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秋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一课时认识厘米教学目标1、认识尺子,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出示正方体(1立方厘米)问这是什么(正方体)我们可不可以用这个正方体作单位来测量数学练习本的宽呢(可以)让你想测量出数学练习本的宽,你觉得应该怎样测量(一次接一次测量的方法)测量时还应注意什么(注意小正方体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下面就请同学们赶快测量一下吧学生独立测量,教师巡视。汇报交流谁愿意起来说一说你测量的结果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测量,你有什么感觉如果老师让你用小正方体去测量很多物体的长度,你觉得怎么样方便吗那怎么办呢小结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尺子。同学们,请把你们准备好的尺子拿出来,观察一下尺子上有什么竖线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什么(刻度线)数字引导学读数字0,1,2,3,4,5,6在这些数字中,最小的是什么(0)“0”表示什么CM叫什么(厘米)今天咱们就一起认识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我们就从1厘米开始。2、认识1厘米(1)认识1厘米的长度1厘米有多长在尺子上从哪儿到哪儿是1厘米呢老师也想说一次,在尺子上从0到1是1厘米,对吗在尺子上只有从0到1是1厘米,对吗(不对)你觉得还有吗还有从哪儿到哪儿也是1厘米课件演示许多个1厘米12,23,34,45,56,67。你觉得还有吗指着自己的尺子说一说。小结也就是说在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师真正的1厘米有多长,在自己的尺子找一找。有趣的竞赛游戏师问生答从4到5是几厘米(奖励大拇指、奖励拥护)要说完整说全面。(从6到7,从6到5)同桌互说从几到几还是1厘米(2)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桌面上有几根小棒(3根)哪根小棒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让学生从小棒中找出长是1厘米的小棒,放在尺子上量一量,验证一下。让学生仔细体会感知1厘米有多长。(可以引导学生将1厘米的小棒放在两个手指间,再保持两个手指不动,然后将小棒轻轻地拿出来,再一次观察两个手指之间的缝隙,看一看1厘米有多长,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睁开眼睛让学生再次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厘米生自由发言。图钉的长度、田字格的边长、手指的宽约1厘米。3、认识几厘米拿一支没用过的粉笔,你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要想知道到底是不是多少厘米,该怎么办呢(找尺子量)4、教学用厘米量。(1)学生自己测量。(2)汇报交流小棒有多长(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测量结果)你是怎么测量的一端对着什么为什么要一端对着0在测量的时候小棒或者尺子能不能倾斜为什么再看小棒的另一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了(5厘米)你怎么知道从0到5就是5厘米了的呢(5个1厘米就是5厘米。)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一说。(01是1厘米,12是1厘米,23是1厘米,从0到5是5个1厘米,就是5厘米。)小结从0到5就是5厘米,从0到2就是2厘米,从0开始到几就是几厘米。6、量一量量最长的小棒,看它有几厘米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教材上的做一做。1、完成教材上“练习一”的第1、2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增强空间观念。五、作业布置做课堂练习数学第一课时板书设计认识厘米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厘米CM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法把直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认识米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重点难点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调整为建立1米的正确认知)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所得数据要用什么作单位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学生演示,教师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二、引入新课1情境导入。(1)教师提出量黑板的长度,让生上黑板测量下。(先是用厘米尺量,后改用米尺量,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厘米量较长物体的不便利,从而产生困惑,积极主动认识米。)2点明课题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米用米量”。(板书认识米用米量)三、探究新知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老师的身高是1米6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那怎么才知道谁估的最接近呢用哪把尺子呢是大家手中的厘米尺吗那接下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米尺”。先让生上台,教师在测量学生的身高,只从地面测到身上1米的位置,让生感受1米的长度和高度、2、认识米尺。出示米尺。(1)谈话每个小组的桌上有1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厘米尺,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都是从0开始,从小到大排列;刻度线相同,两根长刻度线之间相距1厘米,两根长刻度线之间有9跟短刻度线,其中正中间一根稍微长一点。不同之处就是厘米尺较短,数字较少,而米尺较长,数字也较多。)(2)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个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学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3、用米尺量。(1)提问到底老师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直。(课件演示)(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自己身上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先看一下老师身上的1米的标签,自己估一估,然后再同桌合作用米尺量一量。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高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多还是少多几厘米(3)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同桌合作量一量。(4)交流。现在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再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之后,全班交流。(6)估一估,量一量黑板大约长几米(7)小结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较长的物体四、活动巩固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带来了一卷绸带,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当学生喊停后剪下,贴到黑板上。指着黑板上的丝带问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可以用尺量)五、巩固练习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4、5题。六、梳理小结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七、作业布置做课堂练习数学第二课时板书设计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1米100厘米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认识线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会数图形里的线段条数,并会画线段。2、培养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线段1、感受线段的“直”。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桌面上的一条线(弯曲状)。提问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教师演示后让学生猜)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提问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的那根线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板书线段)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谈话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同桌互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端。教师把线松开,提问这还是线段吗为什么教师重新捏紧线的两端,竖着放,斜着放,都问一问这是线段吗请同桌每人捏住一条线段,以后我们还要学习量线段的长度。3、认识线段的图形。谈话线段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教师先画一条直的线)线段的两端我们该如何表示出来呢我们可以在它的两端各点上一个点或各画一条短短的线,这两个点就是线段的端点。(板书)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4、小结线段的特征。谈话同桌相互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小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二、巩固线段的特征1、根据线段的特征进行判断。谈话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你能根据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线段吗教师任意画图形,指名作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2、找身边的线段。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已经知道线段的特征,认识了线段的图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能找到线段。比如说吧,这本数学书上就有线段。拿起你的数学书,找一找,你觉得数学书的哪一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学生上来指一指。提问为什么这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还有哪一条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除了书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还有很多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你能找一找吗3、折线段谈话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像老师这样对折、打开,这样一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你能折出一条和它一样长的线段吗同桌合作,一位学生折比这条折痕短的线段,另一位折比这条折痕长的线段。请同桌学生每人随意折一条线段,比比两条线段的长短。4、数线段。谈话其实有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也都是由线段围成的。教师画各种图形,叫生数线段。提问你能来指一指围成正方形的四条线段吗(教师指着其中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教师指着与这条线段相交的一条线段)那么这一条呢讲述当两条线段相接时,它们相接的那一点就是它们的端点。提问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那么由六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5、学生画线段。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还找到了线段,想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段吗请小朋友拿出纸,试着画一条线段。教师巡视,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谈话你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线段的能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吗为什么这些工具都能画出线段呢(突出线段是直的,这些工具都有直的边)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线段的,还有别的方法吗请小朋友欣赏你的同桌画的线段,如果他画得很好,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如果有画得不太对的地方,也请你给他指出来。6、连结两点画线段。谈话刚才我们画了线段,数了线段,还动手折出了线段,如果给你两个点,你能连结这两点画一条线段吗请把书翻到第5页,做“做一做”第2题。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点上两个点,指名连结两点画线段。谈话连结这两点能画出不同的另一条线段吗这就说明连结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提问什么是“连结每两点”你能给大家指指吗想象一下,连出来会是什么图形请你准备好直尺,在书上完成。集体核对。提问你画出的是什么图形谈话如果给你四个点,请你连结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三、小结学习收获谈话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你有什么收获小结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还一起找线段、画线段、量线段。四、作业布置做课堂练习数学第三课时板书设计认识线段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教学反思第四课时确定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重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二探究新课1教学例8。教师谈话(多媒体课件出示旗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让学生猜测。)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L3米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指名回答,说想法。引导方法一排除法。L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方法三类比法。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2巩固新知。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多媒体出示)。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学生交流。)指名汇报,说说理由。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大,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厘米。3做一做。L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题目。让学生讨论课桌的宽是60厘米还是60米引导60米是多大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大吗(不会。)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让学生自己推算操场的长是28米。2选择合适的单位。我们的教室长6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高90三练习拓展1辨析题。(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8题)逐步出示题目,说说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9题)圈出合适的答案。先圈估计的,再圈实际测量的。3谁说得对(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0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图长是5厘米,对吗(错,没有对准刻度O,不能说是5厘米。)第二幅图长4厘米,对吗(对,7厘米3厘米4厘米。)第三幅图大约5厘米长,对吗(对,接近5厘米或超过5厘米一些的,我们都可以说是大约5厘米。)4量一量。(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1题)乌龟要爬厘米就能吃到小鱼。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说一说。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提问题,再解答。)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一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小结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初步认识了线段,学会确定长度单位。五、作业布置做题单1张板书设计确定长度单位旗杆的高度是13米教学反思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复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培养学生数学估计能力,求异的思想。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获得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4、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长度观念。难点通过同学的合作,度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看一看哪一位小朋友的眼力最好。谁能来猜猜老师的身高其实只要我说一个数字你就知道了。“155()。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板书课题长度单位)二、出示复习目标(1)巩固长度单位厘米、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用厘米和米尺量物体的长度。(2)知道1米100厘米。(3)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三、回顾知识,整体把握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汇报对知识梳理的情况)认识1厘米的长度,用尺子量一量,一个图钉一只手指的宽。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认识1米的长度,用米尺量一量,两臂长、自己的身高。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把米尺的“0”刻度对准绳子的左端,再看绳子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米。线段是一条直线,两个端点组成,从尺的“0”刻度开始起,画到指定厘米的地方。对长度知识的梳理1、1米100厘米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3、量较长的物体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4、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学生齐读一次,加深理解)四、典型例题示范,沟通联系。1、演示测量纸条长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A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B把尺子的任意一个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再用右端的刻度减去左端的刻度,就是纸条的长度。2、请同学们看看上面的两张纸条,那张长点我们来帮老师比较一下这些题目,到底填上什么符号才对(注意相同单位直接比较,不同单位必须化成相同单位才能比较。)3、线段是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线段的画法如果要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从尺的“0”刻度开始起,画到指定厘米的地方。画完后还要在线段上标上线段的长度。五、题组练习,发展能力。第一关1、判断哪些是线段。2、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第二关1、这是小明早上写的一篇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米长的牙刷刷牙,80米长的毛巾洗脸。吃完早饭,急忙骑上自行车,以每分钟30厘米的速度到离家500厘米远的学校去上学,路上还碰到了身高165米的王老师。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1米的课本看起来。这篇日记有什么毛病请你帮小明改一改吧2、计算14米6米米32厘米17厘米厘米1米20厘米米厘米1米1厘米()厘米1米1厘米()厘米弟弟身高86厘米,他再长()厘米,正好是1米。第三关排列顺序。1、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200厘米5米99厘米1米20厘米2、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3米65厘米1米56厘米,第四关动手画一画。1、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厘米短厘米的线段。3、画一条是2厘米3倍的线段。4、拓展题连接五个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六、梳理知识,总结升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你对你的表现满意吗1米100厘米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线段是一条直线,两个端点组成学会了画线段。七、布置作业。1小军身高90厘米,小红身高1米,小军比小红矮多少厘米2一根长20厘米的绳子,第一次用去8厘米,第二次用去4厘米,一共用了多少厘米教学反思考试测试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测试目的通过测试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是否灵活运用长度单位厘米、米。测试时间2课时评讲试卷评讲内容第一单元试卷评讲目的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获得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评讲过程一、讲解第一大题师念题目,点名让生回答。总结1、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2、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测量。3、1米100厘米二、讲解第二大题点名让生说第二大题测量的错在哪里,说出原因。三、讲解第三、四大题点名让生起来说。拓展第四大题的第4小题3216六条线段4、讲解第五、六大题点名叫学生说理由。5、讲解第七大题学生动手画一画,师辅导个别同学。要求画好线段后记得写上长度。6、讲解第八、九大题学生动手数一数涂一涂。7、讲解第十大题点名让生说一说原因,师在讲解。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加法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目标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竖式的算理和规范的书写格式。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学生看教材11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2人,二(3)班有37人,二(4)班有34人,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二、探究新知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师求“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52师下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我是口算的35如果摆小棒是3捆和5根,加2根就是37根,所以35237。还可以想数的组成35是由30和5组成的,5和2组成7,30和7合起来就是37,所以35237。教师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的,用笔算。(教师指导学生列竖式计算的写法。)十个十个353535222737强调个位与个位对齐。三、巩固练习1、第12页“做一做”的第1题。32624354332()5()()()()()()2、做一做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5、作业布置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546635723464527184446022、完成题单1张。板书设计1加法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十个十个十个353535222737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方法。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3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4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5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竖式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1、旧知作引,做好铺垫口算并说出算法3273023217403528602、合作探究,获得新知(1)动画激趣,导入新知。听老师讲故事。内容是刚开学不久,值周老师到一年级教室清点人数。老师问班长王明“班上有多少名男同学,多少名女同学”王明说“有23个男同学,25个女同学。”老师问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题目和算式。让学生观察算式特点。从而引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二)动手操作,形成表象。师问“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自由计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等学生有80完成后,抽生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口算法23204343548或者2025454534820204053840848。摆小棒法。先摆2捆零3根再摆2捆零5根。最后合计4捆零8根。学生边说边演示。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拔2个珠子,个位上拔3个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加2个珠子即4个珠子,个位上加5个珠子即8个珠子合起来是48。学生边说边演示。生4学生在说算法时老师适时板书,用纸条写好。十位和捆数用一种颜色,个位和根数用一种颜色。然后再出示多媒体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三种算法。注意课件制作时在相同数位对齐时重点闪烁。(3)抛出问题,合作解决。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是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种新的算法。1板书展现,感知竖式。353267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23253小组汇报合成新知。通过小组收集可能有以下几种列式方式。23232325252525234825527348师问“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你赞成那种为什么(根据前面所做,中等以上学生都很容易看出14是对的。23是错误的。)赞成的说明理由,不赞成的也说明原因,在部分学生的发言中接受新知。学生说不完整时,老师适时补充,(算理是个位是3个一加上5个一;十位是2个十加上2个十;只有相同数位上的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所以才能相加)每位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在说明注意什么时,学生能归纳出相同数位对齐,在对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有些迷惑。老师首先肯定两种都可以,同时说明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算法的优化。并列举从个位加比十位加方便快捷。从而顺得成章地得出结论。同时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读理解重点词语。自己写一写同桌互相检查看谁写得更好,指导书写。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35234326抽生板演,教师重点指导学困生。然后集体订正。2当医生诊断。354717841222117558192914、知识深化,拓展提高填空135372()4()()2()37889562122()()()11()6()()89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例2354267人3532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67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进位加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4、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从小养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出示第11页主题图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1、仔细看下面发生了一件事,你们能帮忙解决吗(出示14页例3的二(1)班和二(3)班的图)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生独立思考并列式3537(板书算式)(1、出示37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先用小棒摆一摆。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师引导思考在35根小棒下面放37根小棒怎么放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7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好小棒)将两组小棒加起来,应先加什么5根和7根先相加是12根。12根小棒能捆成一捆吗(能)怎么放(1)独立思考。(2)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把12根小棒其中的10根捆起来(边说边放),把这2捆放在整捆处。上面的3捆加下面的3捆是6捆,再加上刚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和剩下的一捆合在一起是72根小棒。(多找几名同学边说边摆,说过程)2用竖式算一算。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7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重复做刚才的动作边做边问放在整捆处的1捆在竖式上该怎么写(1)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列出竖式。(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个位上5加7得12,如何向十位进“1”个位上怎样写演示从“小棒图”过渡到下面的竖式图。3讨论算法。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竖式计算与上节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巩固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板书课题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两位数加法要注意哪三条。(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请大家翻到课本14页,看看你总结的和课本上的是否一样。(指导学生看课本)(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摆小棒,形象地在脑中建构竖式的形成过程,以“动作”为出发点把小棒十根一捆放在整捆处内化到竖式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更形象,便于理解掌握。)比较3532与3735有什么不同师根据上面的计算,二(1)班和二(3)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客车超载会有什么后果吗你们说得太对了,现在你们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客车超载导致的交通事故真实的故事,听完后谈谈你们的想法。新华社海口2011年12月5日电(记者傅勇涛)记者从海南省安监局获悉,海南“”重大交通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据初步调查分析,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琼中型客车超员载人,在连续下坡急转弯路段偏左占道行驶,导致事故发生。月日下午时分,海南海汽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定安分公司一辆号牌为琼的中型客车核载人,但实载人,沿国道线(海榆中线)自南向北行驶至公里加米处时(五指山市境内),与由北向南行驶的号牌为桂的重型自卸货车对向碰撞,造成人死亡、人受伤及两车严重损坏。(本案例从百度下载。)小朋友们,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太惨了,为了安全,我们以后不乘坐超载的车辆。)小结对,客车超载是一种非常危险性的行为,会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了人民群众的乘车安全,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本法中第四十九条规定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人数,客运机动车不得违反规定载货。小朋友们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告诫自己和家人,不要乘坐超载客车、不要乘坐无证驾驶车辆,过马路时要左右看,不在路上跑和玩,要走人行横道,并注意红灯停,绿灯行。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复习个位相加不满十。新课个位相加满十。师讲像今天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的加法,就叫进位加法。板书进位加法。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我们要注意什么提问书上的小朋友还告诉我们也可以从十位加起,如果从十位加起,要注意什么教师说明笔算加法还可以从十位算起,算十位,一定要看个位满不满十,个位满十,十位相加的和要多1。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课本14页下面的“做一做”。两名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订正时,要求说出“想”的过程。2、完成练习二中的36题。3、课本14页下面的做一做。师小红跟爸爸去海洋馆玩。你们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能解决提出的问题吗4、完成课本14页“做一做”下面的思考题。教师要结合实例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关键是先找到一个两位数,使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得9。然后再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交换位置就得到另一个符合条件的两位数。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5、作业布置完成数学课堂练习册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3537723531772教学反思第四课时练习二教学目标进一步熟练掌握笔算两位数一位数、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正确熟练地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列式计算,谁能说说,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这节课我们要检测一下同学位的学习情况,看谁掌握得最牢。二、计算练习1、出示教材第15页的第3题出示表格小兰喜欢收集邮票,这是她收集的邮票的种类和数量。(1)风景邮票和人物邮票共有多少枚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列式解答。你是怎么算的,说说计算方法。(2)动物邮票和建筑邮票共有多少枚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列式解答。(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2、讲解第6题想一想26484中的横线上应该填几为什么小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两个数加起来要再加上1让学生思考,再填数。3、讲解第8题。比较算式的大小。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小结方法观察算式左右两边有没有相同的数,相同的数加上的数大,算式的得数就大,相同的数减的数大,算式的得数就小,没有相同数的算式比较,我们要通过计算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4、练练手。(1)讲解第7题。看图,算出飞机上的算式的得数,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讲解第9题。小兔子在采蘑菇,看看谁采得多,采得快。学生完成后教师评讲,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三、解决问题1、讲解第10题。2、讲解第11题。(1)怎样求一共要用多少钱(用加法)(2)小玲有50元钱,可以买哪几样玩具让学生小组合作,说出所有可能的搭配,再在组内互查,互评。(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用的是什么方法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巩固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五、作业布置做数学课堂练习册板书设计第四课时练习二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教学反思2减法第一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方法,培养列竖式计算的能力。2、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不退位减的方法和算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奥运会相关图片,并进行适当介绍,激发学生的学生热情。2出示教材第17页的情境图,认真观察,思考画面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说中国和美国一共有多少枚金牌英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3教师提出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请学生列出算式。(3623)4我们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3623(1)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2)汇报交流。可能的方法有方法一302010,633,10313方法二362016,16313方法三列竖式362313(3)说一说你认为哪种算法最简便(竖式计算)(4)归纳算法。各小组出代表上台板演。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说一说列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从个位减起。)2反馈练习。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一题。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20页练习三第1题。(列竖式计算)2教材第20页练习三第2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教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让学生仔细看图,小组内互相说说图意,然后指名学生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并独立解答)四、课后小结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362313363636232323313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2、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会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1、计算432389622、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的信息,我们知道了中国金牌数第一。从金牌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3、同学们想了解的可真多,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板书课题),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独立完成、自主发言、齐读课题、明确学习目标二、互动解疑1、你能解决“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这个问题吗怎么列式2、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四人小组拿出小棒摆一摆。3、汇报交流(学情预测)(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6根,再拿出1捆。(2)先拿出1捆,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6根。(3)先拿出2捆,再从2捆中拿出4根。(4)先拿1捆拆开与4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6根,再拿出1捆。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64、你能试着列竖式吗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5136个位上的数6减8不够减,要向十位借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这样的减法叫做退位减(板书)411515136361515思考列式,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三、启思导疑1、小组讨论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2、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弄清楚为什么不从十位减起实践运用1、试练653743830235024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2、你自己出两道今天学的这样的题。自己解决,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3、做练习三第5题。4、数学门诊4780649028512317293931875、实践调查回家调查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看看它们相差几岁5年后,他们之间相差几岁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五、总结评价1、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2、在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41151511、相同数位对齐;36362、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1515当10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练习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第21页第8题小鸡一起在吃米,他们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妈妈吗母鸡851943小鸡162752944419813905644519249172981390471924二、自主探究1、第21页第10题夺红旗,计时,看那组最快又正确2、第22页第11题计时做再连线,全班订正3、青蛙妈妈我吃了58只害虫。小青蛙我才吃了24只害虫。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4、按规律填一填先观察,发现规律,在填空。5、火柴盒里有60根火柴,妈妈用去了15根,盒里还剩多少根三、拓展运用,开放练习1、第22页12题姓名小明小华小方小强跳的个数34414539(1)小明比小华少拍多少个(2)小芳和小强一共拍多少个(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选择两个列式算一算。2、完成教材第22页的第13题3、完成教材第22页的第14题。四、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我们在计算进位加的时候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在计算退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5、作业布置做数学课堂练习册板书设计减法练习课在计算进位加的时候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在计算退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本周我校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二、自主探究1、(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借助小棒摆一摆或画图分析。(2)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二班比一班多3面,求二班得了多少面,就是求比12多3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2、三班的小旗比一班少4面,你能说出三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借助画图或摆一摆进行解决。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求三班得了多少面就是求比12少4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3、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三、拓展运用1、完成“做一做”。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要求的鸡蛋和鹅蛋都和谁有关系学生自己解决。汇报解题思路2、课本24页第1、3题,独立完成。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3、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开放题北京什刹海的湖面上有很多的野鸭子,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野鸭子越来越少,最后一只也没有了。后来人们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改变了环境,野鸭子又飞回来了,为了保护野鸭子,人们做了木筏放入水中让野鸭子住,野鸭子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有35只,去年比今年少了18只,你知道去年有多少只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比小数多几的数,是求大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求小数,用减法计算。此外,解答完,记得要检验。5、作业布置做数学课堂练习册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12315(面)21248面,教学反思第五课时练习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会比较分析同类应用题。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今天我收集了我们班课外活动的资料,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能解决。二、基本练习1、跳绳的有27人,踢毽的人数比跳绳的多9人,踢毽的有多少人2、小华和小阳在做手工,小阳做了38个,小华比小阳少做9个。小华做了几个3、第一小组在玩投球游戏,小军比小明多投中4个,小丽比小明少投中7个,小方比小明多投中3个,小明投中16个,小军投中多少个小丽投中多少个小方投中多少个4、小南和小娇踢毽子,小南踢了34个,小娇比她多踢12个,三、拓展运用1、在玩“猫捉老鼠”的学生中男同学比女同学多9名,女同学有19名,(1)男同学有几名(2)一共有几名同学2、静静、欣欣、帆帆在跳绳,静静跳了36下,欣欣比静静多跳7下,帆帆比静静少跳9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再列式计算。3、完成教材26页第5、6、7题。第5题,可提出的问题很多,让学生广泛的提出问题,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学生自由选择问题列式计算。第7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明确题目要求并独立解答。“优惠”是什么意思4、开放题第26页第8题四、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布置做数学课堂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