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第四课)讲述_第1页
归去来兮辞(第四课)讲述_第2页
归去来兮辞(第四课)讲述_第3页
归去来兮辞(第四课)讲述_第4页
归去来兮辞(第四课)讲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陶渊明 二、写作背景二、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 (公元公元 405405年年) )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 十一天的彭泽令。陶潜归隐是十一天的彭泽令。陶潜归隐是 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 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 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 愤地说: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我怎么能为五斗米 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 即日解绶去职,赋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归去来兮 辞辞。 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喻有骨气、

2、清高。比喻有骨气、清高。 辞官归隐辞官归隐自责自责自悔自悔-自醒自慰自醒自慰 归隐归隐 出仕出仕 对对比比 第一段: 整体把握整体把握 第二部分(、段)小结:第二部分(、段)小结: 极力描写归田的生活乐趣。极力描写归田的生活乐趣。 整体把握整体把握 富贵浮云富贵浮云 恬然自乐恬然自乐 卒章显志卒章显志 ( ) ( ) 第三第三部分(第段)小结:部分(第段)小结: 抒发诗人抒发诗人“乐天安命乐天安命”的情怀。的情怀。 行文线索 一、叙事线索 二、感情线索 欣喜若狂 归去来兮归去来兮 自责自安自责自安归思归思 自安自得自安自得 归途之乐归途之乐 室中之乐室中之乐 园中之乐园中之乐 出游之乐出游之乐

3、 乐天安命乐天安命 厌恶富贵厌恶富贵 (缘由)(缘由) (主旨)(主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合作探究 把握疑难 1、辞中的、辞中的“松松”“”“菊菊”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 遗世情”(饮酒其四)可见,陶渊明的诗离 不开这些意象,因为这是他飘逸、醇厚诗歌风格 的酵母,是他淡泊、真淳而又孤傲人格的象征。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来时,见 庭院仍有傲霜独立的青松,历寒而愈秀的秋菊, 顿时感到无限欣慰-任世事变迁,世态

4、炎凉, 唯我不变,所求不变,那就是顺应天性,放浪于 自然变化之中, 2、从第二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从第二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 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明确:表达了淡泊明志,闲明确:表达了淡泊明志,闲 适自在的隐士情怀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 3、第三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第三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 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明确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悦亲戚之情话; 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乐琴书以消忧; 频与乡邻交往之乐频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告余春及,有事 西畴;西畴; 巾车孤舟

5、出游之乐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窈窕寻壑,崎岖经 丘。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丘。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 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 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 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4、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 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 有别于有别于“立德立德”“”“立功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留名于世的儒学 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

6、求长生的道学家, 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 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 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 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5 5、怎样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某些情绪、怎样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某些情绪? ? 岁暮年衰-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人生无常-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乐天知命-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痛苦,矛盾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肤浅地打上消极二所以我们不能简单肤浅地打

7、上消极二 字。陶渊明的思想确实消极了一些,字。陶渊明的思想确实消极了一些, 我们不宜提倡。但我们应该深入一层我们不宜提倡。但我们应该深入一层 地理解。官场的庸俗,平民生活的质地理解。官场的庸俗,平民生活的质 朴自由,使作者看到在大自然中才是朴自由,使作者看到在大自然中才是 生命正途。这种率真愤激不同于那种生命正途。这种率真愤激不同于那种 高谈玄理,自命清高的假隐士。高谈玄理,自命清高的假隐士。 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让我们全面了解了陶让我们全面了解了陶 渊明的渊明的隐士情怀,隐士情怀,对陶渊明而言,对陶渊明而言,入仕入仕 为官为官是他的初衷,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是他的节操,

8、淡泊明志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躬耕田亩是他生是他生 活的保障,活的保障,琴书诗酒琴书诗酒是他生活的情趣,是他生活的情趣, 固穷守节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乐天知 命命是他人生的真悟。是他人生的真悟。 千百年来,千百年来,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北宋文坛领袖欧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北宋文坛领袖欧 阳修曾说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一篇而已。”(东坡东坡 题跋题跋卷一引)敬服之情,无以复加。而卷一引)敬服之情,无以复加。而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确实是在艺术上确实是在艺术上 精心结撰、刻意

9、求工的力作精心结撰、刻意求工的力作。试分析其艺术特色。试分析其艺术特色 1 1、景为情设,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景交融,作者将归去时的思想和感受与自然,作者将归去时的思想和感受与自然 景观描写紧密地结合起来。景观描写紧密地结合起来。 2 2、语言精练,音韵和谐语言精练,音韵和谐。诗人在语言锤炼上。诗人在语言锤炼上 功夫精深,一个短语,一组短句,或对偶,或排比,工整而有气功夫精深,一个短语,一组短句,或对偶,或排比,工整而有气 韵,无不包含丰富内涵。韵,无不包含丰富内涵。 3 3、文体自由灵活。、文体自由灵活。辞赋特点: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言六辞赋特点: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言六 言为主而允许有

10、错落参差,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多变言为主而允许有错落参差,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多变 化。化。 3、三径就荒:、三径就荒: 萧统萧统文选文选李善注引李善注引三辅决录三辅决录说:汉蒋诩隐说:汉蒋诩隐 居时,在房前的竹子下开了三条小路,只和求仲、居时,在房前的竹子下开了三条小路,只和求仲、 羊仲两人来往,后人就以三径作为隐者居所之称。羊仲两人来往,后人就以三径作为隐者居所之称。 4、审容膝之易安:、审容膝之易安: 意思是明白狭小的地方也易安身。容膝,仅足容膝意思是明白狭小的地方也易安身。容膝,仅足容膝 的居室,形容住处的狭小。的居室,形容住处的狭小。韩诗外传韩诗外传:“今结今结 驷列骑,所安

11、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 肉。肉。” 5、复驾言兮焉求:、复驾言兮焉求: 驾言,指处游,驾言,指处游,诗经诗经:“驾言出游驾言出游”。驾,驾。驾,驾 车。言,语气助词,无实义。车。言,语气助词,无实义。 拓展 写作 素材开发素材开发 陶渊明借归去来兮辞并序表达对黑暗官场的 厌恶和鄙弃,强调摆脱仕途羁绊的决绝态度,赞 美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表达田园生活的安逸喜 悦之情,向往和追求美好、自由的精神境界。 角度点拨角度点拨 常用于入世与出世、人生志趣、乐天知命、人文 与自然、自由等话题 精彩运用精彩运用 话题话题一、双面的陶渊明一、双面的陶渊明 潇

12、洒与沉重潇洒与沉重 归去来兮辞,读来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 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沉重。陶渊 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 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 是想有益于社会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 “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 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 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透过“请 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 们感到了沉重。 寂寞与诗意寂寞与诗意 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 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 一番勇气

13、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 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 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的问题。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 要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 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角色与本色角色与本色 自然的人在社会中常常扮演着不同角色。 有时,“心为形役”,成了自己、他人和外物 的奴隶,不再是自己了。但是,人们的内 心又时时刻刻渴望着能摆脱俗世的羁绊, 能自由轻松地生活。所以,要像陶潜那要 敢于放弃角色,回归本色,按照自己内心 真实去生活。这是一种智慧和勇气。 话题二、轻视名利话题二、轻视名利 话题三、高洁志行话题三、高洁志行

14、 话题四、回归自然话题四、回归自然 话题五、享受话题五、享受亲情亲情 话题六、张扬个性话题六、张扬个性 亲戚亲戚:,古指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古指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人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人 情话情话:,知心话;,知心话; ,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有事有事 窈窕窈窕 恨恨 : 古古义,耕种之事;今义,发生某事。义,耕种之事;今义,发生某事。 : 古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今义,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义,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 1 1: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园日园日涉以成趣(园,在园中;日,每天

15、)涉以成趣(园,在园中;日,每天) 时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时) 2 2: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 策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或命巾车,或或命巾车,或棹棹孤舟(棹,用桨划)孤舟(棹,用桨划) 乐乐琴书琴书以消忧(琴书,弹琴、读书)以消忧(琴书,弹琴、读书) 实实迷途迷途其未远(迷途,误入迷途)其未远(迷途,误入迷途) 3 3: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 携携幼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幼儿)入室,有酒盈樽(幼,幼儿) 倚南窗以寄倚南窗以寄傲傲(傲,傲然自得的情怀)(傲,傲然自得的情怀) 4 4:动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 审审容膝容膝之易安(容膝,只能容下双膝

16、的小屋)之易安(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 5 5:使动用法: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眄庭柯以怡怡颜(怡,使颜(怡,使 现出愉快的神色)现出愉快的神色) 审容膝之易审容膝之易安安(安,使(安,使 安乐安乐) 6 6:意动用法:意动用法: 悦悦亲戚之情话,亲戚之情话,乐乐琴书以消忧琴书以消忧 (悦,乐:(悦,乐: 以以为快乐)为快乐) 悟以往之不谏悟以往之不谏 恨晨光之熹微恨晨光之熹微 悦亲戚之情话悦亲戚之情话 善万物之得时善万物之得时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取独取独 取独取独 助词,的助词,的 取独取独 动词:去、到动词:去、到 之之 而而 觉今是觉今是而而昨非昨非 门虽设门虽设而而常

17、关常关 时矫首时矫首而而遐观遐观 鸟倦飞鸟倦飞而而知还知还 连词连词 表转折表转折 表修饰表修饰 表并列表并列 表承接表承接 以以 既自既自以以心为形役心为形役 舟遥遥舟遥遥以以轻轻飏飏 农人告余农人告余以以春及春及 引壶觞引壶觞以以自酌自酌 聊乘化聊乘化以以归尽归尽 园日涉园日涉以以成趣成趣 木欣欣木欣欣以以向荣向荣 问征夫问征夫以以前路前路 乐琴书乐琴书以以消忧消忧 介词,使,让介词,使,让 介词,把介词,把 介词,用介词,用 连词,表目的连词,表目的 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结果连词,表结果 连词,表承接连词,表承接 B B C B C D A A A D D E E D 千百年来,千百年来,“兼济天下兼济天下”影响了中国文人影响了中国文人 的心路历程,作为田园诗人的陶潜果真不想济的心路历程,作为田园诗人的陶潜果真不想济 世?历代文人,如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世?历代文人,如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 露过归隐的心绪,只有陶潜付诸就行动。他晚露过归隐的心绪,只有陶潜付诸就行动。他晚 年做的诗,年做的诗,“猛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