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与神经_第1页
感觉与神经_第2页
感觉与神经_第3页
感觉与神经_第4页
感觉与神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感觉与神经机能,第一节 感觉器官,第二节 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同构成的器官。 (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1.适宜刺激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 眼感光细胞:300-800nm光波 耳听觉细胞:16-20000Hz(赫兹)的声波,一、概述,2.换能作用,适宜刺激感受器神经冲动中枢3.编码作用 感受器不仅将外界刺激能量转变成电位变化,同时将刺激的环境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排列组合之中。 4.适应现象 感受器对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其反应逐渐降低的现象。,(二)感觉信息的传导,1.特异性投射系统,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N纤维。,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在功能上具有不同的作用,称为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皮层体表感觉区神经细胞的纵向性状排列构成大脑度质的基本功能单位为感觉柱。,1.体表感觉,位置:中央后回(3-1-2区)功能:定位明确、感觉分析不十分清晰。投射特点:.左右交叉:(除头面部是双侧性外);.倒置分布.精细正比,2.运动感觉区位置:中央前回(4,6区)。功能: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麻木感);可能与痛觉有关。3.视觉感觉区 位置: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17、18区)。4.听觉和前庭觉 位置:颞叶的颗横间和颞上回(41、42区) 5.内脏感觉 位置:第一和第二感觉区,二、视觉器官,(一)眼的折光系统及调节,1眼折光系统及成像 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折射率不同的单球面折光体时,只要不与折光体介面垂直,光线便会产生折射。,眼折光系统由角膜、眼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简化眼,将人眼设计为一个单球面折射系统,其折光原理与实际眼的折光效果基本相同 。假定眼球的前后径为20毫米,折光指数为1.333。当平行光线(6m以外)进入简化眼,被一次聚焦于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2.视调节,正常人的眼球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能够随物体的移近而相应的增强,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而看清物体,这一调节过程称为视调节。,(1)晶状体的调节,当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向前后凸出,增加曲率,使物像前移到视网膜上;当视远物时,睫状肌松弛,睫状体后移,此时悬韧带被拉紧,晶状体曲率减小,物像后移至视网膜上。,(2)瞳孔调节,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随光线强度而改变的现象。,强光视网膜感光细胞视神经中脑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副交感神经虹膜环状平滑肌瞳孔缩小,在运动中,情绪过度紧张可使瞳孔扩大,这是由于交感神经作用的结果,对运动有不良的影响。,近视,正常,角膜、晶状体曲率过大,眼球前后径过长,近视眼镜的校正作用,远视,正常,角膜、晶状体曲率过小,眼球前后径过短,远视眼镜的校正作用,散光,角膜、晶状体各径向曲率不等,(二)眼的感光机能,1.视网膜的感光机能视锥细胞:分布:中央功能:形成明视觉和色觉,有很强的空间分辨能力。视杆细胞分布:周边部分功能:暗视觉。,2.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光化学视网膜受光刺激后,感光细胞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视锥细胞视锥色素视杆细胞视紫红质反视黄醛视蛋白神经冲动反视黄醛 VA 顺视黄醛视紫红质,3.色觉,色觉是感光细胞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线刺激后,产生的视觉信息传入视觉中枢引起的主观感觉视锥细胞有分别含有感红光色素、感绿光色素、感蓝光色素三种。色觉障碍: 色盲:凡不能识别三原色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者 色弱:对某种颜色辨别能力较正常人差者,(三)空间视觉及眼肌平衡与运动,1.视力(视敏度)指眼对物体微细结构的分辨能力。通常以分辨两点(或两平衡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标准。2.视野单眼不动注视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白色黄蓝红色绿色,合成立方体影象,双眼视觉对物体的“深度”(三维特性)的视觉。,3.立体视觉,4.眼肌平衡 六对眼肌:上、下直肌,内、外直肌和上、下斜肌正视:当眼注视正前方时,若对称眼肌紧张度相等,眼球瞳孔在正中央处。斜视:如果其中一条肌肉紧张度大,则瞳孔偏向一方。隐斜视:若一条眼肌紧张度虽然稍大,但在平时靠对抗肌紧张度的加强予以补偿,瞳孔仍然保持在正中。 陷斜视容易产生疲劳,对射击、射箭和球类等要求准确度很高的项目,运动成绩会受到一定影响。,三、听觉与位觉,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咽鼓管和听小肌。内耳:耳蜗、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一)听觉,听觉的产生过程,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1.听阈与听域 听阈:人能听到的最低声强。 最大可听阈:听觉忍受某一声频的最大声强。听域:从可听阈到最大可听阈曲线之间包括的面积。2.外耳与中耳的传音功能 3.耳蜗的功能 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是声音感受器,(二)位觉,位觉(或前庭感觉):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腔内充满内淋巴,1.前庭器的感受装置与适宜刺激,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有囊斑,囊斑中有感受性毛细胞 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如头前倾、后仰或左、右两侧倾斜时,由于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冲动经前庭神经传到前庭神经核,反射性地引起躯干与四肢有关肌肉的肌紧张变化。同时,冲动传入大脑皮质前庭感觉区,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三个半规管:互相垂直,每个半规管均有膨大端为壶腹,壶腹壁上有壶腹嵴,壶腹嵴也含有感受性毛细胞。 适宜刺激:旋转正负加速度,2.前庭反射与前庭机能稳定性,前庭反射:指前庭器官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以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例如眩晕、恶心、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前庭功能稳定性: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 在体育运动中,从事赛艇、划船、跳伞、跳水、滑雪、体操、武术、链球、投掷及各种球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其前庭功能稳定性较高。所以,经常参加这类体育运动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前庭功能稳定性。,四、本体感觉,本体感受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分布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肌梭与腱梭)机能:分别感受肌肉被牵拉的程度以及肌肉收缩和关节伸展的程度。本体感觉: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躯体感觉。,肌梭结构特点:,梭外肌:,肌 梭:是牵张反射的感受 器。,梭内肌:,与肌梭呈并联关系。,与肌梭呈串联关系。,神经元支配,运动神经元支配,(一)本体感受器结构与功能 1.肌梭,牵拉肌肉(长度、张力)牵拉肌梭神经冲动传入中枢被牵拉肌反射性收缩,2.腱梭,腱梭:分布在腱胶原纤维之间,与梭外肌纤维串联,是一种张力感受器。肌肉收缩张力增加腱梭发生兴奋 冲动传人中枢 反射性地引起肌肉舒张。,当肌肉被牵拉时,先是肌梭兴奋,加强肌肉收缩,对抗牵拉。牵拉加强时,腱梭兴奋,抑制牵张反射,保护肌肉。,(二)运动对本体感受器的影响,人体经常参加体育训练,不仅使本体感受器的机能得到提高,而且能使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及动作时间的判断精确力得到发展。例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