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教材回顾必修_第1页
2012高考地理教材回顾必修_第2页
2012高考地理教材回顾必修_第3页
2012高考地理教材回顾必修_第4页
2012高考地理教材回顾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必修 1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和天体系统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各种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由小到大):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河外星系不包含太阳和地球 ) 2、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 体,也是太阳系、恒星系以及总星系的一部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3、太阳系 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 4、日地平均距离 为 千米。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 1000 多亿颗。银河系外有大约 10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 。 5、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6、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顺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冥王星已降格为矮行星 ) 7、星云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外表,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8、流星体、流星群和流星雨。 9、彗星 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外表。 10、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十分相似,即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被称为类地行星 (质量、体积相差不大 )。木星和土星是巨行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属远日行星 (冥王星已降格 )。 1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宇宙环境 : 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自身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从而形成地球的大气层,经过长期演化形成为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使水汽逸出形成原始的海洋。 12、太阳辐射的概念: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 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光球、色球和日冕属于太阳的大气层 ) 1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和热资源。 (2)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新能源,是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的主要能量来源。 14、太阳活动的概念和分类 :太阳大气层由外到里分为 日冕、色球和光球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主要有 光球上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 。最主要的太阳活动是 黑 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活动周期约 11 年。 15、太阳活动的影响 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影响地球的天气和气候。 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16、地球自转: (1)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 (2)周期: 23 时 56 分 4 秒( 1 恒星日,真正周期)。 1 太阳日为 24 小时,为一日的时间。 (3)速度: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每小时 15 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意义 : 昼夜更替、地方时的差异、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17、地球公转: ( 1)方向:自西向东 ( 2)周期: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1 恒星年)日常使用的一年为 1 个回归年,为 365 日 5 时 48分 46 秒。 ( 3)速度: 1 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 7 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角速度约每天 1 度。线速度约每秒 30 千米。 (注意:近日点时北半球为冬季 ) 18、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要求能够画出示意图 ) 19、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 (地球公转的意义 ) (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3)四季的更替。 (4)五带的形成。 20、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 21、区时计算: (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数,称为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相差 1 度地方时相差4 分钟,经度相差 15 度地方时相差 1 小时。 (2)区时划分 :地球上以经度每 15 度范围作为 1 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 24 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东西十二区。 (3)区时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区时。 (4)相邻时区间的时差为 1 小时 。东加西减,每往东 1 个时区,区时早 1 小时;每往西 1 小时,区时晚 1 小 时。 (注意: 4 月 8 日 9 点比 4 月 8 日点时间早,即先到某一时刻 ) (5)国际日期变更线 :理论上与 180 度经线重合,实际上并不重合。当由西向东跨越日期变更线时,还必须将日期减一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日期变更线时,就必须加上 1 天。 (6)时区数的计算公式和区时换算的公式 应记得并会计算。 (7)北京时间 =东 8 区的区时 =120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 22、地球自转偏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例如,在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在南半球,河流左岸冲刷显著。洋流的流向也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在受水平气 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时风向右偏。 23、四季更替原因: 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四季的划分: 天文四季 :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 气候统计上的四季 : 3、 4、 5 为春季。 (人教版、鲁教版 ) 传统四季 :以四立为起点。 (鲁教版 ) 气候四季 (以候平均气温为依据 ):低于 10 度为冬,超过 22 度为夏。 24、地球的圈层组成 :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其中岩石圈由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 分(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组成(注意不含软流层)。 25、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从地表向地心依次为地壳、地幔和 地核。(界线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 26、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 1)地壳 :厚度不均 (平均 17 千米 产,大陆 33 千米,大洋 6 千米 )和硅铝层的 不连续分布 (地壳分为两层:上层为硅铝层, 下层为硅镁层,大陆地壳有两层,大洋地 壳硅铝层较薄甚至缺失 )。 ( 2)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 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 和地壳合起来叫岩石圈 ( 3)地核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可能是由铁镍组成的。 27、纵 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三态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三大类岩石指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岩浆岩的形成 :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或喷出岩(如玄武岩)。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 3、沉积岩的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2 / 9 沉积岩的两个特征: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4、变质岩的形成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石灰岩变质后形成大理岩,页岩变质后 形成板岩)。 5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就是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画出示意图并标注每个方框和箭头的含义 ) 6、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它使得地表变得 高低起伏 。 7、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 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 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 ,它使得地表 趋于平坦。 8、褶皱 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 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 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判断背斜、向斜根本的依据是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 )。 9、断层 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两个正断层可组合成地堑 和地垒, 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的地质构造就是地堑,庐山和泰山是地垒山,其地质构造是地垒。 10、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 :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隧道应开凿于背斜中 (安全、防止积水 ),隧道、水库等大型工程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 11、外力作用的几种情况: 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 v 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或沉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等;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垄(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 U 型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如挪威的峡湾,东欧平原的波状起伏),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通常分布在石质海岸)。(特别注意: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12、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包括紫外线(波长小于 可见光(波长 红外线(波长大于 其中主要是 可见光 部分。 13、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 的三种形式 吸收、反射和散射:吸收具有选择性,具体表现为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反射(云和固体尘埃)无选择性。散射(空气质点和固体杂质),其中空气分子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蓝色和紫色光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固体杂质散射无选择性。 1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面辐射直接射到宇宙空间的很少,大部分被保留在大气层中;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归还给地面,从而对 地面起保温作用。 15、温室(效应)原理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以绝大部分穿透玻璃到达温室地面,使得温室地面增温,而地面产生的地面辐射因为是长波辐射,很少能穿透玻璃,这样使得大部分的热量没有损失而保留在温室内。 16、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形成 :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从而使得高空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异,近地面上受热处上空形成高气压,冷却处上空形成低气压,气压差高空大气产生水平运动,高空大气的水平运动引起近地面的气压差异,受热的地方形成低气压,受冷的地方形成高气压 ,近地面的气压差引起近地面空气的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冷 热 不均 引 起空 气的 垂 直运 动 高 空同 一水 平 面的 气压 差 异 高层 大 气的 水平 运 动 近地面的气压差异近地面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 ) 17、热力环流的几个实例 :海陆风(因为白天温度陆地高 热源、海洋低 冷源,吹海风,夜晚温度海洋高 热源、陆地低 冷源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 山谷吹向山顶、夜晚吹山风 山顶吹向山谷)、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高空相反)。 18、三圈环流 (垂直方向上)以及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近地面) 的形成:七个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及形成原因。(自己能够画图分析)。 19、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方向:与太阳直射移动方向一致,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幅度:大致在 10 左右。影响: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也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 20、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由于海陆的热容量不同(海高、陆低),使得海洋比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进而出现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的温度在夏季(白天)是陆地高海洋低,在冬季(夜晚)是海洋高陆地低。 2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 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 1 月(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在东亚形成了西北季风; 7 月(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得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中的亚速尔高压),在东亚形成了东南季风。因为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其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而北半球陆地比南半球多,且海陆间隔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所以气压带很少保持带状。 22、季风的形成原因 : 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重要原因),例如东亚季风(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区,原因是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东亚的冬季风是西北季风,夏季风是东南季风。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例如南亚季风的夏季风 西南季风(注意:南亚的季风形成原因包括上述季风形成的两个原因。)南亚的冬季风是东北季风,夏季风是西南季风,它是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的。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高温(温暖 )湿润的。(拓展:澳大利亚北部的季风风向与东亚的 1月和 7 月、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关系,在成因上与南亚季风的关系) 2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如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形成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 西欧终年受西风控制,盛行西风,形成终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 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 大陆东岸由于受到季风环流的影响,常形成季风气候 24、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 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多雨;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 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一年分旱、雨两季;成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热带沙漠气候 (特征:终年炎热干燥;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 地中海气候 (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 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征:终年温和多雨;成因:终年受西风带的控制 )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和少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温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25、锋面系统包括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26、锋面 总是倾斜于冷气团上面,暖气团总是在锋面之上,降水总是在冷气团一侧(冷锋的雨区主要在锋后,暖锋的雨区在锋前。)锋的符号:冷锋是三角形、暖锋是半圆形,它们的指向表示该锋面系统中势力强的气团主动运动的方向。 27、冷锋天气 :过境前,天气晴朗,气温高,气压低;过境时出现大风、云、雨(雪);过境后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实例:寒潮、沙尘暴、北 方夏季的暴雨。 28、暖锋天气 :暖锋过境前,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过境时出现云、雨(由于冷锋中暖气团是被迫抬升,速度快,降雨强度大时间短,而暖锋因为暖气团是主动抬升,速度慢,降雨强度小,时间长,因而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过境后,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实例:我国夏季雨带的移动。 29、准静止锋 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冷空气运动时遇地形阻拦而形成,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实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梅雨(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江淮准静止锋),贵阳的冬季降水(地 3 / 9 形阻挡形成昆明准静止锋)。 30、 气压状况分为 :低气压和高气压。其气流状况分别为:气旋和反气旋。 31、气旋:是低气压 ,气流运动方向是呈 逆时针辐合上升 (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上升),由于其中心气流是上升的,所以出现阴雨天气。实例:台风。 32、反气旋:是高气压 ,气流运动方向是呈 顺时针辐散下沉 (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下沉),因为中心气流下沉,所以天气晴朗。实例: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和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33、长江中下游出现的梅雨和伏旱天气 :梅雨出现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和日本,时间大概是从每年的六月中下旬到 7 月上旬。伏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七、八月份 因受副高影响而出现的干旱天气。 34、水循环 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按其发生的地域可以分为 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其中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对陆地水的更新很小,海陆间循环对陆地水的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35、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36、水循环的意义 :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 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水本身也是一种溶剂,随着它的移动也会使得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过程 ) 37、根据水温(洋流的热力性质)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 38、洋流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反气旋式洋流),北半球是顺时针,南半球是逆时针;中高纬度大洋环流(气旋式洋流),北半球是逆时针,南半球没有形成环流,由于南半球中高纬度主要是陆地,所以形成了环球性西风漂流;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冬季在东北季风的作用下形成逆时针洋流 (由东向西 ),夏季在西南季风的作用下 形成顺时针洋流 (由西向东 )。 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大陆(大洋)东西岸的洋流性质的差异: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是暖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是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是寒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是暖流。 39、一些常见洋流的分布 :南、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巴西暖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 40、洋流的地理意义 : 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 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实例: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也是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秘鲁沿岸的荒漠带是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非洲西南沿岸的荒漠受到本格拉寒流的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受到了西澳大利亚寒流的作用。)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四大渔场的形成: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渔场(秘鲁上升流把下层的营养盐 类带到表层)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加快了原污染海域的净化,但是扩大了污染范围。 对海洋运输的影响 顺流快,逆流慢 (如哥伦布航海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 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 等要素组成的 2、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就是 绿色植物 通过 叶绿体 ,利用 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藏能量的 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则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有机物的形式还到 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2)改变大气的化学成分。 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氨,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3) 加快了岩石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并且有一部分是由生物残骸堆积形成的,如煤、石油等。陆地上生物的出现还 加快了岩石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植物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牧场、吸烟除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注意不同植被的不同作用:如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 )。 3、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达到,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极少,这里的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且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物理风化和风力 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还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4、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朴素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2) 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相协调一致,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3)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5、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厄尔尼诺现象 :是指圣诞节前后发生于赤道东太平洋沿岸 (秘鲁 )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在厄尔尼诺年份,东南信风减弱,使得海水从太平洋西岸向东岸流,造成了西岸海水温度降低(东南亚一带出现干 旱)、东岸海水温度升高,同时由于秘鲁海区上升流减弱,使得赤道方向的暖水大量向南入侵,导致表层海水温度升高,造成秘鲁渔场受损和沿岸地带暴雨成灾、洪水泛滥。 青藏高原的隆升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了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的轮廓,引发和加强了季风气候;因为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使得本区生物种类丰富、生产量高、生态环境优越;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使得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南下气流,形成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形成又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 失原因和影响: 因为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以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黄土高原一方面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一方面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导致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引起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洪灾严重)以及三角洲不断向海中前进。 6、自然带与气候相关性的分布图: 说明: 气候相同而自然带名称不同的是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对应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不同而自然带名称相同的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气候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岸)和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亚热带大陆两岸气候对应 的自然带是不同的(一字之差),最主要的原因是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优点,而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亚寒带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半球,主要在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北部。自然带是以植被类型来命名的,但自然带在植被类型后一定要有“带”字。如热带雨林是一种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带才是自然带,热带雨林气候是一种气候类 4 / 9 型。 7、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是 热量 的差异,影响因素是 纬度因素 ,分异规律是东 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 低纬度 和 高纬度 最为显著。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是 水分 的差异,影响因素是 海陆位置 ,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 中纬度 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荒漠带。 (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 水分和热量状况 ,影响因素是 海拔高低 ,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 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 最为显著。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如我国华北平原地 形平坦开阔完整,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而低山丘陵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小,空间分布比较分散。又如塔里木盆地的聚落一般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这里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较发达。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交通线密度也呈现东部地区稠密,西部稀疏的特点。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线的限制较少,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 (与等高线大体一致 ) 3、全球气候变化有三个不同的尺度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特点是冰期与间冰期相 间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1 万年以来,特点是:温暖期与寒冷期相间 );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 (特点是波动上升 )。 4、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 趋势:全球气候变暖 影响 :导致海平面的上升 (极冰融化、海水热膨胀 );影响农业生产 (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影响 );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气候极端事件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生态系统的变化。 5、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 以水资源为例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我国南方和西北地区在经济活动规模上的差异 ) 2、水资源的 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如影响酒的品质等。 3、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如现代的大型工程。 4、合理利用水资源: 开源:开采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工程;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节流:增强公众的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改进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 率等。 5、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形成原因: 自然灾害 主要原因 危 害 防 治 气象 灾害 台风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发布台风预报或 警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干旱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农业水利建设、营造防护林等。 寒潮 强冷空气入侵。 由强降温、大风和大雪等造成。 预报,提前做好准备。 暴雨 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造成。 对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加强预报;工程措施 (修水库、加固堤防等 )与非工程措施 (预警系统、应急计划和对策等 )相结合 干热风 高温干燥并伴有一定的风力。 干和热造成,影响农作 物产量。 浇水;选用抗干热风品种;营 造防护林等。 地质 灾害 地震 地应力的释放。 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预报;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护坡、植树造林等;宣传教育,增强防灾意识等。 火山 喷发 地下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 危害生命、财产。 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策略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破坏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 洪流中饱含泥沙、石块。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生命财产、生产活动造成危害。 海洋 灾害 海啸 由海底火山、海底地震、海底滑坡、气象变化等引起 (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 对沿海地区的 城市 、 村庄 、 港口设施 和生命造成危害。 保护珊瑚礁和红树林;建立预警系统;工程措施等。 风暴潮 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寒流)等引起海面异常升高。 对沿海地区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采取预防措施 (如防波堤等 );建立预警系统等。 赤潮 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沿海海水养殖业带来的污染等,引起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或细 菌爆发性增殖引起水体变色。 影响水产业、旅游业发展;危害人体健康;造成海洋生态平衡破坏等。 控制污水入海量;加强监测预报;宣传教育等。 咸潮 当海洋高盐水团沿着河口向上游推进,盐水扩散、咸淡水混合往内陆上溯,内河含盐量超过一定标准,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影响生活和生产用水供应。 建立预警机制 ; 采取调水 措施以淡压咸 ; 节约用水 等。 必修 2 人口与城市 1、人口增长模式 :人教版和湘教版均将人口增长模式分为三类,即原始型、过渡型 (人教版的传统型 )和现代型。鲁教版将过渡型又分为传统型 (加速增长阶段 )和过渡型 (增长减缓阶段 )两种。 原始低增长阶段: 主要特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始群体,仍处于这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原始型) 。 加速增长阶段: 主要特点: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 死亡率迅速下降 ,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急剧增长。这一阶段出现在工业化初期。发达国家一般在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开始进入这一阶段,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家,目前仍处于这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 高低高(传统型) 。 增 长减缓阶段: 主要特点: 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 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开始减慢,人口的平均寿命继续上升。欧美发达国家一般在 20 世纪 50 年代前后开始进入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社会和家庭观念开始变化,有多子女的大家庭向少子女的小家庭转变;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等。人口增长模式: 高低高(传统型)。 低速增长阶段: 主要特点: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减小,自然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甚至已开始出现 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同时,人口的平均寿命进一步延长。德国、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目前已经进入这一阶段。人口增长模式: 低低低(现代型)。 5 / 9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 人教版认为目前已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 现代型 的转变,湘教版认为正逐步向现代型转变,鲁教版认为目前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但无论怎么说,我国目前的低增长都是国家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的结果,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型,一旦放松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极有可能反弹。世界人口增长 2、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儿童比重过大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青少年及儿童的比例过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赞成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以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但新加坡、韩国、古巴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已进入现代型。 (2)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会带来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些发达国家采取 鼓励生育 的政策,并 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发达国家已进入 现代型 ,其中匈牙利等国出现负增长。 就整个世界来看,目前处于 传统型向现代型 的过渡。 3、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人口迁移: 就是指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是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人口的自然增减。通常居住地的改变要有一定的时限,短期旅游、参加会议等不属于人口迁移。人口流动,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 (2)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因素分析: 人 类社会早期 自然条件 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满足最低限度的生存需求,受天然食物的吸引,经常迁移流动。 古代农业社会 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 等,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如中国历史的安史之乱引起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1519 世纪的世界人口迁移 (即二战前的国际人口迁移 ) 特点: 从“旧大陆”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 主要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 二战后的世界人口迁移 特点: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居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主要原因是 经济原因 ,即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 具体原因有: 政治原因: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印巴分治等引起的人口迁移。 经济原因是主要原因 ,如外籍工人。战争引起的如国际难民(阿富汗、巴勒斯坦等亚洲难民,前南斯拉夫的波黑难民以及中部非洲的难民等)。灾害引起的环境移民(因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而无家可归、被迫迁居,以及居住地生态环境恶化或遭破坏,无法在当地生存而被迫外迁的人。此外,由于某些大型工程建设,如我国的三峡移民也属于环境移民) 小结: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有 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等。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是造成 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 3、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有的承载能力。人口容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既能维持人们的基本生活,又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和未来发展能力的情况下,某一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即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人口合理容量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最适宜,最早是从经济或福利角度提 出的,主要讨论的是区域最佳的人口规 模或理想的人口规模。 一般来说,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4、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其中 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是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住宅区 城市中分布 最广泛的功能区 ,有些城市出现中 高级住宅区 和 低级住宅区 的分化 (社会原因 )。 商业区 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点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 工业区 分布在 交通干线旁的城市外围 。 从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2)城市空间 结构模式: 上述城市功能区的分布是一般情况,实际上城市功能区在空间分布和组合上有自己的特点,形成不同的地域结构模式,代表性的模式有: 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三种模式 。 未来城市是 田园城市 ,以 人 为中心,城市中心是 广场等公共市政设施 (鲁教版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古代西欧以 教堂 为中心,中国以 皇宫和衙门 为中心,近代以来城市以 中心商务区 为中心,未来城市是田园城市,以 人 为中心。 5、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因素 (如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形成 ); (2)经济因素 (地租和付租能力的差异); (3)社会因素 (如 中高级住宅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唐人街、大学城等 )。 6、城市服务功能: 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中心。城市不仅服务于城市本身,还服务于城市以外的地区,但通常没有固定明确的界线。 7、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 功能的差异。 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提供的服务项目越多,级别越高,城市数量也越少,两个城市间的距离也越大。 8、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1)城市化的过程的三个阶段(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 初期阶段 (缓慢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低于 30% ,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发展时期漫 长。 加速阶段: 城市化水平超过 30% 后,城市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 后期阶段 (成熟阶段 ):当城市化水平达到 70% 以后,城市化水平的增长又趋于缓慢或停滞。 (2)二战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发展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的原因: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现代化高速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等。 )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 发展快,城市发展不合理。 9、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2)生物多样性减少,产生热岛效应等。 (3)改变城市水的运动,产业和人口大量集中于城市,造成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水资源短缺,甚至出现地面下沉,海水入侵而导致地下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4)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大城市迅速膨胀,出现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重点是此问题,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10、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地域文化 对 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上,地域文化影响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 (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外国文化与人口 婚俗对人口的影响:初婚年龄小,加快人口增长;初婚年龄大,可以降低人口的出生率。婚姻关系不稳定,离婚率高会降低出生率。 宗教对人口的影响: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 中国文化与人口 6 / 9 主要表现在对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方面的影响。 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早婚早育有利于人口增长,晚婚晚育可以减缓人口压力。 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多育多子,增加人口压力, 只生一个减轻人口压力。 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有利于人口流动。 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有利于人口迁移,从而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11、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直接改变自然面貌:如草地开垦为农田,森林砍伐后变成耕地,修筑梯田等。 过度使用导致生态退化:如过度的开采和渔猎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生态平衡的破坏;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等。 农业技术的采用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如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污染等 。对策:发展生态农业。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修建工厂直接破坏自然面貌:如砍伐森林、改变地貌等。 大量使用资源和能源导致资源、能源供应紧张。 大量排放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 注意:高新技术产业也会产生污染,如固体废弃物污染、辐射污染、噪声污染等。 对策: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然条件:如气候 (南方甘蔗 )、水源 (绿洲农业 )、土壤 (茶 )、地形 (青藏高原上的河谷农业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 (城市周围的城郊农业 )、交通运输 (海南的反季节蔬菜 )、政府政策 (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劳动力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 )、土地价格 (城郊的花卉、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资金 (工厂化农业 )。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水稻种植业: 特点: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形成条件: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混合农业: 特点: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地肥力, 形成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以作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 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 市场需求 , 灵活 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形成条件:地势平坦;草原辽阔;地下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政府政策支持。 商品谷物农业: (1)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2)形成条件: (以美国中部平原为例 )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 3、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土地 (首钢从 北京迁往河北曹妃甸 )、原料 (鞍钢 )、动力 (湖南、贵州等省的有色冶金 )、水源 (京津唐工业污染源不足 )、交通运输 (宝钢海运 )、劳动力 (长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市场 (宝钢 )和政府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 )等。 4、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鲁尔区: 区位因素: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水源充足、靠近西欧广阔的市场、离铁矿区近。 衰落原因: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经济结构单一、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整治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 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硅谷: 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地位: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 发展变化: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 班加罗尔、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苏格兰等新兴工业区区位因素: 科技和人才 (首要因素 )、高速现代化交通、优美环境。 日本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工业区区位因素: 日本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沿海优良港湾有利于进口原料,输出产品。 5、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以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等发生改变。例如:热带地区原始森林的滥砍滥伐 ,人类在获取木材和耕地的同时,使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破坏。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在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会引起草场退化,甚至荒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由于采取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壤盐渍化。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负面影响。例如:大量使用化肥,会使土壤 板结;广泛使用杀虫农药,会导致农产品和土壤遭受污染。 6、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