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大全DOC_第1页
中医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大全DOC_第2页
中医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大全DOC_第3页
中医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大全DOC_第4页
中医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大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一贯煎(柳洲医话)【处方】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 当归10克生地黄30克杞子12克川 楝子5克【功能主治】滋养肝肾,疏肝理气。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胸脘胁痛, 暧气吞酸,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弦细弱。现用于胃溃疡、胃炎、慢性肝炎、 肋间神经痛、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属肝肾阴虚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渣温服。口苦干燥者,加黄连。【注意】有停痰积饮的息者忌服。【备注】方中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为君;沙参、 麦冬、当归、枸杞 子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为臣; 更用少量川楝子疏泄肝气为佐、 使。共奏 滋阴疏肝之功。2.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

2、各五钱(各15g)、白茯苓三钱(9g)、甘草炙,一 钱半(4.5g)、生姜七片、乌梅一个。用法:上药呚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 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 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3. 二妙丸(丹溪心法)组成:苍术(炒)500g 黄柏(炒)500g用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效主治:燥湿清热。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 阴囊湿痒。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3、4. 二至丸(证治准绳)处方】女贞子(蒸)500g,墨旱莲500g。【功 效】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 腰膝酸痛,月经过多。【用法】浓缩丸。口服,1次20粒,1日12次。【主 治】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5. 二仙汤(经验方)【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当归9克、黄柏6克、知母6【用法】日服一剂,水煎取汁,分二次服。【方论】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 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全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以适 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症侯。由于方用仙茅、仙灵脾二药为

4、主, 故名二仙汤。功用: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用于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绝经前诸证, 头目昏眩、胸闷心烦、少寐多梦、烘热汗出、焦虑抑郁、腰酸膝软等 ),高血压 病、闭经以及其他慢性病见有肾阴阳两虚、虚火上扰者。6. 八珍汤(正体类要)【处 方】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 参3g、白术(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用法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功用补益气血。【主 治】 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 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7.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 方】车前子瞿

5、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 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 500g )入灯心【用 法】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现代用法:散剂,每服 610g,灯心煎汤送 服;汤剂,加灯心,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功 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 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 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8. 十全大补汤(医学发明)组成:人参、肉桂、 川芎地黄、茯苓、白术、甘草、黄耆、川当归、白云苓、怀生地、青化桂、大川芎、杭白芍、炙黄耆、公丁香、嫩鹿茸、炙 甘草。功用:诸虚不足,五劳七

6、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 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忱愁思虑伤动 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用法:上药为细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红枣2枚, 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中药现今有多种剂型,九剂有水蜜丸和大蜜 丸,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互九(9克),均每日23次,空腹或饭 后用温开水送服。膏剂:每次915克,每日23次,开水化服。糖浆剂:每 次10毫升,每日3次。酒剂:每次2550毫升(据各人酒量酌定),每日2次。 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23次。片剂:每次6片,每日23次,口

7、服9. 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熟地黄6分,白芍7 分,麦门冬1钱,五味子1个,黄柏(酒炒) 3分,远志4分,陈皮3分,人参4分,白术6分,白茯苓4分,归身(酒洗) 4分,川芎4分。【主治】伤风寒后,余毒未散,上攻头颈,鼻塞身重;怒气上攻,时常有血,从脑上落至口中,或出红痰。用法上锉1剂,水煎,温服。10. 三妙丸(医学正传)【组成】黄柏120克(切片,酒拌略炒)苍术180克(米泔浸一二宿,细切,焙干)川牛膝(去芦)60克【用法】上药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姜、盐汤送下。【功用】燥湿清热。【主治】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11. 大补阴丸(丹溪

8、心法)【组成】黄柏120 知母120 熟地黄(酒蒸)180 龟板180【用法】上为末,猪脊髓蜜丸【功用】滋阴降火【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嗦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12.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组成】大黄12克牡丹3克桃仁9克。瓜子12克芒消9克【用法】上五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芒消,再煎沸, 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主肠痈初起,右少腹疼痛拒按,甚则局部有痞块,发热恶寒,自汗出,或右足屈而不伸,苔黄腻,脉滑数者。13大柴胡汤(金匮要略)【组成】柴胡15g黄苓9g芍药9g半夏9g枳实

9、9g大黄6g生姜15g 大枣5个【用法】上八位,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心下痞鞭,大便不解或邪热不利,舌苔黄,脉玄有力。14. 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 大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芒硝(9克)。【功用】峻下热结。【主治】(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2 )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鞕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3 )里热实证之热厥、

10、痉病或发狂等。15. 小柴胡汤(伤寒论)【处方】 柴胡(三钱)人参(二钱)黄苓(二钱)半夏(一钱半) 甘 草(一钱)【功能主治】治伤寒,寒热如疟,胸膈满痛,小便不利,大便涩。【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 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 时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16. 五神汤(外科真诠)组成:茯苓、车前子、金银花、牛膝、紫花地丁。功效:清热解毒、分利湿热。主治:多骨病,腿痈,委中毒,下肢丹毒等。诸种疮疡和肿毒,四肢 丹毒悉能平。 五神汤用地丁苓,牛膝银车湿热清。17.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组成】 金银花(15克)野菊花(6克)蒲公英(6克)紫花地丁( 6 克)紫背天葵子(6克)【

11、功用】 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主治】 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 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18. 五苓散(伤寒论)组成:茵陈蒿末4g、五苓散2g用法:上二味和,先食饮方寸匕(6g),日三服。功用: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湿多热少,小便不利等证。19. 五子衍宗丸(医学入门)组成:杞子、菟丝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车前子(盐炒)等; 功能;于补肾益精,主治;用于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等疾病。20. 五仁丸(世医得效方)【组成】 桃仁(30克)杏仁(麸炒,去皮尖,30克)松子仁(5克)柏 子仁(15克)郁李仁(3克)陈皮(

12、另研末,120克)【功用】润肠通便【主治】 津枯肠燥证。大便艰难,以及年老和产后血虚便秘,舌燥少津, 脉细涩。【歌诀】五仁柏子杏仁桃,松仁陈皮郁李饶。炼蜜为丸米饮下,润肠通便 效力高。21. 六一散(伤寒标本)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用治痱子22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用法】水煎服。【功用】健脾止呕。【主 治】脾胃气虚,兼有痰湿。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 便不实,或咳嗽痰多稀白。23.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处方】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用 法】上药水泛为丸,3g/次,3 次/日。【功用】滋阴补肾。

13、【主 治】肾阴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虚火牙痛,或牙齿松动、口舌生 疮。24. 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处方】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栀子丹皮石斛玄参夏 枯草【用法】水煎服。【功用】疏风清热,凉血消肿。【主治】颈项痰毒,风热牙痛,头面风热,兼有表证者;外痈焮红肿痛,寒轻热重,口渴汗少,小便黄,脉滑数,苔白或黄。25.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处 方】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用 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功 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 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 涎,状如破絮,或如梅

14、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舌苔白 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26. 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组成】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五至七枚【功效】养心安神、和中缓急、补脾益气【主治】适用于脏躁,以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实、 言行失常、哈欠频作、舌红苔少等为主症。随着应用进展又可治疗下列疾病,并 取得良好效果。眩晕眩晕为临床常见病。一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感觉如坐车船, 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等一系列症状27. 平胃散(医方类聚引简要济众方)【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用 法】共为

15、细末,每服3-5g,姜枣煎汤服下。【功 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 治】湿滞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暧气吞酸,肢体沉重,倦怠嗜睡,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28. 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处方】龙胆草栀子黄苓木通泽泻车前子甘草当归生 地柴胡【用法】水煎服。【功 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 治】肝胆实火上扰,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 湿热下注,症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29. 丹栀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白术;柴胡;当归;茯苓;甘草;牡丹皮;山栀;芍药【用法】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16、【功用】 养血健脾,疏肝清热【主治】 肝郁血虚,内有郁热证。潮热晡热,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 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薄黄,脉 弦虚数。30. 归脾汤(济生方)【组成】白术1钱,当归1钱,白茯苓1钱,黄耆(炒)1钱,龙眼肉1钱,远志1钱,酸枣仁(炒)1钱,木香5分,甘草(炙)3分,人参1钱。【用 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主 治】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 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以及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心 脾血虚者。现代临床常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脑外伤综合征、子宫 功能性出血等属于心脾血虚者【

17、功效】养血安神,补心益脾,调经。31. 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 生荷叶9g生艾叶9g生柏叶12g生地黄15g各等分。用法:上研,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12g),水煎服。功用:凉血止血。主治:1 本方为凉血止血的有效方剂,主治血热妄行的上部出血之证。 以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证治要点。2 若出血较多者,可适当加入小蓟、白茅根、藕节、仙鹤草等增强 止血之功。3 常用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之咯血和胃溃疡吐血,属血热妄行者。32. 四海舒郁丸(疡医大全)组成:青木香15克陈皮海蛤粉各9克海带海藻昆布海螵蛸各60克 (俱用用法:共研细末。每服9克,不拘酒、水,日服三次;滓沉在碗底内 者,敷气颈上

18、。愈后用黄药子120克,生酒1升,煮60分钟,窨七日, 去火毒,早晚任饮数杯。功用:行气化痰,散结消瘿。主治:肝脾气郁,致患气瘿,结喉之间,气结如胞,随喜怒消长,甚则妨 碍饮食。33. 四神丸(证治准绳)组成:肉豆蔻(煨)200g补骨脂(盐炒)400g五味子(醋制)200g吴 茱萸(制)100g大枣(去核)200g功效: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主治:脾肾虚寒证,症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腰酸 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用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 200g,捣碎,加水 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34. 四妙散(外科精要)药方剂

19、一组成:威灵仙(酒浸)15克、羊角灰9克、白芥子3克、苍耳(一云苍术)4.5 克。用法:上药研末。每服3克,水煎去滓,用生姜1大片擂汁,入汤调服。 主治:痛风走注。药方剂二组成:川黄柏,茅山苍术(先以泔水润透,切片,晒干),向东桑皮(3种 各分为2份,以1份用童便,以1份用酒,各浸透,晒干,炒微黄色),陈胆星各 等分。主治:湿痰,风痹,筋骨拘挛,气虚体肥,经络酸麻疼痛。用法:每服2-3钱,早、晚空心以药酒吞服。药方剂三组成:骨碎补、制生姜、乳香、当归。加减:接骨,加自然铜。主治:打破跌损内伤。用法:擂酒热服。药方剂四组成:雄黄、生矶、川椒、硫黄各等分。主治:遍身疥癞。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

20、用量:鸡蛋黄炒油调搽。35. 四妙丸(成方便读)组成:肉豆蔻30克(用盐酒浸破故纸同炒干燥,不用故纸)山药30克(酒浸, 与北五味子同炒干燥,不用五味子)厚朴60克(去粗皮,青盐30克同炒黑色, 青盐不见烟为度,不用盐)大半夏30克(每个切作二块,木猪苓亦作片,水浸同 炒燥,不用猪苓)用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辰砂0.3克,沉香0.3克,研极细末,作二次上为衣,阴干。每服 5070丸,空腹时用盐酒或米饮、或盐汤 送下,一日二次。功用:清热利湿,强筋壮骨。主治:肝肾不足,湿热下注,致成痿证36. 四逆汤(伤寒论)组成:甘草2两(炙),干姜1两半,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8片)功用:

21、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或太阳病误汗亡阳。用法: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 1枚, 干姜3两37. 四逆散(伤寒论)组成: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 功效:疏肝理脾、透邪解郁。主治:1 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2 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胆 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脾(或胆胃)不和者。 )38. 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组

22、成:金银花(90克)玄参(90克) 当归(60克)甘草(30克)加减:如湿热重者,加川柏、苍术、知母、泽泻;血瘀明显者,加桃仁、 红花、虎杖;气血两虚者,加党参、炙黄芪、生地、白术、鸡血藤。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热毒炽盛之脱疽。患肢暗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 发热口渴,舌红脉数。用法:水煎服,一连十剂药味不可少,减则不效,并忌抓擦为要。39. 乌梅丸(伤寒论)组成:乌梅肉,黄连,黄柏1,细辛1,干姜,蜀椒,桂枝,附子1,人参1, 当归。功用:温脏驱蛔。主治:蛔虫所致各证,兼治久痢。40. 猪苓汤(伤寒论)【来 源】伤寒论【处方】猪苓(去皮)1两,茯苓1两,泽泻1两,阿胶1

23、两,滑石(碎)1 两。【用 法】上5味,以水4升,先煮4味取2升,去滓,纳阿胶烊消, 温服7合,每日3次。【功 用】利湿泻热。滋阴利水,祛痰。【主治】水热互结,阴亏津伤,发热心烦,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现亦用于乳糜尿、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期、急性膀胱炎41. 白虎汤(伤寒论)【来 源】伤寒论【处方】知母6两,石膏1斤(碎),甘草2两(炙),粳米6合。 【用 法】以水1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功 用】清热生津,解暑毒,解内外之热,清肺金,泻胃火实热。【主治】阳明气分盛热。42. 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组成】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用法】长流水煎,不

24、拘时服。【功用】益气生津【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 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苦,脉虚数。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 汗,口干舌燥,脉虚细。43. 仙方活命饮(医宗金鉴)方诀: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剌酒煎佳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灼 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本方常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 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脓肿等属阳证、实证者。)44. 瓜萎牛蒡汤(医宗金鉴)【组成】瓜萎牛蒡子天花粉黄苓陈皮栀子皂角刺青皮金银花 柴胡甘草连翘各10

25、g甘草5g【主治】乳竹节疼痛,厂涡心烦,大便燥结,大红苔玖【功效】通乳散结,清肝经郁热45. 右归丸(景岳全书)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 温补肾阳,填精益髓。46. 左金丸(丹溪心法)【来 源】丹溪心法【处方】黄连六两(180克)吴茱萸一两(30克)【用 法】上药为末,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下五十丸(6克)(现代用 法:为末,水泛为丸,每服23克,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参考原方 比例酌定)。【功 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主 治】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脘痞暖气,嘈杂吞酸,呕吐口

26、苦, 舌红苔黄,脉弦数。47. 左归丸(景岳全书)【来源】景岳全书【处方】枸杞子、龟板胶、鹿角胶、牛膝、山药、山茱萸、熟地黄、 菟丝子。【用法】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功用】滋肾补阴。【主 治】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神疲口燥48.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蒲黄、五灵脂功用:活血祛瘀,散结止痛。主治:冠心病,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宫外孕等症。用法:每次6-9g,布包煎服,日1-2次。49. 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组成:当归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苓 黄柏 黄连(各等分) 黄芪(加一倍)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五钱(15g ),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服,小儿减 半服之。

27、(现代用法:水煎服)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主治:阴虚火扰之盗汗。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 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50.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各等分)竹叶(6克)用法:上药为末,每服三钱(10克),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 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功用:清心利水养阴。主治: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 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51.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组成】当归三两(12克)、桂枝三两(9克)、芍药三两(9克)、细辛三 两(3克)、通草二两(6克)、大枣二十五枚

28、(8枚、擘bo)、炙甘草二两(6 克)。【方诀】 当归四逆桂枝芍,细辛甘草木通着,再加大枣治阴厥,脉细阳虚由 血弱,内有久寒加姜茱,发表温中通经脉,不用附子及干姜,助阳过剂阴反灼。【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1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 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52. 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组成】黄芪(30克)当归(6克)【用法】 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功用】补气生血。【主治】 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气虚血亏的面色 萎黄,神疲体卷。1

29、(本方可用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属血虚阳浮者,以及 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53. 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处方】熟地黄30克 麻黄1.5克 鹿角胶9克 白芥子6克(炒,研)肉 桂3克生甘草3克炮姜炭1.5克【药理作用】对结核菌的抑制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1( 11): 41,据对 5例顽固结核病例的痰培养进行抑菌试验,证实本方确有抑制结核菌作用。但方 中七种药物单用则无作用或作用不明显。【功能主治】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治阳虚寒凝而成之流注、阴疽、脱疽、 鹤膝风、石疽、贴骨疽等漫肿无头,平塌白陷,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不渴, 舌淡苔白者。现用于骨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

30、结炎、类风湿性关 节炎、无菌性肌肉深部脓肿、坐骨神经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哮喘、腹膜结核、妇女乳腺小叶增生、痛经等证属阳虚寒凝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疮疡阳证、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均忌用。【备注】方中重用熟地大补营血为君;鹿角胶生精补髓,养血温阳为臣; 姜炭破阴和阳,肉桂温经通脉,白芥子消痰散结,麻黄调血脉,通腠理,均以为 佐;生甘草解脓毒而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阳回阴消,血脉宣通,用于阴寒之 证,犹如离照当空,阴霾四散,故名阳和汤。【摘录】外科全生集54. 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组成】人参 黄耆(盐水拌炒)当归 川芎 芍药(炒)白术 茯苓各3克金 银花白芷各2

31、.1克甘草1.5克【用法】水煎服。【主治】疮疽元气虚弱,或行攻伐,不能溃散。现用于脓耳、凝脂翳等五官科疾病,55.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处方】 归 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 赤芍各6克 柴胡 3克 甘草3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10克【药理作用】1.29,对微循环作用的观察表明,消化道给药后,能明显改 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 并可防止由于微循环紊乱而致 的血压急剧下降。证明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的效 应。2.凝血作用和抗凝作用 浙江中医杂志1981 ( 10): 428,本方静脉制剂 在试管内有缩短复钙时间、凝血酶原和

32、凝血酶凝固时间,对血小板有解聚作用, 并能复活肝脏清除能力。【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 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 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 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 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 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生地养血 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破瘀通经,引

33、瘀血下行;桔梗开肺气,引药上 行;甘草缓急,调和诸药。共奏活血调气之功。【摘录】医林改错卷上56. 竹叶黄芪汤(医宗金鉴)【处 方】人参黄芪煅石膏半夏麦冬白芍川芎当归黄苓生地 甘草竹叶生姜灯心草【用法】水煎服。【功用】滋阴生津清热。【主治】有头疽,热甚口渴者。57.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处 方】黄耆4两(生),归尾2钱,赤芍1钱半,地龙1钱(去土 ), 川芎1钱,桃仁1钱,红花1钱。【用法】水煎服。【功用】补气、活血、通络。【主 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 便频数,遗尿不禁。58.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处 方】黄芪18g、人参(去芦)6g、白术6g、灸甘草9

34、g、当归身(酒 洗)6g、升麻6g、柴胡6g、橘皮6g【用法】水煎服。【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 治】1.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 虚。2. 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3. 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4. 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59.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处 方】沙参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叶4.5克 麦冬 9克生扁豆4.5克 花粉4.5克【用法】用水1升,煮取4 0 0毫升,日服二次。【功用】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主 治】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 热,脉细数,60. 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处方】青蒿9克知

35、母6克桑叶6克鳖甲15克丹皮6克 花粉6克【用 法】上药以水1升,煮取4 0 0毫升。疟发前,分二次温服。【功用】养阴透热。【主 治】温病后期,阴液耗伤,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 红少苔,脉细数。61. 附子理中汤(三因方)【处 方】大附子(炮,去皮、脐)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 白 术各等分【用 法】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2 2 5毫升, 煎取16 0毫升, 去滓,不拘【主 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下焦虚寒,火不生 土,脘腹冷痛 ,呕逆泄泻。62. 附桂八味丸(崔氏方)【处方】干地黄8两,薯蓣4两,山茱萸4两,泽泻3两,茯苓3两, 牡丹皮3两,桂枝1两,附子

36、(炮)1两。【用 法】每服15丸,加至25丸,酒送下,每日2次【主治】肾阳不足,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或小便反多,舌质淡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咳喘、水肿脚气、消渴、转 胞、久泄、阴疽等属肾中阳气虚衰者。虚劳腰痛,或短气有微饮,或男子消渴, 以饮一斗,小便一斗,及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此名转胞, 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脚气上入少腹,少腹不仁。虚劳不足,大伤饮水,小腹 急,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 黑,不思饮食。肾气内夺,舌喑足废。冷证齿痛。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 胃虚寒,大便不实。禀气虚,骨弱,7-8岁

37、不能行立。肾水不能摄养,及脾虚不 能克制肾水,多吐痰唾而不咳。两尺脉微弱,阴阳俱虚。肾虚不能摄水,津液不 降,致成痰饮,咳逆,潮热,盗汗。脾肾虚寒,土不生金,肺金亏损,肺气虚不 能摄血,面色萎黄,时或咳嗽见血,脉多空大无力。脾肾两败,水溢于外,土困 于中而成水肿,或阳虚小便不通。肾脏真阳不足,火不归元。百会疽漫肿平塌, 紫暗坚硬,面赤而烦,口干不渴,唇润,属阳虚浮泛者,及颊疡牙关紧急不开或 旁肿不消,脓水清稀,因而成漏,复被寒侵疮孔,致生多骨,经年缠绵难愈者。【功效】温补肾阳,弓I火归源,阴阳双补。暖肾脏,补虚损,益颜色, 壮筋骨。补老人元脏虚弱,腑气不顺,固精髓。久服壮元阳,活血驻颜,强志轻

38、 身63. 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来源】医宗金鉴【处 方】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 泽泻。【用法】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功用】滋阴清热。【主 治】用于潮热盗汗,耳鸣遗精,口干咽燥。64. 金铃子散(袖珍方引圣惠方)方药:金铃子、玄胡各30g为末【用法及用量】共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或者三钱水煎服,痛时 即用。功用:疏肝泻热,活血止痛。主治:肝郁化火证(气郁血滞)。心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 苔黄,脉弦数。65.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 方】人参、白术、白茯苓、桔梗、莲米、薏苡仁、淮山药、扁豆、甘草【用法】每服2钱,枣汤调下。【功用

39、】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 治】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 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等脾虚夹湿之证。66抵当汤(伤寒论)组成:水蛭(熬)三十个、 虻虫(去翅足,熬)三十个、 桃仁(去皮尖) 二十个、 大黄(酒洗)三两。注:以上为伤寒论原书剂量,汉朝一两为 15.625克。用法:上药四味,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不 下更服。主治:下焦蓄血所致的发狂或如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喜忘,大便 色黑易解,脉沉结,及妇女经闭,少腹硬满拒按者。67神功内托散(外科正宗)【组成】当归6克白术黄耆 人参各4.5克 白芍 茯苓 陈皮 附子各3 克木香甘草(炙

40、)各1.5克川芎3克山甲(炒)2.4克【用法】 煨姜3片,大枣2枚,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 服。【功能】温补托里。【主治】治痈疽疮疡日久,气血两虚,寒邪凝滞,不肿不痛,不能腐溃, 身凉,舌淡,脉细。68. 茵陈蒿汤(伤寒论)药物:茵陈蒿六两(12克),栀子十四枚(9克),大黄二两(9克)用法:水煎服。功效:泄热,利湿,退黄。适应症:湿热黄疸。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黄腻,脉 滑数。69.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处方】独活9克 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 防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

41、6克【用 法】上十五味,c咀。以水1升,煮取3 0 0毫升,分二次服。【功用】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主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重无力, 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 肾不足,气血两亏者。70香贝养荣汤(医宗金鉴)【处方】白术(土炒)6克,人参、茯苓、陈皮、熟地黄、川芎、当归、 贝母(去心)、香附(酒炒)、白芍(酒炒)各3克、桔梗、甘草各1.5克。【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养血治上石疽属气血两虚者。71. 香砂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3克)白术(6克)甘草(2克)陈皮(2.5克)半夏(3 克)砂仁(2.5克)

42、木香(2克)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痰。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72.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处 方】柴胡15克 瓜蒌根 当归各9克 红花 甘草 穿山甲(炮)各6克大黄(酒浸)30克 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50个【用 法】上药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每服3 0克,用水2 2 5毫升, 酒7 5毫升功用】疏肝通络,活血祛瘀。【主治】跌打损伤,恶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或小腹作痛,或痞闷 及便毒初起肿痛。73. 消疬丸(外科真诠)【处方】天花粉(捣烂,水浸 3日,取沉者,晒干用)4两,绿豆粉4两(用薄荷叶蒸过),香附米(童便浸)2两,贝母

43、1两,茯苓1两,白术1 两,柿霜4两,牛皮胶3两,牡蛎(煅)2两,百合2两,山茨菇2两, 杏仁2两,细茶1两,粉草1两,青黛6钱,硼砂3钱,白矶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量】每服2钱,日2次,俱白滚水送下。【摘录】外科大成卷二74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 甘草(微炙赤)半两,当归(去苗.微炒)、茯苓(去皮.白者)、 芍药(白)、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 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

44、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 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 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5. 逍遥蒌贝散(经验方)【药物组成】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瓜蒌、贝母、半夏、南星、 生牡蛎、山慈菇。【功能】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方剂主治】乳癖、瘰疬、乳癌初起。76. 透脓散(外科正宗)处方:黄芪12克 山甲(炒末)3克 川芎9克 当归6克 皂角针4.5克功能主治: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穿破者,服之即破。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临时入酒适量亦好。77. 柴胡清肝汤(医宗金鉴)【处 方】银柴胡栀子(微炒)连翘(

45、去心)生地黄 胡黄连赤芍龙胆 草青皮(炒)甘草(生)用法】引用灯心、竹叶,水煎服。【功用】清肝泻火。【主 治】主小儿肝疳。证见面目爪甲皆青,眼生眵泪,隐涩难睁,摇 头揉目,合面睡卧,耳疮流脓,腹大青筋,身体羸瘦,燥渴烦急,粪青如苔。78. 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处方】海藻、昆布、海带、半夏、陈皮、青皮、连翘、贝母、当归、 川芎、独活、甘草十二味药【功效】化痰软坚,消散瘦瘤【主治】治疗肝脾不调,气滞痰凝等证79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功用:养血活血组成:当归15克、白芍10克、熟地黄15克、川芎8克、桃仁9克、红 花6克,主治:月经先期,血瘀而兼热者,经色紫,质稠粘,中夹血块,腹痛拒按, 舌质淡

46、红或略带紫色,苔黄而干,脉沉数或弦滑有力。用法:水煎,空腹服。80. 真武汤(伤寒论)【来 源】伤寒论【处 方】茯苓三钱9g芍药 三钱9g白术 二钱6g生姜三钱9g附子 炮去皮,一枚,破八片 9g。【用 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功用】温阳利水【主 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81. 桂枝汤(伤寒论)【处 方】枳实四枚(12g)厚朴四两(12g)薤白半升(9g)桂枝一两(6g) 瓜蒌一枚(12g)水煎服。【用 法】上五味药以水1升,先煮枳实、厚朴,取400毫升,去滓, 纳诸药,煮数沸,分三次温服。【功用】通气开泄。【主 治】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

47、抢心。 82顾步汤(外科真诠)【处 方】牛膝3 0克 金钗石斛3 0克 人参9克 黄耆3 0克 当 归3 0克金银花3 0克【用 法】水煎服。一剂而黑色解,二剂而疼痛止,三剂痊愈。若已溃 烂,宜多服数【功用】大补气血,清热解毒。【主 治】气血大亏,火热之毒下注,致成脚疽。初起脚趾头忽先发痒, 已而作痛, 指甲现黑色,以后脚指俱黑,甚则连足而俱黑者。83. 清营汤(温病条辨)【组成】犀角水牛角代(30克)、生地黄(15克)、元参(9克)、竹 叶心(3克)、麦冬(9克)、丹参(6克)、黄连(5克)、银花(9 克)、连翘(6克)。【用法】上药,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牛角 镑片

48、先煎,后下余药)。【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主治】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 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84. 清骨散(证治准绳)【处方】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用法】上水煎服。【功用】清虚热,退骨蒸。【主 治】阴虚内热,虚劳骨蒸。 午后或夜间潮热,肢蒸心烦,咽干盗 汗,舌红少苔,脉细数。85. 黄连解毒汤(外台引崔氏方)处方:黄连9克 黄柏 黄苓各6克 栀子14枚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大热烦渴,口燥 咽千,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 科痈疽疔毒,小便黄赤,舌红

49、苔黄,脉数有力。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煎取400毫升,分二次服。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86.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组成黄芪三两9g 芍药三两9g 桂枝三两9g 生姜六两18g 大枣十二枚12枚(一方有人参)。用法上药,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主治血痹。阴阳俱微,外证肌肤麻木不仁,如风痹状。寸口关上微,87. 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处 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各30克,牡丹皮、泽泻、 通草、黄柏各12克。【用 法】上水煎服,每日1剂。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功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湿热下注之臁疮。88. 麻黄汤(伤寒论)【组成

50、】射干9克(三两);麻黄9克(四两);生姜9克(四两);细 辛3克(三两);紫菀6克(三两);款冬花6克(三两);大枣3枚(七 枚);半夏9克(半升);五味子3克(半升)。方歌1、喉中咳逆水鸡 声,三两干辛款菀行,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四两破坚城。【用法】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 三升,分温三服。【功用】宣肺祛痰,下气止咳。【主治】风寒表证咳喘之轻症。89.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处方】麻黄制附子细辛【用法】水煎服。【功用】助阳解表。【主 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90. 银花甘草汤(外科十法)【处方】金银花二两,生甘草三钱,【用法】水煎,清酒冲服【功用】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主 治】凡肿毒初起,急服此方,治痈疽肿毒,不问寒热虚实91. 麻子仁丸(伤寒论)【处方】麻子仁 杏仁 白芍 大黄厚朴 枳实【用 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 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功 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主 治】外感风邪。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痛,口渴,有汗或无汗, 舌苔薄白或黄,脉滑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