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_第1页
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_第2页
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_第3页
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_第4页
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肝功能项目肾功能项目血脂、血糖、淀粉酶心肌酶谱体液平衡与紊乱(电解质平衡与紊乱),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肝功能 1、蛋白质合成功能总蛋白、白蛋白2、胆红素处理排泄功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3、肝细胞酶ALT、AST、ALP、GGT、LDH,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蛋白质合成功能,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已知有19种血浆蛋白来源于肝脏。,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检验科能开展的项目有TP、ALB、HDL、LDL、VLDL、Fibr等,以总蛋白为例,TP增加90g/L这19种血浆蛋白都可能增加,临床常见免疫球蛋白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明显脱水症状,TP相对增加,主要缘故是水分减少,血液浓缩,区分脱水导致的高蛋白可参比白蛋白浓度,脱水时白蛋白同样被浓缩而导致高蛋白结果。,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TP减少的临床意义:1、水钠潴留。2、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3、结核、甲亢、恶性肿瘤导致消耗增加。4、合成障碍,主要肝功能障碍。白蛋白增高无意义,多数是血液脱水浓缩的结果,空腹十二小时以上的血液有一定程度的浓缩,因人而异。,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白蛋白减少有临床意义,有二个信息提示:1、肝硬化工厂减产2、肾脏功能损害水箱漏水因此白蛋白检验即是肝功能的指标,也是肾功能的指标。,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胆红素检测与肝功能,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胆红素检测与肝功能肝脏对胆红素有摄取、结合、排泄功能,当肝功能损害时,可导致黄疸。黄疸:当TBIL35mol/时,皮肤巩膜黄染,即为黄疸黄疸分类:肝细胞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与肝功能有关的为肝细胞黄疸,阻塞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肝外黄疸,各种原因的溶血导致(新生儿黄疸也属溶血性黄疸)。,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肝细胞黄疸的诊断指标:1.TBIL .DBIL升高,DBIL占TBIL的35以上。2.尿胆原增加,尿胆红素阳性。阻塞性黄疸的诊断指标:1.TBIL轻度增高,DBIL明显增加。2.尿胆原阴性或弱阳性,尿胆红素强阳性。溶血性黄疸的诊断指标:1.TBIL增高,DBIL占TBIL的20以下。2.尿胆原明显增加,尿胆红素阴性。,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肝细胞酶与肝功能,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的关系两种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AST的活力高于ALT,但肝中ALT的活力又高于其它组织,因此肝细胞损伤时,AST的释放虽多于ALT,灵敏度较ALT高,但ALT的器官专一性高于AST。AST在心脏含量最丰富,ALT在肝中活性最强。结论:利用ALT的器官专一性用于肝功能的检测。利用AST的灵敏度早期发现肝炎,鉴别肝脏、心脏损害。临床意义:ALT、AST活性极度升高,多见于黄疸型急性病毒性肝炎,及中毒性肝损害,阳性率100,发生于临床症状和黄疸出现之前。,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二种酶的活性高低,常与肝炎病情的轻重相平行。无黄疸肝炎二种酶的变化与黄疸肝炎大至相同,但阳性率较低,酶活性升高的时间较晚,持续时间较长,升高的幅度较低。慢活肝、肝硬变、肝癌、肝脓疡时,这两种酶轻度增高。,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同时测定这两种酶的意义:急性肝炎早期:ASTALT,这是因为肝细胞中AST在胞浆和线粒体中都有存在,而ALT 只存在于胞浆,同一个肝细胞假如AST、ALT数量相等,AST因为分子量比ALT小而先行释放。 发展期:ALTAST,这是因为ALT半哀期比AST长。因此,肝炎恢复期、慢活肝病人多数ALTAST。肝硬化、肝癌、阻塞性黄疸、胆道炎症、胆石症常见ASTALT.,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ALP与GGTALP升高多见于肝胆及骨骼疾病。胆道梗阻时,梗阻愈完全,ALP水平愈高。Paget病(变形性骨炎)血清ALP水平最高,可达参考值上限的10-25倍。成骨细胞癌患者ALP也很高,骨软化症中度升高,佝偻病患者可升至参考值的2-4倍,这两种病治疗后ALP逐渐下降,骨折愈合期可暂时升高,生长期儿童ALP水平比成人高1.5-2.5倍,骨质疏松症ALP正常。,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GGT升高多见于肝胆疾病胆道梗阻塞患者,GGT水平最高,可达正常水平的5-30倍,用于胆道梗阻塞敏感性高于ALP。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GGT水平可达参考值上限的5-10倍。ALP.GGT二项同测可鉴别骨型ALP,肝型ALP.ALP高GGT正常,提示骨型ALP升高,可考虑骨骼疾病。,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乳酸脱氢酶(LDH)LDH存在于机体所有细胞的胞浆中,各组织中含量高低依次排列:骨骼肌、肝、心、肾、红细胞LDH用于肝功能可见于伴有黄疸的中毒性肝炎,最高可达正常值的10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梗阻性黄疸也可见LDH升高。,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肾功能:代表项目常见尿素,肌酐,尿酸。,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尿素(Bun尿素氮,Urea尿素)尿素是蛋白质代谢产物氨的终产物,氨是有毒的,体内经鸟氨酸循环将氨转变成尿素经肾排出体外。尿素的分子量小,可全部从肾小球滤过,约30%-40%被肾小管重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尿素可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但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1/2以上时,尿素浓度才会升高。作为肾功项目,尿素存在肾前因素,如组织分解代谢加快,消化道出血,摄入过多蛋白质都可引起尿素浓度升高。,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临床意义:生理变化:男性比女性高10%-20%,新生儿比成年人略高,60天后无明显差异,60岁后比青年人高10%左右,妊娠及低蛋白饮食,尿素浓度可降低。,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病理变化尿素产生过多,见于糖尿病酸中毒,高热,饥饿等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快。尿素排泄障碍:见于急性肠炎,烧伤,脱水,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导致肾供血不足时,肾小球肾炎,肾孟肾炎,肾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肾实质损害时,均可引起尿素浓度升高。重症肝脏疾病,尿素产量下降,尿素浓度降低,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尿素的肾前因素鉴别方法: 尿素/肌酐比值。尿素、肌酐同测可计算尿素、肌酐比值,对鉴别尿素是肾前还是肾实质损害有帮助。,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血肌酐几乎不受肾前因素影响,当肾实质损害时,尿素在肾小管的重吸收障碍,尿素的排泄大于肌酐,尿素/肌酐比值下降,两者均以mg/dl计,比值10则说明尿素升高为肾前因素。(以mol计,比值的界限为63酶法肌酐的比值界限为80),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肌酐肌酐是肌酸的终末代谢产物,是小分子物质,100%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基本上不重吸收,代表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临床意义:肌肝来自肌肉组织,其量与肌肉量成正比,肢端肥大症、巨人症时,浓度增高,肌肉萎缩性疾病时浓度可降低,婴幼儿也较低。 血肌肝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失代偿期)、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将导致滤过率降低,血肌酐浓度升高。,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第一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GFR(肾小球滤过率)50-80ml/min,血肌酐:133-177mol/L。第二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GFR50-20ml/min,血肌酐:178-442mol/L。第三期:肾功能衰竭期,GFR20-10 ml/min血肌酐443-707mol/L。第四期:尿毒症期,GFR707mol/L。,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未产物,嘌呤代谢紊乱,能量代谢异常及肾脏尿酸的排泄障碍均可引起尿酸浓度升高或降低。 尿酸测定是诊断痛风的最佳生化指标。 尿酸作为肾功能的指标,主要取决于尿酸的排泄过程。1/3的尿酸在肠道随粪便排出,2/3的尿酸经肾脏随尿排出。,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分四个步骤:A 肾小球滤过:血浆中的尿酸全部经肾小球滤过B 在近端肾小管98%的尿酸被重吸收。C 在重吸收的过程中,吸收量逐渐减少,分泌逐渐增加,最后近50% 的尿酸被分泌到肾小管D 肾小管内尿酸由于分泌作用,其浓度远远超过了毛细血管内的尿酸浓度,致使尿酸弥散进入毛细血管,称被动重吸收,其量可达40%-50%。 经这四个步骤以后,最终排出的尿酸只有6%-10%。,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临床意义: 尿酸增高见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病变早期即可见尿酸浓度增加。由于尿酸的肾前因素对血中尿酸值影响较大,故尿酸升高的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不平行。,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高尿酸血症分两类: 男性高于420mol/L,女性高于360mol/L,即是高尿酸血症。1.原发性:主要由于代谢性嘌呤产生过多或嘌呤排泄减少。2.继发性:各种类型的急性肾脏疾病,药物及毒物,如利尿剂,铅中毒,酒精中毒,酸血症,如糖尿病,长期禁食,肥胖等导致的酮症酸中毒.肿瘤细胞大量增殖,抗癌药物化疗时引起的核酸转换增加,导致嘌呤代谢的增加。 尿酸减少,低于120mol/L称为低尿酸血症,较少见。,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主要见于:1.严重的肝病,使嘌呤合成减少,或黄嘌呤氧化酶活力减退。2.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功能的缺陷,这种缺陷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获得性的,包括注射造影剂所致的急性缺陷,及长期接触有毒物质的慢性缺陷。肾前因素导致的高尿酸血症,如长期居高不下将对肾脏产生毒害作用,肾结石即是典型例子。,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血脂.血糖.淀粉酶,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血脂分析的临床应用:1.测定血脂的目的是评估血脂水平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程度,而不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2.对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血症,血脂测定则是必要的诊断指标。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的定义:脂蛋白:是一系列由颗粒大小、密度、脂质与蛋白质组成各异的复合体。载脂蛋白: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是LP的结构蛋白。是LP代谢酶的辅助因子,是LP受体结合的配体。 两者实际为同一体,脂蛋白测定是根据脂质类型而分出CM、VLDL、LDL、HDL、LP(a)。载脂蛋白测定由免疫方法测出脂蛋白的蛋白部分。分出ApoA1和ApoB。 CM、VLDL主要核心是甘油三脂,HDL、LDL、LP(a)主要核心是胆固醇,因此HDL、LDL又称为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VLDL只能称其为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血脂合适水平与危险水平的划分血脂危险水平划分标准mmol/L(mg/dl)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997) 美国NCEPATPII(1993) TC 合适范围 5.17(200) 5.17(200) 边缘升高 5.205.66(201219) 5.20-6.18(201239)升高 5.69(220) 6.21(240)LDL-C 合适范围 3.10(120) 3.36(130)边缘升高 3.133.59(121139) 3.394.11(131159)升高 3.62(140) 4.14(160)HDL-C 合适范围 1.03(40) 减低 0.90(35) 0.90(35)TG 合适范围 1.69(150) 2.26(200)边缘升高 2.274.51(201399)升高 169(150) 4.52(400)注:我国大多数用血清测定血脂,美国用血浆者居多,血清值血浆.,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 高脂蛋白血症,统称高脂血症,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类,原发的往往有遗传因素,人群中发病率约1%-2%。继发较多见,由许多生理病理因素所引起。 临床常见的高脂血症有: 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生理与病理因素对血脂的影响,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性别与年龄的影响世界上各国人口初生时查脐带血,血脂各项指标水平很接近,说明初生时血脂的起点是基本一致的,成年后各国人群血脂水平不同,除了有一定遗传因素外,主要是环境因素特别是饮食性质不同所致。TC:男性五十岁以前高于女性,五十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LDL-C:随年龄变化和男女差异与TC相同。HDL-C:年龄变化不大,女性略高于男性。TG:健康人TG水平因生活条件而异,与TC不同,高糖低脂肪膳食不会使TC升高,但能使TG达到较高水平,TG随年龄变化有上升趋势,男女五十岁后的变化与TC相同。,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饮食: 肥胖:肥胖者TG、TC较高、HDL-C较低。吸烟:使HDL-C,apoAI偏低,被动吸烟也促使HDL-C下降。饮洒:中度饮酒者可使apoAI.HDL-C升高,也可使TG、TC升高,但减少心梗死的危险。运动:静止的生活方式使LDL-C与TG升高,强烈运动使TG,LDL-C,apoB下降。妊娠:在生理与内分泌的作用下,2-3周时,除HDL-C外其余血脂指标显著增高。疾病引起的血脂变化,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甲减病可见继发性高脂血症,常见TC、LDL-C升高甲亢病则TC、LDL-C都低糖尿病(II)常见不同程度的高TG血症,对II型糖尿病控制血糖可使TG、HDL-C、LDL-C正常化。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常见TC、LDL-C、TG、apoB 及Lp(a)显著增高,但apoAI、HDL-C较低。胆道阻塞性病人TC会显著增高。癌症常使TC、HDL-C下降,白血病患者下降最明显。,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原发性高脂血症(家族性)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生化检查血浆呈乳状有大量的CM与VLDL存在,TG可高达56mmol/L,LDL、HDL、LP(a)都降低,此种血清放4C冰箱过夜可出现奶油上层,下层变清。临床症状有间歇性腹痛,胰腺炎等。此病不会引起AS性心血管病,但胰腺炎可危及生命,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可保持不发生症状。,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血糖: 主要用于糖尿病的诊断。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即可诊断糖尿病,正常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达到或接近空腹水平。,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以后的低血糖结果也应引起重视. 1.生理性低血糖,常见于长时间空腹,和剧烈运动后。 2.病理性低血糖A.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垂体前叶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而使生长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B.严重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储存糖原及糖异生等功能低下,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淀粉酶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艾兹病毒感染所致胰腺炎,胰腺损伤,AMS测定对上腹钝性伤或锐性伤所致胰腺损伤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也应经常测定淀粉酶以防胰腺炎的发作。,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AMS有三种存在形式1.s-Ams:唾液淀粉酶2.P-Ams:胰淀粉酶3.M-Ams上面二种Ams与抗淀粉酶自身抗体结合形成巨淀粉酶,分子量大,不易从肾小球滤出.M-Ams与胰腺炎的鉴别要点:血Ams异常增高,而尿淀粉酶正常.,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心肌酶谱与心肌标志物三联卡:心肌酶谱的组成:AST,LDH,HBDH,CK,CK-Mb心肌标志物三联卡的组成:CK-Mb 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AST在心肌细胞大量存在,心肌梗死患者疼痛发作后6-8小时,AST明显升高,发病后48-60小时达峰值,3-5天降至正常,如有新的梗死发生则AST再度升高,测定AST对预后和观察病情有一定意义.,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LDH:心肌细胞中LDH活力比血清高数百倍,心肌的少量损伤就会引起血清LDH活力的显著增高,心梗发作患者24小时-48内升高,2-3天达高峰,7-11天恢复正常.HBDH:LDH在心肌的同工酶,比LDH,AST更有特异性,心肌受损时比AST在血清中的持续时间长.CK:骨骼肌,心肌都存在,CK,CK-MB联合应用才能鉴别心肌受损,单纯CK增高常见于各型肌营养不良患者或运动中肌肉损伤.CK-MB肌酸激酶在心肌的同工酶,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CK-MB增高先于总活性,最早于2.8-15.1H出现,高峰值在19.2H左右,范围可达27-803单位,30H左右消失.,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肌钙蛋白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发作6-8小时即可检出,报告方式为定性试验,阳性即有诊断意义.肌红蛋白:心梗发作后1-3小时开始升高,4-12小时达峰值,72H恢复正常.是所有心肌梗死相关测定项目中最早出现的指标,定性试验阳性即有诊断价值.,生化项目临床意义讲座,CRP:C反应蛋白升高在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CRP水平较高,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用于老年人意义不大.CR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