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文稿集锦(10篇)_第1页
城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文稿集锦(10篇)_第2页
城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文稿集锦(10篇)_第3页
城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文稿集锦(10篇)_第4页
城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文稿集锦(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文稿集锦1中西部城市资源市场化配置思考2发挥北海自身优势与整合城市资源的研究3城市资源资本化途径探析4城市资源是最大的国有资产5如果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6小城镇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着力点7以小城镇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层载体8必须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统筹城乡发展9论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10统筹城乡发展尚需双轮驱动中西部城市资源市场化配置思考文章导读该文在阐述城市经营概念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探讨了对城市产业、自然和社会资源的经营;并对各种资源的开发以典型事例进行较为详尽的论述,如第三产业中的饮食业、自然资源中的土地和文化资源中旅游资源的开发。针对城市经营中存在的“以地生财”、“发展以环境恶化为代价”等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期行为,该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从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法制、完善市场和优化城市管理四个方面对城市经营的模式及支持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以图能反馈于城市经营的实践工作,促进城市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法制化,有助于城市发展模式的完善。目前,世界上过半数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的形成,城市发展面临着来自全球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定位和壮大自身的发展实力,成为城市领导者与广大学者谈论和思索的现实问题。城市竞争力的提高,也不仅是简单地依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而是转向致力于城市发展能力的提高。一个城市的竞争力的提高,关系着城市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和发展要素争夺日趋激烈的市场背景下,能否获得尽可能大的外部空间,培育出自己的品牌,树立个性特点,发挥集聚效应,从而实现城市内部组织的良性循环和城市整体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城市的功能升级和机构优化只靠行政管制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对城市采取宏观上调控和微观上放开的城市经营策略,才能使城市有序健康地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中国加入WTO,人口自由流动的呼声日益增强,大量乡村人口进入城镇是必然趋势,城市政府部门只有认清时代特征,对城市资源进行合理经营,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保持健康发展。一、城市经营的概念分析根据对有关学者的分析和自己的一些见解,笔者认为城市经营就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载体的自然资本(如土地、地下水等)和人工资本(城市的人工建筑等)以及附属于城市的非物质性资本(如文化)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运作,实现城市结构优化和功能升级的城市运作方式。其出发点是通过城市经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立足点是城市的各种资源。我国城市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如同一个大的国有企业,政府是它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这种模式尽管对城市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未出现墨西哥等国家的过度城市化),但总体上来说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如导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政府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逐步从直接生产经营性领域退出,而把精力放在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为城市生活、生产提供公共设施方面。城市经营是一个涵盖城市土地、产业、基础设施、开发权、冠名权等诸多方面的概念,因此它是对于城市的综合运作。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城市经营处于起步阶段,一切尚在摸索之中。城市是一个区域的核心部分,对周围的资本、劳动力起着汇聚作用,同时又对周围环境在文化、技术上起着辐射作用。城市经营过程就是运用价值规律,把城市空间载体和资源作为经营资本运作,实现城市资源优化配置与城市功能升级的过程。同时,进行城市经营,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环境、文化以及各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和保护这些城市资源,为城市的发展创造资本来源,改变以往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政府对市政设施只建设、不经营,只投入、不收益的状况,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城市发展新路子。二、城市资源经营的范畴概述城市资源包括城市旅游、土地和城市空间及各种附属物等诸多方面,但由于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水平低,城市质量相对较差,城市可资经营的范围较小,而且城市经营是在城建资金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瓶颈的背景下提出的,所以目前的城市经营带有一定程度的资金导向性,主要集中在能给城市管理者带来经济收益的几个方面,如城市的土地、旅游资源和城市的二、三产业等方面,其中对土地的经营,更是政府手中的一块奶酪;它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对土地所有权垄断的情况下对土地使用权进行的专项经营,是政府城建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下面我们就城市的这几个组成部分展开探讨1城市传统产业的经营由于各个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对城市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也不相同。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主导因素;而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较发达的城市中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工业化还远远没有完成,第二产业仍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目前中、西部地区尽管具有资源优势,但工业技术、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如何理性界定自身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应对在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发挥城市的地域组合优势,将对城市的腾飞至关重要。总的来说,东部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经济基础,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也不允许东部地区再继续该种发展模式,东部地区较发达城市应加快产业转移,改善生态环境,为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腾笼置业。如开封市依托旅游业大力发展餐饮业,形成小笼包子、筒子鸡、黄焖鱼等民间特色小吃,对带动城市第三产业起到积极作用。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区,有很多独特的资源优势,只要深入开发,必然会对西部城市旅游发展起到有利影响,这对中、西部地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在于产业转移对改造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主要是第二产业)大有裨益,会给中、西部地区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机会;挑战在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会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所以产业转移具有双重影响。其关键在于中、西部城市政府应有选择地接收部分产业,同时汲取东部地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创新,把经济发展的负效应降到最低。2城市土地资源的经营我国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不断膨胀扩大,新的城市不断形成,因此,导致城市郊区的农用地不断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政府有关部门(土地管理局)可以利用政府对土地垄断的优势,以城市规划为引导,在规划发展区域首先按排城市建设用地的价格征用土地,然后进行基础设施(主要是交通、通讯)的建设;再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引导社会各界在这里投资(建厂,开发房地产等),通过出售“熟地”(三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路和土地平整)的使用权来平衡建设成本,获得经济收益。此外,政府还可以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修建公路与外界加强联系,使得公路两边的土地在公路建成之后增值。政府根据一定的估算对公路两边的土地进行储备,待条件成熟后进行招标拍卖,这也是城市经营者利用其信息优势,获取土地收益的一种方式。这种土地储备模式运作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行动领先于市场,依据城市的发展方向,对城市边缘的生地进行计划储备,或对拟建道路两侧的土地进行红线储备。只要判断准确,运作得当,这种方式土地经营的回报率要远高于对城市熟地的经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做到政府垄断,由政府机构的一个部门来经营,也就是“多渠道进水,一个渠道出水”。这样,不仅大大提高政府对土地经营的收益,而且在市场的引导下,有利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城市土地经营的另一部分是对城市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后的经营。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有偿使用方式。如深圳市采取土地年租和临时地租相结合;上海市则采取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长期出租、按年交纳租金、土地使用权临时出租等多种形式。由于部分内地企业经济不景气,资金匮乏,则多采用按年收取土地使用费的方式,甚至部分地市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分红。多样化的土地有偿使用方式,为土地使用者提供了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适当的用地方式的机会,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有利于征收土地使用费工作的开展,减少了土地使用者的抵触情绪。像河南省安阳市,在土地有偿使用工作开展后,根据当地的情况,采取“高门槛,低起步”的工作原则,按年征收地租,仅2000年收取土地使用费1200万元,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这一措施为土地有偿使用工作做到“先管住,再管好”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建设用地流转与土地使用费的征收增加了城市财政收入,有利于城市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也为其他地市工作的开展做出了表率。同时,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经营,还有利于城市建成区的改造,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最近许昌对市委、市政府原址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拍卖,获取出让金1亿多元。另外,据不完全统计,从拍卖土地中获得的收益江苏省达到7047亿元,山东省40多亿元,河南省138亿元(资料来源于河南土地2002年第一期,内部资料)。3城市的文化资源经营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部分城市依靠其历史文化积淀形成并保持着自身的风格,在独特的风俗和城市建筑特征中表现自己的地域特色。那么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网络化,把大中城市织进了经济一体化这张网中,城市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众多大中城市高楼林立,趋于模式化,丧失了自身的个性,成为“克隆城市”。什么是城市竞争力特色才是竞争力城市经营者应该从挖掘城市内涵入手,合理定位,找出自身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发展城市旅游业,带动关联产业。城市经营者应该充分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积淀,来补充建设资金的不足,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如七朝古都开封,过去作为河南省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省里的投资方向当然向开封倾斜,发展工业是它的主要任务;但是,自从1954年省会迁到郑州,河南省对开封的投资力度大大削减,其发展速度开始减缓,而且随着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该市的大型企业纷纷破产或倒闭,经济发展速度几乎陷入停滞状态。但是,开封市政府及时根据形势调整心态,致力于开发曾作为北宋都城的历史文化优势,以此为落脚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大胆行动,依据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复建了“清明上河园”旅游景点,与龙亭、包公祠、天波杨府等景点共同组成开封市旅游体系;此外,开封市还鼓励开发汴绣等旅游纪念品,增加市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2001年,开封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0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5亿元,旅游收入占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以上,旅游业已经成为开封市经济腾飞的有力辅翼,并且开封还与同样位于陇海铁路线上的洛阳、郑州构成大旅游体系。与此相似的还有作为孔子故里的曲阜市孔文化开发。曲阜市根据孔子的各种典故,建造了“六艺城”与“三孔”,构成孔文化旅游业,并每年举办“孔子文化节”,发展城市文化旅游业。而作为山东省来说,则提出了“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目标战略,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不止一种文化资源。事实证明,只有树立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城市文化经营才会有前途。当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绝对的资源优势,有的城市文化内涵相对要差一些,但是只要抓住自身的相对优势,积极开发和宣传,创自己的品牌,就有竞争力。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国人自古就有春天放风筝的爱好,直至现在仍保留着这一习俗,但是真正把它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只有潍坊。在1984年4月1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根据美国友人大卫切克列的建议,举办了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节;从此,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举行。1987年4月,潍坊被推举为世界风筝都,从而使潍坊的风筝走向了世界。同时在潍坊形成了许多相关的产业和旅游业,带动了潍坊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只要挖掘出与当地民俗有关的优势或传统特色,进行开发与扶持,就能够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地方产业。三、对城市资源经营中主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城市经营这一理念当初是在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提出的,因而无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资金导向性,导致城市资源经营中违反规划法的短期行为时有发生,如城市土地经营中“以地生财”现象的出现就是一个注解。同时由于经营不当造成的对城市历史文化破坏的现象也被媒体频频报道,所以部分学者对城市经营这一理念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在考虑到城市经营是在城市快速发展、城建资金短缺的情况提出的这一背景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城市经营和建设的实践,完善城市经营理论,逐步避免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现阶段城市经营的状况,我们为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等资源、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提升城市的功能,提出了以下几点参考建议1健全社会法律制度,促进企业合法经营目前,我国城市资源经营处于探索阶段,很多方面的操作尚不成熟,需要在摸索中逐步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来约束经营者的行为。即使作为城市经营者的政府本身也需要相应的制度来进行约束,以防城市经营的方向随着经营者个人的意志的转变而发生转移。这是改变过去对城市的“人治”方式走向“法治”轨道的需要。例如在环境治理方面,我国于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一些城市也正在探索通过立法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如上海市制定了关于对违反环保法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的规定,根据该规定,对违反环保法行为进行举报的人可获100至5000元的奖励。这一条例公布不久,被举报的上海德一贸易公司就当即被责令停止生产,等待处罚。有了相关法律的约束,城市经营中就可以改变过去企业污染环境、国家为其善后的落后方式,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经营策略。这不仅为国家节约了资金,而且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实现通过城市企业、居民的共同努力来维护城市生态环境。总之,城市政府职能只有转变为依(规划)法调控城市发展和引导企业行为,在市场机制中实现城市资源优化配置。这样,政府就有较为充足的资金和精力来解决城市生活中所面临的环境、住房、交通与社会问题,实现国家与个人的双赢以及城市的健康发展。2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加强市场调控力度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阶级分化而出现的产物,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构筑城市,而且在以后的发展中城市都与政治息息相关,政治对其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长期奉行“限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的政策,实行户籍管理制度,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尽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市场达到优化配置,但由于市场机制的溢出效应,即使在市场经济已有上百年发展历史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城市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此外,由于城市的公共设施具有非竞争性,市场无法提供产品;还有一些社会基础设施投资额巨大,而自身利润相对较低(如大型水利工程、公路设施等),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必须对城市进行经营。政府通过对城市经营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溢出效应或外部效果,创造一个高效、公平、稳定的市场运作环境,使政府管理起到减小贫富差距、抑制垄断和优化城市功能的作用。目前,我国政府对城市的经营已经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对城市的控制,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必须明确哪些是现有政府职能范围的,哪些是需要进行政府职能创新的。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英国政府从1984年开始,以电信产业为开端,相继对煤气、自来水、铁路运输等主要基础设施产业进行了政府管制和体制改革。我国政府借鉴国外的经验,把土地经营、公交运营、房地产开发等都交给市场进行运作,使原来由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政企关系,调整为政府负责宏观调控、市场引导企业的间接调控关系。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对于一些特定的城市资源,要从功能的角度和经济的角度进行双重界定。比如,对于文化、教育、旅游等城市资源,应该对功能意义上和产业意义上的文化、教育和旅游资源区别经营。对于产业意义上的文化、教育和旅游等资源的经营,政府可以让市场来进行。但对于那些市场开发无法获取效益,然而对城市功能优化和提升、对城市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的那些文化、教育和旅游资源,政府必须立足长远,积极介入。例如,以往对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过分偏重经济效益和注重眼前利益,在开发中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或多或少的破坏,甚至部分历史文化遗迹遭到永久性的损毁,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对于一些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的潜在资源,要加以保护。同时应该认识到,城市经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城市经营的方针政策必须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城市经营服务于城市的发展方向。3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挖掘城市资源潜力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的重要条件,是区别于农村的基本表征,也是城市中各种行为活动的载体。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人口从农村流入各级城市,或从中小城市流入大城市,这是自然选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进入城市的人群需要工作、生活、交通与住宅,因而也给城市带来了社会和环境压力。在城市扩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也随之向外延展,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就像“在平底锅里摊煎饼,中心厚,边缘薄”,同时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没有达到西方国家以汽车代步的条件,郊区的吸引力远远不如城市中心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了加大城市边缘区的吸引力,减轻对中心区的压力,就必须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超前规划,提高郊区与城市中心联系的便利程度和服务设施,满足生活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来这里居住,形成与市中心同等的外部环境。在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规划中,政府可以和其他单位进行合作,把房地产交给房地产商进行经营,政府只对其行为与产品质量进行监督,使其依法进行投资经营。政府对于一些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长的设施(如绿地、桥梁、图书馆等),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增大边缘区的吸引力。这样,既能使城市政府减轻投资压力,又可以促进城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加大城市化的进程,扭转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只投资、不收益的状况。边缘区进入良性循环,土地增值,土地有偿使用的回报率随之提高,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经营模式。整个城市只有进入良性循环,创造一个优越的生活和投资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对人流、物流与资本的集聚作用,起到对区域的辐射带动效应。4积极吸引技术人才,优化城市资源管理资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固然重要,但人才更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工业化时期,制造业领导城市发展的潮流,工业是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因而当时人才需求主要以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技术熟练工人为主,福特主义(FORDISM)、钢铁大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创造价值与财富的主要生产力,拥有现代科技知识的管理人才成为优化城市发展空间的依托。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当今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各大中城市纷纷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完善城市产业结构体系。但是,由于人才欠缺和资源配置错位,一些高新技术开发区被闲置或转而进行其他商业活动,造成城市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有很多城市经营者认识到人才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惜重资吸引人才。如江苏省张家港市每年召开人才交流会,对于前来应聘的硕士以上文凭的人员,无论工作洽谈成功与否,都给予必要的往返费用,为双方提供了一个交流、选择的机会,同时拓宽了自身选择的范围,使该市在选择急需人才方面占据了优势。对于城市这个包含诸多行业的复合体,只有广泛吸收高层次人才,拓宽城市发展的出路,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功能,才能促进城市快速发展。苏州市作为城市经营的成功案例,也一直受到城市研究人员的关注。苏州市通过城市规划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一方面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同时还是外商理想的投资场所;台商在苏州投资企业超过23000家,总投资额逾100亿美元。苏州被美国新闻周刊评选为全球九大新兴高科技城市。苏州市如何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呢新闻周刊指出了苏州市城市经营的成功之道“这些城市之所以成功,离不开政府支持,人才优势和基础设施”。我国已经加入WTO,面对世界诸多发达国家现代城市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我国城市如何融入世界城市体系,参与国际分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城市特色,是城市经营者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城市政府应该主动接受市场的挑战,转变经营理念,以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为目的,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经营者应把握时代的脉搏,积极创新,包装、宣传和营销自己的城市,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确立城市形象,形成自己的品牌。作者王丽敏张文信来源中国城市化2004年第1发挥北海自身优势与整合城市资源的研究顾裕冰在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城市要实现最优发展,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最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城市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因此,北海在编制“十一五”规划工作中,应当对资源状况和竞争力增长趋势进行充分研究。城市资源,是指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源、人文资源及相关延伸资源。评价城市资源,不能只看重土地、道路、自然景观以及城市建筑等硬件,还应包括自然环境质量、生态、人文、历史以及城市居民素质和精神面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城市资源的整合能力。如何整合北海城市资源并把城市有效资源推向市场,最终形成城市品牌,这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一、北海城市资源分析北海市现行总体规划于1992年编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至今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4平方公里扩大至312平方公里,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城区面貌焕然一新,高楼林立,住宅连片,交通顺畅,环境优美。依照现在北海城市建设和规划水平来看,城市化处于初级阶段,尚未把城市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对城市资源开发利用应有清醒的认识。目前,北海具有的众多优势资源还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例如淡水资源的开发几乎为零。此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财政困难,城市建设超前和工业发展滞后,“低门槛”让利政策与实际操作中的不相吻合等诸多问题也制约了北海城市资源开发与经营。(二)城市规划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及市场需求。城市规划设计已经进入国际化市场竞争阶段,但有关部门对北海整体规划意识不强,以致私人住宅遍地开花,甚至北海大道、广东路、北京路及北部湾广场四周等一线黄金商用地也被开发商用作建私人住宅出售。这种由于短期行为支配的城市规划,这不仅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影响城市整体布局和美观,严重制约北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三)对城市土地资源缺乏综合利用。目前,城市土地偏重于搞“一层皮”式开发而没有深度开发。好像是卖烤鸭,把上面好的皮卖掉了,卖出一个看着还不错的价格,但实际上损失了鸭架子和鸭肉。由于前几年盲目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张,造成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浪费。如北海很多主干道宽阔流畅,可两旁后面就是贫民窟,像布景式的,对城市的生存发展结构没有任何改善,这就是缺乏城市资源综合运营的结果。(四)各种城市资源没有达到利益平衡。城市是一个利益综合体,如果不能达到双赢或者多赢,就会出现冲突、退让、妥协,最后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北海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工业基础较差、发展滞后,第三产业缺乏实业支撑,综合经济实力比较薄弱。(五)管理落后制约城市资源的有效整合。由于财政困难,城建资金紧缺,金融风险突出,城市建设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管理、维护也因为财力匮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此外城市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城市建设仍然未能摆脱政府包揽包办,单一投资的弊端。二、政府在整合城市资源中的职能定位政府是城市资源经营的主导者,担负着建设与管理城市、推进城市发展的行政职能。因此,只有合理界定和明晰政府在整合城市资源中的职能,才能积极高效地履行职责,有效地引导、规范、推动城市最优发展。(一)科学规划,用合理超前的布局挖掘资源潜力。整合城市资源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因此制定规划是前提,政府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做好这项工作。具体来讲,应包含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城市资源经营战略阶段性目标。近期主要是筹集建设资金、挖掘城市资源潜力、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中期目标主要是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长期目标主要是加快文明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二是明确城市资源整合对象。即一切可以由政府管理部门直接或间接运用市场和政策手段进行整合,有利于城市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城市知名度和形象提升,能够资产化、资本化的城市资源。主要包括城市名优产品(如珍珠、银滩)、支柱产业(四大支柱产业)、特色建筑、城市土地和矿产资源、城市自然风光等实体产品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科教文化,政策制度,经营理念等城市无形产品。三是选择城市资源整合方式。包括拍卖、有偿使用、参股、股权转让、租赁、抵押、授权经营等方式,以盘活城市存量资产,搞活城市增量资本。同时,要放眼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积极探索造壳融资、借壳融资、发行企业债券,BOT、TOT等现代融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二)优化环境,用和谐文明的形象带动城市资源增值。优美和谐、文明整洁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富有特色的城市外貌形态和精神内涵,不仅能改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能带动城市资源增值。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一是要高水平地做好城市发展规划。包括城市建设规划、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以使城市按照理性化、科学化的轨道可持续发展;二是要促进物质环境的优化。通过加强路、空、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通过加大美化、净化、绿化力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要改善人文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内涵。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市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市民文明程度,培育丰厚的人文资源;四是要强化保障功能。政府要通过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缓冲城市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震荡,降低经营风险,以利于更多投资者参与到城市经营中来。(三)盘活存量,用经营商品的策略运作城市资源。政府运用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启动城市资源经营,着力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到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来。一是运用财政资金积极引导投资者介入。通过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税费扶持、参股控股等多种手段,引导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改革、主导产业培育、公用事业发展以及各项城市活动的开展等等。二是通过利益让渡、政策优惠来鼓励投资者参与到城市资源经营中来。政府可以通过土地、矿产、设施等资产的低价甚至无偿限期提供,来鼓励投资者投资微利、回收期长的事业领域。也可以采取一段时期内政府收益让渡的方式,使投资者提高投资信心,从而增加投资力度。三是政府要提供载体、搭建平台,为投资者创造机会。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公益性事业和公众性活动,包括政府组织的大型商业、文化(如珍珠节)等活动可以采取允许冠名、广告发布等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政府甚至可以提供优惠的条件,由企业来承办。总之,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领导地位,运用多种形式,来有效地组织开展各种城市资源的经营活动。(四)规范监督,用法制化手段来治理城市资源。政府将城市资源采取市场化整合方式,来实现城市功能提升和形象改善,必然要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城市经营环境。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制度。扩大招投标的范围,增强城市资源市场化整合的公开性和竞争性,杜绝暗箱操作,增加透明度,防止营私舞弊、不正当竞争给城市资源经营带来的负面效应。二是要加强法制化建设。政府要将城市资源经营工作尽快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制定有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规范城市资源的经营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为每一位城市资源经营的参与者创造平等的机会和竞争条件,以此调动全社会参与城市资源经营的积极性。三是要加强监督和监管工作。只有在加快建设完善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管理监督,才能进一步提升对城市资源价值快速增长的预期,增强投资主体对城市资源项目进行经营的信心,吸引更多更优质的资本参与城市建设。三、发挥北海自身优势,有效整合城市资源有效整合北海的城市资源应当坚持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加强管理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一)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1、整合土地资源的实质是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实行市场化运作,实施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土地资产的价值。要做到集约利用土地,使土地资源活起来,尤其是要对城市中的闲散土地、废弃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和升值,对已使用土地的再开发和再升值。第一,在依法集中管理土地的基础上,提升城市土地总价值。通过“一个渠道进、一个池子蓄、一个口子出、一个市场经营”的土地供给新机制,强化政府对土地的高度垄断和集中调控,清理、规范土地供应,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限土地资源,确实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第二,在严格落实土地资源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实现储备土地的变现增值。土地收购储备中心要通过土地收购、土地整理、土地储备、土地供应等环节,对符合规划的储备土地初级开发,对条件成熟土地进行包装拍卖,积极搭建土地资源转土地资本的平台。第三、在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基础上,提高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效率。通过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调整和修改土地利用规划,推进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为集约开发土地资源营造良好的管理条件和市场环境。2、整合房地产资源以盘活海泰房地产为突破口,处置和盘活停缓建工程,消化空置商品房,激活房地产市场。第一、空置商品房不仅可以成为全国的民房选择,更可以成为商家的商埠。利用现有的空房设店、办店,招商养房,促使呆滞的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第二、促进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再引一批具有强劲实力的中外房地产商进驻北海。第三、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工业项目,促进买房盖房,从而形成人流物流。第四、发展房地产金融业,通过按揭等信贷支持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扩张北海房地产的规模。(二)推进城市公用事业体制改革。城市公用事业涉及面广、种类多、经营效益差异大。要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和手段,在城市公用事业建设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经营。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政府垄断的领域外,对其他所有可以经营的城市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都可以将经营权和使用权推向市场,利用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外来资金推进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管理和发展。1、有偿有期转让经营权。对部分有政府投入、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用事业的经营权,可采取BOT、TOT等多种方式,面向市场招标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公用事业和其他公共项目建设。第一,对供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街区保洁、公共交通、停车场等公开招标选择投资主体和经营者,由市政府特许经营。企业要获得特许经营权,就必须与政府签订协议,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因这些企业的垄断经营受到损害,政府则按照特许条件对这些企业实行严格的监督。如,自来水公司要提高水价,需要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然后由政府召开听证会,公司说明调价理由,与会的各方代表多数认可方能实施。第二、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可以依法采取集资的方式对道路两侧受益单位和个人筹集城市道路建设资金。政府按照招标的要求对道路建设的速度、质量进行监督治理。第三、城市道路、停车场、广场、公园等城市公用设施冠名权,由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开拍卖或招标。从与企业交流的情况看,他们是比较感兴趣的,在他们看来,通过冠名可以更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企业的形象。第四、户外广告空间资源有偿使用。包括道路、桥梁、广场、绿地、空地、照明、供电、交通等公用设施。第五、市公共客运经营权,包括公交公司、汽车总运、二运等采用拍卖或招标等方式有偿出让或转让。2、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经营管理多元化。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逐步、有序推进非经营性公用设施推行股份制、合资合作、出让等多种管理方式,如城市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设施的日常养护作业单位或承包单位应当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城市道路铺设的通信网络、给水、排水、供电、供气等管线和设施,一律进入地下共同沟,共同沟实行有偿使用,谁投资建设,谁经营管理。3、创新市政公用事业和市政设施经营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建管分离、管养分离的改革思路,在公用事业和市政设施建设管理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强行业发展活力,提高公用设施经营管理水平。现有市政公用企业,要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改革,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从事市政设施维护的单位,要将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分离,强化市场调节功能,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我市已批复组成国有资产营运监管中心,以此为基础,组建北海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政府授权范围内负责本市资源经营工作,市建委、规划、国土资源、财政、国资、环保、公安交警、交通、水利、工商、房产、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等部门以及一县三区,应当依照各自的职能配合做好城市资源整合经营的有关工作。(三)根据自身特点整合优势资源。1、对港口及其他交通资源的整合。扩大北海港吞吐量,增建几个23万吨级货运泊位,将港区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重点开发铁山港,将其建成大型临海工业港,具有煤炭、钢铁、水泥、非金属矿石、化肥、集装箱等专业化深水泊位和外贸杂货件泊位的深水港区。采用“以海换港”策略,将具有港口开发条件的海域出租给符合条件的开发商,按照统一规划开发海洋资源,实现港口优势资源的领先开发。积极延伸“南昆线”为“北昆线”,筹建北海到梧州、冷水滩的铁路,开辟与中南、华北、华东的公路,缩短北海至广东的行程,重点扩建改建合浦至山口、十字至南康、北海至石头埠、合浦至沙田公路,形成东西贯通,南北顺畅的公路网络,扩大所依托的经济腹地和客货运量,使北海真正成为大西南出海通道。2、对基础自然资源的整合。主要是通过整合农业、海洋和矿产等优势资源,使其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农业要按照“发展持续农业”、“重视绿色农业”、“推行生态农业”、“迈向自动化农业”、“培育超级农业”、“发展旅游农业”等六大趋势,进一步做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大力扶持金品、国发、田野等农业龙头企业,使7个农业经济产业带真正发挥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建设北海水产品加工贸易园区和水产苗种繁育中心,重点扶持市珍珠公司、天鲜公司等龙头企业,创建全国较大的南珠、鱼糜生产基地和外向型渔业基地。矿业要采用内引外联策略,鼓励国内外开发商在北海开矿办厂,对钛铁矿、高岭土、石英砂、水泥、石灰岩、石膏矿等进行系列开发加工。通过兴建大型石化企业、涠洲油田油气上岛开发工程、电厂以及利用北海丰富的桉树资源兴建林浆纸一体化等系列项目,来推动北海工业发展,增大工业基础,实现资源和市场优化配置。3、对旅游资源的整合。要充分北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王牌,凸现南国滨海风情战略,以“海洋文化”、“南珠文化”、“天下第一滩”为导入,着力营造集休闲度假、旅游购物、运动娱乐于一体的滨海旅游特色,带旺人气,促进消费。近期要进一步推进银滩中区改造,对银滩、海滩公园进行整合和资产重组,完善功能、提高档次;加快开发涠洲岛、斜阳岛、星岛湖,包装廉州古城。远期计划要跟踪国际旅游潮流,开发跨国界尤其是东南亚的旅游业务,与国内外客商合作开发各种旅游资源一是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沿海旅游线路,从大冠沙到冠头岭,充实渔村、水上乐园、泳场各景点,形成观海面、玩海滩、购海产、吃海鲜的海韵旅游系列。在外沙岛、地角、侨港、大墩海等开辟渔家文化游线路,领略蛋家渔民以船为家、打鱼晒网浓郁的南海风俗。围绕海洋文化主题,还可兴建海洋文化公园、海上娱乐中心、海底迷宫等富有海洋文化内涵的景点。二是南珠旅游资源。展示南珠风采,以“南珠”为媒,办好北海国际珍珠节和合浦采珠节,建设中国珍珠博物馆,让游人尽享南珠风情。三是特色建筑旅游资源。海角亭、东坡亭、文昌塔、大士阁等古代建筑,近代西洋海关、领事馆、洋行、教堂等典型西洋建筑,以及珠海路、中山路等都可以开发利用。四是东南亚饮食文化。修建东南亚广场及风味小吃城,集东南亚各国风味小吃和北海海味之大全,使北海旅游业迅速向东南亚发展。(四)打造城市品牌,做好城市整体资源增值。品牌就是生产力,城市特色和城市吸引力是城市资源经营、城建项目市场化运作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没有良好环境和形象,城市就没有吸引力,经营城市资源也就失去了载体依托。北海城市创建活动成果显著,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优秀城市等称号,还要争创人居环境优秀城市等;拥有银滩这一王牌旅游景点,还要进行大银滩的开发;发展了银河、新力、北生等一批知名企业,还要进一步扩大优秀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北海的知名度。(五)整合城市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确处理经营城市资源与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关系。挖掘城市现有潜力,实现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为主调整为改造为主的转变,发挥规模效益,提高资源配置效力。按照“不求大,但求美OT的城市建设基本思路,集中有限力量重点进行旧城改造、东区开发、岸线整治,把90年代初遍地开花的粗放式开发变成以建设中心城区的集约型开发。同时注意丰富城市内涵,促进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城市资源资本化途径探析一、问题的提出城市资源资本化的产生与城市经营密不可分。而城市经营的探索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现已汇聚成一股潮流,发展成为一种“世纪现象“。众所周知,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人类集中、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和智力资源,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基础,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既是城市的创造者,也是城市的享用者,建造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造城市,必须以满足人的现实需求和长远需求为目标。传统思维的城市即“围城而居而市(交易)“已经过时,必须用现代的、市场经济眼光重新审视城市建设和管理,于是城市经营便应运而生。城市经营是关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一种理论和实践模式,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伴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功能日益增强,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健全,决定了城市建设必须走向市场。所谓城市经营“是以探求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国内外市场交换而进行城市整体策划和管理并力争其实现的经济行为“。明确地说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投资主体,打破原来城市经营由政府揽起来的格局,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城市经营的多元投资体系。它的含义可理解为城市决策者把城市当作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或综合的、多元化的、规模宏大的集团,以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为目标,一方面以业主管理者的身份将城区的土地、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等资源推向市场,滚动经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市政公用事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增强市政公用事业从业人员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管理好、维护好城市。同时城市无形资产的创造、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化的提升也应纳入城市经营的范畴。这是利用城市自身功能吸纳资金,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并力求取得城市建设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城市经营涉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水资源、住房、交通、建筑、生活垃圾处理等,其核心就是有效利用城市拥有的多种资源,使之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而实现城市资源资本化,建立城市建设多元化投资体制,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二、城市资源资本化城市资源资本化是一种机制和过程,它是以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把一个社会中政府所拥有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及存量资产,转化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赋予其资本属性,在政府和市场作用下,通过出租、转让、组合、裂变、流动等多种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有序运作,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盈利和获益,并将其作为再投资再循环,使之产生“滚雪球“效益,从而实现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过去,一讲资源,往往是指生产资料、工业企业、房产地产和财产、资金等,没有把城市也视为一个资源对待,结果是政府的投入未能得到应有的经济回报,城市未能得到很好的滚动发展。事实上,用市场经济的观点看待城市,城市聚集了大量的可以运营的资源。城市的有效资源很多,广义上指土地、矿产、河流、森林、市政基础设施等,从狭义上来说,城市政府可利用的资源大致可分以下几类(1)自然资源,如土地、河流等;(2)市政基础设施中的非经营性存量国有资产,如桥梁、建筑物、工具、机器设备及相关设施;(3)政府作为业主身份独有的、需政府投入的公益事业方面的管理权、经营权及使用权,如城市道路保洁、街心花园整修、公共停车场管理、公共建筑物上的广告发布权、公厕保洁等;(4)城市各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即人的才识智慧和能力。通过以这些城市的有效资源为基础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合理流动、合理配置,使城市发展走向良性循环,而这一切自然要求城市资源资本化。城市资源资本化是市场的必然产物。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配置即投资。资本配置的优化,不单纯有一个投资增量的配置问题,而且有一个投资存量即资产存量如何流动和重组的问题。行政机制配置资源转向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使资本机制得以产生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这不仅意味着新投入资金要按照市场方式来进行运作,而且意味着新投入资金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进行存量调整。而存量调整的有效途径是资本营运,因地制宜,通过政府资源资本化这种资本运营机制,对社会存量资产,赋予其资本属性,通过转让、兼并、流动、优化组合等方式,创造价值,实现增值、盈利,并以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置换到最需要的经济场所和产业中去,这无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为投资市场渠道的畅通,吸纳外资、商家及社会闲散资金铺平了道路。如广东省政府筹办“九运会“突破了历次全运会靠行政手段筹资方式,采用商业运作机制吸引社会投入,其中,1000万元的广播电视转播权、1380万元的火炬传递过程冠名权、1506万元富士胶卷主赞助商冠名收入,全部收入超过两亿元人民币。三、实现城市资源资本化的途径(1)盘活土地。土地是城市的载体,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属国家所有,各级人民政府是其管理主体。政府要使土地转化为资本,只有通过流动,即出让、抵押、出租等方式,激活死的资产,赋予其资本的属性,才能实现由资产(或资源)转化为资本,使城市土地和空间升值。城市以土地生财,盘活土地存量,要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对土地一级市场政府要垄断,对土地二级市场要放开搞活。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其运作的主要特点一是政府抓土地“统一收购“,将城市规划区内凡需要盘活的土地一律由政府收购储备。二是政府抓“统一批租“,将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特别是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由政府供应。通过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土地出让形成土地一级市场的政府垄断。开放搞活二级市场,其运作的主要特点是一凡需在城市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开发商和个人,先到有关部门如当地国土交易中心登记,由国土交易中心根据要求、地段、地块状况,确定最低价,二组织公开竞价。这样既保证了开发城市土地依法进行,又使城市载体实现其经营的最高利润,使土地成为城市建设最重要的融资渠道。资本的生命在于流动,只有通过流动,才能显值、保值、增值,为社会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土地及其附着物房屋的价值因不同地理位置而有高低之别,是由于级差地租产生的。国家资本的长期积累与沉淀,是土地作为资本的社会属性,如果没有投入上的多少差异,就不会产生级差地租。如果让这些资产处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