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隧道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隧道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隧道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隧道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郑万高铁湖北段ZWZQ-5标编号:SD-ZWZQ-5标隧道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郑万高铁 ZWZQ-5标项目经理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O一七年二月十日发布 二O一七年二月十二日实施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郑万高铁湖北段ZWZQ-5标刘坪隧道、于家沟隧道、高家坪隧道进口的预埋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隧道施工图有关技术要求、问题,熟悉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

2、R9604-2015)及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等文件有关隧道预埋接触网槽道及综合接地施工的内容。依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结合现场施工作业条件,制定相应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操作要点和质量验收标准。作业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前复核接触网槽道、综合接地系统的埋设里程,检查进场材料质量、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确认人员、设备、材料、机具、作业环境满足正常作业的要求。台车采用 12 米,有效工作长度为 11.9 米。施工测

3、量放出槽道预埋的开口位置。3、技术要求3.1接触网槽道(1)明确弧形槽道外侧半径为 6650mm,特殊区段处槽道半径应和隧道二衬保持一致。半径误差为10mm。结构及连接形式如图 1 弧形槽道:图 1 弧形槽道 (2)预埋槽道材质采用 Q345B,三级热浸镀锌防腐(镀锌层厚度不小于 80m)。 (3)隧道内的预埋槽道涉及接触悬挂吊柱(A1A2)、接触悬挂无补偿下锚(B1B2)、接触悬挂无补偿下锚(C1C4)、中心锚结下锚(D1D4)、隧道口 PW 线终端下锚(E1E2)、跨中处附加线悬挂(F1F4)、隧道口附加线安装(G1G2)及附加线对向下锚(K1K2)种类型。施工时严格按照接触网槽道预留接口

4、设计图中设计里程及部位进行安装。 (4)预埋槽道断面尺寸误差、埋入深度误差需满足设计和规范、验标要求。3.2 综合接地(1)隧道综合接地系统以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内的贯通地线为主干,充分利用隧道地段构筑物设施内的接地装置作为接地体,形成低电阻等电位接地平台。 (2)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3)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接线等构成。 (4)衬砌内的接地钢筋需充分利用其结构钢筋,并在衬砌内预埋外联接地端子,接地装置应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5)隧道内接地钢筋之间均要求可靠焊接,施工时根据具体钢筋配筋情况,采用搭接焊或是 L 型焊接,

5、焊缝厚度不小于 4mm。如图3、图 4、图 5:图2:双边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55mm,焊缝厚度不小于 4mm。图 2 双边焊接图 3:单边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 4mm。图 3 单边焊接图 4:接地钢筋交叉点焊接,采用 16 的“L”型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及焊缝厚度须满足图 3、图 4 要求。 图 4 接地钢筋交叉点焊接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4.1 工艺流程 接触网槽道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5。图 5 接触网槽道施工工艺流程图 4.2操作平台加工 4.2.1 材料准备 根据操作平台加工设计图纸,提前加工所需部件,具体所需部件数量及部分尺寸分列如下: 钢板:事先裁

6、剪尺寸为 290012003mm 的钢板作为操作平台面板。 固定角钢:采用404 型等边角钢,垂直切割为 4cm 长小块。 钢管及钢筋:根据图纸中(图 6)所列尺寸,切割出指定尺寸的相应材料。所用材料可根据现场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调整。图 6 预埋槽道操作平台尺寸图4.2.2 平台加工根据尺寸现场加工制作接触网槽道操作平台(图 7)。图 7 预埋槽道操作平台外观图 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现场尺寸,焊接出一个 288cm(长)120cm(宽)80cm(高)的焊接平台基础支架。 (2)将支撑钢筋头焊接与平台面两侧长边上,根据图纸尺寸,将相应长度的钢筋头焊接与预先设计的偏距位置上,保证钢筋头垂直度和

7、焊接质量。 (3)将预先裁剪 290012003mm 的钢板放置于已焊接好的钢筋头支撑上,将平台短边和钢筋头分别与钢板的短边和长边进行焊接,保证焊接质量。 (4)将半径 R=665cm 的弧形槽道放置于焊接好的槽道操作平台不同位置对平台面板进行检查,对半径误差较大的位置进行调整。 (5)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在面板上焊接固定角钢,每个槽道使用6 个角钢进行固定(图 8)。图 8 接触网槽道安装固定平台固定角钢位置图(A1A2 型) 4.3槽道安装流程及工艺 4.3.1 台车改装 依据设计要求的位置,在模板台车上每根槽道位置上开 3 个定位固定孔,槽道两端及中部各一个。 4.3.2 槽道组装 将两根

8、槽道放置在工作台上(图 9、图 10),根据设计要求的槽道间距离将槽道放置于不同的角钢卡槽内,用钢筋焊接牢固,形成槽道组(图 11)。 焊点位于槽道基础锚杆上,严禁直接在槽道本体上进行焊接作业,以免破坏其防腐层或使材料强度发生改变。图 9接触网槽道安装固定平台使用俯视图(A1A2 型)图 11接触网槽道安装固定平台使用正视图(A1A2 型)图 12预埋槽道组焊接 4.3.3 槽道粗定位 按照设计位置,测量出槽道位置,并将事先焊接好的成组槽道就位,并控制好槽道组的位置与偏距。 4.3.4 槽道安装 当接触网槽道下锚位于、级围岩及级围岩二衬为素混凝土地段时,采用 16 钢筋网片加强,网格间距 20

9、20cm,加强网片纵向宽度 3m,钢筋网片置于槽道背后,环向钢筋与槽道锚杆接触并可靠焊接。每组弧形槽道的每条槽道基础设置一榀三肢钢架(图 13),其中一榀钢架内侧的一根 22 环向钢筋作为接地钢筋,至少与三根槽道锚杆进行可靠的接地焊接并满足接地焊接要求。槽道基础锚杆与衬砌钢筋网片及三肢钢架钢筋焊接牢固。图 13 素混凝土段二衬架构预埋槽道基础加强图 4.3.5槽道精定位 台车移动就位,面板顶升到位后,将 T 型螺栓穿过钢模板上的预留预留螺栓孔,放入槽道,水平旋转 90 度,将槽道调整到位并固定牢固。 4.3.6 二衬浇筑 二衬台车加固端头钢模板,进行二次衬砌浇筑。 4.3.7 二衬脱模 T型螺

10、栓螺母松开后,旋转 90取出螺栓,收回衬砌台车脱模。 4.3.8槽道清理 清理槽道外露部分的浮浆,露出槽道滑槽部分。 4.4 预埋槽道图 (1)接触悬挂吊柱用预埋槽道如图 14 所示:图 14 接触悬挂吊柱用预埋槽道 (2)接触悬挂无补偿下锚用预埋槽道如图 15 所示:图 15 接触悬挂无补偿下锚用预埋槽道 (3)接触悬挂补偿下锚用预埋槽道如图 16 所示:图 16 接触悬挂补偿下锚用预埋槽道 (4)中心锚结下锚用预埋槽道如图 17 所示:图 17 中心锚结下锚用预埋槽道(5)隧道口 PW 线终端下锚用预埋槽道如图 18 所示:图 18 隧道口 PW 线终端下锚用预埋槽道(6)跨中处附加线悬挂

11、用预埋槽道如图 19 所示:图 19 跨中处附加线悬挂用预埋槽道 (7)隧道口附加线安装用预埋槽道如图 20 所示:图 20 隧道口附加线安装用预埋槽道图 21 附加线对向下锚用预埋槽道 5、施工要求 5.1施工前仔细阅读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 5.2应注意二次衬砌施工缝、沉降缝对预埋滑道槽的影响,施工前应仔细审核图纸,提前做好计划,核对、统计每组槽道中心位置里程与位置。 5.3滑道槽安装时,除固定点位置的填充泡沫扣除外,其余段泡沫要注意保护,以免混凝土浇筑时进入滑道槽内。 5.4检查槽道内发泡填充物的完整状态,如有残缺,要进行填补。 5.5对于两根一组的槽道,要根据设计要求的槽道

12、平行间距,用钢筋或型钢焊接牢固。 5.6依据台车模板上槽道的设计要求位置,在模板台车上开预留T 型螺栓固定孔,每根槽道上固定点为两处(槽道两端各一处),隧道顶部 2.5m 的弧形槽道固定点位三处(槽道两端、中间各一处)。 5.7 T型螺栓固定孔的开孔原则:要结合所有槽道预留台车模板布置图进行统筹优化,减少模板开孔数量。尽量避开台车模板的加固支撑、顶升固定点及各种连接结构,要严格按图控制槽道距台车边缘的距离。 5.8在槽道预埋前,务必将设计图纸与二次衬砌长度进行核对,如果因为调整台车型号等原因导致施工缝与槽道设计位置有冲突时,原则不能调整预埋槽道位置,需要调整台车的搭接长度以匹配槽道位置。 5.

13、9接触网预埋槽道设计位置是以台车顺线路前段或后端边缘来控制,施工时注意不同型号的槽道与台车的相对位置。 5.10预埋槽道的锚杆与钢筋网片冲突时,不允许切断锚杆,需要局部调整钢筋网片来解决。槽道内发泡填充物为接触网安装阶段剔除,施工时不要随意将其剔除。预埋接触网槽道必须与纵向接地钢筋可靠连接以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6、劳动组织 劳动力组织:采用架子队模式。 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十大员必须由企业正式职工担任,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劳务工人数量。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见表 1 作业工地人员配备。 表 1 作业工地人员配备序号职务/工种人员职责范围1架子队队长1负责本架子队

14、生产管理工作2技术主管1负责本架子队技术工作3技术员1负责班组技术工作4质检员1检查施工各项机械、材料及施工质量5安全员1全权负责本班安全工作6材料员1负责提供本班所用材料7试验员1负责本班试验检测及混凝土控制8领工员1负责本班施工组织管理9测量员2负责测量放线及定位10工班长1负责工班的组织指挥11施工人员4负责槽道安装及相关的衬砌施工 7、材料要求接触网预埋槽道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质及性能应满足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TB/T3329-2013)的要求,材质采用 Q345B 三级热浸镀锌防腐(镀锌层厚度不小于 80m)。接地钢筋及节点连接钢筋采用 HRB40016。接地端

15、子采用不锈钢接地端子,材料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表 2 设备机具配制表序号设备机具型号数量备注1槽道操作平台1 台2电焊机BX2-5001 台3钢筋切割机QJ40-11 台4T 型螺栓20 套5电阻测试仪MS2520CN1 台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 接触网槽道 (1)埋入件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严禁将槽道锚杆割除或弯折、损伤。 (2)埋入件的锚固抗拔力符合设计要求。 (3)台车上预留 T 型螺栓孔位置要求精确测量,认真完成,确保位置精准无误 (4)槽道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 (5)槽道嵌入混凝土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不大于3mm。图 22 槽道在二衬中埋入

16、深度误差 (6)同一悬挂点的两组槽道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两者在顺线路方向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mm。 (7)接触悬挂用槽道垂直线路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与无偏斜理论定位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不大于10mm。 (8)槽道与水平方向和垂直线路方向施工允许偏差为:每米长度不大于5mm。 9.2 综合接地 (1)接地体的材料、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和尺量,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2)接地体的位置、埋设深度、外漏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3)隧道地段贯通地线的规格、型号、电气特性应符合相关产

17、品标准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测试;监理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并按相关规定进行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 (4)贯通地线的敷设位置、接续盒防护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5)各部引接端子之间、各部引接端子与贯通地线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连接可靠。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测试检查;监理单位观察、见证试验。10、安全及环水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 所有焊接设备的机壳都必须接地良好,每月检查一次;移动的焊接设备更要随时检查接地情况。10.1.2 焊接设备的安装、维修和检查必须由持证电工进行。焊机在使用中发生故障,焊工应立即切断电源,通知电工检查修理。焊工不得随意拆修焊接设备。10.1.3 推拉电源闸刀时,注意头部不要正对电闸,且应戴上绝 缘手套。10.1.4 电焊钳应有可靠的绝缘,防止焊钳与焊件(钢筋、预埋件等)发生短路烧毁电焊机或发生其他意外。焊接完毕后,焊钳应放在可靠的地方,再切断电源。焊钳的把柄必须是电木、橡胶、塑料等绝缘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