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题库] - 2018-12-03 新课标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检测试题_第1页
[高中语文试题库] - 2018-12-03 新课标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检测试题_第2页
[高中语文试题库] - 2018-12-03 新课标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检测试题_第3页
[高中语文试题库] - 2018-12-03 新课标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检测试题_第4页
[高中语文试题库] - 2018-12-03 新课标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标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检测试题2018-12-03           新课标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检测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120分钟)一文言虚词选择题  (每小题1分,总共40分)1.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相同的一项是(    )   A. 犹且从师而问焉。  &#

2、160;                     B.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2.下列各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与“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则”相同的一项

3、是(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下列句中“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A慎勿为妇死,贵

4、贱轻何薄          B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                          D吾属今为之虏矣4.下列句中加点的“且” 与“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且”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5、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B.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C.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D. 且适南冥也5.下列句中加点字“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6、#160;     )         A. 犹且从师而问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 且焉置土石?       

7、0;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C.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D. 寡人无复与焉              &

8、#160;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6.下列句中加点的“乎”字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9、   D. 知不可乎骤得7.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若入前为寿久”相同的一项是(    )  A. 若毒之乎?                        B. 不见若影,大类女郎也  C.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

10、160;  D. 其视下矣,亦若是则已矣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纵一苇之所如                     何陋之有?    B.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

11、#160;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C.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D. 作师说以贻之                     臣以

12、险衅,夙遭闵凶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相同的一项是 (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 是谁之过与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 爱其

13、子,择师而教之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 “娘以指叩门扉曰”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D. 铸以为金人十二       &

14、#160;          11.与“苛政猛于虎也”中“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拘于时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5、   C.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D.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如因而厚遇之                      

16、60;  思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者出,未辞也   C. 顷之,持一象笏至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17、160;      D.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盘盘焉,囷囷焉         

18、60;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C.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19、  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    D. 且为之奈何?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为仲卿母所遣     

20、;                   为君翻作琵琶行    B. 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21、#160;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而况于明哲乎?                      知不可乎骤得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2、0;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  戒奢以俭                         &#

23、160;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C.  因击沛公于坐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24、60;          移其民于河东16.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一句中的“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B.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己少        &#

25、160;  D. 成然之17.与“客有吹洞箫者”中的“者”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邠人偷嗜暴恶者                        B. 今者项庄拔剑舞 &

26、#160;  C.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8.比较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是社稷之臣也                &

27、#160;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A.与不同,与相同                

28、  B.与不同,与也不同   C.与相同,与也相同                D.与相同,与不同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 则与一生彘肩  

29、60;                        无乃尔是过与   C. 师不必贤于弟子                     

30、60;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家祭无忘告乃翁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

31、也                  20.与“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中“所”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秋毫不敢有所近                  

32、       B.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 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     D.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且尔言过矣              

33、0;              臣死且不顾,卮酒安足辞!   B.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吾尝终日而思矣      C.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4、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35、字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 其制稍异于前         

36、;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D. 人非生而知之者。         

37、60;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23.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其”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皆出于此乎?                   B.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38、60;  C.秦王恐其破璧。                  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39、60;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     B. 蟹六跪而二螯                          剑阁峥嵘而崔嵬   C.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0、0;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1、;      25.下列句中"因”字,与“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的因相同一项是(     )   A. 蒙故业,因遗策                 B.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 因招樊哙出      &#

42、160;              D. 秦军解,因大破之      26.下列句子与 “壮士,能复饮乎?”中“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3、0;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7.下列句中与“竖子不足与谋”的“与”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合

44、从缔交,相与为一                B.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C.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D. 孰与君少长     28.下面各组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45、0;  )   A. 此天子之气也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46、160;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他日汝当用之                           哀吾生之须臾       D. 臣俱以表闻     &

47、#160;                       虽董之以严刑    29.下列句子与“某所,而母立于兹”中的“所”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此予之所得也       

48、0;            B. 与其所以失之者       C.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D.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0.下列句子与“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为”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为韩王送沛公&

49、#160;                      B.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D. 耳得之而为声  3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50、0;   )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声呜呜然

51、60;       A.与相同,也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相同,也不相同                D.不相同,相同32.下面各组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52、     )   A.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B. 其贤不及孔子                     &#

53、160;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则将焉用彼相矣                &#

54、160;                       D.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55、0;                     33.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成以其小,劣之。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叩之。     &

56、#160;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                  则或咎其欲出者。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A.         B&

57、#160;                  C         D 34.下列句子中的“之、其”全部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58、    君将哀而生之乎。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见相如,必辱之。                     太

59、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                 会其怒,不敢献。   A     B              C     D35.对下列句子

60、中“乃”的意义、用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良乃入,具告沛公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61、;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2、60;        家祭无忘告乃翁   A和意义、用法都相同                B和意义、用法都不同   C和意义、用法都相同                D和意义同,用法不

63、同 36.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64、160;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择其

65、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履至尊而制六合                        而母立于兹    A       C    B      

66、60;  D 37.下列对“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宋人执而问其以。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67、0;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苏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A和意思相同,词性却不同           C和意思不同,词性却相同    B和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   &

68、#160;       D和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 38.下列句中“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9、      烈于猛火。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A          B               

70、; C          D39.下列对“为”的意义或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71、;          此可为知者道,难为外人言也。   秦为知之,必不救也。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A            &#

72、160;   C   B                  D 4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近的一项是(    )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73、   B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C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D知贤不疑,见可能断,此其所以成功也。                       

74、                   新课标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检测【答案】1. 答案:B,表修饰。 A.承接关系  C. 表转折  D.表因果2. 答案:B,副词,就是。 A.连词,表假设,那么就  C. 表承接关系连词,就  D.表转折,却3. 答案:D 介词,表被动。  A因为    B对,向  &#

75、160; C替,给            4. 答案:C尚且。A.并且B.暂且,姑且    D.将要5. 答案:C,兼词,于此。A.代词,他/句末语气词B.在哪里/形容词词尾D.语气助词/音节助词6. 答案:D,用在句中的停顿处。A.于,在 B.于,在  C.于,在7. 答案: A.你。  B.你的 C.假设  D.像,如8. 答案:C,词尾,“的样子”。A.句子的独立性/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B. 疑问代词,什么/用在形容词前,

76、表示程度深,多么 D. 表目的关系,用来/表示因果关系,因为9. 答案:A,主为谓独立性。  B.的   C.音节助词  D.代词,他10. 答案:C,用,介词。 A.表并列  B.因为  C.用   D.动词,成为11. 答案:B ,比。 A.表被动 C.从 D.在方面12. 答案:D ,连词和,跟。A趁此/因为  B. 的人/用在“今”等时间词后面,起语气停顿作用,不译  C. 用在时间词,凑足音节/动词,到去13答案: B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A. 形容词词尾,

77、的样子/句末语气词。  C.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动词,像,好像  D.将,将要/暂且,姑且14. 答案:B那些。 A.被/替  C.于是/却、竟然  D.表反问,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15. 答案:D介词,到。 A.表并列/表承接B.表目的,来/表因果,因为 C.趁着,趁此/通过,经由           16. 答案:B代词,这样  A. 的样子。C.然而   

78、D.动词,认为是对的。17. 答案:A 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B.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起语气停顿作用,不译。  C.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D.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18. 答案:D “也”表陈述语气,表转折,表递进19. 答案: C ,介词,比。  A.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人 B.动词给予,授予/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D.代词,你的/ 表判断,是、就是20. 答案:D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A、B、C都是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21. 答案: D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A.况且,再说/让步

79、关系。尚且,还。B.代词,你的/助词,表修饰关系 C.表示承接关系,就、便/表示转折,却22. 答案:D代词,事理/助词,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A.竟然 B代词,它的/表陈述     23. 答案:C代词,他。A.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或许”“大概” B.代词,他的D.代词,自己24. 答案:A助词,的/音节助词,无义。B.表示并列关系C.介词,替,给D. 表原因25. 答案:C,副词,于是。 A.动词,沿袭、继续。B.依靠,凭借。 D.因此26. 答案:A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B.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C.介

80、词,相当“于”,对 D.介词,相当“于”,比27. 答案: B介词,跟,同   A.动词,结交,亲附C.介词,给,替   D.介词,比,和比较28. 答案: D用,介词  A.表判断/句中语气停顿  B.表承接。译为“就”“便”/副词  表判断,“是”“就是”。 C.指示代词,这,此/助词,的29. 答案:C名词,处所,地方。 A.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B.与“以”组成的原因。D.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30. 答案:A介绍的对象。给,替B.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C.判断词,是。D.动

81、词,成为31. 答案:D 表示承接关系。就、来表转折,但,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那些”32. 答案:D介词  到 A.表示转折,但/表示条件 ,“就”“便”。B. /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的”/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C./句末语气词/代词,哪里,怎么33、A(1他们2它3其中4代我5其中的6那,那些,远指7表反问语气助词)34、D(注意,它也属于第三人称代词)35、D36、A(1、10你,你母亲站在那。2、4表并列,6表修饰,8、9表承接,登上王位而治理天下。履,名词作动词,登上的意思。六合,指代天下。3、5表假设,7表转折)37、D,都是介词。(1任用,2

82、原因,3凭借,4用,5按照,古代君子按照礼仪任用人,也按照礼仪辞退人。6在)38、B,解释为介词。“比”。(2和,同;3从,介词5介词,被6介词,由于)39、C(1动词,成,成为;2替,介词;3介词,因为。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4介词,为了。5介词,被6,介词,被7如果,表假设。秦国如果知道这件事,必定不会出兵救援。8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40、A用来的(B的原因、C所以、D的原因)赠送解题指导2021年高考备考考前指导暨解题秘籍2021-05-31高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考试大纲中,着重明确了高考“考什么”,即必

83、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一、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

84、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二、语文核心素养怎么考?上述四项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与基本抓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主要内容。1.“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语言运用题来考查。这也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承接性最强、创意性最高、变化最大的一大板块。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一:选择所示语言材料的对错优劣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如高考全国卷中成语使用、语病判别、表达得体等。考查方式二:要求考生完成一定的表达目标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补写语句、推断分析、微写作、词云图等。2.“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题来考查。“阅读欣赏题”

85、即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等,这部分一般占试卷分值的50%左右。三、高考语文核心素养怎么练?针对高考语文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语文复习备考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1)高度重视“表达得体”题。“表达得体”除正确使用一些谦辞、敬语之外,还要考虑说话者的地位身份、学识教养、生活阅历,听话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知识、语言习惯,也要注意特定的时间地点、话题气氛,表达载体的语体风格等。试题形式既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主观题。青年学生容易受网络语言的冲击,加之对传统文化词语的陌生,日常语言表达中常常会出现某些词语在理解或表达上的错乱,导致语言使用不合“得体”

86、的要求。专门考查“表达得体”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温儒敏教授认为:“别小看这区区3分,它预示着语文教学回归本位的趋势。”(2)高度重视与逻辑有关的语言表达题。语言与逻辑关系密切,语言表达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语言表达不只是有结构搭配和表意明确方面的问题,还应该有逻辑推断的问题。与逻辑思维相关的语言表达内容很多,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到方法,切合点很多。同一个问题,从逻辑的角度看是逻辑思维不严密,体现在语言上则是表达不严谨。例如全国卷第21题。(3)“警惕”在作文命题和文本阅读题中加入对语言运用的考查。在作文的命题指向中加入语言运用的目标要求,如全国卷作

87、文题明确要求“合理引用”两三句名句,其中就含有语言运用的指令要求。(语用修辞就包括“用典”。作文命题要求“引用”,就是明确考生必须采用用典的修辞手法以帮助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都是语言运用、语言表达的要求。)针对高考语文对“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备考应着重做好对“阅读思维”的训练:阅读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首先要从解读思维的合理做起。所谓的“合理”,指的是:命题者遵循了作者写诗写文所遵循的规律,从而提出问题;作为阅读者,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去思考相关问题,方能得出准确的回答。(1)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它在写作上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心意(包括观点、态度、思想、

88、情感、情绪、意念),作者心意是阅读者在“读懂作者”这个层面要攻克的最终“堡垒”。(2)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作者表达心意,除了少数直抒胸臆的信息外,总要凭借某些载体或经由某些媒介来传达这种心意。我们将这种“载体”或“媒介”称为“触媒”它是触发、寄寓作者情感态度观点意念的土壤。一般而言,一个阅读文本的“触媒”可以表现为四类:人,事,景,物。(3)如果一个文本比较简单,则由某一触媒直接导出作者心意;如果一个文本较为复杂,触媒还可分出主次,前者是主角,后者是配角,它们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这些基本的思维原理,带有很强的普遍性,它们体现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传记等绝大多数甚至所有的阅

89、读文本之中,阅读训练要靠一次次将其激活,才能符合每一个文本的具体情况,也才能切实提高考生的思维水平。这就如同数学的定理公式,只有进入到具体的试题中,它们才是真实的、有效的。最后阶段心理自我调试及考前复习安排1、增强自信心:(多自我肯定与鼓励),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2. 心态要好:自信,冷静,仔细,舍我其谁,一往无前。语文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更大,你心里有些忐忑没谱,别人也一样。而如果发挥好,语文可能创造奇迹。 3. 准备充分:第一场考语文,考好考砸很关键,考前复习要充分,不留死角,建议考前一天,主要精力复习语文,提高分数也买个安心。 4. 考前以

90、识记背诵为主,不要去盲目刷题了,尤其不要刷来历不明的“押题卷”“压轴卷”,那基本是忽悠外行人。 5. 考前几天的复习重点:古诗文背诵,重点成语,文言实词,文化常识,小说、散文、古诗鉴赏手法、技巧,传记、信息类阅读知识,分类素材、时评,历次大考优秀作文,自己准备的若干篇范文。 6.考前一个小时,放松心态;如果看书,建议看一些富含哲理或者轻松简易的写作素材,有利于调节考试情绪。考试谨记1.各个板块按计划时间答题,选择题当机立断,莫要在疑难处恋战超时,导致写不完作文,损失惨重。 2.选择题千万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填涂!不要因为慌慌张张错填漏填。 3.主观题看清题

91、号再写答案,千万不要写错位置!导致两道题得0分。 4.当遇到让你陌生的新题型,不必慌神,冷静应对,题型变了,考点不会变。 5.调动自己的复习储备,将新题目转换.拆解成我们熟悉的典型题型,解读考点,找准角度.方向,灵活作答。6.对那些没有把握或觉得可能做得不太对的题目要做好标记,全部做完后优先检查。7.高考主观题大多踩点给分,作答一定要分点,用规范标识。版面允许,最好每点分段。写短评、短文,拟写消息,仿写句子,则无需分点。 时间安排和操作要领1.考前五分钟:根据考试要求填写好答题卡和试卷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座位号等,并迅速将试卷浏览一遍,看一看试卷是否有漏印

92、的情况,看一看试题的基本类型,是否与我们平日做的综合练习有一些差别。通过浏览,使自己心中有数,从而合理地安排时间,同时也缓解紧张的情绪。 2. 完成以上任务后还可以做两件事:一是着重浏览一下作文;二是看看默写题,先根据题目稍稍回忆一下,开考铃响可以先做默写题,但此时一定要再次仔细审题,避免开始匆促思考造成失误。 3.考试开始后:一般按照试题编排的顺序答题。答题时,要做到冷静.细心,必须认真研究每一个题干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既不能“想当然”,也不能“凭老经验”,尽可能做到准确.完整地答题。 4.文字简答题,我们在答题时,必须看清题意,避免答题时出现张冠李戴的情

93、况;如果有字数限制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字数去表达,无把握回答的,要先在草稿纸上草拟答案,然后誊写入答题卡,尤其要注意的是,针对近几年电脑阅卷的特点,答题时千万不能出现“越出界外”的现象。 5.基础题卷完成后,应把答案及时填入答题卡,以免后面因时间紧而漏涂.错涂。 6. 复查:用时约5分钟。一般来说,我们回答问题时所产生的最初答案有一定的可靠性,不要轻易改动,在复查时若要改动答案,必须以充分的理论根据作前导;同时,我们还可利用这段时间,对解题过程中丢下的难题作重点思考,防止出现漏答的情况;有的题目实在捉摸不透,也只得连估带猜了。考前指导暨解题秘籍总原则仔细审清题意,细心周全答

94、题,认真检查,做到志在必得。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开拓思维,善于左右联系,争取超常发挥。【整体统筹】论述类阅读3题12分钟左右实用类阅读3题12分钟左右文学类阅读3题15分钟左右文言文阅读4题22分钟左右古诗鉴赏2题12分钟左右情境默写6句5分钟左右语言文字运用5题12分钟左右作文1题50分钟左右机动、检查5分钟左右切记:别在某一题上超时过多!【友情提醒】以上时间安排仅供参考,个人也根据自身情况略作调整。但原则上上述时间分配是答题的底线时间,超过则不妙。记住: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每一分钟做1分的题目;121题90分钟左右完成90分钟的题目,作

95、文60分原则上不得少于50分钟。【答题要义】要注意,对熟题要千万小心,不可大意。回答问题时不仅要善于回忆,更要懂得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答案。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保留命题者的原意,注意满足题旨,注意书写的规范和工整。同时要明白解题技巧是在难以解决或直观解决不了的选项题目情况下运用的。【具体要求】(1)保持状态,天天语文,温故而知新,每天都要进行语文基础复习。(或背或练或互考或自测或回顾或查漏补缺)(2)合理用时,选择题稍快点,保证有50分钟写作文。(3)缓解情绪,冥想放松。进入考场,尚未答题前,运用冥想的方式,通过短暂的想象或联想,使自己的情绪缓解下来。(4)强

96、化信心,适度亢奋。语文考试跟文学创作具有某些相似性,它必须保持适度的亢奋心理,才容易激发灵感,激活思维,要找到情绪的最佳点。(5)心无旁骛,置身文本。和语文教材一样,语文试卷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天地。考生心无旁骛的进入到文本之中,进入到试题的审美境界之中,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6)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考试中的不良答题习惯 一、验收试卷不认真,匆忙作答。        

97、60;    二、分配时间不适当,书写潦草。               三、阅读题面不仔细,定势思维。四、答题程序不熟悉,懒打草稿。             五、答题规范不遵循,答非所问。       

98、60;       六、自身特点不了解,扬短掩长。七、检查试卷不细心,随意修改。各类题型的应考策略一、语言文字运用  近义成语辨析:结合语境、依靠积累读完略加分析即可答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特别陌生的成

99、语往往是对的。注意语义重复。主要抓“合乎语境”。成语考查重点可以概括为“合不合语境”。若仍选不出答案就要运用六大类成语误用类型来推导。望文生义:登堂入室;褒贬误用:满城风雨;语意重复:被人贻笑大方;敬谦失当:抛砖引玉;形近义混:宛然在目、历历在目;张冠李戴(适用范围):珠圆玉润;自相矛盾;不合语境【复习指津】1.在复习中,应多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等有关工具书,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这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基础。平时要注意积累。2.理解、把握和运用成语,要体会成语的语境义,有时需要考虑文段的主旨。当然,还应该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和成语的意义、色彩的谐调搭配。加强积累,扩大知识面。注意按词义、用法、例句的方式进

100、行积累。准确把握词义,避免望文生义。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着重结合语境来分析熟语,既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瞻前顾后地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词义侧重及与上下文的搭配。平时要养成查词典的好习惯,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多整理,不放过所遇到的任何一个拿不准的成语,对多义成语尤其要注意比较分析,全面、准确地理解,既要掌握其常用义,又要了解其非常用义;既要掌握其常规用法,又要了解其非常规用法。3.不死记硬背词性、词的结构等词汇知识,强调理解和体会;加强诵读,注重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记忆词汇。4.体察具体语境,应高度重视词语使用的对象、场合、氛围,要强调其感情色彩。5.这类题考查

101、记忆力,诀窍在于熟能生巧,建议考前一个星期内要专门用三十分钟进行强化记忆本学期各次试卷或积累本中自己出错的成语,并注意把握规律。J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1、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一般顺序:谁的多少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2、定语和中心词位置不当;3、动词的附加语。多项状语次序不当;4、定语与状语混淆,位置不当;5、副词位置不当;6、关联词语的位置(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7、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8、分句间次序不当;9、主客体颠倒。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2、动宾搭配不当(1)动词和

102、宾语在语义上不相配(2)带宾语的成分是并列成分时要格外注意,每一项要对应搭配;3、主宾搭配不当;4、修饰成分和中心词不搭配;(1)定语和中心词不搭配(2)状语和中心语不搭配(3)补语和中心语不搭配;5、关联词语不搭配;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7、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1、缺少主语(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2)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3)滥用省略使分句中的主语残缺;2、缺少谓语;3、缺少宾语;4、缺少修饰成分;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堆砌、重复、可有可无、应删去“的”字。()字面上重复(2)语意上重复(3)应删去“的”字(4)可有可无。结构混乱:、两种句式搀杂(表达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如果把不同的句式搀杂在同一个句子中就犯了杂糅的语法错误。)、前后牵连,主语暗换(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了,却把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不仅前后牵连、结构不清,还可能造成主语暗换,使复句不连贯。)表意不明:1、费解(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