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章末总结ppt课件_第1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章末总结ppt课件_第2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章末总结ppt课件_第3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章末总结ppt课件_第4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章末总结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章优化总结,特别提醒:(1)基本公式和推论适用条件都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应用它们解题时要先明确物体的运动性质 (2)它们都是矢量式,应用它们解题时应先根据规定的正方向确定好所有矢量的正负值,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静止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12 m,AC32 m,小物块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 s,求: (1)小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2)小物块通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答案】(1)2 m/s2(2)4 m/s8 m/s12 m/s,专题二纸带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纸带的分析与计算是近几年高考中考查的热点,因此应该掌握有关纸带问题的处理

2、方法 1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知,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定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知,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两段法 将图所示的纸带分为OC和CF两大段,每段时间间隔是3T,可得:x4x5x6(x1x2x3)a(3T)2,显然,求得的a和用逐差法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该方法比逐差法简单多了 (3)v t图象法 根据纸带,求出各时刻的瞬时速度,作出v t图象,求出该v t图象的斜率k,则ka.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舍掉一些偶然误差较大的测量值,有效

3、地减少偶然误差,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取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x1为_cm,打计数点“A”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m/s,物体的加速度为_m/s2,答案】4.000.502.00,专题三x t图象与v t图象的比较 公式和图象是物理思想呈现的两种方式,也是解答物理问题的两种途径图象与物理公式相比,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形状相同的图线,在不同的图象中所表示的物理规律不同,下图所示,分别为四个作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象,试指出它

4、们各自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是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吗,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的非匀变速直线运动,a增大的加速,a减小的加速,a减小的减速,a增大的减速,思考与讨论,2013广东徐闻中学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 t图象表示出来(其中x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下面的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解析】0t1时间内物体匀速正向运动,故选项A错误;t1t2时间内,物体静止,且此时离出发点有一定距离,选项B、D错误;t2t3时间内,物体反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不变,即x t图象中,0t1和t2t3两段时间内,图线斜率大小相等,C正确故选C. 【答案】C,专题四:追击、相遇的问

5、题 实质是分析讨论两物体在相同时刻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1、两个关系:时间关系、位移关系,2、一个条件:两者速度相等,两者速度相等,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两物体“恰相遇”或“恰不相遇”的临界条件:两物体在同一位置时,速度恰相同,一列客车以v1的速度前进,司机发现前面在同一轨道上有列货车正在以v2匀速前进,且v2v1货车车尾与客车头距离为S,客车立即刹车,作匀减速运动,而货车仍保持原速度前进。求客车的加速度符合什么条件时,客车与货车不会相撞,例4,1、定义:只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竖直上抛运动的条件,1)初速度v0

6、0,且竖直向上,2)只受重力作用,G,v0,a,初速度v0竖直向上(规定为正方向),加速度为a=-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4、竖直上抛运动的性质,理想化模型,3、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a=g=9.8m/s2(重力加速度,专题五: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2)下降阶段,1、分段分析,1)上升阶段,2、全过程分析,1、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具有对称性,1)经过同一位置,上升速度与下降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经过同一段高度,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相等,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2、v-t图象,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如图所示

7、,取g=10 m/s2,则小球( ) A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B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m/s C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A B C,例5,1.某人骑自行车,v1=4m/s,某时刻在前面7m处有一辆以v2=10m/s行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a=2m/s2,问此人多长时间追上汽车 ( ) A、6s B、7s C、8s D、9s,课外练习,2、小球从离地面h=5米高处自由下落,小球每次与地面碰撞后又反弹起来的上升高度总是前一次下落高度的4/5,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试求小球从自由下落开始直到最后停在地面上,该整个过程的运动时间。(忽略地面与小球碰撞所用的时间,g取10米/秒2,课外练习,3、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颗,在连续放几颗后,对斜面正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所示,现测得AB=15cm,BC=20cm,已知小球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