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VER发热理论及治疗_第1页
FEVER发热理论及治疗_第2页
FEVER发热理论及治疗_第3页
FEVER发热理论及治疗_第4页
FEVER发热理论及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小儿发热机制及对症处理小儿发热机制及对症处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2014.9.2014.9.16162 1.发热的定义 2.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 3.退热 非药物治疗(物理降温) 药物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 布洛芬(托恩) 蒙洛英 安痛定 消炎痛栓目录目录3发热的定义发热的定义发热(发热(FeverFever)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0.5(37.537.50 0C)C)时,称为发热。时,称为发热。正常小

2、儿的基础体温为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4生理性体温升高:小儿体温生理性体温升高:小儿体温易易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喂喂奶或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奶或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达小儿体温暂时达37.537.5。病理性体温升高:病理性体温升高: 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上移。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上移。 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 ,超过调定超过调定点水平。点水平。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发热发热Homeostasis (36 37)Activates heat-lo

3、ss center in hypothalamusSkin blood vessels constrictSkeletal muscles activated, shivering beginsSkin blood vessels dilateSweat glands activatedImbalanceImbalanceBody temperature decreasesActivates heat-promoting center in hypothalamusHot stimulus Blood warmer than set pointCold stimulus Blood coole

4、r than set pointBody temperature increases6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7退热方法退热方法 3个月的婴幼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38.5 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摘自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9物理降温药物降温8非药物治疗(物理降温)非药物治疗(物理降温) 适应症:(1)体温38.5,精神状态好,无中毒症状,且诊断明确无需退热药处理者;(2)3个月内的婴幼儿,体温39;(3)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2小时,体温仍高于39;(4)在需要快速退热时,如超高热时(体温41)或有高热惊厥病史的患儿发热时,在应

5、用退热后立即行物理降温。 盐水灌肠 乙醇拭浴 温水擦浴1.儿童38.52.婴幼儿393.配合药物降温9物理降温物理降温 WHO不主张传统的在发热时应用冷、温水或酒精擦浴的降温方法,研究证明这种方法违反了生理机制。冷、温水擦浴可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酒精擦浴则可经皮肤吸收,使婴儿产生酒精中毒症状。10药物退热药物退热 适应症:(1)体温38,且既往有热性惊厥病史者;(2)体温38.539,伴全身不适感者;(3)高热及超高热者;(4)发热患者,无论发热高度如何,伴全身中毒症状者。 药物降温主要有口服、肌注、滴鼻、塞肛和静脉点滴等途径。WHO建议口服是最安全有效的。11退热药的种类退热药的种类 非甾体

6、类抗炎退热药(NSAIDS): A类:酮洛芬、消炎痛、炎痛喜康 B类:阿斯芬林、萘普生 C类:布洛芬、双氯芬酸、扑热息痛、双氯己酸 (这类药物的共同作用基本相似,均具有解热镇痛消炎作用。其不同之处在于对机体的副作用略有差异:A类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及影响较重;B类次之;C类最轻) 类固醇抗炎退热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副作用重,易掩盖症状,不作为常规用药 中药退热药12LTA4 膜磷脂膜磷脂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PLAPLA2 2COXCOX5-HPETE5-HPETEPGGPGG2 2PGHPGH2 2 TXATXA2 2合成酶合成酶 PGIPGI2 2 PGEPGE2 2PGFPGF2 2TXAT

7、XA2 2甾体抗炎药甾体抗炎药LTBLTB4 4 LTDLTD4 4 LTCLTC4 4LTELTE4 4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脂氧酶PGIPGI2 2合成酶合成酶NSAIDS作用机制作用机制13扑热息痛(泰诺林)扑热息痛(泰诺林) 【成分】它的主要成份为对乙酰氨基酚,辅料为粉状纤维素.淀粉.羟乙基纤维素,硬脂酸镁,欧巴代和棕榈蜡等。 【用法用量】儿童按体重一次1015mg/kg,每46小时1次;12岁以下儿童每24小时不超过5次剂量,疗程不超过5天。 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均匀。口服后 0.5 2 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其血浆半衰期为 l 3 小时,肾功能不全时半衰期不受

8、影响,但肝功能不全患者及新生儿、老年人半衰期有所延长,而小儿则有所缩短。1314泰诺林泰诺林 该药是WHO推荐的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 【不良反应】常规剂量下不良反应很少,偶尔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皮肤苍白等,很少引起胃肠道出血。剂量过大会引起肝毒性。【药品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患者禁用; 3.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415布洛芬口服混悬液(托恩)布洛芬口服混悬液(托恩)橙色粘稠液体;味香甜。辅料为甘油、山梨醇、蔗糖、预胶化淀粉、黄原胶、聚山梨酯80、枸橼酸、香料、防腐剂(苯丙酸钠)、食用色素(胭脂红)。112岁儿童患者: (1)用于发热,推

9、荐剂量为按体重一次20mg/kg,一日3次服用 (2)用于镇痛,推荐剂量为按体重一次30mg/kg,一日3次服用若发热或疼痛不缓解,可每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不超过4次。服药后1.2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一次给药后半衰期一般为1.82小时。该品在肝内代谢,6090%经肾由尿排出,100%于24小时内排出。16布洛芬口服混悬液布洛芬口服混悬液 【不良反应】 偶见轻度消化不良,皮疹、头痛及转氨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的报道。 【禁忌症】 1.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禁用。 2.对本药过敏者、因服用阿斯匹林和其它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诱发哮喘、鼻炎或荨麻疹的患者禁用。17安痛定安痛

10、定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支含氨基比林0.1g,安替比林40mg,巴比妥18mg 2岁以下:一次0.5 1ml;2 5岁:一次1 2ml;大于5岁:一次2ml。本品不宜连续使用。 氨基比林t1/2为14小时,大部分在肝内去甲基成为4-氨基安替比林,再经乙酰化变成N-乙酰氨基安替比林,自尿中排出。 安替比林t1/2约12小时, 肝中代谢羟化,与葡萄醛酸结合在尿中排出,约5%为原形从尿中排出。18安痛定安痛定 不良反应和注意:偶见皮疹或剥脱性皮炎;极少数过敏者有粒细胞缺乏症,连用1周以上应定期检查血象; 目前,全球已经有22个国家禁止给儿童使用安痛定。因此,国内儿科专家反复强调,12岁以下儿

11、童发高烧时禁用安痛定,青少年也要慎重使用这种退烧针。19蒙洛英蒙洛英 【成分】 双氯氨基酚0.25g 双一乙酰氨基酚0.15g (对乙酰氨基酚?) 【用量用法】深部肌肉注射,34y 0.50.66ml;6y 0.660.8ml;9y 0.81ml;14y11.33ml;18y1.332ml 【药代动力学】给药后吸收迅速。对乙酰氨基酚吸收后渗入全身体液,在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血浆半衰期为14小时。双氯芬酸钠吸收后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达99%,经尿及胆汁排泄,平均血降半衰期为1.21.8小时。20蒙洛英蒙洛英 【禁忌证】 1.活动性胃肠道溃疡或出血患者禁用。 2.对本品、乙酰水杨酸或其他非甾体抗炎

12、药过敏者禁用。 3.3岁以下小儿禁用。 【不良反应】 1.偶见胃肠道系统反应,如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 2.偶见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头晕等。 3.其它,偶见皮疹及肝酶ALT,AST升高。 4.少数病例可有注射部位不适,注射部位疼痛。21河南康达新药业河南康达新药业 对乙酰氨基酚因会与肝脏中的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结合,导致肝脏解毒功能下降,对肝脏造成急性损伤,因此药典规定对乙酰氨基酚每日使用量不可超过4g,因为婴幼儿肝肾发育的不成熟,考虑到注射剂吸收利用率高,特别就注射剂应用于婴幼儿的年龄做了一定的限制。 我们蒙洛英说明书却采取了更加严谨慎重的态度,限定为“三

13、岁小孩禁用”,是所有同种原料制剂中,最严谨,最安全的。22消炎痛栓消炎痛栓【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吲哚美辛。【用法用量】肛门给药,先将栓沿铝箔边切口处撕下一粒,再沿栓粒顶部两层铝箔间撕开,取出栓粒,一次一粒,引入肛门内,一日一次或遵医嘱,小儿酌情减量。【药代动力学】本品经直肠粘膜吸收,起效迅速,通过肝脏代谢,大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产物又可水解为吲哚美辛重新进入血液。其余随尿排出。乳汁中亦有排出。血浆半衰期5-10个小时,个体差异较大。 2223消炎痛栓消炎痛栓【药品禁忌】 1.对本品及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有血管性水肿或支气管痉挛时禁用。2.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禁用。3.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禁用。4.本品由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对肝肾均有一定毒性。故肝、肾功能不全时应慎用或禁用。5.因本品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加重出血倾向,故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此外,本品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等患者也应慎用。232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口服退热药一般可以46小时1次,每日不超过4次;一般选用一种退热药,在推荐剂量下即可有效退热,不要联合使用不同的退热药,或增加剂量,易引起患儿出汗过多,导致虚脱、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