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工程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项目承办单位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项目建设单位XX镇法人代表113项目拟建设地点某县XX镇。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编制单位某县工程咨询事务所1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某县工程咨询事务所接受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委托,即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13研究的依据与范围131研究依据1、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委托书;2、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3、就业促进法;4、劳动法;5、社会保险法;6、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试点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11761号7、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8、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皖政200851号)9、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建设的意见(劳社秘2008147号)文件要求,扎实推进10、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1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12、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13、某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4、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132研究的范围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定员、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14项目概况141建设必要性促进城乡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已经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将会在扩大就业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促进城乡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内在动力。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劳动者的“安全网”。某市人口众多,尤其是项目所在地某县,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全县人口107万人,现有农村劳动力5676万人,现有大型煤炭生产矿井18对,采煤塌陷土地12万多亩,造成失地农民107万人,失地劳动力67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在16万人左右,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事业面临巨大压力。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部署和要求,促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需要加快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某县现有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面积小,而且布点也少,设施落后、信息不畅及供求失衡,因此无法满足用工单位及求职者的需求,现有的就业服务机构已不能满足就业劳动者求职需要,某县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现有的服务设施已无法满足全县社会保险服务的需要,应加大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本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改善该县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硬件设施,增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基本形成设施完善、管理科学、机制灵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大大提高了某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质量和水平。本项目的实施,为某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一个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和权益保护的理想场所,同时也为某县城市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策咨询等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服务设施。县委、县政府对该项目的建设非常重视,县上领导多次带领县上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落实项目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142建设规模与方案本项目根据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国家发改委关于下达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并根据相关政策,进行划拨土地,一次性规划、实施建设。因此,结合某县城区总体规划和拟选土地的场地情况,本次划拨土地面积为36亩(韩村镇11亩、五沟镇05亩、南坪镇11亩、铁佛镇09亩),基本可以满足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事业的发展需求。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每个乡镇各300平方米),包括由服务大厅、业务办理区、档案室、行政人员办公室以及必要的辅助设施组成。服务项目包括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面试洽谈、政策咨询、享受就业政策申请审核经办、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申报缴费、人员变更、资格认定、待遇核发、社保关系转移、政策咨询、宣传服务、档案管理、数据存储等。143项目管理与实施本项目承办单位为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单位为韩村镇、五沟镇、南坪镇、铁佛镇人民政府。为做好项目的选址和规划建设工作,成立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筹建处,负责土地手续的办理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96万元(每个乡镇各24万元),资金来源如下1、地方配套资金576万元2、申请上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384万元。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下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规模备注1服务规模万人412占地规模M22300折合36亩3总建筑规模M212004用水量M3/D35用电负荷KW116采暖热负荷104KJ/H17总投资万元968资金筹措万元9681地方财政资金万元57682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万元38417结论与建议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的主要职能为接收失业职工档案材料和办理社会保障手册以及核定失业保险金、办理失业职工到龄退休手续、办理退休职工档案材料整理以及社区接收移交手续、办理失业职工养老与医疗保险接续和自由职业人员社保新参保手续、办理失业职工社保手续转入和转出以及社保退费、办理求职登记和录用新员工备案手续、办理单位和个人劳动事务代理手续、办理和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以及审核手续、办理全民医保和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手续等的社会服务机构。该项目在工程选址、项目建设内容方面均通过了具体分析和多方论证。服务中心建成后,可以进一步优化地方人才专业结构,优化某县劳动力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对促进某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可见,无论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社会效益方面,该项目都是必要的,可行的。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做好选址和建设实施工作,早日开工,保质保量按施工进度安排完目建设,早日投入使用,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某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是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主要职责,综合管理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统筹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推动创业、组织实施劳动检察和协调农民工工作等。主要工作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地方法规、规章,县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并负责组织实施。2、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县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全县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3、负责促进就业工作,制定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组织落实就业援助制度,完善职业资格制度,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负责管理和指导技工教育工作牵头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制定街道(乡镇)、社区基层就业工作发展规划,健全公益性岗位开发机制,指导基层工作体系建设组织制定创业促就业工作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4、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城乡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政策和标准,统筹制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组织制定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办法,编制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参与制定全县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运营政策和实施办法;负责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组织实施对基金的预防、调节和控制工作,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5、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和福利与离退休政策,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6、会同有关部门指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参与人才管理工作,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制定吸引国(境)外专家、留学人员来县工作或定居政策。7、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营职及营职以下军队转业干部和安置计划,负责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制定部分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和稳定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8、根据干部管理权限,负责行政机关公务员综合管理,制定有关人员调配政策和特殊人员安置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落实国家荣誉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政府奖励制度。9、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农民工工作综合性政策和规划,推动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落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10、统筹实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制定劳动关系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落实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依法查处重大案件。11、受理劳动、人事信访事项,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处理有关劳动、人事方面的重大信访事件或突发事件。12、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13、承担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权力和义务,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22项目背景某市某县位于安徽省北部,位于东经1162511702、北纬33063414之间。东近连云港,西连商丘、开封,南接宿州、蚌埠,北临徐州,地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位置,素称“安徽北大门”。2010年末总人口为107万人,总面积1987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和1个省级开发区,某县是两淮煤炭基地的主产区,煤炭探明储量60亿吨,且以焦煤、肥煤、气煤为主,其他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富含铁矿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20余种。某县韩村镇、五沟镇、南坪镇、铁佛镇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91万人,平均年转移9万人次(中、短期),加之转移就业的劳动者流动性十分频繁,因此每年约有5万余人次需依托某县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实现就业。另外,某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煤炭工业储量60亿吨,现已建成矿井原煤生产能力达到3800万吨/年,采煤沉陷区造成失地农民107万人,预计未来5年,新增采煤沉陷区失地农民10万人左右,某县韩村镇、五沟镇、南坪镇、铁佛镇4个乡镇均有大型煤矿,失地农民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而某县乡镇现有就业服务机构承载能力无法满足供求双方的需求。目前某县就业服务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221现有的就业服务机构面积小,机构布点也少某县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乡镇现有的劳动力就业服务场所严重不足,在求职高峰时期,基本无法向用工单位与求职者提供合适的洽谈场地。另一方面由于某县地域分布广,就业服务机构布点又少,就业信息不畅,求职需到城区,最远乡镇的就业劳动者到市场需要3小时车程,给就业劳动者求职带来极大不便。再者劳动职业技能鉴定场所不足,手段落后,专业分类过于粗放,难以适应现代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某县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全县普遍展开,某县农村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现有的服务设施已无法满足全县社会保险服务的需要,某县现有的就业服务机构已不能满足就业劳动者求职需要,要提高某县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率,应加大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并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布局建设到劳动力集中的地方。222设施落后,信息不畅,供求失衡某县多数行政村无信息网络建设,就业服务体系的用工信息很难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劳动者,这样就造成了供求失衡。全县就业服务体系较低的就业率既反映了某县的用工信息不畅,也表明劳动者的择业观念需要转变,就业指导与服务有待加强。为了能够给城乡劳动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建立一个就业管理现代化、信息网络化的就业服务体系迫在眉睫。同时,为了全面推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方便各项社会保险的参保登记、保费的缴纳、查询、资格认定、待遇核发、社保关系转移、政策咨询等,也急需有设施完备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在这样的形势下,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式提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试点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11761号,某市某县被列为争取安徽省试点县(区)之一。此次试点主要任务是每个试点县(区)建设1个县级服务中心和4个乡(镇)级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主要目的是通过项目建设,使项目试点县市及其重点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就业信息的采集、处理、联网、发布功能以及开展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技能鉴定、社会保险、政策咨询等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项目试点地区基本形成设施完善、管理科学、机制灵活并具有较强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同时,通过专项试点建设,探索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提供服务的有效形式,对其他地区形成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促进广大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全面加强。某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抓住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从创新机制入手,努力构筑科学的人才工作体系,使全市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跨越发展。可以预测,未来510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专业技能人才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3建设的必要性专业技能人才是工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它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它具有职业性、技术性。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专业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直接为社会提供人才和社会保障的服务平台机构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就业服务的发展在于技能人才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拓展。目前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平台的质量不容乐观,在专业技能鉴定、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同时随着社会文化、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对就业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迫切要求扩大就业服务平台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规模,但基层就业服务却比较乏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随着全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劳动力自身的质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某县富余劳动力增长较快,但就业服务相对滞后,规模较小,就业服务机构分布不均,场地狭小,不能形成规模化,另外专业技能鉴定手段落后,一些急需的专业技能尚没有必要的鉴定设施设备,有许多毕业生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综上所述,为响应国家政策、振兴某县经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挖掘专业技能人才潜力。因此,某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第三章市场分析31市场现状及需求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的数字表明,我国劳动技能指数仅居世界第59位。在技术工人方面,一些发达国家中,高级技师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而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15,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到60,很多甚至连初级工都不是。在今后很长时间里,我国都需要大量的拥有一定技能的技术工人,尤其是中、高级技工。不仅如此,社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的水涨船高,相当多的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更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能够进行设计甚至研发,这类复合型人才也就是时下为社会所热捧的“灰领”阶层,其薪资待遇水平,决不亚于一般的“白领”阶层,是现阶段社会上炙手可热的人才,也是众多现代企业急切需求的对象。然而目前我省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质量偏低、专业技能鉴定条件较差、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信息化服务落后,劳动力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人才对口就业率低,导致社会信任度下降等的重大问题。某县现有人口107万人,在校学生227万人,其中在应届初中毕业生32万人,高中生21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56万人,农村目前有45万富余劳动力,另外与其相邻的县市,目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力量不足,这些都为安徽省某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了充足的市场保障。32市场预测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日前完成的中国人才报告指出,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预计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报告指出,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2006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报告指出,中国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低水准(11左右)相比,差距在23之间。报告并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到2015年,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缺口为2746366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缺口为21152243万人,第二产业为1672817666万人,第三产业为3570738217万人,新兴产业为51465408万人。报告同时指出,“十二五”期间,人才供求总体上将存在总量短缺与结构性短缺、供给性短缺与需求性短缺并存的状况。但是,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我国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我国的基层专业技能鉴定却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面对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消除社会对就业服务认识的偏差,大力发展就业服务是势在必行的。项目所在地某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致力于做大工业经济、做强骨干企业,作优特色产业,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8家,特别是徽钢铜业、鸿源煤化、富士特铝业、力普拉斯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竣工投产,以及食品加工、轻纺服饰、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某产业快速发展,使某县产业聚集优势进一步凸现。在市、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强劲发展的同时,对劳动力的需要也日益明显,企业的发展尤其需要素质好、技术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随着市、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的需求也会不断加大,这对安徽某县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是及其有利的。第四章选址及建设条件41项目选址411选址原则1、突出学科特色,立足发展。2、符合城市规划,推进互动。3、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投资效益。4、凝聚全县力量,体现众志成城。412选址评价因素选址工作,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就业服务发展目标,对建设选址方案进行了分析、决策,项目建设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影响项目选址三大方面的因素,即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413项目场址确定根据某县城市规划及安徽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分别位于某县南坪镇派出所北侧、五沟镇新区行政核心区内、韩村镇政府东侧、铁佛镇政府北侧,占地面积36亩,该项目场地地势平坦,地面无附属物,目前各项前期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场地条件适宜就业服务中心建设。42建设条件421地形条件项目建设用地区域地貌为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某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端,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全部为平原地貌。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由西北向东南。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经周边地块钻探分析,该地块无滑坡泥石流及其它地质灾害隐患,场地较稳定。因此,从地质角度分析,该地块属于较理想的项目建设用地。场地覆盖土类型总体为中硬土,场地地基土中无液化土层和厚层软土,场地及附近平良地质现象不发育。422气象条件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季温暖大风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日照时数为23158小时,日照度为522,无霜期202天,其他气象资料如下年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213主导风向东北风平均风速31M/S风压343KN/M2年最高降雨量14411MM(1964年)年均降雨量8629MM日最大降雨量2497MM(1957年7月14日)最大冻土深度20CM地震烈度6度443场地水文条件某县全部为平原地区,海拔一般为235325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可达18T/M2。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水质优良,但由于多年城市开采地下水,特别是发电厂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形成了较大的漏斗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环境对外露钢结构具弱腐蚀性。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20CM。444地震烈度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本项工程地震设防为7度。445外部配合条件项目建设用地交通非常方便。场址属于城市建设规划区,位于某开发区政务中心,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场址周边为党政机关用地和工业用地,环境条件良好。供水、供电、交通方便,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446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电缆等均可通过汽运,由当地建筑材料市场供应。第五章建设规模与方案51建设规模某县总人口约1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5万人,城镇人口约12万人。近年来随着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外来人口的不断进入,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的需求逐年增加。根据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现状及其发展,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试点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11761号)、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等政策文件精神,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设施用房总建筑面积为1200M2,每个乡镇各300M2。52项目构成根据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应当满足其实现主要服务功能的需要。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为辖区内的城乡劳动者求职、社会保险办理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服务项目一般包括求职和招聘登记、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就业与失业管理。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劳务输出管理和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缴费、待遇核发、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社会保险政策咨询等。(1)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基础设施一般由服务大厅、档案室、工作人员办公室以及必要的辅助用房组成。服务大厅作为主要的服务设施,其面积一般应控制在总面积的60左右,并应做到宽敞通透、采光良好,保障人群汇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2)就业服务大厅一般应配备信息发布装置、综合服务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一些招聘摊位。信息发布装置一般可设置纸制信息栏,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电子显示屏,用于发布劳动力供求、价位等就业信息和有关政策信息。综合服务柜台主要用来办理求职和招聘登记、职业介绍、就业管理等柜面业务。多功能教室。主要用来开展职业指导。(3)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功能区域一般由服务大厅、业务办理区、等候区、查询区组成。业务办理区。设置服务柜台,开展参保登记、申报缴费、待遇审核领取等社保服务,用于办理社保业务。等候区。配备若干座椅,方便群众等候休息。查询区。配备告示栏、政策宣传册等资料,开展咨询和宣传服务。(4)综合利用服务大厅。应对服务大厅内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的各项功能分区进行合理整合,最大程度的利用服务空间。(5)档案室用来存放、查询档案资料,应采用封闭结构。档案室的建设要求应按照相应的建筑设计规范执行。档案室内应配备烟雾报警器和干式灭火器。53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备配置参考标准(1)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备是指县、乡两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因履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职能的需要所必备的自动化业务设备。(2)基本要求。县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服务设备配置应当以实用、适用、节约资源为原则,从设备选型到设备安装,都要坚持实用性和适用性。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美观大方、经久耐用,防止奢侈浪费,力戒华而不实。第六章建设标准61建筑标准1、本项目以“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进行设计。建筑应朴素、庄重。2、某县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采用框架式建筑结构,一般不要砌筑承重隔断墙。基础设施内部空间布局要以功能实现为主导,在努力提高有效使用面积的同时,充分考虑实现各项服务功能的需要,能够通过灵活组合室内空间来构成各个功能区。3、某县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建设要以实用、适用、简朴和节约资源为原则,从建筑设计、建材选用到室内布局、装修装饰,都要坚持实用性和适用性。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杜绝奢侈浪费,严禁华而不实4、应合理确定门厅、走廊等面积,提高使用面积系数。办公用房建筑总使用面积系数,多层建筑不应低于60。5、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宜采用大开间,提高办公室利用率;需设置分隔单间办公室的,标准单间办公室使用面积以1218M2为宜。6、会议室宜以中、小会议室为主,小会议室宜采用12个标准间,会议室应根据编制定员人数并结合机关内部活动需要设置。7、就业服务用房建筑耐久年限不应低于二级(50100年),建筑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8、就业服务用房建筑防火应符合国家有关建设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9、就业服务用房的建设应满足业务技术用房的各项功能,符合节能、防火、无障碍、卫生、环保的要求。10、就业服务用房建设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可用设施,做到合理规划、设计和建造。进行改建、扩建的就业服务用房,按建设标准测算的总面积应含有可利用的原有房屋建筑的建筑面积。62装修标准1、建筑装修应遵循质朴庄重、经济适用原则,兼顾美观和地方特色。装修材料选择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应进口装修材料。2、外部装修宜采用普通装修,主要入口部位可适当采用中级装修。外门窗应按当地城市规定的节能指标要求采用封闭和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产品。3、内部装修门厅、贵宾接待室、重要会议室等重要部位可采用中级装修;其他房间和部位应采用普通装修。4、就业服务用房的装修标准应根据不同房间的功能要求确定,并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规定的装修标准执行。5、就业服务用房内部装修费用占建安工程造价的比例,应按下列数值控制砖混结构建筑不应超过35;框架结构建筑不应超过25。本项工程为框架结构建筑。63建筑设备标准1、各房间应采用直接采光。一般用房照明应采用普通节能灯具,门厅、会议室可根据需要,采用节能装饰灯具。2、房间应采用自然通风换气方式。夏季需要进行人工降温的地区,可设置空调,包括采用分区或集中空调系统。3、通讯与计算机风格设施应能满足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并应根据办公自动化及安全、保密、消防管理等要求综合布线、预留接口。4、卫生间应设置前室,卫生间洁具应采用易于清洁的卫生设备,并应设置机械排风、垃圾收集存放设施。5、就业服务用房的供电应符合设备和照明用电负荷的要求。6、就业服务用房应有给排水设施,并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7、就业服务用房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设置采暖系统或空调系统,部分业务技术用房亦可根据业务技术用房工作的特殊要求设置专用采暖系统或空调系统。8、就业服务用房的弱电系统应满足管理、通讯、网络、工作、安防等要求。9、本工程使用的空调设备、电梯设备及卫生设备均应采用国产设备。第七章总平面布置及公共系统71总平面布置711总平面布置原则(1)就业服务用房建设项目在总体上要以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分区布置,以服务大厅、门卫接待、休息区、集散场地、停车场库、绿化用地结合设计,充分体现服务文明,和谐自然。(2)总平面布置应考虑环境与绿化设计。建筑的主体充分享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3)建筑基地内应设停车场设计。(4)同一基地内,各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712总平面布置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总平面布置根据总体功能要求,按照分区明确,路线清楚,建筑布局紧凑合理,交通便捷,管理方便的原则布置。充分利用四个乡镇36亩建设用地,就业服务用房呈西北东南向布置,可避免太阳西照,适当缓解某县夏季炎热气候的影响,就业服务用房距乡镇主干道20米,有利于交通组织和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整体形象体现。在入口处布置供外来人员使用的停车场和绿化构成。713竖向设计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建设用地地势相对平坦,局部边缘地形有一定高差,总体地形竖向结合现状走势,通过适当的土方平整后设计为自东南向西北约6的向下超度走势,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714绿化布置根据规规范要求,为了整体规划要求,在就业服务用房整体组合设置,种植绿化适宜于当地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落叶乔木和四季常青的草坪为主,停车场亦考虑为植草砖停车场。72建筑设计721建筑设计依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党政机关业务技术用房用房建设标准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国家及行业现行的主要法规、规范、标准722建设高度及造型控制建筑设计为组合建筑,层高45米,是内外高差06米。建筑造型以现代建筑风格为基调,使用现代建筑材料(钢筋、水泥)构筑,体现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特色。723平面设计服务大厅有专门入口进入,内外各设有2个入口,外墙均为砖墙,窗户以隔热断桥铝合金窗或塑钢窗为主。724立面设计与建筑造型建筑顺应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脉络,要使建筑具有科技含量和鲜明的时代感,也需要能放松紧张情绪的绿色生态共享空间。建筑形象定位于简洁明快的建筑风格,体现建筑的时代感,总体造型风格力求简洁、朴实、大方,采用条窗,现代而富有力度,同时利用材料的适当变化,丰富立面效果,充分显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特色。建筑立面和造型设计通过形体的变化和不同材质的组合,赋予了建筑变化的节奏,灵动而有序。外墙采用乳胶漆,使其具有轻巧美观的视觉效果。725剖面设计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高45M,建筑室内外高差根据地形取06M726室内交通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室内交通采用内廊式,走廊宽24米。727墙体及屋面防水外围护墙采用200厚砼砌块,承重结构、防火分区隔墙为240厚空心砖。屋面做法执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国家标准,建筑物防水等级为级,防水材料采用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普通防水砼等材料。728装饰工程在装饰设计中,采用庄重色调,体现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特色。外装饰要针对不同的特性参照空间尺度、层次及形状采用有特色的设计,建筑物外墙面采用抗污染性强的环保型矿物涂料饰面,外墙窗为双层中空玻璃窗,楼地面采用水磨石,内墙采用瓷性涂料,卫生间采用瓷砖墙面到顶、防滑地砖,所有装饰工程均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73结构设计731结构设计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8732地基基础设计原则基础设计主要依据建设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上部结构荷载情况确定,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满足强度、变形和稳定的要求。733基本风压值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规定,选择项目场地基本风压值为030KN/M2(50年一遇)。734抗震设防标准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8)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某县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二类,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特征周期为035秒,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建设属于标准设防建筑,按照7度进行抗震设防。735主要设计取值参数荷载取值,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为基本依据,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设计施工。736框架柱网尺寸结构型式炳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主要框架柱钢筋网尺寸根据建筑物确定选用。737地基与基础框架结构基础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桩基的形式,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尚应考虑特殊土、震陷液化等影响。738建筑结构设计1、结构设计结构布置采用框架结构。主要构件尺寸(MM);1)框截面尺寸最大6006002)楼板厚度100、1202、主要结构材料选用(1)钢板和型钢一律采用Q3号钢。(2)焊条采用E43型,E50型和E55型。(3)框架填充墙材料均采用砼空心砌块及M75混合砂浆砌筑。(4)混凝土强度等级柱砼强度等级C30,梁、板砼强度等级C25。739结构体系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结构型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74给排水设计741设计依据及范围(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742设计范围室内生活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室内消火栓及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室外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743场地给排水设施744给水7441用水量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采用小城镇安全饮水工程供水,其用水取值标准为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最高用水量QD5M3/D,最大小时用水量QD04M3/D。7442给水系统从某县韩村镇、五沟镇、南坪镇、铁佛镇供水管网接入供水管道,主水管沿道路呈环状布置,由环状主水管供建筑的生活水池用水和室外消防给水,实行室外生活、消防给水合一的供水系统,消防用水采用临时加压方式。生活用水由给水干管供给,高层建筑由加压水泵送水至屋顶水箱。给水干管管径为DN50,建筑单体入户管主要设计为DN30、DN15,室外给水管材采用PE塑料管,电热熔连接,室内给水管采用PPR塑料管热熔连接。7443热水系统开水由就业服务用房内的饮水机供给。7444卫生洁具卫生间设台式洗脸盆,卫生间设自动冲洗阀的蹲便器,设红外线感应冲洗阀的立式小便器。745给排水消防设计(1)在建筑物设置消火栓箱,消火栓箱下部设置2只磷酸铵盐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气体灭火装置机房、档案室设1台QL8型柜式卤代烷“1310”灭火装置,并采用自动和手动两种启动方式开启灭火剂贮瓶,释放灭火,变配电室设手推车式卤代烷“1310”灭火装置扑灭初期火灾。746排水7461雨水1)场地靠近主干道设有小城镇雨水管道,允许本工程雨水排入。2)雨水量计算按照某县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雨水设计流量按下列公式计算QQF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NA)径流汇水面积的平均径流系数按地面种类加以平均计算,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地势平坦,区域的综合径流系数取0406。3)本工程红线范围内雨水设2道排出管,排入城市雨水管道,排出管管径为DN400。4)雨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排水管,弹性密封橡胶圈接口。管道接口处设混凝土基础,管道底部设混凝土垫层,混凝土标号C10,厚度100MM。7462污水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设置独立的污水排水系统,将生活排水,粪便污水、洗涤废水等排至院内化粪池。75强电设计75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BG5005794(2000版)(4)建筑与建筑群筑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393(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752设计范围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供配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等。753负荷等级疏散照明、消防用电以及重要仪器设备为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754供电电源本工程供电电源为10KV市政电力网,从小城镇主干道电力系统的区域变电站接入一路220V电源。755用电负荷根据用途及面积按每70W/M2计算,整个项目用电负荷估算为21KW,用电在乡镇政府的统一考虑下进行配置。负荷系数07,补偿后功率因素达090以上。756无功功率补偿按母线段设置集中的自动补偿,气体放电灯设就地补偿,补偿后高压侧功率因数大于090。757计量方式按母线段设高压侧总计量,以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为单位统一计量。758低压配电低压配电柜采用固定分格式低压配电柜。低压配电为放射式和树干式混合供电方式,空调冷水机组、业务技术用房、办公室照明采用密集型母线供电,其余均为电缆引出,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设竖井,竖向敷设的母干线及电缆线均在竖井内敷设。759照明设计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照明密度值;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11W/M2。照度标准值办公室300LX文件整理、复印、发行室300LX资料、档案室200LX其它业务用房200LX走廊150LX楼梯间100LX建筑物设置正常周期,应急疏散照明,室外设建筑泛光照明。7510防雷保护与接地(1)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方式采用“TNS”系统(2)按规范要求进行总等电位联接,且在消防及弱电机房等独立电源控制处设置接地端予,设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设局部等电位联结。(3)采用保护接地及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方式,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76弱电系统(1)计算机宽带网系统某县乡镇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站用房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为建筑物提供计算机管理服务,并提供上网查询,电子邮件等服务,各设计算机房一间。(2)电话系统采用直接入市话网的方式,在业务用房内设置电话插座。第八章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81组织机构设置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设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面试洽谈、政策咨询、享受就业政策申请审核经办、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登记、资格认定、待遇核发、社保关系转移、政策咨询、宣传服务、档案管理、数据存储等机构。82人员配置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时,规划编制16人,每个乡镇4人。83人员培训计划及安排(1)现有人员中分批抽调工作人员于项目开工后分批派出进修学习和培训。(2)有计划地增加补充服务工作人员。第九章环境保护、消防与安全卫生91环境保护与有关环保措施911环境保护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7、地面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9、城市区域环境震动标准(GB1008088)10、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GB1252390)912环境影响初步分析1、噪声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具有噪声高、无规律、突发性等特点。运营期主要噪声源为交通噪声及产生噪声的房间(如空调、其他设备等)。因工程紧临街道,会对周围居民造成生活上的不便。2、污水施工期间施工地的生活污水、施工中开挖的土方和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冲刷而形成的污水,会对附近的水体造成一定污染。运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为工作人员、服务群众产生的生活污水,会对水体造成一定污染。实验室微量废水,含有少量有害物质,集中收集特殊处理达标后,再随冲洗用水排放。3、扬尘、废气施工期主要是建筑材料在运输、装卸、拌合及土方堆放过程中易产生扬尘。运营期主要废气是公共场所排放的废气,会对空气造成一定污染。4、垃圾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方和废弃的建筑材料。运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学生及教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都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913有关环保措施9131建设期环境保护1、噪声因工程紧临街道,在施工时,应对施工场地围护,限制车辆运行路线和鸣笛,限制高噪声施工的时间,夜晚停止施工;选用低噪声性能的施工机械,并对施工机械进行润滑和保养。施工噪声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2)规定。2、污水施工工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开发区市政排污管网。对施工开挖的土方和堆放的建筑材料采取围护和遮盖等措施防止流失,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清运。3、扬尘在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拌合及土方堆放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将运输车辆密闭,定期清扫施工场地及运输路面上散落的土、石方,定期洒水,使TSP浓度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4、废弃物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方和废弃的建筑材料等固体废弃物,经集中收集后全部运至城市垃圾处理站妥善堆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9132运营期环境保护1、噪声治理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交通噪声及产生噪声的房间。可采取增加噪声源的隔音设施,在邻近交通干道布置活动场或设绿化带、广场、围墙,对产生噪声的房间密闭门窗,室内贴吸音材料等措施,通过建筑组合及合理的分区布置以达到降噪的目的。2、污水治理排水按照雨污分流原则排放。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实验室微量废水含有少量有害物质,集中收集特殊处理达标后,再随冲洗用水排放。污水治理后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及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05)规范要求。3、废气治理本项工程废气产生量很小,可自然排放。4、固体废弃物治理安排专人定期清扫、保持地面干净。在人流密度大,保洁难度高的区域,如服务大厅、出入口、厕所等处,设专门的卫生清洁人员,随时清理。在其他服务区内合理布置垃圾箱,设专用垃圾堆点,将垃圾进行集中堆放,由环卫部门定期外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5、绿化为了保护和美化环境,创造更好的工作和服务环境,建设时考虑足够的绿化面积,设计绿化带,种植高大乔木和花草。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长廊、雕塑等园林景点,力争建成一个环境优美、花园式的文明服务环境。914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环境空间设计合理,其建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在建设和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各种手段加以控制后,均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92劳动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