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车软件大战“熄火”[文档资料]_第1页
中国打车软件大战“熄火”[文档资料]_第2页
中国打车软件大战“熄火”[文档资料]_第3页
中国打车软件大战“熄火”[文档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打车软件大战 “ 熄火 ”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在中国新兴起的打车应用市场,两大互联网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在半年时间里耗资几十个亿人民币,如今双方终于宣告停火。 阿里巴巴和腾讯不仅掏钱请中国使用智能手机的精明消费者乘坐出租车,还慷慨补贴出租车司机,目的就是在用户中间推广各自的打车应用软件 “ 快的打车 ” (部分属于阿里巴巴所有)和 “ 滴滴打车 ” (部分属于腾讯所有)。 北京咨询公司易观国际电子商务专家王健估计, 1-6 月间双方在这场对决中总共投入了大约 20 亿元人民币。不过她表示,自那以来两个打车应用都减少了大规模补贴。如今,在打成各占一半市场的平局之后, “ 双方已经停火 ” 。 有位分析师把这场较量称为 “ 世界互联网大战的第一场战役 ” ,对阵的两家企业都拥有雄厚财力。总部在深圳的腾讯是亚洲最大的上市互联网公司,市值 1570 亿美元。而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将于今年秋天在美国上市,该公司对自身的估值为 1300 亿美元。 为了在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占据优势地位,从即时通信应用到餐厅点评网站,再到发布虚拟信用卡,腾讯和阿里巴巴在各个领域展开了全面竞争。目前最便宜的智能手机售价在 50 美元左右,超过 5 亿中国人表示他们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 不过,以企业付出代价之高、消费者获利之丰厚而论,没有哪次价格战能比得上这次打车应用之战。 这次价格战的第一枪是在今年 1 月 10 日正式打响的,当天滴滴打车率先推出了乘车费用立减活动,实施了补贴政策。在此之前,滴滴打车刚刚在 1 月初从腾讯和中信资本筹集到 1 亿美元。 最为惨烈的消耗战阶段是在今年 2-3 月期间,数百万元人民币流入了出租车司机的腰包。据多家新闻网站报道,部分 出租车司机载一次客就可获得 100 元人民币补贴,这差不多是一般车费的 5 倍。 当时在北京几乎到了没有智能手机就打不到车的地步,而上海则在 2 月底禁止高峰时段使用打车软件。 北京金建出租车公司的司机王玉表示: “ 在滴滴和快的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出租车司机干脆不在街上转悠拉活了。我们都会找个地方停下来,把打车软件打开。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司机和乘客都能拿到很高的奖励。 ” 根据对司机的采访,每趟车程这两个应用都会给乘客10 块钱的补贴,这些钱往往会交给司机,作为司机所获 5 块钱补贴之外的小费。此外 ,这两个应用还都提供了小费功能,顾客可以用该功能留下 5 到 20 块钱的小费。 虽然投入了巨资,双方却都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价格战伊始,双方各占大约一半市场;价格战结束时,双方依然各占大约一半市场。不过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快的打车要略微领先。 截至 6 月 30 日,滴滴打车拥有 45.6%的市场份额,覆盖 178 个城市。而快的打车拥有 53.6%的份额,覆盖 306 个城市。 到 8 月初的时候,两个应用还在向出租车司机支付象征性的奖励。 一位发言人表示,出租车司机通过滴滴打车每载客三次可拿到 6 元奖励。 上述的王玉师傅说,这个奖励额度还抵不过电话费 司机往往得打电话才能确定乘客的具体位置。 他说: “ 这个奖励额度太小了。光电话费可能就比两块钱的抢单奖励高。 ” “ 不过我还是会用这个软件。 ” 他说因为它减少了寻找乘客时的 “ 空驶率 ” , “ 它有效地将我和附近想打车的乘客联系到一起。 ” 他表示,打车应用一天能给他多带来三、四十元的车费收入,自己每天通过打车软件大概接六、七位乘客。 快的和滴滴都宣布获得了胜利。滴滴的周莉表示,虽然数据显示这场打车应用大战以平局告 终,但数据不真实,滴滴现在的市场占有率其实是 68%。 对腾讯来说, “ 战利品 ” 不仅仅是出租车乘客 他们一直努力鼓励人们使用财付通(腾讯的在线支付系统),因为就在线支付领域来说,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处于领先地位。 而阿里巴巴的一个劣势则是在手机聊天方面落后于腾讯,后者的微信和 QQ 是许多中国人使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联系的第一选择。 双方都在努力让顾客迷上 “ 线上到线下 ” ( Online to Offline,即 O2O)付款模式,据信这是最有利可图的新兴移动业务之一。 周莉说: “ 在进行 了半年的促销活动后,我们已经在司机和消费者中间培养起了一种习惯。 ” 滴滴打车目前用户超过 1 亿,司机 100 万以上。 但易观国际的王健表示,为了让人们继续使用打车软件,企业可能必须考虑其他没那么烧钱的方式来提高人们兴趣。 王健说: “ 这些补贴纯粹是为了争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