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小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_第1页
提高中小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_第2页
提高中小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_第3页
提高中小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_第4页
提高中小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附件 1:推荐表单位名称: 填表日期 :论文题目 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作者姓名 论文答辩日期 学科专业方向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忧思录J中小学管理,2005 年 3 月在期刊网上查知该文被 3 篇硕士论文和一篇期刊论文引用。家长怎么会是“上帝”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5 年7 月论文发表后收到 16 封来信,我分别与来信者进行了探讨。“预设”是“备课”的提升与升华J四川教育,2005 年12 月本文应四川教育编辑部刘长平主任约稿而撰,属于专栏文章,文章着重论述预设的意义、方法及其与备课的关系。“减负”困难的原因及出路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6 年 9 月期刊网显示该文的下载指数为 3 星。发表学术论文(题目,刊名,时间,社会影响)“减负”要从课堂做起N中国教育报, 2005 年 10 月 20 日,本文是为中国教育报开设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专栏而撰写的文章,后被众多教育类网站转载。攻硕期间及获得硕士学位后一年内获得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成果论文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对作者工作及所在单位工作)通过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涂艳国教授悉心、费力的指导下的毕业论文撰写(本文还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杜时忠教授、邓猛教授、方彤教授、陈佑清教授以及湖北大学靖国平教授的指导) ,我不仅从这些教授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和方法,还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了国内外关于教育教学的很多理论和实践知识。这些影响都是内隐的。外显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效了,在湖北省鹤峰县一中于 2005 年、2006 年举行的讲课和说课比赛中均获一等奖,在 2006 年恩施州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中获二等奖。2007 学年,在新的工作单位,因为教学成绩显著,被学校和坦洲镇分别表彰为优秀教师,并被学校安排担任奥赛班的班主任和数学备课组长。其二自身教科研能力增强了,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相关研究有 5 篇论文分别发表于教育类杂志(见上表) ,并在新的工作单位成为联合国教科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组织课题研究核心成员。其三是助我完成了两次工作变动,2005 年 8 月脱产学习之后从乡镇初中调到位居县城的鹤峰县一中,2007 年 8 月又从湖北调到现在工作的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坦洲实验中学。另外,我在工作单位也积极实践与推广自己的研究。由于新课程改革后,全国基础教育将重心放在教育质量的提高上来,因此我的研究很容易得到推广,我先后在两所工作过的学校面向全体教师作过预设与生成商谈课前准备与课堂应对的讲座,同时,还在学校教务处的安排下,讲过多节示范课,贯穿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想,这些努力基本上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与广大教师的认同。高中数学原来如此简单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年 7 月出版专著(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对数与方程 ,鹤峰一中“教学大比武” ,一等奖,2005.11去数学化: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湖北省教研室论文评选,一等奖,2007.5线段的定比分点 ,恩施州优秀课比赛,二等奖,2007.6也谈数学教什么 ,恩施州数学会 2006 年年会论文评选,一等奖,并在此次大会上交流,2006.11恩施州数学会 2006 年度“优秀工作者” ,地市级,2006.1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优秀学员” , 2005.7获奖项目(名称、等级及时间)“希望杯”全国青少年数学大赛,指导一等奖, 2006.4中文论文摘要(论文选题的意义,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正处在一种混乱状态。很多教师或陷入传统教育中落后教育思想的泥潭难以自拔,或偏信现代教育中某一教育理念而得意忘形,或搞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杂交实验而迷失方向。这种混乱状态是新老教育观念更替尚未完成、多元教育理论并存尚需磨合时期的正常反应。但让人担忧的是,课堂教学有效性似乎也随着这种混乱而隐藏了或被人遗忘了,表现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概念的模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的缺失等。这是值得警惕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找到“巨人的肩膀”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运用访谈调查法验证已有标准的适用性;运用理论研究法论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运用个案研究法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和方法。力求用精炼的语言、精要的课例辅之以精确的分析,从而尽量将问题论述得清楚明白。全文首先论述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然后论述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有效益的前提下有效果和有效率的课堂教学。有效益、有效果、有效率三者缺一不可。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全体兼顾、全面发展、全程无忧、全能开发、全身心投入、一清二楚、一举多得、一切从实际出发、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句话一辈子等十个方面的特征。接下来分析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包括有效教师、有效学生、有效内容、有效媒体、有效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有效教师是首要的关键的因素,有效学生是核心因素。最后论述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作哪些细节性的工作。本来有很多细节性的工作,这里选取了五个最重要的细节,即优化预设、美化生成、活化管理、硬化反思、细化储备。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叶澜著教育概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2004 年修订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涂艳国著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杜时忠著德育十论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王坤庆著现代教育哲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以及孙亚玲的博士学位论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和姚利民博士学位论文有效教学研究等专家推荐理由论文密切联系实际,比较系统而深入的探讨了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观点明确,见解独到,表达流畅,形式规范。相关成果公开发表后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是一篇难得的硕士学位论文。专家签字:涂艳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单位推荐意见 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主席(签章):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说明:学科专业方向包括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和学科教学,其中学科教学要说明具体方向,如学科教学(数学) 。本表可复印、附页。目 录内容提要 iAbstract ii一、为何研究以及如何研究1(一)研究意义1(二)研究思路和方法4二、何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6(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内涵是什么6(二)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否依某标准判断9(三)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是什么10三、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何以可能17(一)有效教师17(二)有效学生22(三)有效内容25(四)有效媒体28(五)有效环境30四、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何为32(一)优化预设32(二)美化生成34(三)活化管理36(四)硬化反思38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五)细化储备41参考文献 44内容提要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正处在一种混乱状态。很多教师或陷入传统教育中落后教育思想的泥潭难以自拔,或偏信现代教育中某一教育理念而得意忘形,或搞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杂交实验而迷失方向。这种混乱状态是新老教育观念更替尚未完成、多元教育理论并存尚需磨合时期的正常反应。但让人担忧的是,课堂教学有效性似乎也随着这种混乱而隐藏了或被人遗忘了,表现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概念的模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的缺失等。这是值得警惕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找到“巨人的肩膀” ;运用访谈调查法验证已有标准的适用性;运用理论研究法论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运用个案研究法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和方法。论文力求用精炼的语言、精要的课例辅之以精确的分析,从而尽量将问题论述得清楚明白。全文首先论述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然后论述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有努力的方向。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有效益的前提下有效果和有效率的课堂教学。有效益、有效果、有效率三者缺一不可。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全体兼顾、全面发展、全程无忧、全能开发、全身心投入、一清二楚、一举多得、一切从实际出发、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句话一辈子等十个方面的特征。接下来分析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包括有效教师、有效学生、有效内容、有效媒体、有效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有效教师是首要的关键的因素,有效学生是核心因素。最后论述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作哪些细节性的工作。本来有很多细节性的工作,这里选取了五个最重要的细节,即优化预设、美化生成、活化管理、硬化反思、细化储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关键词: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At present my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classroom teaching is ising placed in a kind of confusion appearance. Many after very teachers or fall into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to decline educate the thought the mire to extricate oneself with difficulty, Or believes in the modern education some education idea to let success go to the head, or make the tradition the education and modern the education is miscellaneous to hard over experiment but lose bearing. This kind of confusion appearance is normal reaction that the lately old education idea substitutes still the not yet finished, diverse education theories to need to whet to match the period keep both and still. But let what person worry BE,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validity as if also chaotic hid along with this kind or has been forgotten by the person, expressing the faintnes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usefulness concept and raising imperfection etc.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usefulness method. This is worthy of vigilance of affair.Under thus of the background, the thesis tries hard for the analysis that the lesson example of the language, essentials of using the refinement assistsit with the precision, discussing problem thus and as far as possible know understand.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4 ories.The 1 ories emphasize the way of thinking of the meaning, research and the method of the research of the treatise research.What 2 orieses discuss exclusively to is the usefulness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nly having this problem to make clearly, large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he teacher raises the usefulness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o just have the diligent direction. The so-called classroom teaching usefulness, the premise that means in the valid benefit descends th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Valid benefit,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hree lack a cant. The classroom teaching usefulness has all together look after both sides, overall development, the whole distanceses develop without the sorrow, almightiness, the whole body heart devotion, clear, with one action and much get, everything from set out physically, a stone arises thousand layer waves, awordses during a lifetime ten characteristics of etc.3 ories analyzed the factor of the exaltation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classroom teaching usrfulness, including the effective teacher, effective student, effective contents, effective madia, effective environment etc. five factor. Among them, the effective teacher is initial of the factor of the key, the effective student is a core factor.4 ories discuss the teacher exclusively for rais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usefulness to need to be made which details works. Originally have a lot of detail works, selected by examinations the most important detailses here, namely excellent turn to prepare to establish, beautify born, activate the management, harden to introspect, thin turn the storage.Keyword: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Instructions in the Classrooms; Effectiveness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为何研究以及如何研究(一)研究意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 1?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这是我从教十余年来一直在努力思考、实践和探索的两个问题。我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发现,这些研究要么理论性太强,要么没有理论,要么个别化、学科化倾向严重,更多的还是观点陈旧、落后,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以及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实际。为此,我决定在这方面作些深入地研究。我曾思考过的以下四个问题还将进一步揭示研究此题的意义。1课业负担是不是学生永远的痛?在中小学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很清楚,近些年来,虽然社会各界都在呼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从中央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再到学校,都有落实为学生减负的措施。可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未减轻,在某些地方的学校,还有负担越减越重的趋势,因为课业负担过重,致使学生辍学、自杀的案例仍然不断发生。我们当教师的都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只是哪个教师的责任,但是我们当教师有不有一部分责任呢?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不有问题呢?我们能不能为此有所作为呢?答案应该是可以肯定的。我常常想,学生的课业负担究竟与教学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呢?它们之间有必然的矛盾吗?我通过长期观察和思考,发现很多人在这之前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如图 1 所示,那就是他们总是习惯于把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放在一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这样放置的天平意味着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得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反之,若是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必须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1 为了使研究更集中,本研究中的“课堂教学”仅指我国中小学校文字学科新授课的教学2 本研究中, “课堂教学有效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同一语,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说法,是因为不同的语境需要不同的表述才通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事实并非如此,站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角度来看,这个天平正确的放法应该如图 2 所示,即将课业负担与教学质量放在同一个托盘里,另一托盘放课堂教学。这就意味着:(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2)在课堂教学有效性一定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和学生课业负担是成反比关系的,此时,教学质量越高,学生课业负担就越轻;学生课业负担越重,教学质量就越低。 (3)如果课堂教学无效、低效、负效甚至失效的话,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课业负担都无从谈起,但这显然已偏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这种情况绝不应该也不允许出现。 (4)如果师生通过努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质量就会提高,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也就会减轻以至于没有课业负担。由此看出,要解决目前困扰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择校风是不是家长无奈的伤?2005 年 5 月 30 日, 新京报刊载了一篇标题为高中招择校生被“三限”择校费收取标准每生不超过 3 万元等被写入择校生招生规定 1的文章,2008年 10 月 14 日, 中国青年报刊发了该报记者李斌、谢洋的文章,文章借原北京一中校长王晋堂之口指出:“基础教育坠入利益陷阱,择校费 12 万元不算高” 2仅此,我们即可得知择校风依然在刮,而且还有不菲的择校费。3 万元可不是小数目啊,一位学生家长每月收入 2500 元,一年不吃不喝不生病也才 3 万元。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相当一部分家长在没有办法又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为了孩子,他们会毅然走择校这条路的。事实上,择校何止是在北京,全国到处都有,就是贫困山区也存在,我了解的一所乡中心学校是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里办得最好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每年都有100 多名该乡服务范围外的学生在该校就读。虽然学校没有收取这部分学生额外的1 张浩淼:高中招择校生被“三限”DB/OL/news/2005/0530/15112702.html 下载于 2005 年 6 月 2 日2李斌,谢洋:基础教育坠入利益陷阱,择校费 12 万元不算高DB/OL/20081014/n260009087.shtml下载于 2008 年 10 月 16 日 (这是笔者于 2008 年 10 月 16 日补充的资料)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费用(属于不收择校费的择校) 。但这些学生每年从家里到学校往返的车费,对这些农村家长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其实择校费或因择校而不得不负担的其他费用还不是家长们唯一的伤,择校后孩子的学习和身心的发展状况还时刻牵连着家长们的心,孩子一旦在哪方面不如意或出意外,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更大的伤害。我常常想,为什么这么多家长愿意额外花钱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为自己的孩子择校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有些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打了折扣,不能取信于家长和学生。在此,还可以作这样一个假设:假设每个学校里每位教师都能保证每堂课的教学的有效性。择校还有必要吗?我国还会有这么多择校的吗?那么,这个假设能不能成立呢?如果不能成立,究竟是哪些因素制约的呢?如果能够成立,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我想,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越活越好”是不是教师唯一的法宝?有一位连续培养两位教师参加省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的教研员在介绍他的经验时,他强调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字活 ”。他还补充道:“教师要在竞赛课中获奖制胜的唯一法宝就是要让课堂充分活起来,越活越好” 。应当说,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尤其是要改变应试教育课堂上那种“一潭死水”的局面,课堂的确要“活” ,但是不是每次课都要“活”?课堂上到底应该怎样“活”?究竟要“活”到什么程度?是不是真的“越活越好”?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在其教学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一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有一件事情令我困惑:有些教师在介绍新课程的教学经验时说,我们宁活不死,越活越好 , 活就是体现新课程的精神,死就是旧课程的套路 ,于是一堂课出现了 30 多次的提问,或者 40 分钟内安排了8 次小组讨论,而每次讨论只给学生 23 分钟;还有一堂课设计了 10 分钟的录像、6 分钟的弹琴、8 分钟的师生自制教具表演这些课堂不仅活了,而且有些已经活得让人看不懂。 ”1通过崔教授这段话,我想上述几个关于“活”的问题的答案已不言自明了。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当前的课堂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些教师(包括参与教学研究的人)或者不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喜欢搞一些花架子,或者还没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或者还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这种时候作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是及时的而且是必要的。1 崔允漷:教学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J人民教育,2004(19)本科毕业设计(论文)4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对和谐社会建设能不能有所作为?2004 年 9 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005 年 2 月 1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正式向外界全面阐述了“构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理论。一时间,很多理论工作者开始研究和谐社会的建设理论。此时我想,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对和谐社会建设能不能有所作为呢?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开篇写道:“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教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它的确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1我们还知道,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中最重要的部分又是教育公平。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在“强国十位嘉宾与网友对话和谐社会 ”中指出:“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行公平、正义,讲起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教育公平跟其他的公平相比可能更重要的在于教育公平才能使人有更多发展的机会上的公平,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公平应该更优先来考虑。 2然而,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从政府作为的角度提出了六点建议,其中也指出:“作为学校,要加强管理,提高自身教育质量,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益。 ”3由此可以看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关键的因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再只是教师的事业,也不再只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而是整个国家和谐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二)研究思路和方法1研究思路本研究的基本设想是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一个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图。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少许案例供教师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时参考。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试图在阐述研究意义和基本情况介绍后,着重论述两个1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第 1 页2 李晓明编辑策划:强国十位嘉宾与网友对话“和谐社会”DB/OL/GB/32306/ 32313/32330/3242258.html.下载于 2005 年 6 月 2 日 3 周洪宇: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实现途径J人民教育,2005(7)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问题,一是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只有这个问题彻底搞清楚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有努力的方向,对于这个问题,我将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思考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来论述。二是如何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说明的是通常人们会认为象这类问题,需得提出一些诸如“策略” 、 “模式”之类的东西来,可我在查阅资料时发现,目前国内外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是很多很透彻的,专著有很多,文章不计其数。再在这方面研究有两个问题不好处理,一是如何在这中间遴选出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模式来,因为这些文章和专著中的策略和模式没有统一定论,不便引用。二是即使遴选出来也不一定就适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于是本研究另辟蹊径,着重研究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从哪些方面入手和做哪些细节性工作两方面的内容。本研究认为,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着重从有效教师、有效学生、有效内容、有效手段、有效环境等因素的建设入后;需做好优化预设、美化生成、活化管理、硬化反思、细化储备等细节性的工作。这两个问题讨论清楚后,全文基本结束。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四种方法。其一是文献法研究,通过广泛查阅文献,知道目前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研究的现状及最新成果。这等于说先要找到“巨人的肩膀” 。此后,一方面,取其精华,为本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论证资料,另一方面,对其中不足的地方又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实施超越。其二是访谈调查法,运用此法主要是验证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孙亚玲在其博士论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中制定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现实可行性,具体工作就是访谈使用这个标准判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人员对这个标准的使用情况,以及他们对这个标准的评价。其三是理论研究法,此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指以理论思维或思辩的形式研究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或教育规律的方法,本研究运用此法主要是科学论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其四是个案研究法,本研究通过对一些教育刊物上刊载的教学案例、教学论文,以及名师的课例和他们的教学思想进行分析和解读,用以论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和细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二、何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论将着重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是什么?其二是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否依某标准判断?其三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是什么?(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内涵是什么1已有的观点及对这些观点的评价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学术界现有这样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说法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反映在学生主动参与和进步与发展的程度” 。1(辜伟节,2003)说法二:“教学有效性就是指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 2(程红,1996)程红对她这个定义中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分别进行了详细地界定。她认为:“教学效果是指教学结果中与预期教学目标相符的部分,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是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程度的评价” 3。 “教学效率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沿用经济学的概念就是投入与产出之比,由于教学投入的直接表现是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的投入,教学产出的直接表现是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可以表述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4。 (在她后来的研究中,她还提供了一种表述: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效果)/教学投入 5) “教学效益即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地说,就是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 ”6说法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三者的有机整合。 ”7(孙亚玲,2004)孙亚玲在她这个定义中,对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的界定与程红的界定相同。但她对教学效率进行了更深入地探讨,她认为:“教学效率1 辜伟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突出有效性的思考DB/OL /kcgg/shownews.asp?id=47.下载于 2005 年 6 月 2 日2 转引自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3 转引自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4 转引自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5 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DB/OL./jyky/images/llhc/10.htm.下载于2005 年 6 月 2 日6 转引自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7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考虑的是获得教学效果所付出的成本的大小。 ”1说法四:“有效教学是教学过程有效性即合规律性的教学,是有效果和教学、是有效益的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 ”2(姚利民,2004)反思上述四种说法,辜伟节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脚点定在学生身上,这是必要的和必需的,他强调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进步和发展也是恰如其分的,但作为宏观的、整体的理论性的研究,有欠准确性。的确,课堂教学主要应该关注学生,但是教师的进步与发展也是不可少的。另外,就课堂教学而言,假设学生主动参与、进步和发展了,但造成了大量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这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该打上问号了。程红将课堂教学有效性用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来定义,是精辟的、有开拓性的。为我们后来研究者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惜不足的是对效果、效率和效益三个词的界定欠周全。孙亚玲在程红的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首先是她将定义改成了“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三者的有机整合。 ”而不仅仅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这就将前一定义效率、效果、效益三者间“或”的关系改成了“和”并且是“有机整合”的关系。其次是对教学效率界定更准确些了。我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主要是在孙亚玲这个定义的基础上的创新。这里之所以要把姚利民的说法提出来,是他的定义与上述两种说法比较起来,多了一个“合规律性的教学” 。其实这是画蛇添足,因为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必须要合规律性,反过来,假如教学不合规律,怎么可能使得教学达到“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三者的有机整合”的要求呢?所以这一条完全没有必要加在这个定义中。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本研究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有效益的前提下有效果和有效率的课堂教学。有效益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门票,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底线。也就是说,没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根本不可能具有有效性。同时,有效益、有效果、有效率三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那么,什么是有效益的教学呢?一方面,有效益是指要促进每个学生的生长和发展,促进教师的成熟和提高,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其着眼点不仅在当堂1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2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上,更主要的还在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地说,就是教学活动(这里把引文中的“目标”改成了“活动” ,是为了使上下文表述一致。笔者注)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 ”1有效果是指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中与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相符的部分,它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学习,是对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与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相吻合程度的评价。这个界定与程红的界定相比,字面上看,增加了“教学过程” 、 “培养目标” ,减少了“预期” 。增加“教学过程”的目的是将考察的视野扩展到整个教学而不只是教学结果,使考察的过程变换成动态而不只是静态;增加“培养目标”的目的是现在总是有些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偏离了教学目标或完全没有朝教学目标发展,但就该课堂教学而言,对学生的生长和发展有利且有效,也就是说还是与培养目标相吻合,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是有效果的;取消“预期”二字,目的太明确了,就是要正确看待与美化动态生成的课堂。谈到教学效果,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举国上下关注、牵连千家万户的“高考”“中考”等考试。有一种大众化观点认为, “考试见效果” 。跟部分教育研究者一样,我不完全同意也无意否定这个观点。因此,本研究在对教学有效果的定义中,注意到将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相提并论。而对于“高考”之类的考试,我想只要人们把“应试”与“应试教育”区别开,是能正确面对并正确处理的。于此,我还想结合教学有效果这个话题简略地谈一谈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在这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不是割裂的,而是要对这三维目标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使得三维目标得以整体实现。对于有效率,我查阅到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人们普遍认同程红和张天宝的研究。她们的研究认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2。这两个等式显然都是错误的,拿前一个等式来说,这个等式实际上有三层意思,一是在教学产出一定的情况下,教学投入越少教学效率越高;二是在教学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教学产出越多教学效率越高。还暗示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率,需同时提高教学产出和降低1 转引自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2 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DB/OL/jyky/images/llhc/10.htm.下载于2005 年 6 月 2 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投入。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能为了追求效率而减少投入吗?事实上,对于任何课堂教学,只要不是盲目地投入,我们都必须尽可能加大教学投入,并且在加大教学投入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后一个等式的错误更明显,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绝对不能纯粹用时间来判断的,尤其是等式中的“有效教学时间”根本无法测定,因为每个课堂教学中“有效”的程度是不同的。姚利民在他的研究中还提出“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收益/教师教学投入” 1这个等式也是不对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教学效率只关注学生的收益,很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应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孙亚玲说的有一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她说:“教学效率既不同于物理学中的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大小就是效率,笔者注) ,也不同经济下中的效率(把产出和投入之比称为效率,笔者注) ”。 2然而她的理由是“因为物理学和经济学中效率的大小或高低都是能够准确甚至精确测量的,而教学效率却难以测量,因为教学的作用和效果既不像物理现象那样立竿见影,又不像经济现象那样容易预测。 ”3而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理由,因为教学效率与物理学、经济学中的效率根本不是一回事。通过仔细比较、认真分析和反思,我认为对于教学效率,任何企图用“分数”形式进行界定都可能会犯错,既然如此,大可不必非要找一个分数或一个模型来描述不可。基于此,我认为,教学效率实际上就是课堂中师生对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也就是说,教学效率追求在课堂上让全体学生尽量多地利用尽量多的资源获得尽量多的发展(即“三个尽量多” ) 。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内涵的界定过程中,我曾试图用“有实效” 、 “有成效” 、“有功效”来界定。但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后发现,其实这三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跟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三者的意思差不多,于是本研究没有这样提。我之所以于此提出来,是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一种思考方式。(二)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否依某标准判断1标准遭遇了尴尬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我首先作了这样几点思考:有没有必要制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如果没有必要的话,怎么判断一堂课的教学是有效的?怎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2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3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样促进广大教师自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果有必要的话,这个标准应该如何制定?如何保证制定出来的标准是科学的?制定之后能不能实施?由谁实施?实施测评后的结果准不准确?有不有负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研究不多,我国孙亚玲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她的博士论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是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她研究得很深入(她这篇论文被收入优秀博硕士论文库) 。她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做出来一份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 (以下简称“标准” ) 。通过与国外一些研究者制定的标准比较,孙亚玲的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