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创新_第1页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创新_第2页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创新_第3页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创新_第4页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毕业综合训练(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用)课题名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号 指导老师 1毕业综合训练任务书系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起止日期 题目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创新 1毕业综合训练任务及要求(根据题目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提出有一定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的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检索文献等资料的能力,初步具备搜集、整理、筛选信息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科学研究论文的写作技巧与规范化要求,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2毕业综合训练的原始资料及依据(包括做调研的背景,研究条件、应用环境等)(1)提出选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创新的初步设想;(2)搜集、整理与论文有关的、充分的、准确的文献资料,扩充查阅范围;(3)构思论文框架,编写论文提纲,向指导教师提出开题报告;(4)分析、筛选已有的信息资料,提出研究设想与计划;(5)撰写论文初稿,反复修改,提交初、定稿及打印稿。3主要参考资料、文献1 宣卫红,张本业 .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12 2 王生辉.企业技术创新战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93 悉尼M利维.施工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14谢坚勋,叶勇,欧阳光辉,等.浅谈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接轨J.建设监理,2005,(2)5黄金枝.工程监理向项目管理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 (3). 6常言腾,对现阶段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建设监理,2008, (6) 指导教师 20*年 3 月 15 日2目 录一、概述 .1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浅见 .1(一)、认清面临的严峻形势 .1(二)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2三、对建筑施工企业强化质量管理的思考 .3(一) 树立精品工程质量意识 .3(二) 加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3(三)贯彻 ISO9000 系列标准,建立运行和改进质量保证体系 .4(四)着力于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强化质量管理的关键 .4(五) 着重于防治质量能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控制内容 .5四、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5(一)单位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6(二)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6五、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7(一)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7(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7(三)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7(四)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8(五)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9六、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10七、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11(一)现场质量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1(二)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12(三)管理程序 .15八、结论 .1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摘要: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建设中,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文章就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 工序; 质量控制 ; 项目施工; 质量管理一、概述在我国建筑业中运用风险管理技术进行投资评估较广泛,而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风险管理则未被建筑施工企业所重视1。事实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境复杂,工期长,露天作业多,建筑物与地质环境关系密切,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更复杂,在施工中建筑物处于最薄弱状态,在施工中具有更大的风险。施工风险将对业主和承包商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为此,须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掌握风险识别技术,开展风险评估与分析,及时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风险一般是指一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可定义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影响施工目标(工期,质量和成本)实现的各种不利因素的不确定性,现代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任何项目都具有风险,风险管理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施工风险管理就是人们对施工中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辩识,评估,即在主观上尽可能有备无患或在无法避免时亦能寻求切实可行的补偿措施,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减少风险损失或进而使风险为己所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是符合一般管理逻辑程序的连续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施工风险因素的分类,施工风险因素的识别,施工风险分析,施工风险控制(即风险规避) 。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浅见建筑产品的质量事关社会的公众益和公共安全。因此,作为建设工的参与者,施工企业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质量责任意识,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落实质量责任,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不注重施工质量管理,不着力打造企业品牌,就不可能赢得市场,企业最终被市场所淘汰。(一)、认清面临的严峻形势 由于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业忽视工程质量,执法监督不严,导致楼倒、路陷、桥坍等恶性工程质量事故连续发生。而任何一起工程质量事故中,施工企业都不是一个光彩的角色。痛定思痛,我们必须冷静面对,深刻剖析草成因。1.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4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其结果往往果护了落后,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2.施工企业法律意识波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 TRANBBS 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施工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3.市场准人把关不严。市场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管理,而且对参与建设各方从总体素质上予以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一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人制度管理疏漏,在施工企业中出现虚假的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或存在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或逃避市场管理、摘私下交易等等,必然对建设工程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二)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1.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及终身责任,要依法管理企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 原则,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2.严格市场准人。施工企业必须具备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等资质条件。必须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杜绝无证、越级承揽工程。.3.严格工程材料的采购使用。各类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采购和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 TRANBBS设计规定要求;需复试检测的建材必须经复试合格才能使用 ;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同时,还应注意设计、施工过程对材料、构配件、半成晶的合理选用,不能混用。4.强化工程质量监理。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施工生产各个环节或中间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其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随着施工的不同阶段而变化。不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还是工程保修阶段,质量监理单位都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要求,认真覆行监理职责,而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55.提高企业人员素质。施工企业人员有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等三个层面。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人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无论是决策、管理者,还是技术操作者,都应该是有资格 的行家。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必须加强施工企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尤其要加强企业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打造出一支高思想素质、高技术水平的建设队伍。三、对建筑施工企业强化质量管理的思考(一) 树立精品工程质量意识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意识产生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向行为” 。升华全企业职工打造精品工程意识,首先要强调施工企业决策层中经理“质量意识”的作用。其次,注重提高项目经理部的质量意识,特别是项目经理的质量意识尤为重要。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生产前线的直接组织者和指挥者,项目经理抓项目质量管理的决心和态度,对建筑产品质量的提高影响极大。再次,建筑工人是建筑产品的直接生产者,从施工原材料的投入,到最终产品来完成,每道工序都要经过施工设备和机具操作者及各工种建筑工人的协作劳动而未完成。都需要他们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提高产品质量。强烈的质量意识在全企业形一体化,把质量管理放在企业整个管理系统中的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得到高度重视,这是抓好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和先导。(二) 加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地,也是建筑业最终形成的场所。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检查、复核和监督、物料进场、检验、试验和使用管理等,构成了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明确各地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重点,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确立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三个阶段。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是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准备的基本内容包括:施工技术准备;施工物质准备;施工组织准备;现场准备(主要是施工现场“五通一平” ) 。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即全面控制施工过程,其具体措施是:质量控制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保证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在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准备竣工验收资料,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对已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6(三)贯彻 ISO9000 系列标准,建立运行和改进质量保证体系据笔者所知,我国众多的施工企业者通过 ISO9000:1994 质量体系认证,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开展了内部与外部质量保证活动。施工企业追寻国际统一的管理标准已成为趋势,贯标认证给企业带来良好的质量信誉影响和推进质量管理科学化、程序化得到了认可,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供方之间已经不是单纯的合同利益关系,而是形成了良好的伙伴关系。施工企业通过贯彻 ISO9000 系列标准,使全员质量意识得到提高。任何一道工序都有相应的工作程序或作业指导书,职工都明确每个人在质量保证体系中所要承担的相应质量责任。信息资源的获得和利用得到加强。贯标后,建立了文件化的信息沟通和收集渠道,明确了责任,建立了动态信息库,各项目的信息包括顾客、市场信息一目了然,能够及时依据信息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控制得到加强。项目的质量预控,做到了事先有计划,事中有检查,事后有评审的科学管理。贯彻 ISO9000 系列标准,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体系,笔者始终认为,要注重实际效果,把功夫下在贯彻落实上,决不能搞花架子,搞形式。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从工程调研和任务承接;施工准备;材料采购;施工生产;试验与检验;建筑产品功能试验;施工交验;回访用户与保修这 8 个环节完善和改进质量体系结构,并使之有效控制运行,旨在严密控制建筑产品质量的提高。(四)着力于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强化质量管理的关键工程质量是在施工工序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出来的。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因素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序控制要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一部分(子样)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良好。进行工序控制,要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工序活动条件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施工操作者、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生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标准要求,设置控制点。质量控制点是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需要进行控制的重点或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强化控制,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况。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较广,可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一项工程,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构件或分项、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响质7量关键的某一环节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来设置,主要依据对工程质量影响大小及危害程度而确定。对质量控制点,控制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方法,就是开展群众性的 QC 小组。对于高、大、难、急、险工程施工项目,项目经理部由于技术原因或管理的原因,难以解决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控制问题,要及时反馈给企业技术或管理部门,由企业总工程师牵头,组织跨项目经理部,跨职能部门,建立“联合活动类型”QC 小组开展质量控制活动,保证质量控制点质量达到控制要求。(五) 着重于防治质量能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控制内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的防治显得突出重要,对带来普遍性的常见的又难以解决质量问题,称之为“质量通病” 。随着大量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而出现了新生性质量通病。因而使质量通病有陈旧性质量通病和新生性质量病两种。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质量通病也各有异同,工业建筑的质量通病主要是在主体结构及设备安装方面,而民用建筑的质量通病主要在使用功能和外观方面。分析质量通病的原因,寻找防治质量通病的方法,制定有效地控制质量通病的措施是事关重要的。弄清陈旧性质量通病和新生性质量通病,做到施工前有数。分析这些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那些预防措施比较适宜。属于设计方面的原因,通过改进设计方案来治理。改进操作工艺和施工工艺,认真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组织施工。难度大的质量通病防治要组织专项科研力量攻关。对隐蔽工程在被下一道工序掩蔽之前应进行严格检查与验收,并做出记录,由参检各方签置意见。有质量问题应补救处理后进行复检。做好建筑材料试验和施工试验。建筑材料试验和施工试验是持试验许可证及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接受试验委托,按程序对规定建筑材料及施工半成品,进行性能测试。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质量状况以便做出材料是否可用。四、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随着经济发和施工技术进步,自改革开放以来,又涌现了大量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体工程和具有综合使用功能的综合性建筑物,几万平方米的建筑物比比皆是,十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物也不少。这些建筑物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后期建设资金不足,部分停缓建,已建成可使用部分需投入使用,以发挥投资效益等;投资者为追求最大的投资效益,在建设期间,需要将其中一部分提前建成使用;规模特别大的工程,一次性验收也不方便等等。因此,原标准整体划分一个单位工程验收已不适应当前的情况,故本标准规定,可将此类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子单位工程进行验收。同时,随着生产、工作、生活条件要求的提高,建筑物的内部设施也越来越多样化;建筑物相同部位的设计也呈多样化;新型材料大量涌现;加之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发展,使分项工程越来越多,因此,按建筑物的主要部位和专业来划分分部工程已不适应要求,故本标8准提出在分部工程中,按相近工作内容和系统划分若干子分部工程,这样有利于正确评价建筑工程质量,有利于进行验收。(一)单位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A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B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说明:4.0.2具有独立施工条件和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是单位(子单位)工程划分的基本要求。在施工前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自行商议确定,并据此收集整理施工技术资料和验收。(二)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A 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确定。B 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等划分为若干分部工程。在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中,将原建筑电气安装分部工中的强电和弱电部分独立出来各为一个分部工程,称其为建筑电气分部和智能建筑(弱电)分部。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分项工程划分成检验批进行验收有利于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也符合施工实际需要。多层及高层建筑工程中主体分部的分项工程可按楼层或施工段来划分检验批,单层建筑工程的分项工程可按变形缝等划分检验批;地基基础分部工程一般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地基基础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一般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有地下层的基础工程可按不同地下层划分检验批;屋面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不同楼层屋面可划分为不同的检验批;其他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一般按楼面划分检验批;对于工程量较少的分项工程可统一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安装工程一般按一个设计系统或设备组别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室外工程统一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散水、台阶、明沟等含在地面检验批中。地基基础中的土石方、基坑支护子分部工程及混凝土工程中的模板工程,虽不构成建筑工程实体,但它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条件,其施工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能否施工和施工安全,也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将其列入施工验收内容是应该的。室外工程可根据专业类别和工程规模划分单位(子单位)工程。9室外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可按本标准附录 C 采用。这两条具体给出了建筑工程和室外工程的分部(子分部) 、分项工程的划分。五、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一)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B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检验批是工程验收的最小单位,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检验批是施工过程中条件相同并有一定数量的材料、构配件或安装项目,由于其质量基本均匀一致,因此可以作为检验的基础单位,并按批验收。本条给出了检验批质量合格的条件,共两个方面:资料检查、主控项目检验和一般项目检验。质量控制资料反映了检验批从原材料到最终验收的各施工工序的操作依据,检查情况以及保证质量所必须的管理制度等。对其完整性的检查,实际是对过程控制的确认,这是检验批合格的前提。为了使检验批的质量符合安全和功能的基本要求,达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应对各检验批的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的子项合格质量给予明确的规定。检验批的合格质量主要取决于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结果。主控项目是对检验批的基本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检验项目,因此必须全部符合有关专业工程验收规范的规定。这意味着主控项目不允许有不符合要求的检验结果,即这种项目的检查具有否决权。鉴于主控项目对基本质量的决定性影响,从严要求是必须的。(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A 分部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B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分项工程的验收在检验批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情况下,两者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性质,只是批量的大小不同而已。因此,将有关的检验批汇集构成分项工程。分项工程合格质量的条件比较简单,只要构成分项工程的各检验批的验收资料文件完整,并且均已验收合格,则分项工程验收合格。(三)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A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10B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C 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D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分部工程的验收在其所含各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进行。本条给出了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的条件。首先,分部工程的各分项工程必须已验收合格且相应的质量控制资料文件必须完整,这是验收的基本条件。此外,由于各分项工程的性质不尽相同,因此作为分部工程不能简单地组合而加以验收,尚须增加以下两类检查项目。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有关安全及重要使用功能的安装分部工程应进行有关见证取样送样试验或抽样检测。关于观感质量验收,这类检查往往难以定量,只能以观察、触摸或简单量测的方式进行,并由各个人的主观印象判断,检查结果并不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而是综合给出质量评价。对于“差”的检查点应通过返修处理等补救。(四)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A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B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C 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D 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E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单位工程质量验收也称质量竣工验收,是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前的最后一次验收,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验收。验收合格的条件有五个:除构成单位工程的各分部工程应该合格,并且有关的资料文件应完整以外,还须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检查。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检验资料的复查。不仅要全面检查其完整性(不得有漏检缺项),而且对分部工程验收时补充进行的见证抽样检验报告也要复核。这种强化验收的手段体现了对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视。此外,对主要使用功能还须进行抽查。使用功能的检查是对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最终质量的综合检验,也是用户最为关心的内容。因此,在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竣工验收时再作全面检查。抽查项目是在检查资料文件的基础上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商定,并由计量、计数的抽样方法确定检查部位。检查要求按有关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进行。最后,还须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共同进行观感质量检查。检查的方法、内容、结论等已11在分部工程的相应部分中阐述,最后共同确定是否验收。(五)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A检验批质量验收可按本标准附录 D 进行。B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可按本标准附录 E 进行。C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按标准附录 F 进行。D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质量控制资料核查,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观感质量检查应按本标准附录 G 进行。表 D 和表 E 及表 F 分别为检验批和分项工程及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表,主要是规范了各专业规范编制这方面表格的基本格式、内容和方式,具体内容由各专业规范规定。表 G 为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A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B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C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D经返候船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本条给出了当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办法。一般情况下,不合格现象在最基层的验收单位- 检验批时就应发现并及时处理,否则将影响后续检验批和相关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验收。因此所有质量隐患必须尽快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也是本标准以强化验收促进过程控制原则的体现。非正常情况的处理分以下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指在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不能满足验收规范或一般项目超过偏差限值的子项不符合检验规定的要求时,应及时进行处理的检验批。其中,严重的缺陷应推倒重来;一般的缺陷通过翻修或更换器具、设备予以解决,应允许施工单位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重新验收。如能够符合相应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则应认为该检验批合格。第二种情况,是指个别检验批发现试块强度等不满足要求等问题,难以确定是否验收时,应请具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检测。当鉴定结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时,该检验批仍应认为通过验收。第三种情况,如经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情况,该检验批可以予以验收。一般情况下,规范标准给出了满足安全和功能的最低限度要求,而设计往往在此基础上留有一些余量。不满足设计要求和符合相应规范标准的要求,两者并不矛盾。12第四种情况,更为严重的缺陷或者超过检验批的更大范围内的缺陷,可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若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以后认为达不到规范标准的相应要坟,即不能满足最低限度的完全储备和使用功能,则必须按一定的技术方案进行加固处理,使之能保证其满足安全使用的基本要求。这样会造成一些永久性的缺陷,如改变结构外形尺寸,影响一些次要的使用功能等。为了避免社会财富更大的损失,在不影响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条件下可按处理技术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责任方应承担经济责任,但不能作为轻视质量而回避责任的一种出路,这是应该特别注意的。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存在严重的缺陷,经返修或加固处六、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检验批和分项工程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所有检验批和分项工程均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前,施工单位先填好“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 (有关监理记录和结论不填) ,并由项目专业质量检验员和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分别在检验批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员和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分别在检验批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中相关栏目签字,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验收。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本条规定了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的组织者及参加验收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工程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因此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因为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主要技术资料和质量问题是归技术部门和质量部门掌握,所以规定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参加验收是符合实际的。由于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技术性能要求严格,技术性强,关系到整修工程的安全,因此规定这些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的工程质量验收。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本条规定单位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首先要依据质量标准、设计图纸等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定,符合要求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和完整13的质量资料,请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建设单位收到工程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 、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本条规定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应由建设单位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组织,由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是责任主体,因此设计、施工单位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及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负责人和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均应参加验收(勘察单位虽然亦是责任主体,但已经参加了地基验收,故单位工程验收时,可以不参加) 。在一个单位工程中,对满足生产要求或具备使用条件,施工单位已预验,监理工程师已初验通过的子单位工程,建设单位可组织进行验收。由几个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的单位工程,当其中的施工单位所负责的子单位工程已按设计完成,并经自行检验,也可按规定的程序组织正式验收,办理交工手续。在整修单位工程进行全部验收时,已验收的子单位工程验收资料应作为单位工程验收的附件。单位工程有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按本标准规定的程度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有关资料交总包单位。本条规定了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质量责任和验收程序。由于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双方主体是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应按照承包合同的权利义务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对总承包单位负责,亦应对建设单位负责。因此,分包单位对承建的项目进行检验时,总包单位应参加,检验合格后,分包单位应将工程的有关资料移交总包单位,待建设单位组织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时,分包单位负责人应参加验收。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本条规定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的组织协调部门。协调部门可以是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部门(单位) ,也可是各方认可的咨询单位。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是加强政府监督管理,防止不合格工程流向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建设单位应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有关规定,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备案。否则,不允许投入使用。七、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一)现场质量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1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14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施工企业依存于顾客。因此,施工企业应该理解业主当前和未来的要求,满足业主要求并争取超越业主期望。B 领导作用:现场质量管理的领导者应该确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创造并保持使职工能充分参与实现企业目标的内部环境。C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企业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参与为企业带来收益。D 过程方法:将施工的各个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的到期望的结果。E 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施工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F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总体业绩应当是企业的一个永恒目标。G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现场质量管理的有效决策应该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H 与原材料供货方互利的关系:企业与供货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以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现场质量管理遵循的总方法现场质量管理应该遵循“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着重控制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过程。A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过程的持续改进。G 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模式图如右图所示: (二)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15质量责任制度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失误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A 职责和权限:a 明确规定工程项目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b 明确规定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责任和权限;c 规定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控制内容和控制措施;d 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工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情况,并做出客观的评价。B 人员资格:a 项目经理、主要领导及专业管理人员应具备必须的专业技能和领导素质;b 根据项目规模,配备专职的经过培训的质量检查员;c 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管理业务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d 关键、特殊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2 技术复核制度A 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针对工程的特点,选派施工管理能力强、技术专业性高、施工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现场技术管理体系,主要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人员在分项工程施工前,按照施工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精心组织施工,以此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B 施工过程技术控制a 施工前,认真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熟悉掌握图纸和进行专业技术图纸会审,进行设计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每进行一道工序,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进行下道工序,对操作人员先进行技术交底,用简单明确的文字构成施工任务单,发给各操作人员后再施工。b 必须严格遵守技术复核制度,对建筑物的方位、标高、高度、轴线、图纸尺寸、误差等作复核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再进行资料存档管理。c 认真做好每项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实行混凝土浇灌令签证制度,没有工程技术负责人,监理和有关工长、质检员签字,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隐蔽工程施工时,质量检查人员、专业技术负责人和专职质量检查员必须共同进行监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16d 专门负责设备安装技术工作的人员,要求在现场办公,处理问题不过夜,实行层层负责、层层交底制度,对施工工艺和特殊施工技术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给各班组交代清楚。对涉及修改、质量问题,必须征得建设(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同意,针对此问题制定出可靠的技术措施。现场会议制度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现场会议制度,及时分析、通报工程质量状况,并协调有关单位间的业务活动,通过现场会议制度实现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质量管理部门之间以及施工现场各个专业施工队之间的合理沟通,确保各项管理指令传达的畅通,最终使施工的各个环节在相应管理层次的监督下有序进行。现场会议制度能够使建设项目的各方主体得到有效地沟通,使施工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最终达到各个相关方的满意。施工过程控制制度A 由于工程实物质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也是一个由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工程完成、竣工验收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过程。B 质量控制的范围包括对参与施工的人员的质量控制,对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对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对施工方法和方案的质量控制,对生产技术、劳动环境、管理环境的质量控制等。C 在对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中,也包含了对工程质量问题“预防为主”的内容,即事先分析在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将各种隐患和问题消除在产生之前或萌芽状态。现场质量检验制度工程项目的质量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工程项目,应满足用户从事生产、生活所需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就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对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进行监控,而通过在施工现场建立并实施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能够最有效地保证工程项目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质量统计报表制度A 质量统计报表制度是指对已完成的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测量数据和验收评定结果为依据,通过应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现场的质量情况作出科学的分析,进而为现场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产品的符合性以及施工过程的特性和趋势进行揭示,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最终实现现场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17B 严格贯彻实行计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和计量管理工作,督促现场专职计量人员做好计量器具的使用和保管工作。对混凝土、砂浆、灰土等准确计量,以确保工程质量。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A 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错误,施工组织、指挥不当等责任过失的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或造成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都是工程质量事故。B 建立和执行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是指在质量事故发生后由有关人员进行质量事故的识别和评审,分析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并制定处理质量事故的措施,经相应责任部门审核批准后进行处理,并经相关部门复核验收。(三)管理程序施工项目质量体系要素构成建立质量管理体系A 施工现场建立质量保证机构,明确相应的工作程序和质量职责,通过一流的质量管理活动,在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下,确保建筑产品质量达到规定标准。B 建立和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对工程质量进行系统检查,并对检查、评定的结果负责,同时作好与建设主管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