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知识-均线理论详解_第1页
股票知识-均线理论详解_第2页
股票知识-均线理论详解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料来源:来自本人网络整理!祝您工作顺利!股票知识-均线理论详解 作为股票的学问,均线理论是少不了的,以下我为大家共享的均线理论学问,盼望能帮到您。 均线理论分析 一、均线理论的由来 挪动平均线由美国投资专家葛南维(jogepsb ganvle)所创立,由道氏股价分析理论的三种趋势说演化而来,将道氏理论详细的加以数字化,从数字的变动中去预报股价将来短期、中期、长期的变动方向,为投资决策供应根据。 挪动平均线ma,又称均线,本钱线,它代表在一段时间内买入股票的平均本钱,反映了股价在肯定时期内的强弱和运行趋势。 算术挪动平均线,就是将n天的收盘价加和再除以n,得到第n天的算术平均线数值。从其计算方

2、法上看,它有以下几个均线技术特征:追踪趋势,滞后性,稳定性,助涨助跌性,支撑线和压力线特性。 所谓挪动平均线,是指肯定交易时间内(日、周、月、年)的算术平均线。如以5日均线为例,将5日内的收盘价逐日相加。然后除以5,得出5日的平均值,在将这些平均值在图纸上依先后次序连起来,这条绘出的线就叫5日挪动平均线。其它的均线也是以此类推。取样的天数就是挪动平均线的参数,通常取5天、10天、30天、120天、250天等等。(见下列图) 均线的种类 1.短、中、长期均线的分类 人们常把5日、10日均线称为短期均线。时间短的均线要比时间长的均线对价格或指数的波动要来的灵敏,起伏改变比拟快。在短线操作中或弱势里

3、,人们常把10日均线作为短线买卖的根据。 人们常把20日(月线)、30日、60日(季线)均线称为中期均线。其中以30日均线用法频率最高,也常被人们称为股市的生命线。在强势时,常把股价跌破30日均线或30日均线向下弯曲作为股票最终的止损位。也常把60日弯曲向上或向下作为牛、熊分界限! 人们常把120日(半年线)、250日(年线)均线称为长期均线。 2.一般组合的均线 目前,股市上常用的均线组合有以下几种:短期均线组合为5、10、20日,5、10、30日两组;中期均线组合为10、30、60日,20、40、60日两组;长期均线组合为30、60、120日,60、120、250日两组。 短期均线组合。最

4、常用的有5、10、20日和5、10、30日两种组合。短期均线组合主要用于观看股价短期运行的趋势,例如13个月股价走势会发生什么改变。一般来说,在典型的上升通道中,5日均线应为多方护盘中枢,不然那么上升力度有限;10日均线那么是多头的重要的支撑线,10日均线被有效击破,市场就有可能转弱。在弱势市场里,人气低迷时,弱势反弹阻力位应是10日均线;20、30日均线是衡量市场短、中期趋势强弱的重要标记,20、30日均线向上倾斜时可短期看多、做多。20、30日均线向下倾斜时 ,那么要短期看空、做空。 中期均线组合。最常用的有10、30、60日和20、40、60日两种组合。中期均线组合主要用于观看大盘或个股

5、中期的运行趋势,例如,36个月大盘或个股走势会发生什么改变。一般来说,中期均线呈多头排列状态,说明大盘或个股中期趋势向好,这时投资者中期应看多、做多;反之,中期均线呈空头排列状态, 说明大盘或个股中期趋势向淡,这时投资者中期应看空、做空。从实战角度说:用中期均线分析讨论大盘或个股的趋势比短期均线组合来的精确牢靠。例如,在大盘见底上升时,如你对反弹还是反转无法把握,中期均线组合就会帮你的大忙。当30日均线上穿60日均线时,会出现一次级别较象样的中级行情,当中期均线组合粘合向上发散常预示着大行情的降临;反之,当30日均线下穿60日均线时,会出现一次较大的下跌行情,当中期均线组合粘合向下发散常预示着

6、大跌行情的降临。可见理解和懂得中期均线组合的用法和技巧,对投资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长期均线组合。最常见的有30、60、120日和60、120、250日两种组合。长期均线组合主要用于观看大盘或个股的中长期趋势,例如,半年以上的股价的走势会发生什么改变。一般来说,当长期均线组合中的均线形成金叉,成为多头排列时,说明市场对大盘或个股中长期趋势看好,此时投资者应保持长多短空的思维,遇到盘中震荡或回调,就要敢于逢低吸纳;反之 ,当长期均线组合中的均线形成死叉,成为空头排列时,说明市场对大盘或个股中长期趋势看淡,此时投资者应保持长空短多的思维,遇到盘中震荡或反弹,就要坚持逢高减磅。 二、均线理论 美国投资

7、专家葛南维(jogepsb ganvle)制造的八项法那么可谓均线理论其中的精华,历来的均线用法者无不视其为均线分析中的至宝,而挪动平均线也因为它而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道.琼斯理论的精神所在。 八大法那么中的四条是用来研判买进时机,四条是研判卖出时机。总的来说,挪动平均线在价格之下,而且又呈上升趋势时是买进时机,反之,平均线在价格线之上,又呈下降趋势时那么是卖出时机。 买进法那么 买进1:挪动平均线从下降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价格从挪动平均线下方向上方打破,为买进信号。 买进2:价格位于挪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未跌破挪动平均线后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时机。 买进3:价格位于挪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

8、档时跌破挪动平均线,但短期挪动平均线连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买进4:价格位于挪动平均线以下运行,连续数日大跌,离挪动平均线愈来愈远,极有可能向挪动平均线靠近(物极必反,下跌反弹),此时为买进时机。 卖出法那么 卖出1:挪动平均线从上升渐渐走平,而价格从挪动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挪动平均线时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所持股票。 卖出2:价格位于挪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打破挪动平均线,且挪动平均线跌势减缓,趋于程度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为卖出时机。 卖出3:价格反弹后在挪动平均线上方彷徨,而挪动平均线却连续下跌,宜卖出所持股票。 卖出4:价格位于挪动平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挪动平均线愈

9、来愈远,随时都会产生获利回吐的卖压应临时卖出持股。 怎样才算远离挪动平均线、何时为适度?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可以适当参考乖离率指标。 三、均线的特点分析 1、稳定地追踪趋势。从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均线在肯定程度上过滤了偶尔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得我们可以看清行情的大致趋势。 2、助涨助跌。均线反映了一段时间市场上的买卖意愿,反映在图表上,均线便有了支撑及压力的意义。这种作用,使行情更可能连续进展下去。 3、滞后性。ma反映了一段时间的行情,当行情出现新的改变的时候,ma往往较迟发出买卖信号,导致实际获利空间减小。 四、实战方法分析 主要的均线实战方法 1、收盘价上穿均线买入,下穿卖出。 2、均线出现

10、金叉买入,死叉卖出。 3、均线由下跌转为上涨时买入,由上涨转为下跌时卖出。 4、股市中,出现金银山谷买入。 优缺点比拟 1.收盘价上下穿均线操作方法 优:当出现大幅度的行情的时候,可以抓住一大局部利润;操作方法简洁明了;长期操作中比拟稳定;止损较小。 劣:盘整中假信号太多,会出现肯定亏损;当出现大幅度反复跳空时,会出现较大亏损;信号精确率不高;假如长时间不出现比拟大的行情,会出现亏损;手续费占了较大比重;不合适太过火暴的品种。 改良方法:削减操作次数 假如信号精确率不高且操作的频繁,那么手续费就越多因此就会影响总体的绩效。 详细方法如下: 操作较长的周期:即盯住较大规模的行情。比方原先盯着15

11、分钟图做,如今盯着30分钟甚至60分钟图做。虽然止损幅度有所增大,但操作次数少了,总本钱还是可以降下来的。 增加过滤程序:在原有操作方法上增加过滤程序。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肯定要慎重。因为均线操作的一大优点就是在大行情到来的时候肯定可以抓住,万一被你错误的过滤掉了那将会很惋惜,有可能因此导致全年总体亏损。过滤的条件肯定要简洁明了,太冗杂、不好操作还不如不搞。 2.金叉死叉操作方法 优:做中长线时把握性高一点;操作次数少,手续费交的少;操作方法简洁明了;出现大行情时盈利较多。 劣:太滞后,往往在涨势末端买入然后又在跌势开头后才卖出,导致亏损;选择适当的参数比拟困难,因为选择好的参数很简单失效;

12、震荡中亏损较多。 改良方法:进步信号胜利率(留意:不要妄想把均线信号胜利率进步到很高,胜利率要到达80%甚至连60%都不太可能)。 有人曾经做过为期一年的均线数据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均线金叉死叉信号精确率在30%左右。假如根据这样的方法操作在盘整震荡行情中简单亏损,然而盘整震荡往往常常发生,那么我们改如何改良? 详细方法如下: 在较长的周期中选择一根均线作为大方向的指示器。假设你盯着15分钟k线图中的30单位均线进展操作,可以选择日线中5天均线作为指导。5天线向上走时不做或少做空,向下走时不做或少做多。可以过滤掉一局部错误信号。 如前所述,增加过滤步骤。 3.均线拐点操作方法 优:操作次数比上下穿方法少一些、假信号少一些、手续费少一些;出现大行情也有较高回报;操作方法简洁明了;比拟稳定。 劣:比上下穿滞后一些;精确率也不高。 改良方法:进步总绩效 假如你不想错过任何大的行情选择连续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