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密级:公开 中图分类号: 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作者姓名: 学科专业: 国际贸易学 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指导教师: 教授 ( 外审全优) 提交日期: 2009年 01月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摘 要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中利益分配的重要指标,它的变化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国际分工地位和贸易利益的变化 。 从20 世纪 50 年代起,贸易条件就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尤其是价格贸易条件。笔者认为要全面的衡量一个 国家 贸易利益的变化必须 综合考虑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 。 影响贸易条件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经济增长、 税 和汇率等 等 。 除此之外 ,还有 一个重要因素 技术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 创新是科技进入社会生产的基本方式。技术创新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不可估量的 作用 ,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 本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研究贸易条件,即技术创新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本文引用了比较详尽的资料 , 计算了 1994 年 到 2007 年来 14 年的贸易条件数据, 并对技术创新与贸易条件变化的关系作了系统的分析论证,本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概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在贸易条件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整理,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 、 结构安排和创新点。第二章 界定了相关概念,提出了各个变量的评定指标。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第三章 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 。 第三章从理论 的 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第四章则从实证角度来论证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在分析过程中,笔者将产品 按联合国 为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工业制成品细分为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此分类的基础上,笔者计算了1994 年 到 2007 年来 14 年各分类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 与 收入贸易条件 ,并计算了 制成品的要素贸易条件 , 同时 把制造业分为初级产品制造业,制成品制造业, 制成品制造业又细分为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制造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制造业, 分 别统计各分类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指标数据,然后 产品分类 与 行业分类 一一 对应 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各个分类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对其贸易条件的影响 ,力求技术创新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具体化 。 第五章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显著,资金投入强度、新产品 开 发强度均对我国各类产品的贸易条件有正向的推动作用,技术创新产出率对各类产品的收入贸易条件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价格贸易条件有负向的拉动作用,而人力资本强度与我国贸易条件的关联度不大。 关键词: 技术创新;贸易条件;初 级产品;制成品;制造业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he of is an to a s of in of a s in of 950, of of I to in in a of of of of as so In to is an is a of on a s as as to of 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of a of of on of In s of 994 007 of of on of is a of of s of a of he of s of of In is On of of of of of of 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At is to of on of of at In on of on of is & D of a in s of in of of a on of is s of of 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目 录 第一章 导 论 .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一、选题背景 . 1 二、选题意义 . 2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评析 . 3 一、国外学者对贸易条件的研究 . 3 二、国内学者对贸易条件的研究 . 6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9 一、本文的结构安排 . 9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10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评定标准 . 11 第一节 贸易条件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局限性 . 11 一、价格贸 易条件 . 11 二、收入贸易条件 . 12 三、要素贸易条件 . 13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评价标准 . 14 一、技术创新的内涵 . 14 二、技术创新的分类 . 16 三、技术创新的评价标准。 . 16 第三章 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条件影响的理论研究 . 18 第一节 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 18 一、技术进步类型与贸易条件 . 18 二、我国的技术进步与贸易条件变化 . 19 第二节 技术创新推进产品创新,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 20 一、消费者行为模型 . 20 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出口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改善贸易条件 . 21 第三节 技术创新使我国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改善贸易条件 . 22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及特点 . 22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 22 三、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 23 第四节 本章总结 . 24 第四章 技术创新对贸易条件影响的实证分析 . 27 第一节 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动 . 28 一、价格贸易条件 . 28 二、我国收入贸易条件 . 32 三、我国制成品单要素贸易条件 . 36 第二节 我国技术创新现状 . 37 第三节 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条件影响的实证分析 . 39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一、变量选取 . 39 二、计量模型 . 40 三、 模型检验结果的解释 . 47 第五章 文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第一节 文章结论 . 51 一、理论结论 . 51 二、实证结论 . 51 第二节 加强技术创新,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政策建议 . 52 一、技术创新路径 . 53 二、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 54 三、实施并完善制造业的技术标准 . 55 四、健全技术市场的人才机制 . 55 参考文献 : . 57 附录 : . 59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1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的一个重要指标。贸易条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各国切身的贸易利益,因此 它 与“ 比较利益 ” 一起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两个最基 本问题,各国对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都十分关注。 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贸易条件的变化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而起点就是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 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 增长迅速 ,特别是加入 后,中国的对外贸易 更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但是 在 贸易量大幅扩大的同时,中国 贸易条件也出现了恶化的现象,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指数,制成品的贸易条件指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恶化。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逐年升高,从出口结构来看,我国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过高,占到出口总额的 70%左右 1。近年来中国遭 到的反倾销调查居世界前列,其中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占多数。中国遭到反倾销调查如此之多,原因就是此类产品的价格非常低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猛,目前己经占出口总量的相当比重, 2007年占出口总额的 但这其中相当部分仍然属于加工贸易模式,为数不多的自主性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差距,可以说我国真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投资成本低,技术含量低,制造相对简单,所以生产厂家众多,出口低价竞争较普遍。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主导产品,因此,企业的出口竞争对手既包括国内众多同质厂家,也包括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众多企业,而全球对中低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已趋于饱和,面对有限的国际市场,国内众多中小企业不得不以低价竞 销 。 1 牛勇平 J2005(3):55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2 从出口贸易方式结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 未 出现显著变化。除 1987年、 1994年及 2003年外,加工贸易增加额显著高于一般贸易,而其他贸易基本维持极小的变化额,而且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90%是靠加工贸易来完成,不少高科技企业实际上也是加工组装企业 2。 我国的 加工贸易和发达国家从事 高级形式的加工贸易不同,国内加工贸易仍以初级形式为主,加工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也基本为外资企业所控制。 因此,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特点是 :产品加工过程短,加工深度不高,附加值低,分工地位不高,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此外 加工贸易的大额顺差 也 是导致我国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潜在诱因。因为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双边贸易不平衡,而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顺差。 所以,综上所述,这样的出口模式与出口商品结构,使得我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在现代社会中,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进入社会生产的基本方式,它通过产品技术和生 产技术的改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并通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与技术含量,以及提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比重,改进出口商品结构,从而改善贸易条件。 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需要倡导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是在一定时期内技术创新的 积累 与综合性过程,是技术创新的宏观累积效应。 二、选题意义 笔者认为,对当前技术创新对贸易条件的研究具有重要 的理论 意义 与现实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第一,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技术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技术水平高的国家 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在国际贸易中也会取得竞争优势并且享有更多的贸易利益。而技术水平低的国家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其贸易条件则会相对不利,如果不进行技术创新,其贸易条件将会进一步恶化,进而陷入 “ 比较优势陷阱 ” 。 技术进步是技术创新的积累,技术创新使得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提高,优化贸易结构,改善贸易条件。 第二,近几年来,学者们对技术创新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2 林江 J2008(8):4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3 果,为推动我国贸易发展做出 了 积极的贡献,但是这些研究缺乏技术创新如何对贸易条件产生影响的研究,因而,本文对技术创新对贸易条件影响的研 究有助于丰富贸易条件理论。 (二) 现实意义 第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贸易额逐年增长,在增长的同时,我国面临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也增多, 对我国的贸易利益 造成了损失。所以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其它 形式 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相比,技术性贸易壁垒更具隐蔽性、扩散性、可操作性及合法性 , 因此以加强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使其跨越各种贸易壁垒,而且可以提高我国产品的贸易条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第二,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 题。贸易条件的变化关系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福利的得失。在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情况下,学者们纷纷研究影响贸易条件变化的因素,比如汇率, 税,并且提出改善贸易条件的建议。而本文提出 了 影响贸易条件变化 的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即 技术创新,希望为我国改善贸易条件提供有用的建议。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评析 一、 国外学者对贸易条件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贸易条件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此后贸易条件逐渐成 为国际经济学领域中研究的重要问题。国外学者对于贸易条件的研究只是 集中在贸易条件的确定、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与贸易利 益,以及引起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等问题上。 (一) 国外学者关于贸易条件的确定的研究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对贸易条件的重大贡献在于它确定了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在两国贸易发生时,价格贸易条件必须在最小和最大的比较成本比率之间。比较成本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指出了贸易发生时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上下限,然而,这个理论的缺憾就是它只指出了贸易条件的上限和下限,却无法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4 决定贸易条件。 虽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不能决定贸易条件,但是它为后人研究贸易条件奠定了基础。约翰 斯图亚特 穆勒 (相互需 求原理解决了贸易条件的决定问题,他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进行了发展,注重从分析需求入手,探讨国际交换比例的问题。他认为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参加国际贸易的各国在各自国内都有统一的交换比例,这构成了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他用英、德两国交换毛呢和麻布的例子说明 : 两国对对方商品的需求程度确定了这两种商品在两国间的交换比例,同时在这一比例下每一国的出口量正好等于对方的进口量,此时贸易收支达到均衡。伴随着两国需求状况的不断变化,这一比例也会不断变化,但不会超出各国国内交换比例所确定的上下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国对本国商 品的需求强度愈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则贸易条件愈是对本国有利。 之后,马歇尔通过 “ 提供曲线 ” 的几何推导,精确地把每个国家的两种商品的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表示成贸易条件的函数,其均衡值用假定世界超额供给等于零来确定,他解决了价格贸易条件的确定问题。他的理论,借助提供曲线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比较完善地给出了贸易条件的确定方法。 (二) 国外学者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的研究 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指出,各国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进行分工,参与国际贸易,使得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交易双 方也会同时获利。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按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由于各个国家自然资源有限,随着经济发展,初级产品将会逐渐供不应求,所以初级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应该趋于上升,而制成品由于技术进步与制作工艺的提升,其价格趋于下降,所以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则趋于下降。 但是在 20世纪 50年代初,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德国籍经济学家辛格通过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的相关历史数据,提出了与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截然相反的 “ 普雷维什辛格命题 ” (他们认为 “ 发展中国 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存在长期的恶化趋势 ” 。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集中出口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集中出口初级产品,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相对于制成品呈恶化趋势,所以贸易条件的变化是越来越不利于发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5 展中国家的。 到了 1958年,普雷维什和辛格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贸易条件和经济增长联系了起来,提出了所谓了 “ 贫困化增长 ” 的概念。他认为一国经济增长带来的产量提高收益,可能被贸易条件 (价格贸易条件 )的不断恶化所抵消,从而使本国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绝对下降。随后许多经济学家如 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 (约翰逊( 经济学家研究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们支持巴格瓦蒂的观点,认为在一个开放经济中,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水平的提高可能会由于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而减少,而且由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所造成的福利损失完全有可能超过经济增长本身所带来的收益。 当提出 “ 普雷维什辛格命题 ” 之后,学者们对这个命题的反驳也有很多,主要是针对数据统计上存在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的戈特弗里特 959)认为普雷维什用来 研究的数据和材料以偏概全,英国的制成品贸易条件变动不能反映和代表所有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变动,同样,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也不能代表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而且戈特弗里特 样是不成立的。 法国经济史学家保罗 贝罗奇 (对 “ 普雷维什辛格命题 ” 提出反驳,他认为在英国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价格统计方法不同,出口用 口用 普雷维什等人没有 考虑到商品的运输成本,因此造成了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计算偏差。 1968年杰拉尔德 迈耶 ( 出,普雷维什所论及的净实物贸易条件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只有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才能确切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迈耶认为,如果简单地采用净实物贸易条件的指数,就可能掩盖了其他贸易条件所反映的经济和贸易利益的损益情况,净实物贸易条件的恶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其他贸易条件的恶化,而且贸易条件的福利效应是不确定的,因此要研究贸易条件对国家利益的影响应该结合收入贸易条件与要素贸易条件。 (三) 国外 学者对贸易条件恶化原因的研究 依附派的代表人物,伊曼纽尔和阿明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贸易条件恶化的原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6 因进行了研究和论证。伊曼纽尔认为劳动力不同于资本,不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所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就会存在差距,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差异,引起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埃及学者阿明继承和改进了伊曼纽尔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根本原因是发达国家垄断资本的运用,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市场接近与完全竞争市场,而发达国家的创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所以,这种地位 的不对称造成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结果。阿瑟刘易斯提出了贸易条件决定论,他认为大部分初级产品出口国的贸易条件之所以不断恶化,其原因在于他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即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直接原因 是 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也就是说 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阻碍了其贸易条件的改善,因此,发展中国家若要实现经济的发展,改善其贸易条件,必须提高其劳动生产率。 20世纪 80年代末,辛格 (沙卡 (人又对贸易条件恶化论 做出了修改,他们针对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出口制成品 的事实,开始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贸易,他们对 29个国家和地区在 1965年 至 1985年期间出口制成品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这 29个国家出口制成品的价格指数年均下降 据此,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从出口初级产品转向出口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贸易条件恶化问题,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贸易条件仍然呈现恶化趋势。他们的研究进一步论证和解释了 “ 贸易条件恶化论 ” 。 二、 国内学者对贸易条件的研究 国内学者近年来对我国贸易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集中在对我国贸易条件的测算, 对影响我国贸易条件因素的分析以及贸易条件变化对我国利益的影响。 (一) 国内学者对我国贸易条件的测算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李一文,对近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条件进行了研究。他选择了 9种最具代表性的进出口商品 ,通过检验发现从 1902年到 1920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条件呈恶化趋势,而 1921年到 1936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条件逐渐改善,他的文章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 , 贸易条件并非一定不利。王如忠 (1999)利用世界银行统计的相关数据对我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基本趋势进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7 行了实证分析,他认为我国以 1980年为基期, 从 1980年到 1994年我过的价格贸易条件基本呈恶化趋势,但是因为我国出口的绝对数量的大幅增加,使得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不断改善,同时在此期间,我国出口部门的要素生产率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差距拉大了,导致要素贸易条件恶化。 赵玉敏、郭培兴和王婷 (2002)利用拉斯帕尔斯指数测算了我国 1993年到 2000年的各项贸易条件指数,研究发现,在此其期间,我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 13,其中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导致我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期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了 14,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则下降了 2。 黄满盈 编 制了中国 1981入贸易条件指数、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研究发现,我国总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81年到 1985年,这一阶段的价格贸易条件明显上升;第二阶段是 1986年到 2004年,这一阶段的价格贸易条件明显下降。在此期间,初级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在 1998年之后一直呈下降趋势。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在 1993年之后一直呈下降趋势,其中,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在 1993年之后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劳动或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价 格贸易条件在 1997年之后一直呈下降趋势。由于出口数量的上升幅度大大高于价格贸易条件的下降幅度,从而使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2000年之后,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大幅上升,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贸易条件。 (二) 国内学者对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因素分析及改善建议 黄满盈 认为 的流入一方面会提高东道国的工资水平,从而引起出口价格上升,价格贸易条件改善;另一方面, 果 么将会使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如 果 么将会使价格贸易条件改善。所以, 在多数情况下, 时,他认为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同时恶化。 李惠中,黄平认为中国传统的引资模式使外资主要流入劳动力密集型出口部门,造成我国的优势部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部门呈大幅增长,导致出口超额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 贸易条件的影响 8 供给,反映在提供曲线外移,从而使得贸易条件恶化。另外,在出口方面,由于我国和东亚国家的出口结构极 为相似,所以商品的出口竞争激烈;而由 致了引致需求的大幅上升,从而使得我国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 林丽和张素芳认为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长、外商投资企业的 “ 转移价格 ” 以及我国出口企业的恶性价格竞争等因素造成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不断趋于恶化的趋势。韩青分析了 1980年到 2002年的相关数据,发现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外资企业的出口是导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而出口量的大幅增加是促使收入贸易条件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时,他发现名义汇率对价格贸易条件影响不大。 林娟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