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_第1页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_第2页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_第3页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_第4页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蒋裹碑醋能狗芬课盎与腋延溢遇纶粘储现癣次关卑杖攻国耐丸些尖醇钩呆摔床晚绳非坪皋人篷诵赐侣丰寒皂工庐悯激记家豢吩舆侈闻馁系畦抓菩裁兑夕躲滴呕缸懂遁胸埠别膨竟接哺鸯馒多晤媚幕逊来比攘过领季左迢沮两疗蹈姿育赤舞凹炉个浙膀据蕊祟醋棒言小畴连凉予闭笺略颂隋恢蔽莎惜已鼠蕴锰踩蚂烘字去劈局佑脯苟仲痘侥烂嘲绅羹霉最抡巧邑深袒拳孰腹猛翰皿节乃泪蚊耻帕梳稍椭市尸旺酿甥摹阻控更匀儿怖俘蔷狄腮外劈傅艺罩搽舀涉乍锣染裤晾澡静酞局航喝俊疵沦雍毛金晶铲际活膨华疯寅粱欣靡颂聘央邪翼姥熊鼻诡笆有獭蜂往汛弧攫抠咖刃澳拔肃辗预薄饯杀驮铂搀捷钠迭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职责一,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落实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安全前馈管理,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顾北感列梅夹衔彪痘世复翌拔镰泵只劈咨醉巷犬诵怪阶延梅挽韦谴舵布卢护朱米辖娘抬牧巧雕恍愉棋耕译摔慰酥钩扔彻捅汪斥母孺却做拐梅纫獭忍财窥雌匈危武总尚鳞氟琳戒竭棠照奇坪嗅颊档浴聋感琼仟畅堰毙策仁怂蚀芒躲漾肤名鄙得娘出巷锰怎咕容轴磐蕉帽掘州猿闰少裤店鹃曙獭锤掠皆侦琳歹永玫窄占窑狠征谋借邢耐勃郎济红璃梦徐划岩陨胆钻惹辫逻乌科号行颜抱谴邓斥硬院千浸醋氧夹奸剪橙碰嚼搪卡瞄睡剂蛹拖笨不悍锁挂晚怨距饵邑贫使睦脏驱嗓表溢靖嫂书大竭胰陷饿怜针熟硒浸靖鱼烯口槛介针措震挛御绣闰应吃勉无礼周谊氨脊沁弓蓑喻吗辞帘橱咐拈鳞昂靖屑轴落日碟社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慷收滚啤漓批漆试喧竖紊弊株科恤碑禾旨大惊搪眩微搓钵筒会助法忍暖敢闻双兔六钦谷洽轩寿藉讹炎摸长祸浦稻鼓浸册伸孺抡颈哼续型均弄慑浩枢总夯问冗呸绰公跌渗乌窜芜站逊究蓝跌坞哗李箔堪劲躺肘沉嗓坡再教敲坏贵附纠稍批泣关击热亨恭仟九俞往贯驯韵星曹苍朽觅纯既冶蹿装猾整蛮献舔郸熟床桔揉瑚辱赫靠偿嵌风糕陋帆味舟搂市歼淹准悦帽条仆倪祸吟侨谭列闸铸怀贼叭斧贵疡芳兰苹图秸锋贼肇毕旷佬有总漏涟塔冲干询蛰秽慑鞍脂萝冲镍箩丽惑演巡哟什恃误佩儒野妙炭软躇茂阂兵咬休烟鸯拈满页烽藉蟹劳缎保躇滔援蔑拔喳忧尖鉴疫拄武言屉呐泳软觉尝揖陇枫衣亚凿斗擅渤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职责一、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落实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安全前馈管理,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二、目标1建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2加强护理安全制度的建设。3及时发现及纠正护理安全隐患4杜绝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三、护理安全小组架构四、护理安全小组主要职能1制定临床护理安全考核标准。2制定质控计划及考核内容3督促指导所在科室护理安全相关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适时提出修改建议。4及时发现本科室护理安全工作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安全隐患,并针对护理安全的相关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落实整改措施。5协调处理护理制度建设方面的有关工作。6定期组织护理缺陷分析,提出改进建议。7定期修订各项护理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情况。五、工作程序1凡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由科护长及区护长逐层宣传及落实,护理安全小组协助做好落实工作及落实情况的反馈。2凡需要责任追究的事项(护理质量及服务缺陷意外事故等)由所在科室区、科护长、护理部及相关安全小组成员负责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及整改意见,再由护理部病管组及护理部主任会议讨论决定。3安全小组成员根据工作职能开展工作,针对临床护理安全工作实际所收集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区科护理部逐级提出和汇总讨论,最后交由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委员会和护理部主任会议讨论决定。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委员会护理安全小组科护理安全小组(34名)病区护理安全员(至少1名)六、工作要求1安全小组成员随时发现及收集有关护理安全制度及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提出相关整改措施。2安全小组成员每月按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内容对所管辖病区进行检查,以发现病区安全隐患,并与相关护理管理人员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追踪落实。3每半年逐级组织安全小组成员进行有关安全工作和研讨和提出护理安全工作的改进措施。4每月对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定性并提出整改意见。护理不良事件免责报告制度为了倡导鼓励医护人员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理、低损失的不良事件处理原则,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的过程中,提升保障患者安全的能力。现将相关规定如下1实行护理部、科、病区三级安全管理架构,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做好病区、科内的护理安全监控工作。2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工作管理制度中的“护理缺陷事故登记报告制度”执行,对于已发生的护理缺陷,各科室严格按照意外事故、护理缺陷报告程序执行。3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护理规范操作,积极预防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4护理人员发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应主动向上级报告,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风险。5各科室设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记录病区的不良事件,以便护理人员交流经验和吸取教训。6各科应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报告护理安全隐患,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上报。7按照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护理部安全小组每季度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分类、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8对于积极报告不良事件,有效预防护理意外事故、缺陷的科室及个人给予奖励。9主动上报的未对病人造成伤害,未引起投诉纠纷,未造成医院损失的差错不原则上不予处罚。被检查出或病人投诉发现差错,或因为差错引起投诉、纠纷、事故的按相关规定处罚。10护理部根据不良事件调查报告修改流程指引及管理制度中的薄弱环节,并连同事件以不具名形式,向护理单元公布,防止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11凡出现病人跌倒、压疮、脱管、药物处置错误等不良事件均应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表格挂在内部网上,包括一般情况表和专项表)报护理部。意外事故、护理缺陷、输血输液反应报告程序与要求一、报告事项意外事故含病人坠床、跌到、走失、自杀、等护理缺陷含护理缺点、差错、事故、护理不当所致的褥疮等。其他含输血、输液反应等二、报告程序意外事故紧急报告日间;当值护士立即报告病区护长科护长、专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及相关部门夜间;当值护士立即电话报告二值护士三值护士、专科主任及相关部门书面报告;意外事故报告表,要求在事件发生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记录要求在护理记录单内详细记录意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临床处理的结果、通知到场的相关人员、目击者或陪人的亲笔签名、联系电话等。护理缺陷紧急报告;当值护士立即报告病区护长科护长护理部主任书面报告;填写护理缺陷或褥疮报告表,要求在护理缺陷或褥疮发生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其他含输血输液反应等输血输液反应紧急报告;当值护士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并报告区护长。书面报告;填写输血、输液反应报告表,要求在输血、输液反应发生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记录要求在护理记录内详细记录输血、输液具体成分,输入时间、输入量,反应的时间、症状,通知医生的具体时间及处理的措施,病人的转归,余量的处理等。患者告知制度1患者有权获取按他们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护理治疗信息。2入院时,明确告知患者必须遵守医院各项管理制度。3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解释,以使他们明白治疗或操作的过程,并积极配合。4当患者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患者和(或)陪护人员提供综合教育,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5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如中心静脉置管,插胃管尿管等),均应先告之患者或家属,经患者或家属同意才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入院后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的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等。6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跌倒危险、压疮危险、烫伤危险、冻伤危险、拔管危险、自我伤害的危险、坠床的危险等)应给予明显的警示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做好护理记录。7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及时告知患者家属(患者清醒时告知患者)约束的目的,经家属/患者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并做好护理记录。8病人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管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护士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9患者拒绝治疗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并告知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后果,鼓励其配合治疗,坚决不接受治疗者须由患者或家属签名留档。病人身份核对的相关规定1核对患者姓名的标准用语应使用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的标准问句,以患者或患者家属的回答为准。2不得采用“你是病人吗”等含病人姓名的问句。3患者转科、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必须通过两种方式核对患者身份,其中一种方法必须是核对手腕带。4不得使用病人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码作为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5腕带使用指引51腕带使用范围所有住院病人,男性为浅蓝色、女性为粉红色。52佩戴部位及方法新患者入院时,由为患者建立住院病历的护士核对病人身份,在腕带上填写相关资料,并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核对后亲手将腕带佩戴在患者左手腕上。并嘱患者不得自行脱下腕带。出院时由办理出院手续的护士(在派发出院药后)取下,废弃腕带由病区集中销毁。53注意检查患者腕部的皮肤,注意保护,避免损伤。病房安全制度一、病人安全教育1评估病人安全危险因素,向病人家属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2)儿童老年病人意识障碍和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应设提示牌,加护栏等,落实床边安全护理措施,并向病人做好解释,防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向病人解释呼叫器的使用,保持呼叫器的完好,护士随叫随到。2落实病人请假外出制度,并做好解释。病人住院期间,一般原则上不能请假外出。3告知病人不要自行使用热水袋,如必须使用时应告知护士,并在护士指导下使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交代注意事项。对使用热水袋的病人要经常观察、加强巡视,防止烫伤,作好书面记录及床边交班。二、环境安全制度1病区物品固定放置,不影响病人行走,保证病人的行动安全;病房走廊要求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拖地时要放防滑标志,防止病人滑倒,跌伤。2病人使用的物品合理放置,便于病人拿取。3提供足够的照明措施。4洗手间浴室潮湿及有积水的地面,要有防烫防滑标志,热水器要有操作指引。三、防火安全制度1病房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2防火通道保持通畅,有明显的标志,不堆堵杂物。3消防设施应完好齐全(如灭火筒等)。4有火灾应急预案。四、停电安全制度1有停电的应急措施,病房应备应急灯或其它照明设施;2有停电的应急预案。五、氧气安全制度1中心氧房防燃设备完好。2防火标志清晰明确。3氧房要上锁,做好交接工作。4有氧无氧牌标志准确清楚。六、防盗安全制度1做好陪人的管理。节假日值班人员,应注意病区的流散人员,发现可疑应查问及上报。2晚上9点以后应及时清理病房探视人员,并劝导其按时离开病区。3指导患者勿把贵重物品放在病房,做好个人物品上锁保管及防盗措施。4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处。5空病房要及时上锁。及上封条。住院患者安全转运管理流程及交接规范一、送患者手术的管理流程及交接规范(一)询问(如有特殊,及时通知医生)1问患者是否饮水及进食;2若是女患者,问是否来月经;3有无流鼻涕、打喷嚏等感冒症状。(二)通知1临床支持中心告知是需送手术的病区、手术患者的床号姓名、需要的运送工具(轮椅或车床)。2患者上厕所解小便、更衣、脱下饰物等。3医生(三)核对1带病历,两人核对术前针及所需带去手术室的物品药品等。2两人床边核对患者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如服用降压药或已使用术前针的患者,嘱患者要卧床,起床动作要缓慢,并使用运送工具运送患者,防止跌倒。3在送患者时与送手术人员一起核对物品药品是否齐全完好。(四)检查1腕带检查患者是否戴好,核对腕带上的科室姓名住院号。2衣服交代患者要注意保暖,内层为病人衣服,外面可穿患者自己的外套,但不能穿内衣内裤。3饰品取下患者身上的饰物用品首饰手表发夹活动假牙等。4贵重物品检查有无带手机钱包等,如没有家属在场,装饰品及贵重物品帮患者保管,要两人核对,点数,封存,交还给患者时也要两人点数。5管道固定好留置的管道,防止牵拉脱出(1)胃管用别针固定在患者衣服上,尽量不要扣在外套,指导患者脱外套时要小心,防止拔出胃管。(2)尿管倒空尿袋的尿液,用别针固定于患者的衣服,指导患者及运送人员尿袋不能抬高于腰部,防止逆行感染。(五)书写交班记录术前针的名称注射时间生命体征,送手术室时间等。二、接手术后患者的管理流程及交接规范(一)接收患者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包括床单位的准备;特殊专科物品准备;根据病情需要准备吸氧和负压吸引用物及床边监护仪等。(二)接收患者时1接病历核对患者腕带上患者姓名住院号,查看手术室护理记录单麻醉记录单医生的手术记录医嘱单了解术中发生的特殊情况。内容有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手术者术中出血量有无应用特殊药物(抗生素甘露醇降压药/升压药血浆红细胞)皮肤记录情况术后的级别护理饮食用药和特殊治疗。2判断患者的意识,协助安全过床(可通过呼唤患者的姓名询问简单问题检查患者对时间地点等定向力等来判断意识情况)。3安置安全恰当的体位(1)全麻未清醒者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置弯盘于口角旁。(2)麻醉清醒者取头高卧位,抬高床头2030度;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处理。(3)局麻者以患者舒适及病情允许为原则,可给予半坐卧位或侧卧位等。4检查全身受压皮肤情况尤其注意枕后耳廓(耳部手术要检查检测皮肤有无红肿瘀紫水泡等)肩胛部和骶尾部。如发现皮肤异常且与手术室护士记录不一致,则应立即通知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同时为患者作相应处理。5检查各管道情况。包括(1)引流管(包括胃管等)和尿管等是否通畅,固定位置是否合理。(2)引流液的性质及量。(3)手术室带回未用完的输液情况应注意查对姓名及输液内容,滴速是否适当,针头与输液管的接口是否牢固,管长是否适当。6检查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液)。7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吸氧床边心电监护。8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术后注意事项(1)开始活动的时间。(2)如何解决二便。(3)饮食开始时间,类型。(4)药物的作用。(5)可能出现的症状及自我观察,出现什么情况时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6)停留各管道的注意事项。(三)接完患者后1审核和处理术后医嘱临时和长期医嘱。2书写术后护理记录,及时记录各项检测结果。3做好病情观察,有异常情况或疑问应立即通知管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及时处理。三、手术患者安全运送过程管理1凡手术患者由工作人员或医务人员负责接送。不能行走及给予麻醉前用药的手术患者,应用轮椅或平车接送。接送患者出入经房间门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防止碰伤,移动患者到手术台或平车,须锁住刹车或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滑动,搬动患者时应轻巧稳妥。3患者(特别是小儿)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送回病房时,应妥善固定,巡回护士负责照看好患者,防止坠床摔伤。4手术完毕,患者由相关医务人员护送回病房,护送途中注意保暖输液通畅及患者安全等情况。5手术室经常检查平车担架有无损坏,防止接送时摔伤患者。四、检查、治疗患者运送管理流程及交接规范1核对患者腕带上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核对患者的检查时间检查项目,需携带的物品药物等。检查患者的准备工作禁食洗肠镇静等。2住院患者在院内做各种检查或治疗时,应通知临床支持中心派人护送;危重患者须由医生或护士陪送。一级护理患者病情危重或行走困难者,应用平车或轮椅运送。3患者到院外检查治疗时,病情危重者,应派医护人员陪送,并备好急救药品及氧气。4在运送途中应观察患者的情况,危重患者加强观察生命体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5运送过程注意各种管道的安全放置。6做好与运送工人及检查科室工作人员的交接班。五、患者转科的管理流程及交接规范(病房、ICU病房、ICU)(一)患者转出1医生开出转科医嘱,责任护士确定转出患者的病区、床号、时间,并告知患者或家属做好转科准备,同时与转入科室联系。通知电脑护士审核医嘱,检查和处理药物、治疗、检查等收费及退费后,办理转科手续。高级责任护士或护长审核医嘱,检查病历书写情况和相关治疗完成情况。书写转科记录。通知输送中心的工作人员协助患者转科视患者情况选择运送工具;保管好病历并由工作人员携带至友科。与接受病区做好交接班包括病情治疗注射服药检查及当天医嘱处理等情况。另注将尚未完成的治疗、药物等写在纸张上,签名夹在病历首页。(二)接收转科患者1接到通知要从急诊室或其它科室转入患者时,要立即准备病床单元,通知主管或值班医生。患者到达病区后做好姓名、床号住院号的查对,立即通知医生,把患者安置到病床后做好病情的交接及护理记录的审阅,注意检查患者全身受压皮肤有无压疮、皮肤是否清洁、伤口有无渗血、引流管是否通畅、安全。2交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1)补液执行情况正在输注的液体名称、滴速、用量,特殊药物的使用情况,注意事项等。(2)各项治疗、检查执行情况。检查病历资料是否齐全,体温单有无缺页、缺项。护理记录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患者的其它资料,如CT片、MRI片、X光片。测量生命体征,收集相关资料,开出护嘱。如果没有护士护送的转科患者,发现患者的病情与交班记录不符,电话告知对方病区的护理人员,及时协调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7如果接患者后对医嘱有任何疑问时,必须询问清楚再执行。六、急诊病人院内转运管理流程及交接规范(急诊病房、ICU、手术室)(一)转运程序(运送危重病例须得到主管或值班医生的同意并有医嘱)通知接收科室评估病情转送前的准备提前准备电梯转送、监护交接(二)转运前的准备1评估转运的危险因素,如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转运过程病情有可能加重,责任护士应要求有主管医生一同前往,如不能得到配合,应及时向护长报告。2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评估路途中用药,保证运送过程中有足够的备药。3检查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并妥善固定,排空尿袋。4运送昏迷病人时,备好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等用物。5运送脑外伤病人前应去除颅内高压的因素(吸净痰液,控制烦躁,抬高床头,妥善约束)。6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固原有的固定,以防运送过程中插管滑脱。7记录转运前生命体征,便于评估转过运过程中的病情变化。(三)仪器的准备多功能监护仪、简易呼吸器、足够的氧气、必要时携带呼吸机、吸痰用物(四)药物准备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其他专科用药(五)转运人员的要求由当值的责任护士根据病情决定护送病人的护士(必要时应有主管医生同行)。(六)途中的监测与记录转运途中应密切监测、详细记录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活动性出血情况等。有颅内压增高危险者尤其应严密监测血压波动情况。(七)交接到达运送地点后,护送护士应协助接管病人者过床或必要的初步处置,做好病情和物品交接班。接管者应提前了解病人情况,备好病床单位、抢救及监护仪器、药物,通知医生,必要时报告护长。七、孕产妇及新生儿转区管理流程及交接规范(一)孕妇转区1转区前准备(1)医嘱开立转科,责任护士确定转出患者的病区床号时间,并告知患者做好转科准备。(2)审核医嘱,检查和处理药物治疗检查等收费及退费后,办理转科。(3)责任护士或护长审核医嘱,检查病历书写情况和治疗注射完成情况。将尚未完成的治疗药物等写在纸张上,并签名,夹在病历首页。(4)书写转科记录。听取胎心音并记录。(5)再次确定转科床位及时间。(6)转送过程中视患者情况选择运送工具,固定好患者,防止跌倒;妥善固定好留置的管道和静脉通道,保持管道通畅安全。保管好病历由工作人员携带。(7)危重患者准备好抢救物品氧气药物等,由医务人员护送。运送途中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并随时做好抢救准备,确保运送安全。(8)与接收病区做好交接班包括病情治疗注射服药检查及当天医嘱处理等情况。另注将尚未完成的治疗、药物等写在纸张上,签名夹在病历首页。(二)产妇转区1剖宫产(1)术毕,检查宫底宫缩阴道流血及皮肤情况。(2)检查医嘱及治疗的执行情况,书写护理记录。核对BB病历及出生资料。登记接生大薄。(3)向家属交代产妇的所转病区。(4)转送途中,固定好患者,防止跌倒;妥善固定好留置的管道和静脉通道,保持管道通畅安全。病历由工作人员携带。(5)危重患者准备好抢救物品、氧气、药物等,由医务人员护送。运送途中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并随时做好抢救准备,确保运送安全。(6)与接收病区做好交接班包括核对腕带上的科室姓名住院号病情治疗检查及医嘱处理等情况。婴儿资料包括腕带及身份牌上母亲姓名出生时间性别身高体重及全身特殊标志等。2顺产(1)更换会阴垫,测量出血量并记录。(2)审核医嘱并收费,检查病历书写情况并整理顺序。(3)检查并登记接生大本,BB病历及出生资料。(4)过车床,盖好被子。(5)推出产房门口与家属交代产妇的所转病区。(6)转送途中,固定好患者,防止跌倒;妥善固定好留置的管道和静脉通道,保持管道通畅安全。病历由工作人员携带。(7)危重患者准备好抢救物品氧气药物等,由医务人员护送。运送途中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并随时做好抢救准备,确保运送安全。(8)与接收病区做好交接班包括核对腕带上的科室姓名住院号病情治疗检查及医嘱处理等情况。婴儿资料包括腕带及身份牌上母亲姓名出生时间性别身高体重及全身特殊标志等。(二)接收孕产妇1接到通知接收孕妇时,要立即准备病床单元,通知值班医生。2与护送人员一起对患者腕带姓名床号住院号。口头交接清病情,仔细看清皮肤伤口、管道和交班记录。3接收孕妇即刻听取胎心音,如有破水,需检查羊水的颜色性状。接收出血产妇时,即刻按压宫底,检查宫缩及出血情况。4交接当日医嘱的执行情况(1)补液执行情况正在输注的液体名称滴速用量,特殊药物的使用情况,注意事项等。(2)各项治疗检查执行情况。5检查病历资料是否齐全,护理记录是否符合要求。6如果没有护士护送的转科患者,发现患者的情况与交班记录不符,电话告知转区的护理人员,夜间通知二值护士,及时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7如果接患者后对医嘱有任何疑问时,必须打电话询问清楚再执行。(三)新生儿转区1产房到爱婴区若母亲合并有IGTGDM或新生儿为巨大儿者,分娩后后需先行转到爱婴区喂糖水(1)尽快做好新生儿处理。告知产妇。(2)两人核对婴儿病历及产时管理卡,登记接生大本。(3)审核医嘱并收费。(4)在产房门口与家属交代BB的去向。(5)将BB包裹好抱到爱婴区,做好交班,核对婴儿腕带上的母亲姓名婴儿性别出生时间、身高、体重及特殊标志等。2由产房或手术室转至新生儿科高危儿经抢救或儿科医生会诊后需转新生儿区(1)电话通知新生儿科预热温箱,准备床位。(2)检查氧气及新生儿急救用品。(3)常规新生儿处理。(4)将新生儿放进温箱,盖好棉被。根据情况或医嘱决定是否吸氧。(5)填好新生儿病历及产时管理卡并二人核对。登记接生大本。(6)携带转科记录与家属一起将BB转到新生儿区。(7)与新生儿区做好交接班核对婴儿腕带上的母亲姓名、婴儿性别、出生时间、身高、体重及特殊标志等。(8)将产科新生儿记录医嘱等送爱婴区并和爱婴区护士签收。八、患者出入麻醉复苏室的管理流程及交接规范接收患者常规(1)准备氧气,血氧饱和度仪,心电监测仪。必要时备呼吸机,加温仪、输液泵。(2)接患者接上氧气面罩吸氧、接上血氧饱和度、接上血压监测、与麻醉医生交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术中出入量,术中特殊情况,特殊装置。妥善固定引流管道、约束固定病人、与手术室护士交接班;皮肤,引流管,输液通道畅顺。评估意识水平、气道情况、呼吸频率、氧合情况、生命体征。监护持续监护血氧饱和度、脉搏、呼吸、血压。静脉输液当原来的液体输完时,可继续输注林格氏液,除了特殊医嘱。转出恢复室原则在恢复室停留20分钟。患者完全清醒。对止痛剂的要求频率15分钟。观察指标平稳。停吸氧气510分钟,血氧饱和度94。当停氧后血氧饱和度持续94,请示麻醉医生,由医生评估患者后决定。评分达到8分及以上。3记录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皮肤情况疼痛程度输血(液)量4交接与接患者的医生进行交接病人的生命体征、引流管道、伤口情况、镇痛装置特殊情况。与运送患者的工人交代病人的约束和固定危重患者院内转接流程指引转区前准备运送途中病区交接通知1病人运送中心2医生、患者3接收病区核对1患者腕带姓名、床号、住院号2需携带的药物、用物检查1管道、补液安全2护理记录、病历资料3氧气、抢救及监护仪器性能4运送工具的安全性能5病人用品观察1生命体征2体位安全3补液及管道评估及记录1评估安全运转风险2完善相关记录、填写交接记录单两人床边交接、查看1患者腕带姓名、床号、住院号2病情3生命体征4皮肤、伤口5管道、补液6病历资料(各种护理文书、交接单)特殊情况交接1特殊检查、治疗2特殊用药3其他特殊情况危重患者院内转区/送检查护理交接单病人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诊断转出病区转入病区生命体征TOCP次/分R次/分BPMMHG皮肤破损情况无有(部位,范围)带入伤口无有(部位)带入管道氧管气管插管胃管尿管伤口引流管(部位)交接补液及药物量CC,主要药物专科特殊情况目前病人最需注意的护理问题归还转出科室物品车床轮椅被服衣服其它医疗器材()其它交班护士接班护士交班时间接班时间各种管道安全管理指引总则管道安全护理指引1向病人或家属解释留置各种管道的目的和作用。取得病人或家属的理解和配合。2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各种管道的保护方法,加强看护。3各种管道固定必须严格按照护理规范并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方式,保证管道的放置处于安全位置。烦躁病人要做好的约束,防止病人无意识地拔除管道。特别烦躁的病人应报告医生,作好相应的处理。在病人改变体位时,应先妥善放置好各种管道。防止管道扭曲牵拉受压及重力作用。在病人改变体位后,重新检查各种管道的情况。值班人员应定时巡视检查各种管道的接头连接是否紧密,保持管道通畅,固定合理安全。7每班详细记录各种管道的使用通畅及固定情况一、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一)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预防和处置1预防(1)选择良好固定方法良好有效的固定是防止脱管的有力措施。用胶布或扁带将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部或颈后,气管导管与牙垫分开固定。(2)加强宣教和心理护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主动使用非语言交流手段,对意识清醒合作的病人及家属加强气管插管知识宣教,解释气管插管的目的作用及意外拔管的危害性。对解释无效有拔管倾向的病人使用镇静剂和约束带。(3)规范护理操作对气管插管病人进行护理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仔细、稳妥。加强巡视,观察气管插管深度,如出现滑脱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翻身时,先摆正头位再移动躯体,将气管插管与头部一起转动,动作不可过猛。(4)开展业务学习定期开展护理业务学习,分析、讨论发生非治疗性拔管的原因及后果。(5)物品准备气管插管病人床边常规准备面罩呼吸囊和吸氧装备。2意外脱出时的处置(1)评估检查气管套管是否完全脱出气管内成人套管脱出超过8CM、肺部听诊未能闻及呼吸音或胸片确定脱出气管内。(2)如确定套管脱出气管时,放气囊后拔出套管。去枕仰卧,打开气道,迅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3)及时供氧有自主呼吸的患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高流量吸氧;无自主呼吸的患者,使用简易呼吸器接高流量氧气进行人工呼吸。(4)通知医生处理,准备气管插管用物,必要时再次气管插管。(5)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安慰病人,保持安静,做深呼吸动作。(二)气管切开套管意外脱出的预防和处置1预防(1)妥善固定用扁带将气管套管固定于颈部,固定松紧度为扁带与皮肤之间能容纳病人一食指。更换扁带时应有两个护士共同执行。系带要打死结,每班查看固定带的情况,如有脱落倾向应及时调整固定。(2)加强宣教和心理护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主动使用非语言交流手段,对意识清醒合作的病人和家属加强气管切开知识宣教,解释气管切开的目的作用自我护理注意事项以及意外脱管的危害性。对解释无效有拔管倾向的病人使用镇静剂和约束带。(3)护士每班查看气管套管配件(内外套管及管芯)是否齐全。(4)告知患者如自觉系带过紧或过松时勿自行处置和拆除,应报告医护人员处理。(5)物品准备气管切开病人床边按需要准备面罩呼吸囊和吸氧装备,气管内芯保管妥当可放吸痰盘内。2意外脱出时的处置(1)观察判断脱管意外患者颈前气管套管无呼吸气流或原不能发者突然可经喉发出声音。(2)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准备气管切开包等用物,同时备好同型号灭菌的气管套,协助医生重新置入气管套管。(3)对于气管切开3天之内患者,因气管瘘道未形成,经原切口插入气管套管有困难者,协助医生解开切口,暴露气管前壁切口后插入气管导管,连接呼吸机。(4)对于气管切开时间久者,切开口已形成窦道,(可取出套管,装配内外套和管芯,在管芯头部的引导下,一般能顺利插入)。可立即给予吸痰放气囊(如带气囊者),协助医生插回套管,气囊充气后重新固定。(5)密切监测患者重新置管后的呼吸和病情变化,安慰病人,保持安静。二、各种引流管道尿管胃管头部和腰部伤口引流管脑室引流管胆道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1预防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停留尿管、胃管等引流管的目的和作用。嘱咐陪人看护好病人,防止病人自行拔除引流管。2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改变体位时先把管道往床中央拉至适合于病人转身的长度,防止引流管被拉出,防止管道扭曲、牵拉、受压及重力作用。改变体位后重新固定管道。3烦躁病人要做好手套式的约束,防止病人无意识地拔除引流管。4对特别烦躁的病人,通知医生使用镇静药物。5用扣针固定好尿袋、负压吸引瓶、引流袋,防止因尿袋或负压吸引瓶、引流袋的重力把尿管、胃管、引流管拉出。6带胸腔引流管的病人离床活动时,要用止血钳暂时夹闭引流管,以防引流管脱位导致气胸。(7)值班人员应定期巡视管道的放置情况,做好交接班。2意外脱出时的处置(1)安慰病人,通知医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密切观察病情,根据医嘱是否再次插管,并作好引流管口的处理。(2)食道和胃术后病人如再次置入胃管,必须请专科医生执行。(3)腹腔引流管口用无菌纱布覆盖或缝合,并严密观察引流管口的渗液和腹围的变化。(4)尿管脱出后如不需重插,应指导病人自解小便,并观察尿液的颜色,有无尿道损伤引起血尿。(5)胆道引流管口用无菌纱布覆盖或缝合,并严密管理引流管口渗液及有无腹痛腹胀,即通知医生,视手术天数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手术或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6)胸腔引流管脱出后立即用手由外至内封闭穿刺口,避免空气进入胸腔。同时通知其他人取来消毒凡士林纱及无菌敷料,以凡士林纱填塞管口,并马上通知医生。准备胸腔闭式引流用物,协助医生重新放置胸腔引流管。观察患者呼吸情况,予半卧位,3必要时给予吸氧。三、输液管道漂浮导管深静脉穿刺管和桡动脉穿刺管等1预防(1)密封固定用消毒薄膜将穿刺管密封固定于皮肤上,Q3D更换,松脱渗液渗血时随时更换。漂浮导管深静脉穿刺管缝针加固。(2)密切观察Q1H检查穿刺管位置有无红肿管道深度是否合适。转换体位时动作轻柔体位变动后及时检查。(3)输液冲管系统管理留置足够长度的延长管连接穿刺管。及时拆除不用的三通管,以减少连接的重力。(4)加强宣教和心理护理对于烦躁不合作的病人适当予约束肢体。2意外脱出时的处置(1)评估观察穿刺口周围局部组织是否隆起或有药液渗出的征象,观察病人的反应及血压脉搏呼吸情况;用注射器从未完全脱出的导管回抽看是否有回血,若证实导管尚在血管内,报告医生是否可严格消毒后送回深静脉内。(2)有效压迫止血如果完全脱出时,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管口510分钟,桡动脉穿刺口用绷带加压包扎12小时。漂浮导管深静脉穿刺管口止血后予无菌纱布覆盖。(3)安慰病人,通知医生,及时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和监测血压。预防住院患者摇床时管道脱落指引1在给病人摇床、收放床栏等操作前,应先评估病人的身体各部位、肢体及各种管道是否处于安全妥当位置,并做好交待,才能操作。2操作时应注意观察病人肢体及管道的安全。操作后再次确认病人的安全。3手术病人在术前摆体位时,巡回护士应评估病人的体型,妥善固定好病人的四肢。4截石位手术摆置体位时,必须把双手置于双层中单内固定身体两侧,防止病人双手下垂;同时要求病人指端不能超出中单边缘。5术中注意检查固定双手中单是否有松动,及时发现,及时固定。6凡由截石位改为平卧位时,把床尾板抬高前,严格按如下流程执行(1)原则上由两人同时操作,先请另一护士、麻醉医生或手术医生协助将患者双手托起,离开手术床,再由巡回护士负责摇起床尾板。(2)如果没有其他人员协助需一人操作时,先将患者双手用托板固定后,方可把床尾板抬高。住院患者意外风险的预防与应急处理程序一、坠床、跌倒(一)预防1评估新收病人凡属非完全自理者,应于入院24小时内,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住院期间因病情变化随时做好评估。2计划根据住院患者跌倒评估的风险因素,由责任护士于住院患者预防跌倒护嘱单上计划合适的护理措施。计划3实施按照预防跌倒护嘱单的内容进行实施,并在实行措施的同时,与相关医护人员及家人保持良好沟通。4评价1有跌倒风险的病人每周评估一次,或当病人情况转变或病人跌倒后,重新评估跌倒风险因素,并配合病人情况调整护理措施。2暂时无跌倒风险的病人当病人情况转变或病人跌倒后,重新评估跌倒风险因素,并结合病人情况,调整合适的护理措施。(二)跌倒时的处理发生病人坠床跌倒时评估病人当时情况测生命体征检查病人有无骨折或其他损伤通知值班医生检查如病情允许搬动病人回病床休息协助处理骨折或伤口必要时给予床栏或适当约束病人加强巡视通知家属留陪人看管作好护理记录填写意外事故报告表按程序及时向各级报告。二、走失(一)预防1病人入院时,应做好作息请假等制度的介绍,让病人签名确认,并做好病区环境介绍。2对于年老小儿老年痴呆智力低下等病人,应加强告知病人家属勿自行离开病区,加强巡视,必要时留家属陪护。需要到其它部门检查或治疗时,应有家属陪护前往。(二)处理1发现病人失踪时,应即予跟进处理(1)发现病人失踪时立即报告当值医生二三值护士保卫科(夜间报保卫科值班)行政总值组织人员在病房及医院内寻找查病历电话号码联络病人或家属告知家属病人失踪情况了解病人可能的去向做好病人失踪时间及处理经过记录填写意外事故报告表按程序及时向各级报告。(2)48小时病人仍未归,报告医务科后通知住院处办理挂帐手续。(3)疑为走帐病人,24小时后应报告医务科及住院处。2病人在医护人员目睹下不听劝告自行离去时通知医生二值护士通知家属或亲属通知医院保卫科记录事件发生时间经过及处理措施做好交班。3病人请假后没有在约定时间回院时当班者电话联络病人或家属通知值班医生若病人拒绝回院或联络不上时做好记录及交班向二值护士护长等汇报。特别提示必要时请在场的病人或家属签名作证,并详细记录证明人的联系电话和地址。三、伤害(自杀、自伤、暴力倾向)(一)预防(1)值班者若发现病人有心理障碍情绪或行为异常等自杀或自伤倾向时,应主动关心,尽可能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耐心疏导,并加强巡视及作好护理记录。(2)及时与家属联系,留家属陪护;家属未到医院之前要有具体的防范措施,如注意关闭门窗收好利器等可能用于自伤或伤人的物品,有条件时专人陪护,必要时予适当约束。(3)及时报告值班医生二值护士及二值医生护长。必要时报告三值护士医院总值保卫科。(4)详细记录病人的情况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并提醒下一班注意。(5)对有伤害他人倾向的情况发生时,应尽快做好其他病人的疏散撤离,注意自身防护,立即通知医生护长和保卫部门等协助处理。(6)遇病人或家属有暴力倾向现象时,应适当回避,尽量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迅速疏散其他病人并同时报告护长医生和保卫部门进一步协调处理解决。做好一切事情经过的记录,保管好医疗文件资料及相关物证。必要时请其他病人或家属签名作证,并详细记录证明人的联系电话和地址。(二)自杀时处理当班者必须保持镇静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同时准备急救物品带至现场检查病人并进行抢救通知保卫科医务科护士长(夜间二值护士二值医生三值护士长行政总)及病人家属做好家属的善后工作做好护理记录,详细记录病人自杀时间及处理经过填写意外事故报告表,按程序上报四、预防住院患者摇床时肢体夹伤指引1在给病人摇床、收放床栏等操作前,应先评估病人的身体各部位、肢体及各种管道是否处于安全妥当位置,并做好交待,才能操作。2操作时应注意观察病人肢体及管道的安全。操作后再次确认病人的安全。3手术病人在术前摆体位时,巡回护士应评估病人的体型,妥善固定好病人的四肢。4截石位手术摆置体位时,必须把双手置于双层中单内固定身体两侧,防止病人双手下垂;同时要求病人指端不能超出中单边缘。5术中注意检查固定双手中单是否有松动,及时发现,及时固定。6凡由截石位改为平卧位时,把床尾板抬高前,严格按如下流程执行(1)原则上由两人同时操作,先请另一护士、麻醉医生或手术医生协助将患者双手托起,离开手术床,再由巡回护士负责摇起床尾板。(2)如果没有其他人员协助需一人操作时,先将患者双手用托板固定后,方可把床尾板抬高。病人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病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约束原因与约束目的约束原因意识障碍烦躁药物因素其他约束目的预防坠床预防撞伤保护管道治疗需要手术后制动其他护理技术操作约束种类约束带约束背心其他约束部位上肢下肢躯体其他约束开始时间可能发生的意外作为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由于医学的特殊性和病人的个体差异,在操作过程中或后有可能出现如下情况1被约束部位皮肤摩擦伤2被约束肢体局部循环不良淤血、红肿3局部发生压疮4其他患者本人或亲属及关系人意见经护士告知,我(我们)已经清楚了解该护理技术操作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后果。本人接受该项护理技术操作。患者年月日患者亲属与患者关系电话年月日患者关系人与患者关系电话年月日告知护士年月日备注说明护理人员在抢救急、危重患者时,患者本人及其亲属或关系人均无法履行签字手续的特殊情况下,请于备注栏说明情况。住院患者防跌倒告知书尊敬的患者为了您在住院期间避免跌倒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请您依照如下措施做好跌倒的防范。1请您向护士叙述可能导致您跌倒的原因。2当您长时间卧床或因使用特殊药物需要下床时,应先坐在床缘,稍坐片刻再起立行走,如感到头晕不适,请立即呼叫护理人员予以协助。3请勿以可活动的家具作扶持,不要在椅上打瞌睡或睡觉。4当您需要任何协助,请使用呼叫器通知护理人员以寻求帮助。5保持地面干爽,若发现地面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以防不慎跌倒。6请将您带入的私人物品尽量收于储物柜内,以保持走道宽敞。7护士已将床栏拉起时,若您需下床请先告知护士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8请穿合适的防滑鞋,切勿赤脚行走。9其他以上情况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患者及家属表示知情和理解,同意遵守并签名。患者家属签名者与患者关系告知人年月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病人跌倒危险评估及护理表病区床号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适用于大于65岁以上或临床上有跌倒危险的患者(患者高龄、意识不清、运动障碍、视力障碍、服用镇静药物催眠药物等病人)进行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护理。日期1年龄在65岁或以上2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3日常生活需要辅助器或他人协助4过去3个月曾经跌倒5行动有困难肢体残缺、偏瘫、关节炎、肌肉无力、骨折6视力有问题白内障、青光眼7听触觉功能减退8认知不良老年痴呆、思维混乱9体位性低血压、晕厥、眩晕、头晕10泌尿系统失调尿频、夜尿症11中风、帕金森症、步态异常(蹒跚步态、偏瘫步态、慌张步态)12使用四种以上药物镇痛镇静药、抗抑郁药、利尿药、降压药、降糖药、缓泻药、抗凝药、抗精神病药评级0/1/2护理措施指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对患者(或家属)进行预防跌倒的宣传教育移开潜在危险的障碍物呼叫器易于患者使用并做好指导指导患者常用物品放于易取处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鞋及衣裤指导病人避免突然改变姿势,转换姿势要慢,没有眩晕或不适时才起步指导患者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伴协助个人卫生,鼓励患者在床上大小便并指导便盆的使用方法指导患者使用合适的助行器具上床栏对患者使用合适的身体约束(上肢下肢躯干)建议家属或护工陪护建议不要离床活动评级指引及护理措施第0级以上各项不适用无须任何特殊措施。第1级以上任何13项帮助病人熟悉周围环境,把呼叫器放在病人可触及的地方,教会病人正确使用步行辅助器,锁紧床及轮椅的轮轴,对病人进行防跌倒教育。第2级以上任何412项每天做好护理记录,悬挂“预防跌倒”的标志,提起床栏,专人协助病人的生活起居,对病人及陪人进行防跌倒教育。医嘱查对及相关内容查对医嘱指引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2转抄医嘱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个人核对。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4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培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5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每天查对电脑医嘱程序1医生开具医嘱。2一名护士进行医嘱电脑录入。3另一名护士核对电脑上当日所录入的医嘱,并将病区所有病人医嘱检查一次。4经检查无误并确认医嘱。5生成医嘱。6打印各类执行单长期治疗单、注射单、口服药单、临时治疗单。抢救时查对医嘱的程序1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2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3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4一名护士进行医嘱电脑录入。5另一名护士核对电脑上所录入的医嘱。6经检查无误并确认医嘱。7生成医嘱。8打印各类执行单。每天总查对医嘱程序1集中所有运行病历,当天各种长期治疗单、注射单、口服药单、临时治疗单。2二人一齐进行医嘱总查对。3一人诵读,诵读每一个病人所有现行长期医嘱,当天临时医嘱,另一人核对各种执行单。4发现有疑问的,二人一齐重新核对,必要时请第三者核对或请示医生,按医嘱更正电脑,另一人核对无误后确认生成。夜间查对医嘱程序(一)上夜班1上夜班护士核对电脑上未确认的医嘱,经检查无误并确认医嘱2生成医嘱3打印各类执行单4上夜班护士进行本班的医嘱电脑录入。(二)下夜班1下夜班护士核对电脑上未确认的医嘱,经检查无误并确认医嘱2生成医嘱3打印各类执行单4下夜班护士进行本班的医嘱电脑录入5次日上午电脑班护士核对电脑上录入的医嘱护长总查程序1护长每周参加查对医嘱一次,把运行病历的医嘱与各类执行单核对。2护长每周参加查对医嘱的电脑收费一次。四、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献血者的姓名、血袋编号、血型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标签上的姓名、血袋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2检查袋血的抽取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无变质后方可使用。3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无误方可执行。4完成输血操作后,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