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角膜炎_第1页
角膜角膜炎_第2页
角膜角膜炎_第3页
角膜角膜炎_第4页
角膜角膜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纲,一、角膜的组织结构与生理二、角膜炎的病因三、角膜炎的分类四、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五、角膜炎的临床诊断六、角膜炎的临床治疗,一、1.角膜的组织结构,上皮层 56层细胞, 损伤后能再生前弹力层 一层均质透明膜 ,不能再生 实质层 200层胶原纤维束薄板 ,不能再生 后弹力层 较坚韧透明均质膜 ,能再生 内皮层 单层六角形扁平细胞 ,不能再生,一、2.角膜的生理,1.角膜是主要的眼屈光介质,相当于43D凸透镜。2.角膜组织结构排列非常规则有序,具有透明性,及良好的自我保护和修复特性,光透射率大于97%。3.角膜富含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眼支通过睫状后长神经支配),感觉十分敏锐。4.角膜无血管,其营养代谢主要来自房水、泪膜和角膜缘血管网。上皮细胞氧来自泪膜,内皮细胞的氧来自房水。主要的能量物质是葡萄糖,大部分通过内皮细胞从房水中获取,小部分由泪膜和血管网提供。,二、角膜炎的病因,角膜炎:角膜的防御能力减弱,外界或内源性致病因素 侵袭角膜组织引起炎症。 病 因: 感染源性:主要的病原微生物为细菌、病毒、真 菌及衣原体。 内源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局部蔓延:邻近组织的炎症可波及到角膜。,三、分类:,1.感染性: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角膜炎。 2.非感染性:角膜基质炎、神经麻痹性、暴露性、免疫性、 丝状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细 菌: 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大肠 杆菌。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常有角膜外伤或佩戴角膜接触镜史。 畏光、流泪、疼痛、视力障碍、眼睑痉挛等眼 部刺激症状。 眼睑及球结膜水肿,睫状或混合性充血。 溃疡面可见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充血的鉴别,临床诊断:,临床变现通畅不能做出病因诊断。从浸润灶刮取病变组织,涂片染色找细菌。细菌培养,并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临床治疗:,局部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角膜炎最有效的途径;结膜下注射能提高角膜和前房的药物浓度,但存在局部刺激性,多次注射可导致结膜下出血和瘢痕化;一般不需要全身用药,但若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则可能向眼内或全身播散、巩膜化脓,需局部+全身应用抗生素。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应给予1%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散瞳。,真菌性角膜炎:,真菌:镰刀菌属:茄病镰刀菌、尖孢镰刀菌 曲霉菌属:烟曲霉菌 弯孢菌属:月状弯孢真菌 念珠菌属:白色念珠菌,病因:,局部因素 全身因素 植物外伤史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佩戴角膜接触镜史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史 全身使用抗生素史 既往眼部手术史 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史 局部使用抗生素史 眼表慢性疾病,临床表现:,1、症状 感染早期眼部刺激症状较轻,病变发展相对缓慢,常表现为发红、异物感或刺痛、视物模糊,有少量分泌物。多数病人夜间疼痛明显。2、体征 真菌性角膜炎典型的角膜病变有 :菌丝苔被 、伪足、卫星灶 、免疫环 、内皮斑 、前房积脓,菌丝苔被:表现为角膜感染处有灰白色轻度隆起,外观干燥,无光泽,有的为牙膏状或苔脂状,与下方炎症组织粘连紧密。,伪足:在感染角膜病灶周围似树枝状浸润,称为伪足,卫星灶:位于角膜主要感染灶周围,与病灶之间没有联系 的小的圆形感染灶。,免疫环:在感染灶周围,有一混浊环形浸润环,与感染灶 之间有一模糊的透明带,称为免疫环,此环的出现 被认为是真菌抗原与宿主之间的免疫反应。,内皮斑:角膜内皮面有圆形块状斑,比KP大,常见于病灶 下方或周围,前房积脓:有前房积脓时说明感染已达角膜深基质层,部 分真菌已穿透后弹力层进入前房。脓液较细菌 性角膜炎粘稠,不易随头位移动。,临床诊断:,1、病史:角膜是否有植物性外伤史、异物史、眼部手术史或长期局部、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病史等2、体征:角膜病灶表面较干燥,常合并菌丝苔被、伪足、卫星灶、内皮斑、粘稠的前房积脓等典型的真菌性角膜炎的特征3、实验室诊断 角膜病灶刮片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真菌培养鉴定 4、临床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共焦显微镜,临床治疗:,1、药物治疗:那他霉素 茄病镰刀菌,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有效。 二性霉素B(0.1%-0.25%):镰刀菌 氟 康 唑 局部对白色念珠菌效果好,对烟曲霉菌和镰 刀菌效果差(局部和全身用药)(用法:初始每0.5-1小时点眼一次,增加病灶区药物浓度,感染明显控制后减少使用次数。)2、手术治疗 角膜溃疡清创 板层角膜移植手术 穿透角膜移植手术,病毒性角膜炎,病因:病毒感染所致的角膜炎。根据感染病毒的种类不同,分类如下: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腺病毒性角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临床表现,多见于幼儿,可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及树枝状角膜炎,可伴有唇部及皮肤疱疹。,临床诊断,早期可出现点状、树枝状感染灶,呈持续性,往往发生在皮肤带状疱疹后数周。角膜直觉明显减退或消失,约50%的患者发生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可同时并发有前色素膜炎、脉络膜炎、眼压升高、并发性白内障等。角膜炎未及时控制可出现部分角膜血管翳、基质炎、盘状角膜炎等。,树枝状角膜炎,角膜新生血管及白斑形成,临床治疗,原则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炎症反应阿昔洛韦:又称无环鸟苷,其作用机制是破坏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复制。如:阿昔洛韦眼水、阿昔洛韦口服片剂。更昔洛韦:又称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