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11交变应力(结束)_第1页
材料力学-11交变应力(结束)_第2页
材料力学-11交变应力(结束)_第3页
材料力学-11交变应力(结束)_第4页
材料力学-11交变应力(结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力学,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111 概述 112 交变应力的几个名词术语 113 材料持久限及其测定,114 构件持久限及其计算 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11 概 述,一、交变应力:构件内一点处的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这 种应力称为交变应力。,折铁丝,目录,.,目录,.,动载荷/交变应力,以火车轮轴为例:,A,A点应力:1-2-3-4-1,目录,二、疲劳破坏的发展过程:,1.亚结构和显微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永久损伤形核。,2.产生微观裂纹。,3.微观裂纹长大并合并,形成“主导”裂纹。,4.宏观主导裂纹稳定扩展。,5.结构失稳或完全断裂。,交变应力,材料在

2、交变应力下的破坏,习惯上称为疲劳破坏。,目录,.,动载荷/交变应力,三、疲劳破坏的特点:,1、交变应力下构件的强度远小于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极限 , 甚至小于屈服极限 。,2、破坏时,不论是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均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且为突然断裂,通常称疲劳破坏。,3、疲劳破坏的断口,可分为光滑区及晶粒粗糙区。在光滑区可 见到微裂纹的起始点(疲劳源),周围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 展的弧形线。,.,动载荷/交变应力,四、疲劳破坏产生的机理:,交变应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在构件上应力集中处,产生微裂 纹,再向四周扩展,形成宏观裂纹,而不断扩展。扩展中裂纹表 面摩擦,形成光滑区;随着裂纹的扩展,形成弧形。当表面

3、被削 弱至不能承受所加载荷而断裂,即为脆断粗糙区。,疲劳破坏产生的过程可概括为:,裂纹形成 裂纹扩展 断裂,.,1、应力循环:一点的应力由某一数值开始,经过一次完整的变 化又回到这一数值的一个过程。,t,最大应力:,;,平均应力:,应力幅:,循环特征:,且,112 交变应力的几个名词术语,目录,.,动载荷/交变应力,以上五个特征值中,只有二个是独立的。满足,具体描述一种交变应力,可用最大应力 和循环应力r, 或用平均应力 和应力幅值 。,2、几种典型的交变应力情况,不稳定的交变应力: 、 不是常量, 为变化的 (不等幅情况)。,稳定的交变应力: 、 均不变, 为常数 (等幅情况);,.,(1)

4、对称循环:如受弯的车轴,,,(2)非对称循环 :,.,(a)脉动循环:如齿轮,(b)静应力:如拉压杆,例1 发动机连杆大头螺钉工作时最大拉力Pmax =58.3kN,最小拉力Pmin =55.8kN ,螺纹内径为 d=11.5mm,试求 a 、m 和 r。,解:,交变应力,113 材料持久限及其测定,一、材料持久限(疲劳极限): 循环应力只要不超过某个“最大限度”,构件就可以经历无数次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这个限度值称为“疲劳极限”,用r 表示。,二、 N 曲线(应力寿命曲线):,N0循环基数。,r材料持久限。,A名义持久限。,目录,114 构件持久限及其计算,一、构件持久限r 0,r0 与

5、r 的关系:,1. K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2. 尺寸系数:,交变应力,目录,3. 表面质量系数:,如果循环应力为剪应力,将上述公式中的正应力换为剪应力即可。,对称循环下 ,r= -1 。上述各系数均可查表而得。,交变应力,例2 阶梯轴如图,材料为铬镍合金钢,b=920MPa,1= 420MPa ,1= 250MPa ,分别求出弯曲和扭转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和尺寸系数。,解:1.弯曲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和尺寸系数,由图表查有效应力集中系数,由表查尺寸系数,交变应力,2.扭转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和尺寸系数,由图表查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应用直线插值法,由表查尺寸系数,交变应力,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一、对称循环的疲劳容许应力:,二、对称循环的疲劳强度条件:,交变应力,目录,例3 旋转碳钢轴上,作用一不变的力偶 M=0.8kNm,轴表面经过精车, b=600MPa,1= 250MPa,规定 n=1.9,试校核轴的强度。,解: 确定危险点应力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