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教学设计(共3篇)_第1页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共3篇)_第2页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共3篇)_第3页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共3篇)_第4页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共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师恩难忘教学设计(共3篇)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共3篇) 由大文斗会员“qilong534”投稿精心推荐,希望对你的学_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第1篇:师恩难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田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教授孩子学_古典诗词、培养孩子成长的往事,体现出他巧妙的教学方法,歌颂了老师的敬业精神,抒发了对老师的崇敬感激之情。要点提示:1、理解课文中“师恩”一词的意思。“好处、教益、情谊”等都可以形容“我”从田老师那里得到的教益,作者却选用了表示最高程度的“恩”字来形容,这一方面反映了田老师对我的巨大影响使我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也反映了“我”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2、作者陈述了田老师编的故事,

2、记叙了自己从中受到的教益,这件事也会启发读者,学生如何学_语文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形象的语言记下想象的事物,阅读本文,学生可以尝试用同样的方法学_语文。3、把“金钥匙”和课文学_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练_在自读的时候画出自己的问题,学_批注笔记的方法。4、本文语言朴素生动,“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成语,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阴”都用得贴切自然,毫无斧凿之痕,表现了作者丰厚的文学功力,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可以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学_一些成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简介作者:刘绍棠(19364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人。13岁开始发表散文和小说,1

3、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且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青枝绿叶一文被选入当时的中学语文教材。1954年考上_大学中文系,曾任_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心委员。2、引出课题:这样一位大文学家,他对自己的启蒙老师,怀着深深的感情,写下了一篇师恩难忘。3、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二、初读课文,学_生字:请同学们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学_。看谁能把课文读通读顺,把课文中的生字都认会。教师检查学生学_生字情况:容易读错的字:“戛然而止”的“戛”要读jia,不要读成ga。容易写错的字:“摹”的“摹”字是上下结,下面是“手”。三、精读课文,理解重点段落:1、整体感知,

4、初步解疑: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尝试在自读的时候画出自己的问题。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有的是字面上的,如“什么是私塾?”、“起承转合”,有的是关于课文内容的,有的是迁延课外的,教师要分类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解答的,鼓励学生互帮互学,学生似懂非懂的,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思考,价值不大的问题,撇在一边。2、重点学_,理解“师恩”文章的第一部分(1-3自然段)交代了我受业田老师的一般情况。第二部分(4-9自然段)写“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的情况。记叙田老师上课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田老师的神情、行为、言语,而是写我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一是学兄带学弟描红临摹,可见

5、田老师为了组织好四个班级的学生学_,颇费心思。二是田老师讲山村故事,故事细节那么清楚,足见给我印象之深。三是我听完故事后的反应:“迷”“恍”“发呆”,说明田老师的故事内容非常生动,讲得非常传神非常好。侧面描写了田老师口才文笔都非常好。3、回顾全文,升华感情:第三部分(10-12自然段)写我回家乡后和年近古稀的田老师交谈的情景,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当我感念田老师的恩德时,田老师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田老师的话引人深思,我们可以理解田老师是处于谦虚,才不把作者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归功于自己,更可以理解为田老师确实是无心插柳,因为他并没有偏爱某一个孩子,他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无论怎样

6、,都反映出田老师人格的高尚。学_最后一段:这是文章的中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第一个树字可以理解为“种植、培植”,第二个树字是培育起来的意思,作者引用这个成语说明培养人才非常不容易,赞颂了教师“树人”的功德。“插柳之恩”运用引用和比喻的手法,歌颂了田老师对我的师恩“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我终身难忘”一句,作者尊师、敬师、感念师恩的深情跃然纸上。四、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对你的老师说的?孔子和学生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在概括孔子重要思想后,叙述了一段孔子和他的学生子夏的对话,表现了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都需要向别人学_的道理。要点提示:1、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

7、子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2、练_自读,做好摘录笔记,圈点问题,展开讨论。3、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件引入,激发学_欲望:1、出示课件:孔子的生平和一些名言。2、引出课题孔子和学生。3、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谁能读得流利、通顺。2、解决生字。注意“谨慎”“谦虚”的写法。3、交流整体感知情况。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说说你的体会。学生自由交流学_体会。4、就课文内容质疑。那你还有什么疑问呢?5、学生互相答疑。谁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三、再读课文。重点学_二三自然段,叙述子夏和孔子的对话。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都

8、是孔子的学生,但是孔子在论及这几名学生时都说“我不及他”。在孔子的眼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比如颜回的守信用、子贡的聪明、子路的勇敢、子张的严谨庄重,都值得自己学_。比起别人,每个人都必然有不足,即使是孔子这样的人,也是需要学_的。孔子既能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也能发现每个学生的不足,这样的学生观,使得他因材施教,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子夏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这”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要不断学_“的道理。四、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谈谈自己的收获。语文天地一、学写摘录笔记:开始学_写摘录笔记,要求不要太高,象丁丁说的那样,鼓励学生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抄下来。如果

9、有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做摘录笔记,要提醒学生把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写下来,以备查阅。二、读名言警句:在学_本单元之初,鼓励学生搜集有关师生的名人名言,在学_的过程中互相交流,有兴趣的还可以在班上推荐,给大家谈谈自己的理解。第2篇:师恩难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教学难点:学_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齐读课题;介绍了解刘绍棠。2、师生交流刘绍棠

10、的情况。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4、小结。三、学_课文,理解重点部分(一)解决故事: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2、重点练_朗读和复述:请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请一位同学到前边讲给其它同学听一听。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说说理由。3、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请结合着710自然段,谈一谈你的看法。4、教师小结:田老师爱编故事,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入了迷。板书:入了迷。5、师:田老师爱编故事

11、,除了让我入迷之外,还对我有什么影响呢?开了窍;怎么让我开窍的?6、师小结:此时此刻,你就是作者,你取得了这么多成绩,你想对田老师说点什么?(谈感激之情)三个方面,师的评价。学_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师:是啊,田老师在文学方面对我影响这么大,我又是怎么做的呢?(感激行礼,终生难忘)7、小结总结板书,用自己的话总结引出“师生情深”。四、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认为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结语:从幼儿园到现在,有许多位老师教过我们,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所以同学们要尊重每一位老师,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之恩。五、布置作业1、写自己的恩师。2、阅读:我最好的老师(大卫欧文)、师恩难忘(梁晓声)。3

12、、搜集一些关于赞颂老师的名言,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第3篇:师恩难忘教学设计大文斗后面为你推荐更多师恩难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教学难点学_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_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2、指名作答。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

13、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播放课文录音。二、初读全文1、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读,齐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三、略读课文第一部分1、读一读。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说一说。四、细读课文第二部分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同桌讨论,指名汇报。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指名朗读。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五、美读课文第三部分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桌讨论;自由练读;指读,相机引导。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六、总结全文1、再读全文: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2、纵观全文,说一说: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你还想对作家刘绍棠说一二句话吗。七、学_生字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2、指读。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4、描红临写。5、评价: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