种组织机构开展合作,建设性参与非洲事务。当前,非洲整体发展确实处于新的十字路口。非洲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瓶颈仍然严重,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危机或意识形态,往往口惠而实不至,非洲国家强烈期待中国 “ 接棒 ” 。非洲大陆 “ 南治北乱 ” 、缺乏可持续的安全 保障,内部不均衡、不确定因素太多,对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提出新要求。近期的良性互动与权势转移过程表明:中国可以利用全球化过程获益,并且有责任回报国际社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成长。 那么,中国积极介入全球事务,会不会把自己卷入不必要冲突,甚至如西方那样引起当地反感憎恨?这就涉及中国的创造性介入与西方国家新干涉主义的区别。我们必须牢记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基本交往理念,谨慎处理涉及他国主权、尊严和权益的事宜,并且创造性沿用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做法。中国坚持推动耐心细致的谈判对话,争取冲突对抗的软着陆;中国维 和军队纪律严明,忠于使命,注意尊重当地习俗,避免卷入冲突、打压一方,而是致力于监督停火、协助对话、战后重建、安抚民心。这成为中国加大介入而没有引起反弹的基本保证;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很少把介入过程的手段选择直接挂靠本国狭隘的经贸或战略利益,而是秉承公正合理、诚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