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_第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_第2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_第3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_第4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课院系体育学院课程名称大学语文班级名称11级体育教育1班任课教师毛三红职称副教授课程学时2周次第四周课时数2教学单元(章、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了解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2、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3、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章中展现的鲜明的人物个性,欣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2、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3、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教学难点1、了解文中表现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2、曾皙志向与子路冉有公西华有何不同。教学方法讲授实践实验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会集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它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同学们列举熟悉的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等。二、孔子、论语、儒家的简要介绍(一)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儒家鼻祖,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我国第一个开办私学教育的人。他自幼好学执礼,青年从政,仕途不显,后聚徒讲学。堕三都失败后,周游列国。晚年返鲁,讲学著述,整理典籍。相传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古籍都经他整理。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与“礼”。在教学上,他主张“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创行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方法。孔子一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直道而行;和蔼温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品格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孔子身世和孔子的政治生涯可做储备资料,根据讲课的实际情况而定)1、孔子身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为颜徵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依照当时的礼仪不宜继嗣,于是又娶年轻女子颜徵在生孔子。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徵在卒。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丌官氏生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故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第一个办私学的人,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2、孔子的政治生涯据孔子家语和史记记载,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孔子执政时,立即将扰乱政事的奸佞大臣少正卯杀掉,以严肃法纪,因而名动一时,由此可看出孔子不是后世某些人认为的迂腐不堪的学究,而是敢作敢为的伟丈夫。孔子执政仅三个月,就使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未能最终成功,但对强公室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为了挤走孔子,送了上120匹良马和80名女乐给鲁国诸侯。鲁国国君沉溺于此,连续三天没有上朝,到了祭祀之日,忘了分祭肉(这在那个时代是非常严重的事情)给孔子。孔子对鲁君大失所望,于是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后去了卫、宋、曹、齐、陈、蔡、楚等国。孔子虽然在各国都受到了尊重,但由于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秩序,要求和谐,爱惜民力的政治主张和当时诸侯追求的霸道格格不入,孔子始终未能得到重用从而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68岁回到鲁国,鲁国国君对孔子相当礼遇,但依旧没有重用孔子。如丧家之犬的故事,因为长得像叛贼阳虎,所以被追杀;大敌当前弹琴如故;卫夫人勾引孔子,稳如泰山。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但孔子之伟大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后世。孔子因而在回到鲁国之后停止了直接的政治活动,一面继续整理文化典籍,修订六经;一面广收弟子,大规模的开展文化教育事业,相传教授弟子3000余人,其中精通六艺的弟子有72人。晚年,孔子的最得意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儿子孔鲤亦早逝,孔子在“道不行”和这一连串的打击之下,于公元前479年农历二月十一日73岁时与世长辞。(二)论语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论语是孔门后学记录孔子及其门人、时人言行的语录体著作,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时事、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今存二十篇,主要记载了孔子言行。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三)儒家文化精粹仁、义、礼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想达到“仁”的标准,就必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把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提出“仁政”的学说。他希望统治者“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对人民过份剥削、压榨,而提出富民、惠民的主张。他又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反对一味使用严刑峻法,而要先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搞好政治。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时代。孔子对当时的社会变动感到不满,希望恢复西周时的礼乐政治。(四)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三、解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全文就像一出小话剧。人物孔子和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背景孔子讲学之处(我们可以想像为杏坛);事件闲坐聊天。既然是闲坐聊天,气氛自然融洽和谐。孔子首先说话。我们想像他很慈祥,平易近人。他说自己年龄大一点,又是老师,希望学生不要拘束,畅所欲言。据考证,孔子当时约60岁,子路比孔子小9岁,是51岁。曾皙约39岁,冉有约31岁,公西华最小,约18岁。今天来看,这师徒五人是祖孙三代。孔子说话很和蔼,也很得体。他能体察学生的心理,所以首先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接着,孔子很艺术地启发引导学生说,他们平时总抱怨没有人了解你们,如果有人想了解你们,想重用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鼻祖,特别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孔子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是随便一问还是早有考虑读过论语全书就会明白,孔子是早有考虑。孔子很受鲁国当政者的尊重,经常有人向孔子求教治理国家的政策,并打听他的这些徒弟的表现,询问他们的本领究竟怎么样。当政者想从他的学生中挑选人才,而孔子也经常向他们做些介绍、推荐的工作。四、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消除理解障碍。理清思路结构本文讲的是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论国家的事情和自己的志向。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写出了写出了弟子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度,反映了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具体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其中“志”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五、分析课文第一部分孔子问志。写孔子启发诱导学生发言。问孔子的话讲了几层意思,反映出孔子在教学上有哪些态度明确讲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他对学生说,不要因为我是你们的老师,年龄比你们大,你们就不敢讲话。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谈个人理想。反映出孔子对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第二层意思是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因而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会怎么办,从而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鼻祖,特别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部分,弟子述志。写了三个学生的回答,他们虽然态度上有轻率和谨慎的不同,但回答的都是谈论治理政事的一些办法。所以孔子除了笑子路的态度不够谦逊外,对他们的回答当场都未置可否。问写曾点答话时的动作很详细,为什么曾点的答话跟其他三人有什么不同明确写曾点的动作比较详细,写子路等三人回答问题表述志向时,曾点正在鼓瑟,表现他志向高洁,淡泊于功名,突出了他与子路等的相异之处。为写曾点的特殊志趣,从而引起孔子的赞叹和赞赏作了铺垫。子路等人虽讲法不同,但讲的为政。曾点认为在乱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第三部分,孔子评志。明确写孔子对子路等三个学生的评论。这部分是本文重点,这一部分意思搞清楚了,前两部分的意思也就清楚了。这部分也是难点,因为孔子的思想复杂,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就要从本文中孔子的语言行动上去分析、了解。第二课时六、品味四弟子的志向和性格1、四弟子志向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2、从原文分析四弟子性格(学生自主提炼)子路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冉有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显然,他不敢用“千乘之国”这个词,用了“方六七十”,接着就感觉还是大了点,于是缩小为“五六十”,如此小国,治理三年,他可以保证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至于礼乐教化,还要另请高明。冉有的回答是谦虚谨慎的,也是坦率真诚的,他的谈吐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谦谦君子的风范。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寥寥几笔,活画出一位谦虚好学,能言会道的“外交官”的形象)曾皙当孔子和其他三个人对话的时候,他正在弹瑟,三位同窗和老师的对话是在他的音乐伴奏中进行的,前面几位的回答,他都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实实在在地记住了,他的旋律可能是随着三位同窗的不同内容、性格而变化的,孔子点了他的名,他做了一个结束弹瑟的动作,“鼓瑟兮,铿尔,舍瑟而作”,然后站起来。这些动作,属于体态语言,无声胜有声,充分表现了他的洒脱、知礼、自信和成熟。他的理想是“莫春者,春报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曾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美景。曾皙的话是什么用意呢难道他真想无所作为吗否,曾皙用形象的语言,委婉地表达了他的理想,那是一个风清俗美、和乐宁静的社会环境,这个图景,表达了孔子以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同时也表达式了自己宁静淡泊的心态,置身其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高雅清华,他的洒脱、淡泊于功名、从容不迫。3、以现代观点看待四弟子。(学生自主发言)现代社会恐怕更需要子路对自己的自信,以及他敢创敢拼的勇气。但是谦虚仍然是美德。七、由孔子的态度分析孔子的思想。1、孔子对四弟子的态度子路哂之。“夫之哂之。”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有人认为,孔子是在讥笑子路,这种理解未尝不可,但是太简单化了。我认为这笑中可以有讥笑,也可以有欣赏,有赞许,我更倾向于后一种理解,因为子路的理想暗合孔子心中的政治蓝图,孔子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却四处碰壁,无人欣赏;子路的一番慊陈词,说出了孔子心中永远的痛,孔子有万千感慨,激动,兴奋,赞许,欣赏,不满,尽在含蓄不语的“微微一笑”当中。孔子的话真起作用,子路按捺不住,抢先发言了。其实,孔子的担心对子路来说是多余的。子路在徒弟中年龄最大,和老师是同辈人。他跟随老师时间最长,对老师最了解。论语一书中记载了子路和孔子的大量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品性是很突出的,鲁莽、直率、好斗、急躁、忠厚、朴实、诚信、自负集于一身。他在老师面前毫无掩饰,“率尔对曰”表现了抢先发言的习惯。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孔子对他的性格特点持否定态度的话,那么这些年来,子路应该有所收敛,但他没有一点改变。这是否告诉我们,孔子并没有让子路改变自己的性格,还是相当尊重子路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子路才能我行我素,不假思索,冲口而出。(学生找原文);冉有叹之。冉有要以富治国,孔子以两个反问句肯定他要得国而治(学生找原文);公西华惜之。孔子以三个反问句肯定他具有这种才能,但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学生找原文);曾皙与之。2、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孔子考虑到自己的处境,深感他的主张难以推行,所以说“吾与点也”。治国的道路没有机会走,那就办教育吧,“浴乎沂,风乎舞雩”,和学生一起“咏而归”,倒也潇洒。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八、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其志”,但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可以说,儒家学派的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孔子的“礼治”“仁政”“教化”的政治理想,集中地体现在曾皙的志向中。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表示愿意出仕从政,有一番作为,孔子在谈话中也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说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意思是说公西华的才能还能做大事,“为小相”是大材小用了。孔子笑仲由,是对他“不让”态度的不满,对于“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总之,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安邦治国干一番事业。其次,文章还写出了作为师长的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可亲,善于启发和诱导的特点。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言志,选择的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学生的最大的关心与教育。他指出了学生“居则曰不吾知也。”的现象,也是对学生委婉的批评。因为“治国以礼”,所以他不满仲由的“其言不让”。这些说明孔子是一位很严格的老师。但孔子又不以尊者自居,要求学生言志,先做好引导工作,让他们清除顾虑。子路的态度不谦虚,为了不影响别人发言,他不立即提出指责。赞同曾皙的说法,表示“吾与点也”,又是在婉转地表明自己的志向,给学生以启发。师生在谈话,曾皙却在一旁鼓瑟,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谈话气氛的和谐。曾皙提出疑问,孔子又耐心给以解答。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可畏的圣人,而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九、探讨关于“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对曾皙说的那段话(“暮春”至“咏而归”),有的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教材采用这种理解)。另一种是从消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1、从孔子的思想看。纵观孔子的一生,应该说积极救世是其思想的主导方面。他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他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却“知其不可而为之”。但由于到处碰壁,有时也流露出消极情绪,特别是他晚年回鲁国后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论语公冶长中有孔子说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的话;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曰“吾道穷矣”,这些都是孔子思想中消极的一面。侍坐中所记之事当在孔子晚年,因为四弟子中公西华最年幼,比孔子小42岁,孔子去鲁适卫时56岁,时公西华年仅14岁,大概不可能随孔子出国;又公西华是鲁国人也不可能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投师孔子,所以公西华成为孔子弟子当在孔子返鲁后,即65岁以后。可见,孔子“与点”时不可能有积极从政的思想。2、从孔子对子路和曾皙的不同态度看。侍坐章记载,在子路言志之后,“夫子哂之”。一“哂”一“与”,态度截然不同。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因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讲自己能治“千乘之国”,是不谦虚的。如果曾点志在把国家治理成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无事”的理想之国,不是更不谦虚吗果真如此,孔子就不会“与点”,而只会“笑点”,甚至是“大笑”了。可见,孔子“与点”,并非因为曾点有济世之大志。3、从曾点与子路等人言志的不同内容看。子路志在治“千乘之国”,冉有志在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公西华志在为小相,参与“宗庙之事,如会同”。二三子之志虽有骄谦之分,却无本质之别,都志在为政。孔子也说“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宗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