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研究及认识_第1页
毕业论文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研究及认识_第2页
毕业论文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研究及认识_第3页
毕业论文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研究及认识_第4页
毕业论文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研究及认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研究及认识姓名曹荣亮敖包塔作业区采油工程专业评审组论文答辩材料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研究及认识摘要目前油气田开发中,普遍存在运行成本过高,系统效率较低等问题,如何提高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就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基本概念,对系统效率进行了分解,并对主要部分分解效率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为选择合适的电动机、以及合理的抽汲参数组合及抽油泵有效效率的确定,从而提高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节能降耗;抽油机系统;系统效率一、前言在油田采油系统中,抽油机耗电量占油田总耗电量的25以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量的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白白损失掉,因此,如何提高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就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基本概念,对系统效率进行了分解,并对各部分分解效率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为选择合适的电动机、合适的皮带松紧度、以及合理的抽汲参数组合,从而提高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油田的节能降耗、原油增产及提高其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组成及基本概念有杆抽油系统是由电机、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井下管柱和井口装置组成的。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是抽油机井节能降耗与经济效益、油田技术装备与技术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它主要由地面部分系统效率和井下部分系统效率组成。地面部分系统效率主要由电机效率、皮带效率、减速箱效率和四连杆效率四部分组成;井下部分系统效率主要由盘根盒效、抽油杆效率和抽油泵效率三部分组成。1电动机输入功率拖动抽油机的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即为抽油机的输入功率。根据输入电流电压可由下式计算输入功率(1)式中,电动机输入功率,KW;下P输入电压,V;下U输入电流,A;下I电动机的功率因数。COS2电动机输出功率2式中,电动机输出功率,KW;下P电动机平均转速,R/MIN;下N电动机平均输出扭矩,NM。下M3式中,电动机轴弹性模量,211011N/M2;EE电动机轴泊松比,小数;D电动机轴直径,M;电动机轴实测平均应变值,小数。下由电动机输出轴扭矩和电动机转速可以求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即4式中,电动机的输出功率,KW;下P电动机的输出轴扭矩,KNM;下M电动机转速,R/MIN;下N电动机的角速度,RAD/S。3减速箱输出功率5式中,减速箱输出功率,KW;下P减速箱输出轴平均转速,R/MIN;下N减速箱平均输出扭矩,NM。下M950电电出NMPCOS3入入入IP电电电电电出MNN6023950减减减NMP实电6413D(1)抽油机光杆功率光杆提升液体和克服井下各种阻力所消耗的功率,可根据示功图确定。660/ANP下式中,A理论悬点示功图面积的大小,表示有效功,KJ;N抽油机冲次,R/MIN。7式中,抽油机光杆功率,KW;下PA示功图的面积,MM2;示功图减程比,M/MM;DS示功图力比;F光杆实测平均冲次,R/MIN。下N(2)抽油机采油系统有效功率8式中,抽油机的有效功率,KW;下P油井理论产液量,T/D;Q油井液体密度,KG/M3;L重力加速度,M/S;G89G有效扬程,M。H有效扬程9式中,L下泵深度,M;沉没压力,MPA;下P油压,MPA;下套压,MPA;下原油密度,。O3M/KG油井液体密度60实光NFSPDACPDS8640GHQPL水GPGPLLCTO661010沉10WOWLFF1式中,含水率,小数;WF油密度,KG/M3;O水密度,KG/M3。W三、系统效率的分解及主要部分的效率分析1系统效率的分解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是指抽油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一个冲程或几个冲程周期用于举升液体所消耗的有用功功率与电机输入功率的比值。其公式定义如下(11)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可分解为地面效率和井下效率,即(12)式中,地面效率,以光杆悬绳器为界,悬绳器以上的机械传动效率地面和电机运行效率的乘积,;下下P井下效率,以光杆悬绳器为界,悬绳器以下到抽油泵,再由井下抽油泵到井口的效率,。下下2主要部分的效率分析要想提高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可从其7个组成部分入手,但是据统计在能量传动过程中,电机效率约为6070,皮带效率为98,减速箱效率约为90,四连杆效率约为95,所以在地面系统中,能量损失主要为电机能量的损失,而对于井下系统中,在目前条件下,难以准确的确定摩擦力,所以对于盘根松紧度的确定只能靠经验进行,井下部分系统效率主要由抽油泵效率来确定。(1)电动机的选择电动机的选择主要是通过调整电机级数或皮带轮直径,以防止出现“大入系统PGQH8640井下地面入光光水入水马拉小车”的现象。电机的极数及皮带轮直径的确定如下13式中,电源频率,我国为50HZ;F电动机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又称为电动机的同步转速,SNR/MIN;电动机定子的磁极对数。P电动机的转差率为14式中,电动机转子转速又是电动机的实际转速,R/MIN;N电动机的转差率,。S15式中,电动机皮带轮直径,MM;ID抽油机减速箱大轮直径,MM;2抽油机减速箱的减速比;I抽油机冲次,R/MIN。N电动机的额定效率约为90左右,因此当其工作负荷在60100范围内时,电机损耗约为10左右。但由于有杆抽油系统中电机负荷的变化十分剧烈且频繁,在抽油机的每一冲程中,电机的输出功率都将出现两次瞬时功率极大值和瞬时功率极小值,并且这两次瞬时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数值并不相等,其瞬时功率极大值可能超过额定效率;而极小值一般为负值,即电动机不仅不输出功率,反而由抽油机拖动而发电。因此电机的输出功率的实际变化远远超过了60100的范围,此时电机的效率降低,损耗必然增大。从现场实测看,电机损耗有的高达3040,因此,它对有杆抽油系统效率的影响相当大,应努力减少这一损耗。当抽油机效率在60100范围变化时,电机效率较高。但当电机负荷低于50以后,电机效率将急剧下SNFP6010SNS16022SFPDNINI降。(2)抽油泵效率抽油泵的效率和通常所说的“泵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所说的“泵效”实际是指泵的排量系数,抽油泵的效率是指的泵的能量效率,主要包括泵的容积效率泵漏失的影响、泵的水力效率进泵流动阻力的影响和抽油泵的机械效率泵筒和衬套间摩擦的影响。抽油泵的有效功率为1617WOWLFF118目前计算理论泵效所考虑的因素有游离气、余隙,冲程损失油123管和抽油杆弹性伸缩,溶解气、泵筒间隙、凡尔漏失等。456计算泵效的半经验公式为19654321游离气影响泵的充满系数2021CGPZTB0386式中,游离气影响泵的充满系数;1沉没压力即吸入口压力下气体体积系数,从原油物性曲线GB上查取;含水率;WF原始油气比,M3/T;R吸入口压力下的溶解油气比,M3/T;G吸入口温度,K;T气体压缩因子;Z_沉没压力即吸入口压力,MPA。CP8640GHQP水GPLCTFWRF1余隙防冲距中气体膨胀减小活塞有效行程时的充满系数22式中,余隙防冲距中气体膨胀减小活塞有效行程时的充满系数;2光杆冲程,M;S余隙防冲距,M。1油管及抽油杆的弹性伸缩产生冲程损失时的冲程效率2324式中,油管及抽油杆弹性伸缩产生冲程损失时的冲程效率;3流体密度,KG/M3;L下泵深度,M;H泵柱塞截面积,M2;PF钢材弹性模量,N/CM3;E抽油杆截面积,M2;RF油管截面积,M2。T溶解气影响泵的充满系数。25式中,溶解气影响泵的充满系数;4沉没压力即吸入口压力下原油体积系数,从原油物性曲线OB上查取。泵筒漏失影响泵的充满系数26式中,泵筒漏失影响泵的充满系数;5柱塞泵在筒中偏心度的影响系数,K02;K泵柱塞直径,M;PD动液面深度,M;DHSBRFGW12S3410TRPLCLFEFHOWBFF1445101360PLDPQGHKD间隙长度,柱塞长度,M;L液体运动粘度,M2/S;V抽油泵的理论排量,M3/D。PQ凡尔漏失影响泵的充满系数。没有表达式,允许取平均值097或更低一点。279706式中,凡尔漏失影响泵的充满系数。6四、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措施及建议1合理选择电机类型由以上分析可知,地面部分的系统效率主要由电机的效率决定,所以对于电机的选择尤为重要,第三部分确定了电机的选择原则,为电机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敖包塔作业区针对理论泵效偏低的实际,积极进行永磁电机和低速电机的应用,提高泵效,改善机采井泵况,提高系统效率。表1各类电机应用效果对比表内容项目电机功率(KW)台数日产液T动液面M有效功率KW无功功率KVAR电流A系统效率日耗电KWH永磁电机18546408794375266691156925低速电机15132218806381523235153921普通电机185892687515072183292279513732准确分析泵效,及时检、换泵目前,敖包塔作业区抽油泵排量系数偏小,对于此类井应及时检查抽油泵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准确分析泵效,做到及时检、换泵。对734队检泵前后的10口井系统效率分析结果如下表,检后这10口井平均系统效率为2507,较检泵前提高了677个百分点。表2敖包塔作业区734队10口井检泵前后系统效率对比项目平衡率)举升高度产液量(T/D)吨液百米耗电KW/T系统效率()节电率()调平衡前814593138149183调平衡后854108236611092507提高值44892623046772683提高抽油机的平衡率工作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的抽油机是没有的,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地层情况、油井情况及油井工作制度的改变都会破坏抽油机原来的平衡,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抽油机的平衡,并及时调整平衡率。根据众多的实验可知,抽油机平衡率在85100之间时,抽油机的能耗是最低的,此时抽油机处于欠平衡状态,较过平衡时更省电。表3敖包塔作业区734队10口井调平衡前后系统效率对比项目平衡率)举升高度产液量(T/D)吨液百米耗电KW/T系统效率()节电率()调平衡前658102046250942894调平衡后925102066270873126提高值267020200723274五、结论及认识1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可分解为地面效率和井下效率,地面效率主要由电机效率决定,而井下效率主要取决于抽油泵的效率。2在生产过程中地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