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陈君,实训作业(交流,PPT),考察一所幼儿园的环境,分析可能对幼儿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完成一份简易报告. 调查一所幼儿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完成一份简易报告. 作一份有关幼儿心理问题的个案研究,完成一份简易报告.,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障碍的矫正,没有耐心打架骂人偷窃残害小动物说谎,遗尿症多动症学习障碍性别认同障碍孤独症,厌食口吃睡眠障碍退缩性行为吃手指和咬指甲,第一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一、概念简介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概念简介,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传统观点认为:健康是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曾把健康的概念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横向纵向,健康,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 贯穿了生命历程的始终。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整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成立时通过的宪章。健康: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健康。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互为影响。,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保证。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二者缺一不可。,心身疾病,病因或发病过程与心理因素明显有关的一类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伴有、也可能并无组织的损伤。 国际疾病分类法:1、有肌体组织病变的心身疾病,如哮喘、皮炎、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寻麻疹等; 2、无肌体组织病变的心身疾病,如心因性斜颈、心因性呃逆、过度换气、心血管神经症、心因性痛经等。 考试焦虑症、出国焦虑症 情绪与丘脑、激素,公交司机被82岁乘客骂两站地后晕倒,司机感到不适后停车昨日10时30分许,记者联系上了当事司机祝江,交谈中,他说仍感到胸口发闷,身上冒虚汗。他说:“如果我有错,乘客打我、骂我都行,什么错都没有,他还不停地骂,特别难听,我也是被气坏了,实在受不了了。”祝江说,当时,华侨新村站点处停着一辆大客车、一辆轿车,他进不了站点,就把公交车停在轿车后边,等乘客上下车后,关上车门发动车,左转准备进入行车道。这时,有人不停拍打车门,见还有乘客后,他就打开了车门,没想到上车后,这名老人就不停地骂他。,他说:“当时,门前已经没人了,老人是从车后边过来的,根本看不见。上车后,他说我不等他,不停地骂,挺难听的,我就说您都那么大岁数了,别再骂了,谁都有爸妈,没想到他骂得更厉害了,那么多乘客劝也不行。”在老人不断的骂声中,车辆行驶至西解放立交桥下桥方向时,祝江感到胸口非常难受。为防止发生意外,他就赶紧把车靠边停下,起身准备劝说老人不要再骂。这时,他忽然觉得非常难受,身体一直哆嗦,随即就昏倒在车内。他说:“当时,我真是被气坏了,多亏那么多好心的乘客帮忙,谢谢大家。,性格ABC,A型性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急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心血管疾病) B型性格的特征是:遇事从容不迫,工作条理性较强,生活态度轻松愉快,积极乐观。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比A型人好。B型性格的人很少有心理疾患,他们能从容不迫地应对现实中的人和事,即使患病,也较容易痊愈。,C型性格的特征是:性格内向,长期抑郁而又不善于表达,表面沉默不语,逆来顺受,但怒气难消。有精神创伤史,大多有父母不和或有过感情创伤,情绪抑郁,好生闷气,但生气又不对外人宣泄;极小的生活事件便可引起焦虑不安,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压抑怒气,往往为取悦别人而取消自己的需要。(癌症,3倍) 心宽体胖,幼儿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1) 婴幼儿的心理不同于成人心理。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独特的方面。 幼儿心理健康主要指幼儿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认知、情绪、社会性和行为四方面不断发展的能力。 2)年龄特征明显 幼儿的年龄特征,总体上说是好奇、好问、好动、热情、率真、投入。 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他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都带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特点。,案例,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做教具,突然骅骅跑了进来,皱着眉头说:“崔老师,你把剪刀给我!我要把他们的脖子都剪断。”我吓一跳,说:“这是很危险的,小朋友之间不能做这么危险的动作,这是不对的。有什么事情你告诉崔老师,好吗?”骅骅说:“我就要剪刀剪死他们。”我问:“他们是谁?”“他们,所有小朋友全都剪断,我要把他们都杀死!”“为什么呢?”“他们说讨厌我。”“你做了什么,他们会这么说?”“反正我就要把他们杀死,全部都杀死!谁让他们说讨厌我?”原来,今天餐前活动时间,郭老师给小朋友们放动画片,正当大家看的开心时,骅骅突然跑过去把电脑电源拔掉了。郭老师见状立刻拉开他唬他说,电脑不能乱碰的会坏的,你看,都黑(屏)了。小朋友们齐声说:“讨厌骅骅,讨厌骅骅”,案例: 在班里她不说话,不与同伴交往,不爱玩玩具,不运动,不愿做操,她拒绝参加班里组织的任何活动,一人默默地坐在小椅子上不让小朋友接近她。老师同她讲话时她有时会露出很害怕的眼神,有时她会把头扭到一边装没听见不理你。小朋友和她接近同她交往时,她要么不理会,要么推开小朋友,甚至用双手捂着脸哭。经过观察,婷婷虽然不同人交往,但她会用眼睛注视老师和小朋友的活动,当有的小朋友做出滑稽的动作时,她也会哈哈大笑,而当她发现有人看她时,她会立即收起笑容,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1、动作发展正常2、智力发展正常3、性格特征良好 4、情绪反应适度5、行为统一协调6、人际关系融洽7、 自我意识良好 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宝宝大动作发展顺序,宝宝精细动作发育顺序,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 语言发展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广义:是一切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和人格健全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的有关教育、学科渗透和社会影响。狭义:是学校范围内的、以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和人格健全为目的的专门教育。,从内容看: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从性质看:发展性教育、补救性教育从途径看: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从类型看: 团体发展性教育、团体补救性教育、 个别发展性教育、个别补救性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围绕幼儿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使幼儿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其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从而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三层含义: 1、促进 2、系统 3、预防和干预,幼儿心理健康保健的内容,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培养社会交往能力,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品德行为习惯),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一)和谐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幼儿阶段是儿童各种素质结构发展的奠基阶段,是儿童健康心理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以同伴关系发展为例。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差的儿童青少年,日后的自我适应也较容易产生困扰,包括学校适应不良,较低的学业成就,较高的退学率和辍学率,较高的少年犯罪倾向以及成人期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以自我控制为例。四、五岁时能做到自我延迟满足的儿童,十余年后,其在学业成绩、社会适应能力、应对挫折和压力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二)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需要 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4-16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其中幼儿占很大比例。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3-4岁的幼儿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出多动、坐立不安,25%的幼儿表现出偏食,22%的幼儿性情古怪。 林达等在中美儿童发展报告中指出,3周岁美国儿童的微笑率比同年龄的中国儿童多55.6% 2004年6月4日光明日报在国内首次公布了15个城市的儿童心理问题的 调查结果,“注意力差、容易分心,难以完成任务,在幼儿园坐不住,来回走动”,被列为十大问题之首,其余九种问题分别是“偏食挑食、吃饭慢、不肯吃硬的食物”“明显多动”“多分依恋,缠人”“不适当的吮吸行为”“孤僻,难与同伴交往”“过分好强,处处争第一,受不了一点挫折和批评”“每天痴迷电视、游戏达数小时”“违拗性严重”“有睡眠问题”。,(三)改变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需要。 1、偏重身体健康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偏重智力培养,忽视人格的促进 不少幼儿园往往把检测幼儿的身高、体重、血色素三大指标作为衡量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但对幼儿的入园焦虑(子子例)、过度依赖、爱发脾气、任性等心理问题却不以为然。,分离焦虑,有一个8个月大的孩子总是哭,让妈妈非常发愁。“只要我离开一会儿,他就会放声大哭。我上卫生间他也哭,我只好按着门,露出一道缝隙,让他看见我。” 孩子刚出现分离焦虑时,一刻也不能离开妈妈,让妈妈感到疲惫和苦恼,但也因此说明母子已形成牢固的依恋关系。反之,则说明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情绪性障碍。 分离焦虑时孩子出生后要经历的第一个难关。,8个月以后,24-36个月逐渐减轻女:3周岁;男:4周岁故意置之不理,问题会更加严重有的妈妈担心孩子变得过于依赖,故意对孩子要和妈妈在一起的要求置之不理,或者藏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这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感。妈妈有时把孩子放在学步车中,自己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忙家务,同样让孩子不安。2周岁后,健康的孩子会渐渐体会到外部世界比妈妈更有趣,会主动离开妈妈怀抱。在这之前,妈妈要用温暖的怀抱和爱抚来对待焦虑的孩子。迫不得已离开,也一定告诉孩子:妈妈爱你,一会就回来。孩子一周岁左右时,在与父母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前,妈妈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与孩子在一起,尤其是孩子生病时。(子子例),2、只重视发展好的幼儿,忽视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 例子:上公开课 3、偏重幼儿的知识技能培养、忽略了幼儿情绪情感、态度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识字、计算、学琴学会学舞蹈、学英语,不惜牺牲孩子的兴趣为代价(琴童例子) 4、追求奢华的物质环境,忽略人文关怀的精神环境 5、幼儿园、家庭与社会文化之间衔接不够 书籍、电影电视网络中的暴力、色情 中班幼儿频上厕所。,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总目标 促进全体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充分开发幼儿的潜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题升其幸福感,为其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具体目标: 1、使幼儿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2、培养幼儿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 3、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训练幼儿的思维,开发幼儿的智能和创造力。 4、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幼儿给与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早进行心理教育,防止问题的发生。,第二篇: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一、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一)前提条件:遗传 遗传为幼儿心理健康提供了潜在的动力设备和生物前提。启示:加强婚检,禁止近亲结婚,防止遗传疾病。 唐氏综合症,近几十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的重大进展,表明了在精神疾病中,精神分列症,躁狂抑郁症和癜癎性精神病等所谓内源性精神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过程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人对精神病人的家属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亲属中血缘关系从远到近,则患病率具有从少到多的趋势。上海市1964年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做了普查,也发现了类似的趋势。其具体关系见表。,精神病患者家属中远、近亲的患病率亲缘关系 患病率父母 33.21% 同胞 30.10%父母的同胞 13.56%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12.66%第一代堂兄姐妹 6.46%第二代堂兄姐妹 4.20%表叔伯父与表舅姨 3.64%,卫生部门在对精神病人的家属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后发现,其亲属中血缘关系从远到近,发病率具有从少到多的趋势。如果祖父辈得病,孙辈得病的几率为12.66;父母的同胞有精神病,子辈得同类病的几率为13.56;父母有精神疾病,子女得同类病的比例是33.21,这说明心理疾病确实也会遗与遗传有关的精神疾病,一般认为躁郁症(特别是抑郁的)与单基因显性遗传的因素有关部门;先天愚型(又称伸舌样痴呆或唐氏综合症)则是染色体畸变造成的遗传病;精神分列症,有人认为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的疾病;但更多的人认为与多基因遗传的因素有关。,(二)先天环境:胎儿孕育,1、母亲的体重过胖或过瘦都不利于胎儿发育。过胖可能导致胎儿过胖或不容易受孕,而且患高血压的比例也大得多。 过瘦则缺乏营养,容易贫血、肌肉痉挛、甲状腺肿等疾病。 2、母亲的身高母亲过矮(低于1.40米)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和产出。3、母亲的孕史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妇女有过4次以上孕史,再怀孕会有更大的危险性,出现低重儿或死胎、习惯性流产等,甚至不能怀孕。,4、母亲的年龄超龄和年龄太小都有消极影响年龄太小:15岁以下,尚未发育成熟,产出低重儿、死胎、分娩困难等。超龄:35岁以上,发生唐氏综合症的概率增大;会使分娩时间过长和死胎增多。23、2427、28岁为最佳生育年龄。35岁以上生育 (唐氏综合症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胎儿患唐氏综合症的概率,孕妇 30 34岁为1.66,35 39岁为 3.22,40 44岁时上升到 12.52,45岁以上则达到 29.74 。,超年孕妇:(1)发生唐氏综合症的机会增多;(2)35岁以后生第一胎,会使分娩时间过长,难产机会增加,死胎增多。,5、母亲的营养 营养不良 营养过剩 饮食结构(不良饮食) 早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胎儿的生理缺陷;后期营养不良,可能出现低体重儿。而且,会影响到儿童智力的发展。 对3个月3岁的婴儿的研究表明,如果怀孕期间母亲严重营养不良,其婴儿的智商明显低于其他儿童。,一般孕妇每天所需热量:25003000卡所需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类别:谷物、素菜、水果、鱼禽肉蛋、 奶类、豆制品、油脂和坚果。,孕期缺碘,新视点:容易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导致胎儿出生后患呆小病孕妇体内缺碘后,将会影响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合成,造成胎儿大脑在发育时主管语言、听觉和智力的皮质不能完全分化,导致出生后患“呆小病”,表现为生长缓慢、反应迟钝,并出现头大、鼻梁下陷、舌外伸流涎的特殊面容,成年后身材矮小,甚至出现聋哑、精神失常等,而现今对于呆小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应对法:孕期要注意均衡地摄取营养,特别是生活在缺碘地区的孕妇更要注意摄取富碘食物,坚持食用碘盐,使体内的碘能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孕期缺铜,新视点:容易影响胎儿体内的铁质吸收和运转,使胎儿发生贫血。孕妇血液中的铜含量过低时,会造成胎儿体内缺铜,影响胎儿新陈代谢中的有些酶活性及铁的吸收、运转,造成胎儿缺铜性贫血。因此,孕期不可忽视对铜的摄取,一定注意补铜,以免对胎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应对法:补铜的途径以食补为主,富含铜的食物是动物肝、肉类(尤其是家禽)、水果、硬壳果、西红柿、青豌豆、马铃薯、贝类、紫菜、可可及巧克力等。,孕期缺锰,新视点:容易影响胎儿的骨骼生长发育,发生关节变形。 妊娠期缺锰会引起胎儿产生多种畸变,特别是严重地影响骨骼发育,出现关节重度变形,所以孕期一定要注意摄取锰。一般来讲,如果孕妇以谷类和蔬菜为主食通常不会发生缺锰,但要是经常吃加工得过于精细的食物或总以乳品、肉类为主食,还是会造成体内缺锰。 应对法:孕期要注意均衡饮食营养素,同时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和粗粮。,孕期缺铁,新视点:容易使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导致出生后体重过轻。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分,孕妇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把氧气和营养物质携带到胎儿的组织细胞里,影响胎儿的新陈代谢,容易使胎儿发生缺铁性贫血,还会阻碍胎儿的生长发育速度,使胎儿出生后体重过轻。应对法:孕期5个月后,注意从饮食上摄取富含铁的食物。,孕期缺钙,新视点:容易影响胎儿的骨骼密度,发生骨质疏松。美国医学专家对数百名孕妇进行调查得出一个最新结果,即孕妇在怀孕期间每天对钙的摄取量未达到1200毫克,低于600毫克时,就会使胎儿的骨密度发生疏松。那些被调查的孕妇在医师建议和指导下补充钙剂,胎儿的骨密度很快就恢复到正常。但也没必要过量摄取钙质,胎儿的骨密度并不会因此而增加, 只要按照正常的需要量每天摄取即可。应对法:孕期每天都应该注意摄取足够的钙质,包括富钙食物,如牛奶、乳酪、深绿色蔬菜和水果等天然食物,同时在医师指导下补充钙剂。,孕期缺锌,新视点:容易影响体内胎儿新陈代谢,使胎儿的大脑发育受到损害。 美国医学研究发现,任何出生时体重轻、头围小或智力有缺陷的婴儿,他们的母亲在孕期都因未摄入充分营养而发生缺锌。锌对胎儿的脑组织发育非常重要,孕妇在孕期缺锌将对胎儿的大脑发育造成损害。 应对法:从饮食上纠正,注意摄取瘦肉、蛋、禽、海产品、牡蛎等富锌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孕期缺乏晒太阳,新视点:容易对胎儿的大脑产生不利影响,增大日后发生精神异常的几率。孕妇经常接受不到户外的阳光,会使胎儿在早期发育阶段缺乏维生素D。这不仅只是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还会对他们的大脑产生不利影响。英国医学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欧洲和北美洲在春天里出生的人,由于母亲在孕期经常晒不到太阳,他们在成年受到较大惊吓后患精神分裂症的几率增大。应对法:孕期经常去户外晒太阳,特别是寒冷或雨和雾较多的地区的孕妇。,孕期高脂饮食,新视点:容易使胎儿日后在代谢和心血管方面发生异常(肥胖、糖尿病),增大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一些研究显示,母亲在孕期经常摄入高脂饮食,与胎儿日后发生的代谢和心血管方面异常有直接联系,容易增大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尽管胎儿出生后父母注意给他们提供健康饮食,但在成年后患高血脂和高血压的几率仍大于其他人。应对法:孕妇在怀孕期间每天摄入的脂肪量不应超出一天食物总热量的30%,以免成年后引发心血管疾病。,孕期免疫力过强,新视点:容易把胚胎组织当作致病菌持续不断地进攻,导致胚胎流产。 虽然人体免疫系统可以保护人体免受外界致病菌的侵扰,清除体内变异细胞,使身体获得抵抗力。但如果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特别是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将会使体内的免疫功能过于敏感和强大,把胚胎组织当作致病菌持续不断地发动进攻,导致胚胎无法存活。应对法:免疫力过强的女性应该在孕前积极治疗,保护胚胎正常发育。,6、母亲的健康状态或生活习惯,1)风疹、伤寒、白喉、梅毒、淋病等,都会影响怀孕或胎儿发育,尤其是胚胎期,它是头、脊柱、心脏和其他器官发育的关键期。可能引发的先天缺陷:小头、小眼、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耳聋、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手指脚趾畸形等病毒感染多是指弓形虫(T)、风疹病毒(R)、巨细胞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C)及其他病毒感染等,简称为TORCH。这是一组引起胎儿感染,并造成胎儿畸形或发育异常的病原体。一般来讲,孕妇感染了TORCH病原体后,大多表现为隐性感染,并没有明显症状,但却会对胎儿产生严重影响。近年,西方发达国家及国内一些医院,已经开展围产期TORCH筛查,对孕妇取血或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一旦发现阳性马上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缺陷发生对策:目前对风疹病毒以预防为主,可在孕前接种风疹病毒减活疫苗,但在接种疫苗后3个月内避免怀孕。孕早期如疑及被感染,去医院做免疫性抗体IgM测定。一旦确定是急性风疹,要考虑终止怀孕。准备怀孕时最好不接触猫等宠物。当经检查确诊体内有弓形虫感染时,立即采取治疗,待血清抗体转阴性后再考虑怀孕。孕早期一旦被弓形虫感染应做人工流产,防止畸形儿出生。,孕妇患龋齿或牙周炎,新视点:容易感染胎儿导致先心病、出生时低体重或早产患中度或重度龋齿及牙周炎的孕妇,口腔中产生的细菌抗体容易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盘,使胎儿受到感染,导致出生后患先天性心脏病。而且,有轻微牙病的孕妇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性,也会增加6-8倍。美国对早产儿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早产儿的母亲口腔中都有细菌抗体,而足月出生的婴儿母亲却没有这种现象,牙周炎孕妇发生早产几率是正常孕妇的7倍。应对法:患牙周病的孕妇要积极治疗,准备怀孕的女性应在孕前就做牙科检查。,2)药物 某些抗菌素,如四环素、抗凝剂、镇静剂等,抗恶心药物和镇静药在怀孕前3个月影响最大,导致畸形;在怀孕后期,链霉素、四环素和磺胺药物会产生消极影响,过量的维生素A,B,C,K,B6也有害。 反应停,3)酒精酗酒母亲容易导致胎儿酒精综合症,造成躯干畸形、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心脏缺陷以及胎儿肌肉受损。表现为婴儿生长迟缓、早产、智力落后、身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酗酒发生在前3个月,会导致胎儿心脏缺陷、小头、关节畸变、心理障碍以及动作迟缓。还可导致流产。4)吸烟一氧化碳和尼古丁妨碍对胎儿的正常供氧。在怀孕最后三个月影响最大,影响大脑发育,造成智力缺陷、情绪不稳、多动症等。不喝咖啡,7、母亲的情绪状态通过释放神经激素,进入血液,使胎儿体内发生化学变化1.精神压力 2.极端情绪或直接、重大精神刺激.不良情绪:可能引发的先天缺陷:兔唇、多动症怀孕7-10周这一期间,是胎儿唇腭发育的关键期。如果母亲过于紧张、沮丧、恐惧、愤怒或长时间不安,向胎儿输送的激素就会发生失调,严重影响腹中胎儿的发育,促发胎儿形成兔唇、腭裂等畸形,或是引发流产。在怀孕晚期,母亲的不良情绪会使胎儿的大脑与内脏之间不平衡,影响胎儿的性格形成,导致“性格异常儿童”,如多动症、挑食、爱哭闹、好发脾气等。,8、母亲所处的环境因素(1)生物因素:例加,病毒、细菌等。孕妇血液的病毒通过胎盘血管的破坏而进入胎儿体内。风疹、巨细胞或单纯疮疹、水疽、腮腺炎等病毒会伤害胎儿,严重的急性感染可杀伤胎儿而造成流产、早产。(2)物理因素:例如,x线、放射线、镭等电离辐射,可导致胎儿畸形、智能低下、骨骼和脊柱等畸形。 高空飞行容易导致胎儿缺氧,出生时容易患各种慢性缺氧症。 噪音,(3)化学因素:例如,对苯、甲苯、铅、汞等接触过多者,可造成胎儿流产、早产,胎儿低能和低重儿。(4)毒素食物:例如,化肥和杀虫的农药,接触多了会使孕妇血液里含一定浓度的毒物,不利于胎儿发育,甚至产生畸形儿。(5)饮食问题:容易中毒食品包括未洗净的蔬莱或未削皮的水果,可能有农药污染:以及腐败有菌物品等等,这些食品既不利母亲的身体健康,也有碍胎几的发育。(6)机械因素:例如,过量的劳动外伤和跌撞等,有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有时会引起流产和早产。,接触放射线可能引发的先天缺陷:小头、痴呆、小眼、脑积水等怀孕早期,特别是最初15-56天,正是胚胎器官高度分化形成时间。如果接受X射线照射,极易导致胚胎发生先天缺陷,因为X射线具有很强的致畸作用。避免缺陷发生对策:在怀孕最初3个月内,腹部绝对禁止X射线照射,胸部透视最好要推迟到怀孕28周后。骨盆X线测量或拍摄胸片,均应安排在怀孕36周后。在不知道自己怀孕的情况下,如果做了X射线或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和检查,是否继续妊娠或终止可以去征求医生的建议。如果从事放射工作,怀孕期间最好暂时离开岗位,改做其他工作。,分娩过程防止缺氧早产: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后天生长:生理发育,中国飞鱼杨洋成为中国代表团本届残奥会第一个“四冠王” 15岁的杨洋成为中国代表团最耀眼的明星,他在男子50米自由泳S2级的比赛中,以超过第二名1秒08的成绩赢得冠军,这是他在本届残奥会上赢得的第四块金牌,此前他已经赢得该级别的100米、200米自由泳和50米仰泳的冠军。 杨洋来自浙江宁波,由于早产导致脑瘫,虽然智力正常,但四肢患上“马蹄足内翻”的病症,双手、双足内翻,无法走路,经过矫正手术后才勉强能正常活动手脚。15岁的杨洋无法行走,但他却是伦敦泳池中最耀眼的明星。5年的游泳训练,杨洋的身体不仅得到极大康复,而且“飞鱼”也成为中国代表团在伦敦夺得金牌最多的“四金王”。,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早期经验(爱德华大夫,弗洛伊德)(父与子心理访谈)应激事件 家庭应激事件、社会重大事件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儿童PTSD的症状特征 儿童的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可表现为梦魇,反复再扮演创伤性事件,玩与创伤有关的主题游戏,面临相关的提示时情绪激动或悲伤等;回避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分离性焦虑、黏人、不愿意离开父母;高度警觉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过度的惊跳反应、高度的警惕、注意障碍、易激惹或暴怒、难以入睡等。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PTSD的表现也可能不同。,案例:在灾难中受到惊吓,寸步不离父母,一天,一对母子来到心理关怀站。快走到门口的时候,5岁的小铭(化名)突然停住,一溜烟躲到妈妈身后,紧紧抱住妈妈的腿,不肯往前一步。妈妈哄他好半天,他才开口问了一句话:“这个房子会塌吗?”尽管后来他还是进来了,却始终没松开妈妈的手,也没开口说过一句话。妈妈回忆说,那天中午小铭和小朋友们一起在幼儿园里午睡。地震发生时,老师们赶紧把孩子们都转移到了操场上,保护了他们的生命安全,可是这突如其来的巨大震动还是把孩子们吓得不轻,哇哇哭成一片。随即家长们纷纷冲向幼儿园寻找自己的孩子,而小铭的妈妈因为路上的耽误晚到了一点,让小铭在等待的过程中更加恐惧惊慌。由于妈妈自己也受到惊吓,在急奔到幼儿园接到小铭后,已经无力抱起小铭,只能紧紧地拉着小铭的手,往家的方向奔去,那里还有爷爷奶奶。一路上小铭紧拽着妈妈,也目睹了两边楼房倒塌、甚至压住人的场景。后来,小铭颤巍巍地问妈妈:“那些人好可怜哦,爷爷奶奶也会被压住吗?”妈妈却无言以对,因为这时已经无法联系到爷爷奶奶了,自那以后,小铭跟着爸爸妈妈睡过马路、住过帐篷、去医院找过亲人和朋友,没有一步离开过妈妈或者爸爸,同时他也目睹了大量的悲惨甚至血腥的场面。渐渐地,小铭很少开口说话了,除了跟爸爸妈妈还有简单的交流,在见到他人时都是回避躲藏,要进入任何建筑物之前都要跟父母确认好几遍“这个房子会塌吗?”。,分析与治疗,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当他们遇到灾难事件,最普遍的心理反应可能会表现为严重的分离焦虑,不肯跟父母离开一步,这正是他们的安全感极度缺乏所致。小铭在受到地震惊吓之后,已经极度害怕惶恐,再加上等待妈妈的过程,更加剧了他的焦虑不安,安全感急剧下降。之后,他又亲眼见到了大量的悲惨场面,更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刺激。低龄儿童在受到创伤之后,我们更多借助于一种表达性治疗的干预方法。1.绘画治疗。这是逐渐打破他心灵隔膜、建立起关系的最佳工具。我们之间不用语言,只用绘画的方式逐渐拉近了距离。2.游戏治疗。当他可以“放开”爸爸的手后,我带他走出房间,走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玩耍。让他逐渐开始面对和适应独处后的焦虑和恐惧。经过一个多月的追踪走访,小铭恢复得很理想,话语开始多起来,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童真。,三、后天环境和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不少心理障碍的幼儿的背后可能有着病态的家庭。 一个寒冷的夜晚,一名6岁的小女孩绑架了邻居3岁的小男孩,将他绑在树上,用火烧他。这名小男孩目前正在医院,情况很危险,而小女孩则被警方拘留。她叫习拉,她的母亲在她4岁时就离家出走,父亲一直在监狱中。习拉碾转于亲戚、朋友的家中,后来被抛弃在高速公路的围墙下,最后被社会工作者带到救助中心时,全身是被虐待留下的伤痕。家长的教养方式:(民主、专制、放纵、忽略) 家庭结构、家长的期望、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家庭经济地位(药家鑫杀人案、富二代、官二代),药家鑫事件,药家鑫杀人案案情回顾: 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被告人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外国语学院长安校区返回西安,当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围墙外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从随身背包中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杀人后,被告人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途中再次将两行人撞伤,后交警大队郭杜中队将肇事车辆暂扣待处理。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经法医鉴定:死者张妙系胸部锐器刺创致主动脉、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而死亡。,药家鑫杀人案一审判决结果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药家鑫的残暴是教育出来的。父亲是严酷的军人:“从小到大的生活几乎除了学习之外就是练琴有一段时间爸爸看我成绩不好没有努力学习,把我关在地下室里面,除了吃饭能上楼以外,其他时间只能在地下室里呆着。”母亲助纣为虐:“为了练琴,妈妈都会打我,或者拿皮带抽我”。药心理扭曲了:“我觉得看不到希望,天天压力特别大,我经常想自杀。”因为家长的逼迫,孩子的真实想法长期受压制,敢怒不敢言,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别一方面家长的高压政策让小孩不会与人沟通,产生认知偏差,看问题极端化,对突发事件难以应付。,望子成龙父母心,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不少中国的家长只注重物质供给,根本没有认识到孩子的情绪感受、人格尊重也是重要的成长元素。他们生怕孩子哪怕吃一点点的苦,恨不得把孩子放在蜜罐里,把孩子的一生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手安排。安排、安排,除了安排还是安排!结果孩子每天都在做不感兴趣的事情,逐渐失去了自我与自由,于是孩子们在压抑中沉默、在沉默后“成魔”。某种意义上,上述案件都是潜意识在作祟。潜意识占据着人类意识的95%,长期压抑的紧张情绪往往会在某一瞬间突然总爆发,因此千万不要忽略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家长们应尊重孩子的共性以及个性,给孩子自信肯定及自由的空间,激发孩子的各种表现能力,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活空间,帮助孩子养成健康、快乐、阳光、积极的心理。通过平衡、调整、疏导孩子心理,案例一,女,3岁2个月,孩子的父亲为军人,长年在外,不能顾家,母亲是工人,且为独女,家中另有两位长辈,孩子一出生就由外公外婆抚养。由于父母和家中老人对孩子过于宠爱,使孩子较任性,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幼儿园,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爵吞咽慢,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内。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中是点菜吃饭,每天都是外公外婆喂吃,遇到孩子不开心而不肯进餐时,就会将饭菜吐在桌上,家长束手无策,但又舍不得批评孩子,一味地迁就。,案例二 男,3岁6个月,孩子的父亲为个体经营者,平时忙于生意,把家事全交由孩子的妈妈照管;母亲无业,在家整天与邻居搓麻将打牌,孩子的接送和照顾全委托给了保姆。虽然妈妈平时不顾孩子,但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总是不加思考就一口应承充分满足,久而久之,孩子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耍赖打滚、大声哭闹,不满足要求就扒在地上不起来,有时甚至拒绝进食,乱掷玩具发泄不满。,案例三 早上一来园就争抢喜欢的玩具,也不管玩具是否已经有小朋友在玩,有时为了抢到玩具拉起同伴的手就咬,使家长、幼儿意见很大。据保姆反映,平时害怕孩子发脾气,家里人总是小心翼翼地对他,为的是让他高兴。,视屏资料,心理访谈父与子363期2010.11小人国,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压力 幼儿园环境: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 幼儿园环境应该是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与安全便利的环境,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 不公正、偏爱、无同情心、蛮横粗暴、讽刺挖苦,案例,一所幼儿园打出招生广告,承诺三年内使幼儿认识一千字,学会汉语拼音,会做100内的加减法,会背九九乘法表,同时学习英语,能够进行简短的对话。,镜头之一:在某幼儿园里,小朋友们正在进行晨间活动。一个小朋友高高兴兴地跑到“建筑角”准备拿积木拼搭,一不小心,一筐积木全倒翻在地上。老师生气地大声说:“你怎么回事?!光会调皮捣蛋,真讨厌!快把积木捡起来!”这个孩子呆呆地望着老师,等老师视线转移时,他悄悄地走到活动室一角的桌边,师源伤害,调查表明: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于身边的长者,主要指家长和教师。 据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小学生竟然占了近半数之多;有46.8的学生感觉在学校有自己害怕的老师, 52.5的学生在老师请他去办公室谈话时感到很紧张。 师源性心理伤害是由于教师对学生采取了不恰当的教育行为,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疾病包括学校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极端案例:熨斗烫脸,镜头之二:一个小女孩走出活动室,恰好一个小男孩往里跑,小男孩把小女孩撞倒在地上,小女孩忍不住大哭起来。老师忙跑过来,对小女孩说:“哎呀,他不小心撞到你了。”接着老师转向小男孩问:“怎么办呢?”小男孩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此时小女孩想哭又忍住了。老师对小女孩说:“脸被泪水弄脏了,来,老师用手帕替你擦擦。”老师帮小女孩擦干净脸,整理好衣服后,说:“让老师看看,哟!真漂亮。”小女孩笑了。,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环境适应论,环境不仅包括学校,还有自然、社会、人际环境,智能成长除先天因素外,环境对其起重要作用。 一、有预备的环境的意义: *儿童是精神胚体,有赖环境的保护、滋润。*儿童是个探索者,需赖以吸收环境中的各种印象来建构其心智。*童年之秘隐藏在儿童的环境中,唯有透过开放的环境,才能将真正内在的潜能发展出来。*环境是教育的工具,所以预备一个适合儿童开展其禀赋的环境,成为其新教育的目的。,二、什么是有预备的环境? *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儿童唯有通过如此环境才能达成工作的能力,形成真正自己、建构自己、成为人。,三、预备环境的观念:*真实的观念*自由的观念*社会化的观念 预备环境的原则? *尊重、互动的交往原则*独立操作的无竞争原则 “竞争” :挑战自我、 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轻松、愉快的学习原则*自然、有序的开放性原则*挑战自我的探索性原则,四、教室环境的六大要素:1、自由与纪律*唯有孩子在自由的气氛中才会显露其本质。*自由的环境让孩子成长发展的内在本能有个自由发挥的条件和机会。*教室中的自由包括:自由选择教具、自由选择活动、人际交往的自由、没有人为的比赛和奖惩。* 在自由中建立常规纪律,独立性的养成、抑制力的培养、自制力的控制、分辨善恶、团体活动的规则、破坏性行为的限制。2、结构与秩序 3、真实与自然4、美感与气氛5、教材与教具6、社会性生活的发展:维护环境、混龄生活、合作性工作的开放、对教室环境的拥有感与责任感、分享快乐与成功。,第一 准备一个能充分发挥孩子节奏及步调适合他们感知空间的生活与学习的场所。孩子在大小、远近、时间、节奏、步调方面与大人的感知觉截然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用大人的标准要求他们,而是尽量给他准备一个适合其发展的“孩子的天堂”似的乐园。在我们班,教室的桌子、椅子、玩具等都按孩子的身高比例设计的,在生活与学习中我总是更耐心的关注孩子本身的步调。每天中午请孩子们上床、脱衣服睡觉时总会说“请在一分钟内迅速脱掉衣服睡觉”有的孩子问我一分钟是多长时间,我回答“大概数60个数字的时间。”即使这样他们也不会迅速脱衣服睡觉而是说话、玩。我总会尽量耐心的等待他们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成人那样准确的时间概念。,第二 尊重与关爱孩子给他们有安全感的环境。 人有一种需要被尊重的天性,孩子亦然。在一种被尊重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感觉亲切、安全、自我感明显,这样他们才会更好的成长。 每个孩子刚入班时,我们用非常温和的语气和他讲话、拉着他的手带他探看班级的环境、请他选择工作。这样他们才会对我信任而依赖了也觉得自己安全了,于是开始选择工作。虽然第一个工作他将其放在工作毯没做就收了,我依然耐心而尊重的允许他选择另一项工作色板。孩子就是通过这样一步步感觉才对环境开始信任的。,第三 可以让孩子自由选择工作、自由活动的场所。 这种环境必须是准备了丰富的教具、可以适合各年龄段的孩子的工作,可以让孩子自由活动的可以吸引他的工作环境。当然我所说的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在遵守环境中的纪律的前提下的。 我们的教室是对所有入班孩子都开放的,在这种自由的蒙台梭利工作室中只要不扰乱秩序就可以自由选择工作、自由决定工作的进展程度。虽然我给我们班不同年龄的孩子准备不同的工作如龙龙,天鸿,汉唐可以做中国地图的会话练习;安安学习数棒的加法工作;琼瑶学习金色串珠的工作,但是他们并不是被强迫做这些工作的。他们喜欢做就做,即使赵毅也可以选择金色串珠的工作而QQ也可以识字描字。但是如果他们说话、跑动就不得不停下工作原地静坐一分钟, 因为他们的自由是相对于遵守纪律的。,第四 这种环境是有限制的,有秩序的,有环境所需的规则与纪律 蒙台梭利工作室并非毫无原则性的自由的场所相反是有其规则、纪律与秩序性的。例如在工作室要怎样坐、站、走,怎样卷铺工作毯,怎样拿取教具,怎样请求老师,怎样请求其他小朋友等等。我们班刚开班一周时间内是专门学习工作室中的纪律的学习,孩子们知道怎样在一个准备好的环境中维护这个环境、获益于这个环境。,第三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幼儿园),一、基本原则二、途径三、方法,一、基本原则,1.渗透性原则2.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结合原则3.适应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4.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协同教育的原则,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显性: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隐性: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的融合 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体育活动 环境营造人文、物理环境建设,与游戏活动的融合: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自主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有利于自我意识,开朗性格,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规则性较强的游戏中,幼儿学会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较好的促进其意志品质的发展。与教学活动的融合: 各领域教学活动中潜在的教育因素以及随时出现的教育契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制定教育活动计划时,可通过对本班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经验的分析,将心理目标与某一领域目标有机融合,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日常生活活动分散、随机、渗透性的特点,为教师对儿童进行有效的 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如: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心理氛围为幼儿带来安全感;生活环节中幼儿自理能力的习得,有助于独立意识的培养;对个别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在观察分析的基上,可以给与适时地辅导与帮助,三、方法,讲解和讨论法榜样学习法角色扮演法游戏疗法绘画疗法音乐疗法行为矫正法:正强化法、惩罚法、消退法、代币制,具体方法,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一种效果较好,因而也较为流行的行为治疗方法。它是逐步消除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治疗技术,常被用于无法学会自我松弛,也不能对自己所恐惧的场景进行想象的学前幼儿。系统脱敏法对于治疗幼儿由于某些条件性情绪反应而引起的问题行为和心理障碍有较好。用系统脱敏法对幼儿进行治疗时,先将幼儿感到恐惧或焦虑的场景分为若干等级,由轻至重分级地将可引起幼儿恐惧或焦虑的刺激物呈现在幼儿面前,并在呈现刺激物之前或同时,给予幼儿较强的阳性刺激物(如给予幼儿喜爱的糖果等)。,早在1924年,琼斯(jobes)就用系统脱敏法治疗了一例害怕白免、老鼠和皮大衣的3岁男性幼儿。他采用的方法是,在该幼儿吃饭时,将装着兔子的笼子分几次逐渐地移近幼儿,使幼儿逐渐地对兔子不再产生惧怕或焦虑情绪,这就是所谓的脱敏。蒙坦尼格罗(monteaegro,1968)曾用此法治愈了2例男孩。治疗前,他们的分离焦虑已经到了病理程度。治疗时所采用的具体办法是让幼儿与母亲的分离在时间上越拉越长,在距离上越拉越远,同时让幼儿进食,以产生一种与焦虑相拮抗的心理状态,在分别经过15次和16次的系统脱敏以后,两名幼儿都被治愈。,具体操作:wolpe(1958)根据实验动物的研究结果,发展了一套较完整的系统脱敏的行为治疗技术。他认为这是一种逐渐地建立条件反射的技术。当患儿出现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怖等)时外加另一阳性刺激,使这一刺激逐渐冲淡原有的不良情绪。wolpe最常用的是以jacobson(1938)提倡的逐步肌肉放松术作为阳性刺激,用于对抗焦虑情绪,建立了系统脱敏技术。wolpe发现当人处于全身肌肉松弛状态下时,可以减轻焦虑反应。他认为恐惧或焦虑是不可能与松弛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的。故他让患儿在产生焦虑或恐怖时进行自我松弛训练,可逐渐地减轻不良情绪。其操作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