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止血检验的理论基础一_第1页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理论基础一_第2页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理论基础一_第3页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理论基础一_第4页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理论基础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栓与止血检验,概述,止血,抗凝血或溶栓,出血,血栓,第十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及其应用,血管壁止血作用,纤溶系统及纤溶机制,第一节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完整的血管壁对防止出血或血栓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具有完整管壁的结构不至于发生血液外渗;又有良好的管壁顺应性和光滑平整的内侧面,并释放活性物质,不至于血液流动受阻。,(一)血管壁的结构,大致分三层内膜层-最内侧,与血液接触中膜层-中间具有保持血管形状、弹 性和伸缩作用外膜层-最外侧,由结缔组织来分隔 血管壁与机体、其他组织。,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含有各种细胞器:棒杆状小体(Weibel-Palade ,W-P小体)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含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生产或贮成所。,(二)血管的止血作用,内皮细胞的抗血栓形成作用,血管松弛和舒张,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和调节作用,抗血栓,第二节 血小板止血作用,一、血小板结构 电子显微镜下结构: 表面结构 骨架 细胞器 特殊膜系统,血小板表面结构:有些小凹陷是开放管道系统的开口(OCS)细胞外衣(糖萼) 主要由糖蛋白的糖链部分组成 是许多血小板膜受体所在部位 (ADP、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等)细胞膜 蛋白质(包括糖蛋白) 脂质(包括糖脂),(一)表面结构,(二)血小板膜组成,在血小板末分化时,SPH、PC、PE主要在质膜外侧面,PS在内侧面, 血小板激活时,PS转向外侧面,可能成为血小板第3因子PF3。,1.膜脂质 磷脂-7580 胆固醇-2025 甘油磷脂-25,鞘磷脂(SPH)甘油磷脂,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肌醇(PI)(少量)溶血卵磷脂等,血小板膜蛋白,二、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三、血小板止血功能,粘附功能,血块收缩功能,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1.粘附功能,血小板粘附:是指血小板粘着于血管内皮下组分(胶原、基底膜和微纤维等)或其他物质表面(玻璃和白陶土等)的能力。 粘附机制: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通过与血管内皮下成分vWF结合,导致血小板黏附到胶原上。参与一期止血和二期止血。,2.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粘附。 是形成血小板血栓的基础。 是血小板进一步活化和参与二期止血、凝血的基础。,血小板聚集机制,黏附的血小板受凝血酶、ADP等诱导剂的作用被激活,并相互聚集。 主要是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GP b- a与Fg和Ca2+ 介导形成。参与二期止血,促进血液凝固。 GPb/a(血小板)- Fg( Ca2+ )- GPb/a (血小板)此外,在高切变率的条件下,VWF也可与GPb-a结合,Fn也参与血小板的聚集反应,血小板聚集有两种类型,第一相聚集(初级聚集):指由外源性致聚剂诱导的聚集反应,它与GPb- a和Fg的相互反应有关。第二相聚集:指由血小板释放出的内源性致聚剂调节诱导的聚集反应。,3.释放反应,释放反应:在诱导剂作用下,血小板贮存颗粒中的内容物通过OCS释放到血小板外的过程称为释放(分泌)反应。,释放因素,诱导剂:按诱导剂的作用强度不同,分为 弱作用:ADP、肾上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血管加压素和5-HT 中度作用:(TXA2) 强作用:凝血酶、胶原、A23187等三类完整的骨架系统-是释放反应的基本条件血小板释放反应-需要Ca2+。,释放机制,诱导剂作用于血小板膜上的相应受体,释出Ca2+,Ca2+促进肌动蛋白轻链激酶,使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促进肌球蛋白聚合形成微丝。肌动及肌球蛋白微丝相互作用,收缩蛋白使贮存颗粒移向中央,贮存颗粒膜与OCS膜融合,颗粒内容物经OCS向外释放。,4.促凝功能, PF3 为凝血因子、激活提供磷脂催化表面;释放凝血因子:、Fg;释放激活、因子的物质。加强血液局部凝固。,5.血块收缩功能,激活的血小板由于肌动蛋白细丝和肌球蛋白粗丝的相互作用,使血小板伸出伪足,伪足的前端连接到纤维蛋白束上。当伪足向心性收缩,纤维蛋白束变曲,存留在纤维蛋白网间隙内的血清被挤出,血凝块缩小并得以加固,促进伤口愈合,达到永久止血。,6.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小板能充填受损血管内皮细胞间及其脱落所造成的空隙; 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过程, 故能减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强血管壁的抗力 。,第三节 血液凝固机制,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称为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生理性止血 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凝血因子特性1.凝血因子共14个,即 12个经典的凝血因子IXIII(其中V、VI重了,所以无VI因子)+激肽释放酶(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I:fgII:凝血酶原III:组织因子(TF),为外源凝血启动因子:Ca2+:易变因子、不稳定因子、共同途径凝血因子:V因子、被废除:稳定因子,外源因子:血友病甲因子:血友病乙因子:共同途径凝血因子:接触活化因子,通过接触反应启动内源凝血途径PK:即激肽释放酶HMWK:即高分子量激肽原XIII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形成稳定的不溶性纤维蛋白;血小板聚集、收缩、释放。,凝血因子特性,除F是无机钙离子(Ca2+)外,其余均为蛋白质。且大多以酶蛋白,酶原的形式存在。Ca2+主要促进活化的凝血因子与磷脂表面形成复合物,从而促进血液凝固。除F(组织因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特别在脑、胎盘和肺中含量丰富,为蛋白质,唯一不存在于正常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因子最不稳定;因子含量最低 。,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由因子促凝活性(F:C)与vWF结合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VWF占99%,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和释放,受常染色体(12p12-13) 基因控制,为F:C的保护性载体F:C占1%,可能由肝及(或)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参与内源凝血途径的激活,是Fa的辅因子,按照凝血因子主要特性,可分组为: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即因子、和,由肝脏依赖维生素K合成;其中因子生物半寿期最短,但性质最稳定。接触凝血因子:即因子、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其共同特点为,可通过液相物质或固相物质的接触激活,启动内源凝血途径,并与激肽、纤溶和补体等系统相联系。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即因子、V、VIII、XIII,其共同特点是对凝血酶敏感,可因凝血酶(IIa)接触而活化。含丝氨酸活性中心的凝血因子:因子、和PK具有丝氨酸活性中心,又称丝氨酸蛋白酶。也是抗凝血酶及肝素作用的靶因子。促凝辅因子:因子( a);( a);HMWK(蛋白酶辅因子,参与接触激活)Ca2+为凝血辅因子;TF( a ),二、凝血机制,传统经典学说:3途径,2系统。 3途径 外源凝血途径 内源凝血途径 共同凝血途径2系统 外源性凝血系统 内源性凝血系统,1.凝血机制:参见图 2.有关凝血的几个基本概念: 1)内源性凝血途径: 传统是指从因子激活,到a-PF3-Ca2+-a复合物形成后,激活因子X的过程。现亦指外源性a激活的内源激活过程。 2)外源性凝血途径: 是指从因子被激活到形成a或形成a-Ca2+-TF复合物后,激活因子X的过程。,3)凝血共同途径 从因子X被激活至纤维蛋白形成。是内源、外源凝血的共同凝血途径。 分三个阶段: 凝血活酶形成: 也称凝血酶原激活物,即Xa-PF3-Ca2+-Va复合物形成,也称凝血酶原酶形成(prothrombinase)。 凝血酶形成:在凝血酶原酶的作用下,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即- a 纤维蛋白形成:在凝血酶的作用下,Fg变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后者在XIIIa的作用下交联形成不溶性稳定Fb的过程。,4)内源性凝血系统:从内源途径启动到纤维蛋 白形成过程。5)外源性凝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