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课件之8---犯罪客观方面-调整.ppt_第1页
刑法总论课件之8---犯罪客观方面-调整.ppt_第2页
刑法总论课件之8---犯罪客观方面-调整.ppt_第3页
刑法总论课件之8---犯罪客观方面-调整.ppt_第4页
刑法总论课件之8---犯罪客观方面-调整.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1,刑法总论课件犯罪客观方面,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2,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二、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3,一、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确立犯罪所必要的各种客观事实特征,也就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4,对犯罪的客观方面应从以下几点加以理解:,1犯罪的客观方面,是一切犯罪构成必备的基本要件,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并进而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它在犯罪构成诸方面要件中占据核心的

2、地位。缺乏犯罪的客观方面,就没有犯罪构成,不能认定为犯罪。,2犯罪客观方面与犯罪客体要件具有密切的联系。,3我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各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要件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5,二、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犯罪客观要件一般包括危害行为、行为对象、行为的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其他环境要件。 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共同要素。(必要要素) 行为对象等其他因素,刑法分则条文规定为某种犯罪的必要条件的,则是该种犯罪的构成要件。(非必要要素),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6,第二节 危害行为,一、危害行为的概念 危

3、害行为,是指在行为人意识支配之下的危害社会并被刑法所禁止的身体活动。 有体性 有意性 社会性(侵害性或危害性),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7,危害行为,(一)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活动或动作,具有物质性(物理表现)。包括积极的活动(动)与消极的活动(静)。(有体性) 它能够作用、影响外界,使外界发生变化,也就是能使外界发生某种结果。,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8,当代中国刑法坚持的原则,坚决反对“思想犯”和“文字狱” 对犯罪意图没有外化为行为之前不得将其作为犯罪进行打击:纯犯罪思想不是犯罪;犯罪意图的单纯流露和表达也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除非将该

4、思想进行传播和对他人进行煽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9,(二)主观上是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的行为:有意性,1人在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2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3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欠缺有意性的举动:,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10,我国刑法第16条、第28条,第16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第28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

5、院 邓定远,11,1人在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梦游杀人,、伤人或毁坏他人财物,精神病状态之下的杀人、伤人和破坏行为,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12,2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例如消防队员在执行救火任务中,因惟一通道上的桥梁被洪水冲断,而未能及时赶到对岸起火的工厂灭火,因而造成严重损失。这里,消防队员未履行救火义务的举动就是由不可抗力造成的,这是违背其意愿的,因而不能认定为刑法中的危害行为,不能让消防队员负责任。对于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及其不认为是犯罪,我国刑法典第16条作了明文规定。,这种情况下的行动并不表现人的意志,甚至往往是直接违背其意志的。因而这种行动

6、即使对社会造成损害,也不能视为刑法中的危害行为。,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13,3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盗窃犯甲潜入某研究所实验室盗窃时,被:工作人员乙发觉而将之堵在屋内,二人展开搏斗乙因身单力薄,被盗窃犯甲猛力推倒在仪器台上。乙的身体碰坏了十分贵重的仪器,这里就不能让乙对损坏贵重仪器负刑事责任,因为乙碰坏仪器的动作并不表现其意志和意识,是其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动,不是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案例,这种情况下的行为是违背行为者主观意愿的,客观上他对身体强制也是无法排除的,因而此时的行为不能视为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对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也不能让行为者负刑事责任。,2

7、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14,(三)从形式上看是刑法明确规定的有害于社会的行为:社会性,危害性或有害性:行为自身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利益具有高度威胁,任其实施和发展足以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15,二、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一)作为 禁止性规范:勿为,(二)不作为 命令性规范:应为,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16,作 为,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刑法禁止做而去做的情况。 作为形式在犯罪中较多见,并且有许多犯罪只能表现为作为形式。例如,抢劫罪、抢夺罪、诈骗罪、

8、贪污罪、强奸罪、诬告陷害罪、脱逃罪等都是如此。,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17,作 为,作为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形态。除具备危害行为的上述基本特征以外,其特殊性在于: 作为的外在表现是人的身体的积极动作。 例如:持枪瞄准他人射击,按倒一名妇女实施强奸行为等。 作为不是仅指单个的举动,而是通常由一系列积极举动组成。犯罪人要实现其犯罪意图,完成犯罪行为必须通过一系列积极动作。 例如:抢劫行为,由接近被害人,实施暴力或威胁手段,夺走财物等一系列动作组成;入室盗窃行为,由门进入室内,翻动物品,窃取财物等一系列动作组成。,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18,作 为

9、,作为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大多数刑法条文是禁止性规范,由危害社会的作为构成犯罪。 例如:刑法第232条中规定 “故意杀人的,处”便包含了禁止实施故意杀害行为的意思。 行为人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即违反不当为的义务而实施某种行为的,就成为危害行为中的作为。,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19,不能把作为等同于亲手实施的行为,应该指出,不能把作为等同于亲手实施的行为。作为除了包括犯罪人本人亲手实施的积极活动外,还应该包括犯罪人借助自然力(如借助风势、水势),借助动物(如借助狗、蛇等)、借助不具备犯罪主体条件的他人(如借助儿童、精神病人)或借助他人的过失行为或没有罪过的行为来实施犯

10、罪行为,这些情况仍应视为是利用者本人实施了作为的犯罪行为。(间接正犯),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20,不作为,所谓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不作为只是指行为人没积极地去做从法律上看应该做也能够做的事,并不意味着行为人无其他积极身体举动。,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21,不作为客观方面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作为可能性;结果回避可能性,3行为人末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不是

11、一般的危害性。,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22,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1)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如依据婚姻法规定,父母子女之间以及夫妻之间都有互相扶养的义务,如果其中有人拒绝扶养,就是不作为。 (2)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义务。如值班医生有救护病人的义务,值班消防队员有灭火的义务, 出纳员有按规定保管好现金的义务等。 (3) 法律行为(合同行为),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23,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4)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 例如,成年人带孩子去深山打猎,他就布保护

12、孩子生命和健康的义务;再如,汽车司机交通肇事撞伤人,他就有立即送被害者去医院抢救的义务。若不履行这种义务,就是不作为。 争议:先行行为能否包括犯罪行为?,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24,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如果行为人虽有某种特定义务,但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具备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可能性,则不构成犯罪的不作为。这一条件表明了我国刑法中不作为犯罪构成上的合理性。 例如仓库保管员被罪犯捆起来,以致公共财产被抢走,就不能认为该保管员构成不作为犯罪:再如家庭成员之间确无扶养能力而未履行扶养义务的,也不能认定为遗弃罪。 (法律不强人所难)作为可能性;结果回避可能性

13、,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25,3、行为人末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已造成危害后果,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不是一般的危害性。,某市幼儿园保育员王某(女,约30岁)于某日下午带领幼儿14名外出游玩,途中幼儿车某(女,约3岁)失足堕入路旁粪池,王见状只向农民高声呼救,不肯跳入粪池救人。其时,一中学生刘某(男,17岁)路过此地,闻声即跑到粪池边观看,并同王某在就近农田内拔得小竹竿根,经探测得知粪水约有80公分(半人)深,但王刘二入均不肯跳下粪池救人,只共同高呼求救。待农民张某闻声赶来跳下粪池救人,幼儿李某已被溺死。谁应对此案中幼儿的死亡负责?,2020/11/8,华南农业

14、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26,评析,农民张某,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值得赞扬。中学生刘某,虽想救人,却因嫌脏臭不肯下池,误了事,但他不存在应为积极作为即救人的法定义务,因而不能构成不作为犯罪,而应受道德谴责。保育虽王某,因其职务上的要求而负有保护幼儿安全的作为义务,她在未尽到职责以致孩子掉进粪池而客观上又能够实施抢救孩子的作为行为时,却未履行这种作为义务,其不作为行为直接导致了幼儿未能避免死亡,危害巳达到犯罪程度,构成了不作为形式的犯罪,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具体犯罪构成的既遂状态包含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这种不作为行为还引起了或可能引起特定的犯罪危害结果,这是不作为行为达到犯罪程度的个重要的客观标

15、志。,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27,不作为犯的分类,刑法理论一般将不作为犯罪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纯正的不作为犯 (真正的不作为犯)。即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 例如:刑法第261条的遗弃罪、第422条的拒传军令罪、第429条的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等。 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不真正的不作为犯)。即行为人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通常为作为形式的犯罪。 例如:父母对处于饥饿状态的婴儿拒不喂养或对病中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幼家属不予救治而眼睁睁看其死亡的。,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28,不纯正的不作为犯,不纯正不作为犯追究刑事责任的基础是不作为行为和以

16、常态体现出来的作为具有“等价性”或“相当性”。 1.行为人有作为义务与法益保护人(保证人)的地位(对处于危险状态的法益居于排他性的支配地位) 2.存在危害结果发生的高度危险 3.有阻止危害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4.没有阻止危险致危害结果如期而至,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29,逃逸致人死亡的定性,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单纯逃逸:没有进一步恶化被害人的处境,属于本罪的加重犯) 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

17、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不作为的转化犯:进一步恶化了被害人的处境,增加了结果发生的危险),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30,案例,彭到贺家索要借款,贺不在家,贺妻态度甚为冷淡,离家上山去砍柴,家里只留下一个3岁的儿子。彭遂萌生将贺子带回原籍收养的念头,随即带贺子先后乘汽车、火车离开县。后彭感到把贺子带回家不仅上户口困难、自己父母也不会同意,故产生将小孩抛弃的恶念。次日上午,彭带贺子离开留宿 的饭店,沿铁路步行约一公里,将贺子放在距小路70米处的杉树林中,独自离去。贺子在林中(当时最低气温为0)约

18、52小时后被二砍柴人发现,经抢救无效死亡。法医鉴定:贺念强系冻死。法院认为彭海洋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31,立法争议:是否增设见危不救罪?,德国刑法典第323条c项规定:“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时需要救助,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急救有可能,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要义务而不进行急救的,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 意大利刑法典第593条第2款规定:对气息仅存或受伤或危急之人,疏于必要的救助或未即时通知官署者,处3个月以下徒刑或科12万里拉以下罚金。,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32,是否增设拒不作证罪?,我

19、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法国刑法第434-11条规定:“明知受未决拘禁或重罪及轻罪的有罪判决的人的无辜证据而不迅速主动地向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作证的,处3年以下拘禁及30万法郎的罚金。”,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33,不作为犯,应当注意:不作为犯并不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任何积极的举动,而只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其实施的积极举动。因此行为人通过实施一些积极的举动而逃避法律要求其履行的特定义务时,并不影响不作为犯的构成。 例如:甲乙同居,乙生下一女,甲得知后不告而别,赶紧出国,以逃避抚养义务,仍属于不作为犯而非作为犯。,202

20、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34,归纳,作为和不作为在我国刑法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犯罪只能由作为方式构成。 除此之外,有一些犯罪只能由不作为方式构成,如刑法典第26l条的遗弃罪,刑法典第422条的拒传军令罪,刑法典第429条的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等。 还有不少犯罪既可以由作为方式,也可以由不作为方式构成,如故意杀人罪、爆炸罪、放火罪、交通肇事罪等。至于共同犯罪的情况就更为复杂,有些犯罪主体为单个人时只能是作为方式,但在共同犯罪中就可以由不作为构成犯罪的共犯,如会计可以用不记账的方式与他人构成贪污公款的犯罪。,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35,不要把作

21、为与不作为的划分同故意与过失的划分相混淆!,作为与不作为是危害行为在客观上的两种基本形式,故意与过失是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主观心理态度的两种基本形式。决不能认为作为都是故意,不作为都是过失。 实际上,作为和不作为都是既有故意,也有过失。例如,故意杀人与过失致人死亡,都可以由作为方式构成,也都可以由不作为方式构成。,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36,练习题,下列行为中,哪些构成犯罪?( ) A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致使父母饿死 B.机械工不按规定修理机器,致使发生重大责任事故 C.成年人甲带邻居小孩出去游玩,孩子溺水,甲发现后能够救助而不及时抢救,致使小孩被淹死 D.过路

22、人看见孩子溺水不救,造成孩子被淹死,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37,第三种行为方式:持有,非法持有毒品罪 非法持有假币罪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兼有作为和不作为的特性:取得违禁物品往往是作为的,获得违禁物品后拒不向有关部门上缴又是一种不作为。 目前对于持有是不是作为与不作为之外的一种独立的行为方式,还存在争议。,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38,危害行为的其他分类,实行行为:分则罪状所描述的行为 犯罪预备:为了实行犯罪而进行的准备活动。 教唆:挑动、唆使他人实施犯罪的。 帮助行为:为别人实施犯罪提供帮助的,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

23、定远,39,第三节 行为对象,一、行为对象的概念和作用 行为对象,是指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所侵犯或直接指向的具体人、物或信息。 危害行为对象在犯罪构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行为对象一般是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之一。 2.行为对象在区别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 3.危害行为对象对于揭示犯罪客体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4.对象的共同性还成为某些分则的分类根据。,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40,行为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区别,1.二者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2.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之一,而行为对象不是。 3.任何犯罪都必然侵害客体使其受到损害,但不一定都使行为对象受到

24、损害。 4.在犯罪分类中的地位不一样。,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41,陈兴良教授的观点,行为分为及物行为与不及物行为 及物行为:需要行为对象才能反映行为的性质;存在犯罪结果。 不及物行为:没有行为对象,行为自身就可以说明行为的性质;不存在犯罪结果。,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42,第四节 危害结果,一、危害结果的概念 刑法中危害结果的多义性和层次性: 1.广义:行为对外界所生之影响或所造成之变动。 危害结果=危害性 2.中义:行为对直接客体(社会关系或法益)的实际损害(实害)和可能的损害(危险)。 3.狭义:实行行为对直接客体(社会关系或法益)

25、造成的损害事实。 上述三者可以说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结果,从这一角度看,任何犯罪都有危害结果。,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43,一、危害结果的概念,4.最狭义的结果:实行行为引起的犯罪对象的变化。(陈兴良教授) 这也称为形式意义上的结果,属于犯罪事实或案件事实的范畴。从这个角度看,危害结果从属于犯罪对象,就不是成立犯罪的必备要件。,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44,二、危害结果的种类,(一)构成要件的结果与非构成要件的结果。 是否成立犯罪所必备 是否为分则构成要件(罪状)所规定 (二)物质性的结果与非物质性的结果。 是否发生物质性变化;是否容易认定与

26、测量 (三)直接的结果与间接的结果。 行为与结果的紧密程度;是否需要中介,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45,二、危害结果的种类,(四)基本结果与加重结果 基本结果 加重结果 (五)作为犯罪成立要件的结果和作为犯罪既遂标志的结果 作为犯罪成立要件的结果 作为犯罪既遂标志的结果,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46,二、危害结果的种类,(六)实害结果与危险结果 实害结果 危险结果(抽象危险、具体危险) (七)单一结果与复合结果 单一结果:单一客体罪名中 复合结果:复合客体罪名中,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47,三、危害结果的地位和作用

27、,结果具有不同含义和功能,因此必须与具体犯罪或构成要件相联系才能确定其种类和法律意义 。 1、刑法把发生某种危害结果规定为成立犯罪的必备客观要件。 (过失犯罪和少数故意犯罪) 2、把发生某种危害结果作为加重刑罚的情节(结果加重犯的标志)。 3、把发生特定危害结果或者把足以使某种特定危害结果发生的危险,规定为犯罪既遂必要条件。 (作为犯罪既遂形式的结果犯与危险犯),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48,第五节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49,一、因果关系的概念与特性,原因与结果是哲学上的一对范畴。在辩证唯物主义因果论看来,引起一定现象发

28、生,现象是原因;被一定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这种现象与现象之间 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就是因果关系。,刑法理论上通常所说的刑法因果关系,则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客观的联系,并不涉及行为人主观的内容。,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50,因果关系的特性:客观性,例如,有这样一个案例,甲、乙两个青年在公共汽车上侮辱谩骂一位批评他们不遵守秩序的老人,致使老人心脏病突发当场死亡。这里,老人的犯病死亡结果是由甲、乙的侮辱行为引起的,即二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决不能以甲、乙不知道老人有心脏病或未预见到侮辱会有此严重后果为借口,来否认其因果关系的存在。,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

29、法学院 邓定远,51,因果关系的特性二:相对性,要确定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必须把其中的一对现象从客观现象普遍联系的整个链条中抽出来研究,在这时才能显现出一个是原因,另一个是结果。研究的目的和对象,决定了需要抽出哪个环节即哪一对现象来研究的问题。刑法中研究因果关系的目的,是要解决行为人对所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否负刑事责任的问题。因此,这里所研究的因果关系,只能是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就是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定性。,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52,应该从以下两点加深对上述特性的理解,第一,作为因果关系中的结果,是指法律所要求的已经造成的有形的、可被具体测量确定的

30、危害结果。,第二,刑法因果关系中的原因,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53,因果关系的特性三:时间序列性,注所谓时间序列性,就是从发生时间上看,原因必定在先,结果只能在后, 二者的时间顺序不能颠倒。,在刑事案件中,只能从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危害行为中去找原因。如果查明某人的行为是在危害结果发生之后实施的,那就可以肯定,这个行为与这一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54,案例,甲把乙打倒在地致乙不省人事,后来丙路过,看到是仇人躺在地上,以为他昏过去了,又用尖刀扎了乙要害部位。后经法医鉴定表明,丙扎乙的刀伤是死后

31、伤,即丙扎乙时乙实际上已经死亡了。 由于丙的杀害行为是在乙死亡结果之后实施的;因而二者之间不可能有因果关系。,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55,因果关系的特性四:条件性,任何刑事案件的因果关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一种行为能引起什么样的结果,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查明因果关系时,一定要从危害行 为实施时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具体情况出发来考虑。,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56,案例,甲、乙二人在打篮球中发生争执,甲一怒之下朝乙腹部打了一拳,乙当时倒地疼痛难忍,甲与他人急送乙去几十里外的县医院抢救,乙中途死亡。尸体解剖证明乙患先天性脾脏过大,这

32、种脾脏在遭外力打击时极易破裂。医生还证明,若抢救及时,乙 不致死亡。在这个案件中,如果乙的睥脏正常,在一般情况下一拳不会造成脾脏破裂;如果离县医院近,也可以得救。但并不能由此否定甲的拳击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甲的拳击行为正是发生在乙这个特异体质的对象以及离县医院较远等具体条件下,并且由此造成了乙的死亡。,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57,因果关系的特性五:复杂性,(一)“果多因”,(二)“一因多果”,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58,“一果多因”,“一果多因”是指某一危害结果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它最明显地表现在两种情况下: 一是责任事故这

33、类过失犯罪。 二是共同犯罪 。,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59,“一因多果”,“一因多果”是指一个危害行为可以同时引起多种结果的情况。例如甲诽谤了乙,不但损害了乙的名誉、人格,还导致乙自杀身死;丙失火烧毁了大 片房屋,还烧死、烧伤多人。在行为引起的多种结果中,要分析主要结果与次要结果、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这对于定罪量刑是有意义的。,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60,二、刑法中关于因果关系的理论,(一)中国刑法的传统理论 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 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 必然因果关系说与偶然因果关系说的实质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偶然的或者间接的因果关

34、系也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在我国主流的说法是:必然的联系是刑法因果关系的基本的、主要的表现形式,偶然的联系是刑法因果关系非主要的表现形式,通常对量刑具有一定的意义,有时对定罪也会发生一定的影响。,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61,刑法中关于因果关系的理论,(二)大陆法系的因果关系理论 1.条件说与相当因果关系说 (日本、德国、韩国、台湾) 条件说的基本观点是:行为人的行为只要是对结果自始至终发生作用的条件之一,就是该结果的原因。(所谓条件,包括如果没有甲现象就没有乙现象这样的必要条件关系)至于是否极其偶然,或者对该结果是否还有其他条件、因素发生作用,如被害人的特异体质、自

35、然力量或事实、被害人的行为的参与,等等,不影响因果关系的成立。 条件说过于宽泛 (在假定和择一的情况下又过窄) 中断说(禁止溯及),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62,刑法中关于因果关系的理论,相当因果关系说认为,根据一般社会生活经验,在通常情况下,某种行为产生某种结果被认为是相当的场合,行为与结果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 所谓相当性是指在日常生活经验上是一般的事态,而不是异常、稀罕的事态。(概率性) 主观说 客观说 折中说,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63,刑法中关于因果关系的理论,2.客观归责理论(德国、台湾、韩国) 先进行条件关系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

36、归责性判断 归责:行为人的行为引起了刑法所禁止的结果,可以在结果和行为人的行为之间确定刑法上的紧密联系和重要性。 (1)制造了不被法律允许的危险 (2)实现了不被法律允许的危险 (3)实现危险的过程在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内,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64,司法实践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德国、日本、台湾和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一般采取条件说,如果根据条件说认定某行为和结果存在条件关系,就可以初步认定二者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如果对该行为进行刑事追究有违公众情感和常理时,则从客观(无相当因果关系或不可归责)或主观方面(无罪过)予以适度限制。,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

37、远,65,不作为行为的因果关系,通说认为将结果归责于不作为行为,也许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如果履行自己的作为义务就能够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不履行该作为义务而致该结果发生的,认为具有因果关系。(按照条件说的结论;不是一种自然事实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是法律评价上的一种因果关系。),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66,若干总结,刑法因果关系中的原因,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因此,如果查明某人的行为是正当、合法的行为而不具有危害社会的性质,那么即使该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某种联系,也不能认为是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通常情况下具有危害性) 另外从生活经验和科学常识上判断,该行为具有引发特

38、定结果的最起码的可能性,或者说某种危害结果在危害行为发挥作用的合理范围内。(致害可能性:制造了不被允许的危险) 条件说+禁止溯及,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67,若干总结,在行为人的行为介入第三者(含积极介入和消极介入两方面)或被害人的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场合,要判断某种结果是否是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时,应当考察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68,若干总结,被评价行为与介入因素的原因力对比分析 1.被评价行为本身无害且不包括导出危害结果的可能性,又与介入因素并不必然交汇,结果完

39、全是介入因素所致,不能认为被评价行为与结果有刑法上的的因果关系。 如:甲希望乙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出资赞助乙乘飞机周游世界,乙果真在途中遇空难而死亡。,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69,若干总结,2.被评价行为本身虽有害但不包括导出危害结果的可能性,又与介入因素并不必然交汇,结果完全是介入因素所致,不能认为被评价行为与结果有刑法上的的因果关系。 如甲打伤(轻伤或轻微伤)乙,乙去医院途中遇车祸而亡/乙在医院输血感染而亡/在医院遇火灾而亡/治愈归家途中遇车祸而亡。,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70,若干总结,3.被评价行为本身有害也包含导出危害结果的可能性

40、,与介入因素(包含人的行为或危险条件)相互作用合理地导出危害结果的,一般认为被评价行为与结果有刑法上的的因果关系,但一般又不以结果直接所涉罪名来定罪。 如甲用刀扎伤乙某,当时地处深山,甲背乙走两天两夜才赶到最近的一家医院,到医院之后,乙才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甲与乙因琐事发生争执,一气之下掏出一把水果刀朝乙的腹部扎了一刀。急忙送乙到附近一家医院抢救,该医院称血库没有血,无法抢救,建议到另一医院。到另一医院后,该医院护士称外科大夫均不在,无法抢救,建议其到第三家医院。到了第三家医院后,乙因失血过多而死亡。,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71,若干总结,4.被评价行为本身有害但

41、不包括直接导出危害结果的可能性,只是致使被害对象进入介入因素的作用范围,由介入因素(包含人的行为或危险条件)合理地导出危害结果的(出现在两个正在进行的必然发展过程的交叉点上/出现在两个前后发生的必然过程的汇合点上),一般认为被评价行为与结果有刑法上的的因果关系,但又不以结果直接所涉罪名来定罪。 如甲持刀追赶乙,乙慌不择路失足摔下山崖而亡/被迎面汽车撞死。 再如甲重伤乙,致乙昏倒在马路上,后乙被丙开车轧死。,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72,若干总结,5.被评价行为本身有害但不具备导出危害结果的全部条件,但由于介入因素或特殊条件的出现,共同作用(一果多因)而具备了导出结果的

42、全部条件,一般认为被评价行为与结果有刑法上的的因果关系,同时以结果直接所涉罪名来定罪。(重叠的因果关系) 如甲向乙茶杯中投放0.5克毒药,丙向乙的茶杯中也投放了0.5克毒药,二人并不知道彼此的行为。乙喝茶后中毒死亡。经鉴定认为,该种毒药的致死量为1克。 再如甲向乙的茶杯中投放某种毒药0.2克,乙恰巧那天醉酒回家,喝下茶杯的水后中毒死亡。经鉴定认为,该种毒药的致死量为0.5克,0.2克本不会致人死亡。但是在乙严重醉酒的作用下,发生死亡结果。,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73,若干总结,6.被评价行为和介入因素本身都有害也都具备导出危害结果的全部条件,由于介入因素或特殊条件的

43、出现,共同作用(一果多因)而引发结果,但无法确认是谁的行为直接造成。一般认为被评价行为与结果有刑法上的的因果关系,同时以结果直接所涉罪名来定罪。(二重或择一的因果关系) 如甲和乙在事先没有商量的情况下先后分别在丙的茶杯中投入足量的毒药,丙饮用后中毒身亡。 争议:既遂还是未遂?,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74,若干总结,刑法上因果关系只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一个要件,查明刑法因果关系仅仅为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提供了客观基础。因而,认定因果关系不等于认定刑事责任。 是否负刑事责任不仅取决于客观事实,还取决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及所造成的结果的心理状态。在具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行为

44、人如果没有刑法所要求的故意与过失,则不可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所以,有因果关系不等于有刑事责任。,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75,练习题,下列哪些情况可认定为具有因果关系 ( )。 A.甲希望乙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出资赞助乙乘飞机周游世界,乙果真在途中遇空难而死亡。 B.甲为了替自己遭到强奸杀害的女儿报仇,在罪犯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的途中,乘人不备将该罪犯砍死。 C.甲遭遇乙某强奸,在乙某的紧追之下,不慎失足跌人悬崖摔死。 D.甲用刀扎伤乙某,当时地处深山,甲背乙走两天两夜才赶到最近的一家医院,到医院之后,乙才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45、 邓定远,76,练习题,答案剖析:BCD。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此,在发生了某种危害结果时,首先要确定谁的行为造成了该危害结果,然后查明他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与该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再进一步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最后得出是否构成犯罪的结论。查明因果关系,是在危害结果发生时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必要前提。本题中A项表述错误,因为甲只是希望乙死,但其实际上根本无法控制飞机出事与否,就即使乙不去旅游,甲也无法实现其愿望。,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77,练习题,下列哪些情况不认为行为与结果有因果关系 ( )。 A.甲殴打

46、乙造成小腿骨折,乙因为行走不便,只好搭乘汽车。该汽车在送乙去医院的途中,发生车祸,乙在车祸中丧生。 B.甲在乙的腹部扎了两刀。急忙送乙到附近一家医院抢救,该医院称血库没有血,无法抢救,建议到另一医院。到另一医院后,该医院护土称外科大夫均不在,无法抢救,建议其到第三家医院。到了第三家医院后,乙因失血过多而死亡。该医院的医生说,如果当初第一家或者第二家医院接诊,采取止血措施,不在路上耽误这3个多小时,乙某是不会死亡的,建议他们告第一家和第二家医院医疗事故,请求赔偿。,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78,练习题,C.甲向乙茶杯中投放0.5克毒药,丙向乙的茶杯中也投放了0.5克毒药

47、,二人并不知道彼此的行为。乙喝茶后中毒死亡。经鉴定认为,该种毒药的致死量为1克。 D.甲向乙的茶杯中投放某种毒药0.2克,乙恰巧那天醉酒回家,喝下茶杯的水后中毒死亡。经鉴定认为,该种毒药的致死量为0.5克,0.2克本不会致人死亡。但是在乙严重醉酒的作用下,发生死亡结果。,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79,练习题,甲与乙因琐事发生争执,一气之下掏出一把水果刀朝乙的腹部扎了一刀。急忙送乙到附近一家医院抢救,该医院称血库没有血,无法抢救,建议到另一医院。到另一医院后,该医院护士称外科大夫均不在,无法抢救,建议其到第三家医院。到了第三家医院后,乙因失血过多而死亡。该医院的医生说,

48、如果当初第一家或者第二家医院接诊,采取止血措施,不在路上耽误这3个多小时,乙是不会死亡的。建议他们告第一家和第二家医院医疗事故,请求赔偿。本案中甲构成何罪?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伤害罪 (轻伤) C.故意伤害罪 (致人死亡) D.寻衅滋事罪,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80,练习题,答案剖析:C。本题中致人死亡是刀伤导致失血、医院不能及时救治等多种因素,乙的死亡与甲的行为并无必然因果关系,故对甲不能追究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只能以故意伤害罪 (致人死亡)定罪。,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81,练习题,1.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

49、正确的? A.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程某死亡。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丙经过铁路道口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丙的行为与黄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丁为杀害李某而打其头部,使其受致命伤,2小时之后必死无疑。在李某哀求下,丁开车送其去医院。20分钟后,高某驾驶卡车超速行驶,撞向丁的汽车致李某当场死亡。丁的行为

50、和李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82,练习题,答案:B 解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实行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司法考试以条件说来判断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前者是后者的原因,所谓前者就是实行行为,后者就是危害结果。B项中程某死亡是因为医生治疗时的重大失误。也就是说造成乙死亡的危害后果的实行行为是医生的失误。乙尽管有杀害程某的故意,也用刀将其砍伤,但是他后来将程某送达医院,是因果关系的中断。,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83,练习题,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乘坐公交车时和司机章某发生争吵,狠狠踹了章某后背一脚。

51、章某返身打甲时,公交车失控,冲向自行车道,撞死了骑车人程某。甲的行为与程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乙以杀人故意瞄准李某的头部开枪,但打中了李某的胸部(未打中心脏)。由于李某是血友病患者,最后流血不止而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丙与同伙经预谋后同时向王某开枪,同伙射击的子弹打中王某的心脏,致王某死亡。由于丙射击的子弹没有打中王某,故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丁以杀人故意对赵某实施暴力,导致赵某遭受濒临死亡的重伤。赵某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医生存在一定过失,未能挽救赵某的生命。丁的行为与赵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

52、远,84,练习题,解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其基本观点是根据一般的社会生活经验,在通常情况下,某种行为产生某种结果被认为是相当的场合,行为与结果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相当,指该行为产生该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是一般的、正常的,而不是特殊的、异常的。 A项中,甲在乘车的过程中,与司机发生争吵,并踹了司机一脚,导致公交车失控撞死骑车人程某,甲的行为与程某的死亡结果之间是一般的、正常的,而不是特殊的、异常的,因此,甲的行为与程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A项说法正确,不选。 B项中,李某的死亡虽然不是乙直接的枪击结果,但是,李某有血友病,乙枪击的行为导致李某血友

53、病的发作致死,因此,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B项说法错误,应选。 C项中,丙与同伙共谋枪击王某,因此,丙与其同伙之间属于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一人既遂全体既遂,虽然丙没有打中王某,但是,丙仍然要承担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刑事责任,因此,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之间是存在因果关系的,C项说法错误,应选。 D项中说“医生存在一定过失,未能挽救赵某的生命”,因此,可以断定,医生仅是一般的过失,该过失行为只是没有“挽救”赵某的生命,而非是该过失可以独立导致赵某的死亡,因此,医生的行为不能阻断丁对赵某伤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丁的行为与赵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D项说法错误,应选。,2020/11/8,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邓定远,85,练习题,甲乙互殴,甲因受重伤而昏倒,乙怀疑甲己死亡,将其推到河中,以图销尸灭迹。甲因河中水温很低,顿时苏醒,在河中挣扎呼救,但周围无人救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